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教案教师个人信息姓名单位教学时间设计者2021年4月15日课程基本信息课题青春路上,有你同行学科心理学段高中年级高二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指导思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纲要》还提到“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促进人际间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是高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1理论依据: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社交需要是每个人重要的基本心理需求2,即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结。美国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指出,建立自我同一性是青春期孩子的重要任务3,经营同伴关系、适应社会角色等是同一性形成的关键领域。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在《持续的幸福》一书中提到,积极的人际关系是幸福的重要因素之一4,其对个体感受幸福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2.课程背景分析学情分析:高中生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决定,情感发展既有活泼、愉快、奋发向上的积极倾向,也容易出现低沉、悲观、颓废、沉沦等消极倾向,在人际交往和集体生活中均是如此。在以往的心理课和学生咨询中,本人发现学生在高中阶段的人际交往中,多数同学是积极主动、乐在其中的,他们渴望关注、渴望友谊;但同时也可能会表现出敏感、畏惧、封闭、被动等特点,在同伴关系、集体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经常会出现关系的困扰。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内容为青春期成长中的人际关系建设,是学生社会适应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2012年修订)/12983584?fr=aladdin,2021年4月5日访问。2吴丽妍.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初级中等学校教育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2.3郭婷.浅谈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J].理论导报,2010(06):26-27.4[美]马丁·塞利格曼著,赵昱鲲译.持续的幸福[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11.课建立在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人际交往技能的掌握基础之上,学生能够理解和处理自己与重要他人、集体的关系是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3.课程目标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学生对成长过程中的人际支持抱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期待,提升集体生活幸福感。2.认知目标:学生理解青春成长中的迷茫、挫败等是正常现象,每个人都不孤单,需要相互支持。3.行为目标:学生探索到集体关系以及与重要他人的关系中理性沟通、认真倾听、欣赏差异、适当妥协、相互帮助等方法,并在实际生活中予以应用。教学重点:1.学生感受来自重要他人和集体的积极力量,增强对人际关系的积极期待。2.学生探索集体和人际相处中的相互支持和关注、理性沟通、欣赏差异等方法。教学难点:学生愿意投入到活动中,愿意分享和表达,激发出沉浸体验。4.活动过程活动设计时间设计意图热身阶段活动:水果沙拉规则:(1)所有同学围坐成一圈,老师站在圆圈中间。(2)所有同学按顺序报出“香蕉”、“苹果”、“橘子”,并记住自己的水果角色。(3)当指令为“香蕉”时,所有“香蕉”快速离开自己的位置,并寻找空椅子坐下,“苹果”、“橘子”时同理;当指令为“水果沙拉”时,所有人快速离开位置,并找椅子坐下。注意:指令发出后即可开始抢椅子,不能坐回原作为。活动中注意安全。小结:就像刚刚活动中同学们的样子,在我们的青春成长路上,总是充满了彷徨莽撞和跌跌撞撞,甚至有时可能会迷失方向找不到自我,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活动来体验一下这份感觉。8分钟快速热身,活跃气氛,使学生进入课程状态,为主体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活动一:身份搜寻规则与要求如下:(1)所有同学排成两列相背站立,领取带有胶带的字牌。(2)两列同学先后分别为背后的同学贴好字牌,注意不要让对方看到内容。(3)所有同学走动起来,开动脑筋,找到属于学生体验关系工作阶段自己的“组织”吧。(4)找到“组织”的同学集体退回到旁边的座位上。要求:此活动过程中尽量不使用语言交流,每位同学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组织。思考与分享:你是如何找到自己所属的“组织”的?完成迅速的同学有何经验?完成较慢的同学经历了哪些感受的变化?结合活动过程中体验和观察,你有何思考或启发?小组交流5分钟后进行分享。小结:我们短短的一个活动,每名同学都产生了很多令我感动的情感,大家可能也都感觉的到。其实我们的成长都是在互相陪伴中,不经意帮助或获得帮助,才收获了越来越多的成长。可能很多同学还有很多想说的话,我现在准备了六张纸,每一组用笔不要用语言表达出来,让我们期待每一个小组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活动二:集体作画规则与要求如下:(1)每个小组领取一张大白纸和一盒彩笔,将白纸贴在黑板对应的位置上。(2)每个小组内抽签确定好顺序,每一轮每个人按照顺序依次在白纸上画一笔,共进行3轮。(3)每个小组集中讨论5分钟,决定为本组的画继续添加3笔形成一幅完整的作品,并为作品取一个名字。完成后依次分享。注意:每一轮只能画一笔,前三轮画的过程不能交流。思考与分享:在前三轮画的过程中,当小组同学画的与你的期待冲突时,你有什么感觉?你在整个作画过程中,会受到整体风格的影响吗?在最后的小组讨论环节,你们小组是如何达成一致的?小结:成长中,确实很不容易,有很多期待落空、被误会、内心的冲突、很大的压力,但是青春就是这样。经历了这些,我相信同学们都会理解沟通的重要性,理解沟通中我们需要充分的表达,但同时也需要耐心的倾听,当有不同声音出现时需要有足够的欣赏,当为了达成统一的目标也需要有适当的妥协。这是我们合作完成一个个课题的要求,同时也是成长过程中与他人的相处之道。30分钟30分钟中的相互关注、相互帮助,感受集体的力量,激发人际关系中积极的情绪体验。学生体验和探索关系中需要理性沟通、欣赏差异、表达与倾听、适当的妥协等方法。结束阶段活动:高光故事规则:(1)每名同学回顾一个自己曾经在集体中获得感动或者力量的故事,在小组内进行分享。其他同学讲时需要认真倾听。(2)结束后各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一个印象最深刻的故事,讲给全体同学。思考与分享:你在分享自己故事、倾听别人故事的过程中,自己有哪些触动呢?结语:看到同学们积极的投入、走心的表达,我也深受感动,不禁回想起了我的高中时光,那也是一段跌跌撞撞的旅程。其实青春前行的路上,总是充满了荆棘、泪水、迷茫、压力等等,但这就是成长原有的样子,也正是因为有这些部分的存在,我们才一步步探索成长到今天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始终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一直陪伴着我们的同学和集体,也有默默关注着我们的师长朋友;我们曾经接受过来自他人的帮助,也及时向他人伸出过援助之手。相信经过这番青春路上的挣扎奋斗、携手同行,同学们都会拥有精彩美好的未来,在各自的领域里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我很期待,也请同学们保持期待,追光前行吧!25分钟学生回顾和分享自己成长路上获得感动或力量的故事,增强学生前行的自信和动力、积极赋能。5.活动效果评价1.过程性评价:在活动中,对于学生的交流和分享及时予以总结和反馈;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投入情况和情绪变化,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发言,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2.课程效果和生活中的迁移应用评价:今后心理课和心理咨询中与学生进行交流反馈,给予学生及时的引导。6.活动特色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