1常见文言句式一、判断句用名词或名词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的,如“我是高中生”。但在古代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很少用作判断动词。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常见的判断句有以下几种: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这种判断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例:⑴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⑵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⑶臣之所好者,道也。2、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即“……者,……”式。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也不译,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例:⑴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⑵3、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2即“……,……也”式。这种判断句式中“也”同样也不译,只在主谓语间加“是”。例:⑴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⑵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⑶梁,吾仇也。⑷此天子气也。⑸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4、有的判断句“者”“也”都不用,即“……,……”式。翻译时,只须在主谓语之间加“是”。例:⑴刘备,天下枭雄。⑵晋鄙嚄唶宿将。⑶此亡秦之续耳。5、用“乃”“为”“即”“则”“皆”“必”等表示判断,也是常见的格式。例:⑴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⑵臣乃市井鼓刀屠者。⑶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⑷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当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⑸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⑹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36、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中也有,但起义较晚并且少见。例:⑴巨是凡人。⑵问今是何世。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7、判断句前加“非”“不”等否定词,构成否定判断句。例: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⑵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二、被动句。在古代汉语中,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分为两大类。(一)意念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也叫无标志的被动句,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例:⑴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兵挫地削:军队被挫败,土地被削减。)⑵珍宝尽有之。(珍宝全部被占有了)⑶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大臣没有罪过却被灭族的有几十家)。(二)有标志的被动句,常见的格式有以下几种。1、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即“谓语+于……”。例:⑴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4⑵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⑶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⑷燕国见陵之耻除矣。2、在动词前边用“见”表示被动,构成“见+谓语”的格式;如果需要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可在动词后加介词“于”,构成“见+谓语+于”格式。例:⑴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⑵见犯乃死,重负国。(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⑶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⑷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3、在动词前用“受”字来表示被动,构成“受+谓语”的格式;如果需要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以在动词后加介词“于”,构成“受+谓语+于”的格式。例:⑴岂受此人诟詈耶。⑵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⑶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⑷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54、在动词前边加介词“为”,构成“为+动词”的格式,这种形式的“为”和“见”不同:“见”是助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它总是紧挨着动词;“为”是介词,它可以紧挨着动词(省略了宾语),也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当用“为”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时,谓语前面加“所”,表被动,构成“为……所……”格式。一直沿用到今,只是古代汉语里,“为”的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或应承前省略了,变为“……为所……”的形式。例:⑴为天下笑者,何也?⑵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⑶吾属今为之虏矣。⑷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⑸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⑹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⑺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5、用介词“被”引出主动者,构成“被+动词”的格式,这种格式和现代汉语的被动句一样。例:⑴妆成每被秋娘妒。⑵五人者,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三、省略句。6句子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文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一)省略主语。主语的省略,文言文中更为常见,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句词又啰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多了。省略主语可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式。1、承前省。例:⑴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⑵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2、蒙后省。例:⑴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⑵(尔)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3、对话省。例:⑴(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⑵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7(二)省略谓语。谓语是句子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不过在文言文中,省略谓语也不是非常个别的现象。尤其是并列的句子,如果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有时省略的谓语要根据上下文补出,才能不影响意思的表达。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例:⑴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2、蒙下文谓语省略。例:⑴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坚追之。3、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内容。例:⑴及左公下厂狱,吏朝夕(候、伺或俟)狱门外。⑵后公改(任)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三)省略宾语。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多是代词“之”。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例:⑴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⑵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8⑶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⑷欲呼张良与俱,曰:“毋从(之)俱死也。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例:⑴旦日飨士卒,为(吾)击破沛公军。⑵秦王不怿,为(赵王)一击缶。⑶竖子不足与(之)谋。⑷权以(之)示群下。之:代曹操书信。⑸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之)烦执事。⑹荆轲有所待,欲与(之)俱。(四)省略兼语。“使、命、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短语的主语,这个词就作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文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例:⑴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⑵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之)牧羝,羝乳乃得归。(五)省略介词。古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自”等,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略掉。91、省略介词“于”。例:⑴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⑵今以钟磬置(于)水中。⑶沛公军(于)霸上。⑷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⑸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2、省略介词“以”。例:⑴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⑵试与他虫斗,虫尽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六)倒装句。所谓倒装,是就现代汉语的习惯,并为了易于比较说的;古人一贯这样说,是无所谓倒顺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1、主谓倒装。古今汉语里,谓语一般放在主语后。但是,有时为了强调谓语,也可以把它放到主语之前,这就叫主谓倒装。例:⑴甚矣,汝之不惠。⑵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2、宾语前置。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现代汉语中宾语放在谓10语后面,文言文里,宾语通常也是放在动词或介词后面,但有少数的宾语却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我们称之为“宾语前置”。文言文里的“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大致有三种情况。⑴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宾语必前置。所谓否定句是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凡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不定代词“莫”,这种句子叫否定句。例: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②古之人不欺余矣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④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⑵疑问代词作动词、介词的宾语常常前置。在古代汉语里,使用频率大的疑问代词为“何”,其它的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之前。例: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②沛公安在?③不然,籍何以至此?④王问:“何以知之?”⑤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⑥微斯人,吾谁与归!11⑶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情况文言文中也并不多。例:①夫晋,何厌之有?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③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④唯利是图唯你是问唯才是举。3、定语后置。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定语一般要放在中心词之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了此种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之后,我们称它“定语后置”。常见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格式:⑴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例: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②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③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⑵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例: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12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⑶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煞尾,格式“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例:①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⑷在中心词和后置之间加“之”字构成“中心语+之+定语”的格式。例: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4、介词结构后置。文言文中由介词“于”和“以”组成的介词结构,常放在谓语之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有一大部分按现代汉语习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所以翻译时移到前面作状语,因此有人称它为“状语后置”“状补易位”“介词结构后置”等。⑴由介词“于”组成的介词结构后置。例:①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③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⑵由介词“以”组成的介词结构后置。13例:①私见张良,具告以事..。②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③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七)固定句式。1、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例:⑴家贫,无从..致书以观。⑵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⑶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2、有以,译为“有用来……的办法”。例:①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②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3、有所,译为“有……的”(人、事、物)例:①故患有所不避也。4、无所,译为“没有……的”(人、事、物)例:①几无所逃死。5、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例:①取吾城,不予我璧,奈何?②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③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146、奈……何,译成“把……怎么办”。例:①三老不之来,奈之何?7、如……何,译成“对……怎么办”。例:①如太行、王屋何?8、是故,是以,译为“因此,所以”。例:是故圣益圣,愚益愚。9、所以,译为“用来……的”,“……的原因”,“……的方法”。例: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此世所以不传也。③吾知所以拒子矣。10、不亦……乎,译为“不是……吗?”例:①以此为政,不亦惑乎?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1、何……为,译为“还要……干什么”。例: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12、庸……乎,译为“难道……吗?”例:①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13、得无……乎,得无……耶,译为“恐怕……吧?或莫非……吧”。15例:①日食饮得无衰乎?14、无乃……乎,译为“恐怕……吧”。例: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15、……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例: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16、孰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