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稿2篇范文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全市组织工作会议对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出安排部署。景区将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基层党建“书记领航”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推动乡村振兴与旅游发展同频共振。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强化能力建设。以主题教育为契机,认真落实理论学习、干事创业、检视整改等要求,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切实抓好村党组织书记集中培训,全面提高推动乡村振兴的能力。定期开展村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经验交流座谈,实施村干部学历能力双提升和担当作为好支书选树活动,在互比互鉴中增强本领、提升素质。强化监督管理。严格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备案管理制度,完善村干部正常退出机制,切实把好政治素质和能力审核关,对不胜任、不尽职的村干部及时谈话提醒,必要时及时调整。常态化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强化梯队培养。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全方位、多角度挖掘村级后备力量,搭建锻炼平台,抓实培养帮带,拓宽选人视野,把优秀青年、致富能手吸收到基层党组织,以适应新时代基层党建新要求。抓示范、育龙头、兴产业。村级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必须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必由之路。做强示范带动。坚持党建引领,结合景区特点,大力发展农业观光、特色种植、垂钓采摘、民宿餐饮等乡村业态,按照“党员带群众、集体帮农户、产业旺乡村、旅游促振兴”的思路,推行“党组织领导+公司化运营+经理人运作”模式,高标准打造巾口万亩百果园、柘林万亩柑橘产业园两大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发挥龙头产业带动作用。加强分类指导。实行风景区班子成员挂村指导,整合资源要素,坚持强村带弱村、联建促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农旅产业,变粗放经营为有序管理,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推动村集体经济实现规模化、多样化,群众的收入更加持续稳定。聚焦人才引进。聚焦旅游产业链打造人才链,吸引乡贤能人带人才、带资金、带项目回乡建功立业。借力旅游发展好形势,大力吸引在外创业人才回乡发展,推动“民房变民宿、村民变股东、农民变员工”,构建“拴心留人、服务乡村、双向流动、互惠共享”新格局。抓治理、重调研、解民忧。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政治引领和组织保障功能。健全机制。进一步健全抓乡村振兴的责任体系,扩大农村党组织覆盖面,推动组织体系建设向农民专业合作社、乡村振兴示范点延伸,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搭建区乡村三级党群服务平台,进一步擦亮易家河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这张名片,开展省、市级示范乡村创建,营造创先争优的氛围。深入调研。结合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基层调研,督促挂点领导、村干部更多地到农户家里去、到田间地头去,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脚步量,真正去了解百姓关心什么、需要什么,有针对性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文化铸魂。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文化阵地建设,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精心开展文明积分、家风家教、道德模范评选等文明实践活动,做强“红色娘子军”“景区文明志愿服务队”等特色品牌,以党风带民风、促乡风。汇报完毕,谢谢大家。在乡村振兴专题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稿同志们: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新发展阶段,都安瑶族自治县要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绿色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中心组研讨交流主题,我谈几点体会。一是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要加强生态知识普及教育,积极向人民群众普及环境保护、生态法律等知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道德素质,增强人民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绿色消费意识。积极向人民群众普及绿色消费知识,培养其合理利用资源的能力。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态创造意识。引导人民群众充分发挥本地的生态资源,持续发展绿色生态经济。要坚持规范生态道德行为。在生活中,引导人民群众养成良好的绿色生活习惯。在生产中,规范生产行为,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二是改善生态环境。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一方面,推动村庄绿色规划,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行动,推进房屋立面改造和特色名村建设。另一方面,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推进田园综合体示范点建设,创建江河沿线田园综合体示范带。实施“绿满城乡”工程,落实城镇、村屯绿化工作,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抓好退耕还林后续和森林管护工作,因地制宜,封山绿化,推进“林长制”向村级延伸。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治理,重点整治工业排放、秸秆焚烧、烟花爆竹燃放等污染源。完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加快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厂和中转站建设,提高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水平。实施沿河沿江绿化工程,推进沿河沿江生态建设,建设好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推进“河长制”建设。加强城区生活娱乐噪声环境整治和餐饮业环境监管工作。三是建设绿色产业体系。要大力发展核桃、油桃、板栗、八角、花卉、桑蚕、油茶、甘蔗、葡萄、旱藕等优势生态产业,全力打造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继续实施“贷牛(羊)还牛(羊)”的生态产业发展模式,引领千家万户养牛羊,全力打造“中国南方牛都”和亚洲最大的澳寒羊养殖基地。积极发展绿色生态低碳旅游产业,建设一批生态旅游区、生态产业园、生态特色村镇,满足人民绿色、生态、低碳消费的需求。要打造绿色产业集群,一方面,集中力量打造碳酸钙产业、优质肉牛肉羊加工等两个百亿元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大力提升野生山葡萄酒、竹藤草芒编织、茧丝绸加工、蔗糖加工等亿元产业集群。要提质发展绿色服务业。把农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提供更多的绿色生态产品和服务,推进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积极开发江河湿地观光、农业休闲观光、游憩休闲绿地、长寿健康养生、生态科普教育等服务产品,创建一批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镇和精品线路,打造绿色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健全物流服务体系,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四是优化要素配置。要加强与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构建“产学研”联盟。开展产业实用技术培训,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一线,解决发展绿色农业技术面临的难题。科学组合现有的技术资源,指导企业做好绿色生产基地建设、绿色产品试验示范、绿色产品规模化生产及销售等工作。要加快绿色城镇化建设。建设雨污分流、雨水利用系统,推进能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的城镇建设,打造优美洁净生态宜居的城镇环境。以乡村建设为重点,抓好乡村风貌改造、农村环境整治、乡村治理能力、乡风文明建设“四大提升”工程,加快绿色乡村建设步伐。要落实落地落细人才引进、资金扶持、利益联结、设施配套、奖补激励等系列政策保障措施,为绿色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支撑。要创新资金投入机制,综合运用税收、补助、参股、贴息和担保等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形成财政经费、社会资金和信贷资金投入的多元化投入体系。五是完善保护监管制度。要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体系,规范群众的生产、生活行为。加强执法力度,将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生态保护内容付诸行动。要建立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将考核任务落实到各有关部门。建立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工作职责。完善监督机制,建立环境综合整治监督检查、成效评估、运行维护等制度。制定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制度,加强信息公开渠道建设,保障群众的环境知情权和监督权。结合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优化和完善资金投入制度,规范现有的生态保护补偿渠道,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投入力度。探索多元化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引导生态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之间、流域上游与下游之间通过资金补助、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多种方式实施补偿,不断规范补偿运行机制。要健全生态政绩考核制度。建立领导干部生态实绩档案,每年围绕实绩档案所记事项,组织考核组及知情群众进行集中评绩。坚持走群众路线,请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由群众评判、让群众认可。对完成目标任务的,通过评先树优或物质奖励等方式进行激励,对不完成任务的要给予相应的惩戒。对违背绿色发展要求、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干部的要记录在案,实行终身追责制度。发言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