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大街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2016试行)一、备课管理1、开学初,各科任课教师要认真学习所教学科的新课标,通阅所任年级的全册教材并参阅《教学参考书》的“说明”部分,明确全册教材的重、难点及“双基”训练要点,结合学生实际,拟订学期教学计划。2、分课时备课,按教参要求及教学计划,备足课时;按学生实际,用新的理念作指导,备好教法;按学科及单元特点,备好知识点,重难点;按教材内容,备好教学过程。3、坚持教研组集体备课制。集体备课之前,每位教师都要围绕备课主题进行个人自备。主备教师认真备好所承担的课题,并写出初步的教案,备课组按规定时间进行集体备课,集中研讨。主备人说课,其他教师补充完善并提供修改意见,主备人做好发言记录4、实施备课月查制,定期检查制和不定期抽查制。对备课不合格者,除教师例会通报批评外,还将由教导处、教科室根据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考评细则》,扣除适量的量化分。5、备课书写要认真工整、美观、板书设计要合理。电子备课要适合学情,有教学反思.二、上课管理1、上课前,教师应作好充分的准备,杜绝迟到、早退的现象,按学校要求提前2分钟候课,按时下课。2、严格按课表上课,严禁教师占用其他学科及放鸭式教学。3、上课时,坚持用普通话教学,教师不能抽烟或坐着讲课,衣着要整洁,手机要关机。4、上课教师无权因种种原因把学生拒之门外。5、实施组长以上干部轮流不定期查堂制,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并作好记载。6、实施领导随堂听课制度,领导深入第一线了解、研究、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主任以上的行政干部每周随堂听课不少于一节。三、作业管理1、要认真研究学生作业规律,切实加强作业布置的研究,坚决禁止靠大作业量来提高学生成绩的做法,要切实做到作业“三布置、三不布置“,即: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学生发现规律和方法的作业,布置拓展学生视野,引导学生探究,提升学生能力的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不布置惩罚性作业,不布置占用学生时间超过合理限度的作业。2、要打破单一、枯燥的题海型的作业模式,重新构建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生乐意接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作业模式。3、要根据学生生理特点,适当安排作业份量。课堂作业必须在课堂内完成,家庭作业:低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中年级不超过半小时,高年级不超过60分钟。4、学生作业要勤批细改。利用教师批阅、同学互批、抽查面批等方式认真督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并及时记录作业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批改日期、符号等规范;有一定的发展性评价.5、作业反馈要做到整体讲评和个别辅导相结合,作业集体讲评要有针对性,课余时间要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个别反馈指导6、备课组按教科室具体工作要求完成检查;学校校长室、教务处、教科室抽查(签字盖章)四、考试管理1、严格控制考试次数,每学期期末考试按区教育局要求由教导处统一组织。2、单元测验卷以区教研室的为准,对区教研室不安排的年级由学校教研室统一安排考试,教师不得私自订购其它测试卷。3、备课组统一流水批改试卷,做好成绩统计和学情分析工作(积极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统计和分析成绩)4、实施考绩奖罚制。按学校相关规定执行。五、教研管理1、科任老师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人为本。改变教学行为,使教师的有效教学与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2、各科任教师必须有计划性、针对性的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研究如何更新自己的教法,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新的课堂教学模式。3、坚持“互听互评”及教研“开放”活动,不断培养教研骨干。4、鼓励教师参加区级或区级以上级别的各项教学比赛活动。5、学校将制定“优秀教师”、“学科带科人”评选方案,以鼓励教师向学者型方向发展。六、代课管理1、教师由于病、事假或公差需调课时同时向学校办公室、教务处提出申请,凡属教导处安排教师的代课,由教导处统一下发代课单。2、教师请假或公出三天以内,自行调课,三天以上由教导处统一安排调课。3、教师因校外偶发急事,或校内外突发急病,而不能履行请假手续者,教导外安排人代课(打电话请假亦可)。4、凡因病治疗并经医院证明不能坚持上班者(三个月以内),教导处安排人代课。5、凡法定产假、婚假、丧假者,教导处安排人代课。6、旷工者除按有关规定予以罚款外,其代课金由旷工者支付。七、考勤管理1、学校教职工实行八小时坐班制。2、教职工日常考勤分别由教务处记载。3、请假需履行手续,未履行手续者,视旷工处理(特殊情况不能履物手续者除外)。八、师培管理1、鼓励教师参加相关学科知识的自主学习。2、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及学校需要,有计划安排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岗位培训,专业培训,通过学习与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3、坚持任教循环制。在小循环或大循环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4、每学期安排“走出去,请进来”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借鉴经验,充实自己。5、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教学竞赛活动。6、分层次抓好教研活动。对不同资历的教师分别安排上考评课、研究课、模拟课、示范课等,在教研活动中培养骨干。7、组织教师系统自学,支持、鼓励教师订教研杂志,让教师在学习活动中,不断提高教学理论水平。九、学籍管理1、建立学籍档案:每学期,学籍管理员必须按上级要求将学籍档案进行电子化规范管理。2、新生入学管理:(1)凡户口在我校辖区,符合上级规定年龄,除智力有严重缺陷或生活不能自理以外的儿童,均可报名入学。(2)新生招收前必须依户口摸底造册,并填写发放入学通知书,新生凭入学通知书到学校办理注册、缴费等手续。(3)新生办理入学手续后,即取得学籍。教导处应在开学后迅速组织编造新生学籍卡片和分班名册,并进行电了学籍管理。3、升、留级(1)按上级文件精神,各年级除极其特殊情况需休学的个别学生外,其余学生一律升高一年级学习,杜绝留级生。(2)休学、复学因严重疾病或其他原因请假达到两个月以上的学生,可准予休学(休学需出具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疾病证明、病历及医疗收费发票等材料)办理休学手续。复学时,主要根据学生成绩结合家长、班主任意见安排升留级。(3)转学转出转入学生应完备手续。凡转入的学生,应先到教导处办理接收证,再到原校办理转学证,然后由教导处安排到班上课学习。对转出学生未在新校办理接收证的,我校教导处一律不办转出手续。a)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凡外地人口到学校辖区范围内务工,其子女就学,必须由家长先填写流动学生入学申请表,再由学校审查同意,最后经区教育局审批同意后,即可安排学生到班学习。4“控辍保学”管理①认真执行防辍控流制度。A、报告制度:每学期初,各班主任将未到校上课学生情况向教导处报告;B、劝说回收制度:如发现学生流失,班主任有义务协助教导处登门做劝说回心工作,必要时可请流失生所在社区的干部出面做工作,劝其复学,以加大收回流失生的工作力度,并做好谈话记录。C、审批制度:如有流失(辍学)生,教导处将流失生情况的书面村料(包括回收谈话记录)、辍学申报表,先交学校校长审查,再交教育局基教科。②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得放任、歧视后进生;二是要正确对待学生的身体和智力的差别,做到因材施教;三是要多关心后进生和家庭有特殊困难的学生,使其热爱学校,安心学习。因老师的工作失误造成学生流失的,学校将严肃查处。③学生有事有病一周以上,班主任要联系家长请假,并能以书面形式上报教导处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