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办主任会议交流发言材料(4篇)2023/X/XX文明办主任会议交流发言材料【第一篇】近年来,xx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抓资源整合织密“阵地网”,抓平台载体织细“服务网”,抓机制创新织牢“制度网”,以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的文明实践助推xx老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让阵地活起来,全方位构筑凝聚群众的“磁力场”在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的关心指导下,我们从四个方面入手,推动构建上下贯通、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一是强化组织聚合力。坚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在市县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为市委宣传部增设4个科室承办精神文明建设业务。挂牌成立正县级建制的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核定1正3副领导职数和12名人员编制。指导推动8县(区)文明实践中心、122个实践所、1322个实践站建设提质扩面、提档升级。二是整合资源增动力。去年,市委市政府统筹利用市区已建成的大剧院、博览馆,投资2600万元搬迁改造“三馆一院”,依托新打造的城市地标性文化场所,挂牌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基地。又投资100万元建成了志愿者服务中心、志愿者驿站等阵地,让文明实践渗透到文化阅览、宣传教育、活动交流全过程。坚持群众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通过“议事廊”“树下议事会”等群众家门口的“微阵地”,推动文明实践活动向群众生产生活现场延伸。三是示范带动添活力。积极探索地企、地校共建共享共育共管新模式,在长庆油田、北师大xx附校等机构挂牌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基地10个。xx年,市委宣传部采取以奖代补形式,投资28万元,对4个县的实践中心进行了提升改造。命名优秀实践所(站)48个,奖励书籍3000余册,价值12万元。四是线上融合提效力。在市县融媒体中心网络平台开发“文明播报”“文明直播间”等板块,xx市西峰区在全省率先建成了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智慧云平台”,实现“五单”机制网上调度、网下服务。二、让活动靓起来,用真情架起服务群众的“连心桥”持续深化“五项行动”,推动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一是实施理论宣讲“直通车”行动。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整合“百姓宣讲团”“板凳宣讲团”等志愿者力量,通过进村入户、乡村大喇叭、线上宣讲等途径,用道情皮影、南梁说唱等方式,开展各类宣讲1800多场次,覆盖群众万人次,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实施便民服务“微心愿”行动。围绕文明城市创建、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开展便民志愿服务活动4600多场次,圆梦群众“微心愿”万人次,打造了“爱心妈妈”“阳光送考”“敲敲门”“小青蛙”等一批叫得响、立得住、受欢迎的服务品牌。“红蜜蜂”志愿服务队及“一个鸡蛋”“爱心妈妈”服务项目在全国、全省获奖,宁县早胜镇中兴社区被评为全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三是实施移风易俗“新风尚”行动。指导全市1261个行政村和76个城乡社区建立了村规民约,健全了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紧盯村党支部班子、党员干部等关键少数,采取限定彩礼和酒席标准,加强民间阴阳和婚媒介绍人管理,推行道德积分、“红黑榜”等举措,有效遏制了高价彩礼、薄养厚葬等陋习。四是实施道德引领“好榜样”行动。在全省率先出台“xx好人”“新时代xx好少年”2个管理办法。xx年,1人获评第八届全省道德模范,2人评为“新时代xx好少年”,3人荣登“中国好人榜”,4人荣登“xx好人榜”,赵军平线上参加了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组织11名先进模范人物开展了线上宣讲。打造了一批“德润陇原”道德模范主题广场、主题公园。制定《“身边好人”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建办及管理工作规范》,高标准建成品牌工作室6个,示范带动富有xx文化特色的皮影剪纸书画等民间艺人工作室,建成文明实践点50多个。五是实施文化润心“定制餐”行动。用足用活用好以“南梁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资源,拍摄制作专题宣传片《丰碑》、文献纪录片《南梁精神》,编排创拍原创陇剧《南梁忠骨》等革命历史题材优秀文艺作品,推动红色历史文化与文明实践活动深度融合。持续壮大文艺志愿者力量,通过“百姓大舞台”“文艺轻骑兵”等途径,“点对点”“面对面”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三、让制度实起来,出真招激活群众参与的“动力源”强化三项机制,不断激发群众参与文明实践热情。一是完善联动机制扩半径。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现有“四级阵地”为基础,通过设立文明实践示范点,织密文明实践“网格”,实现了社区、公共文化设施、景区景点、医院、交通场站、政务大厅等志愿服务站点全覆盖,构建起“十五分钟文明实践圈”。二是完善对接机制顺民意。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调查问卷、街头访谈、入户了解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督促指导基层积极策划设计志愿服务清单和活动计划,精准为群众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文明实践服务。xx年,充实完善文明实践活动项目库200多个,通过层级督办,办结率达到100%,群众满意度普遍高于98%。三是完善交流机制提水平。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和定点单位联系制度。积极推广经验做法、宣传工作成效,在华池县召开了全市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暨农村移风易俗工作现场推进会,征集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典型案例9个、移风易俗典型案例16个,编印成册下发到中心(所、站)。落实志愿服务星级激励嘉奖制度,鼓励引导更多群众主动参与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来。虽然我们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中央文明办、省文明办要求和群众期盼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省上领导讲话精神,充分借鉴兄弟市州的经验做法,创新思路,强化措施,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在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上下功夫,为全面建设幸福美好新xx提供道德滋养和精神力量。文明办主任会议交流发言材料【第二篇】xx年,xx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建强阵地,创建“1+2+7”文明实践“xx模式”,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为建设幸福美好新xx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一、建强“一个中心”,落实工作责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上对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部署要求,高点站位、守正创新,把文明实践阵地打造成了人民群众愿意来、留得住的精神家园。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市委常委会会议多次研究,市委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指示进行安排部署,制定印发了《xx市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和《评估办法》,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和挂点单位联系制度。成立了xx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并挂牌,9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全部成立并配齐了工作人员。统一制定了“xx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管理规范、领导小组、志愿服务人员守则、文明实践活动流程”等9项机构制度规范,落实了中心、所、站“三级书记”责任制。二是现场观摩促进比学赶超。按照市委主要领导安排,在6月和11月,先后两次组织召开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现场观摩推进会,市委分管领导带队全程参与,深入9县(区)的中心、所、站等84个点进行了观摩学习和座谈交流,总结经验、分析不足、共商对策、共谋发展,营造了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三是强化培训提升能力。举办了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暨志愿服务工作骨干培训班,开展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实践中心所站规范化建设、文明实践项目品牌打造、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和网上注册管理”等业务培训,提升了业务骨干人员工作能力水平。二、用活“两个阵地”,实现互联互动统筹盘活基层各类阵地资源,拓展建设线下文明实践阵地,融通网络资源,强化数智赋能,建设线上中心,实现了文明实践各类信息线下线上智能互动。一是线下阵地全覆盖。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的标准,建成文明实践中心、所、站3490个,实现了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全覆盖,建设实践基地208个、实践广场456个,建设“xx好人”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2个,拓展了文明实践活动阵地,为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提供了广阔舞台。二是线上中心智能化。运用数智赋能,提升优化线上中心宣传发布、互通互动、管理调度、数据统计等数智功能,将各中心、所、站管理员和志愿者发布的70万余条信息分类自动统计,方便调度管理和评估考核,充分发挥了线下线上互动互促作用。三是打造品牌强引领。在民事直说、农民夜校2个全国项目品牌和文化文艺小分队、乡村大(小)喇叭、板凳讲堂讲出志智双扶3个省级项目品牌引领下,又打造了兰仓驿站、司机之家、幸福食堂、礼宴中心、罐罐茶边讲政策等市级示范项目品牌。礼县兰仓驿站以行政事业单位为阵地建设客商驿站优化营商环境、以社区为阵地建设爱心驿站关心户外劳动者、以文明实践所站为阵地建设幸福驿站关爱留守人员。武都区依托社区文明实践站建设礼宴中心,免费供居民办理红白事使用,减轻群众负担,推进移风易俗,充分发挥了文明实践阵地项目品牌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积极作用。三、开展“七类活动”,精准服务群众充分发挥市、县、乡、村四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作用,用线下线上两种形式,9500多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持续开展“讲、评、创、说、送、帮、易”七类文明实践活动12万余场次。一是讲理论聚民心。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组建各类宣讲团(组、队)611个,采用集中宣讲、座谈交流、炕头会、田间会等多种方式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惠民政策系列实践活动2万余场次,受众91万余人次,推动党的最新理论及时“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评典型育新人。广泛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推选省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等典型8个,评选市级文明家庭24户,建设乡村好人榜3483个,评选星级文明户和最美家庭万多户、好婆婆好媳妇等身边好人3241名,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三是抓创建促文明。加大文明创建工作力度,持续扩大创建成果,推荐省级文明集体75个,创建市级文明集体149个。召开了推动文明村创建提质扩面推进会,县级及以上文明村覆盖率达到了57%,提升了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四是说议事强治理。全市各村深入推进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议事会等服务群众实践项目品牌运用,推动乡村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就是在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一个说事委员会,通过现场、网络诉说两种形式,说村里事、邻里事、家里事三类问题,采用现场直办、干部领办、村镇联办、跟踪督办四种方法办理民意诉求,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解决在萌芽状态,有效化解了一件件困扰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破解了一批批关系乡村发展的治理难题,实现了民情直通、民意直达、民事直办,全市共办理服务群众事项万多件,化解矛盾纠纷8500多件。民事直说把民生事办到了民心上,拓宽了干部了解社情民意的渠道,方便了群众解决问题,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提升了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增强了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新华网等媒体专题进行了采访报道、推广。五是帮办事解民忧。围绕重要节点开展帮办实事实践活动解民忧。在高考期间,全市组织3500辆爱心出租车在各考点免费接送考生,5100余名志愿者参与护航高考志愿服务活动;在防疫期间,全市组织7万余名志愿者开展环境消杀6500万余平方米、分发配送生活物资700多吨、为有困难群众帮办实事万多件,引导群众互帮互助、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六是送服务暖民心。围绕“我们的节日”“六个100”“三下乡”组织开展送温暖、送文化、送健康、送义诊、送技术等志愿服务活动万余场次,177个农村电影放映队放映公益电影万多场次,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七是易风俗树新风。制定印发《xx市关于进一步深化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工作的实施方案》,把移风易俗治理高价彩礼工作纳入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评估体系。全市3160个村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了村规民约,制作发放移风易俗宣传品万份,创作编排《高价彩礼要不得》《移风易俗树新风》等文艺作品并演出5000多场次,持续推动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