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教案设计通用5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好文供参考!1/37《有的人》教案设计通用5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有的人》教案设计通用5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有的人》教学设计【第一篇】一、给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不朽[]2、摔垮[]3、臧克家[]二、用“/”标出的句间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b.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c.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d.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三、“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一句中对“抬举”的含义和感情色彩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抬举”的含义是又抬又举,本诗中是褒义词,表现对好文供参考!2/37鲁迅的推崇。b.“抬举”的含义是看重并加以称赞,诗中是褒义词,表明对鲁迅的敬重。c.“抬举”的含义是抬起来举过头顶,表示尊重,诗中是褒义词,表明看重。d.“抬举”的含义是看重并加以称赞,诗中是中性词,表示称赞。四、判断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有的人》是臧克家在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的。b.“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用的是对比的修辞手法。c.“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是从鲁迅的《自嘲》诗中化用而来。d.诗歌也能讲道理,发表议论。但诗中议论不是抽象的,而是带有形象的。五、指出下列各句中“活”和“死”的具体含义。有的人活着活:他已经死了死:有的人死了死:他还活着活:好文供参考!3/37六、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文后的问题。(一)老马臧克家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的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1932年4月1、老马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却“横竖不说一句话”,对其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老马十分驯服,完全忠实于人类。b.老马一向是逆来顺受的,习惯了这种压力。c.老马默默忍受,是因为命运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能任人宰割。2、诗的结尾“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有什么含义?好文供参考!4/373、“老马”象征了旧社会中________的人。(二)双桅船舒婷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岸啊,心爱的岸昨天刚刚和你告别今天你又在这里明天我们将在另一个纬度相遇是一场风暴、一盏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是另一场风暴、另一盏灯使我们再分东西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1、仔细阅读诗歌,体会诗中形象的象征意义:①“船”象征:②“岸”象征:③“风暴”象征:④“灯”象征:好文供参考!5/37作者借助这些象征性形象,是为了鼓励人们________。2、双桅船在一个纬度告别,又相约在“另一个纬度相遇”,为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目标,一片又一片“心爱的岸”,“不怕天涯海角”,甘愿“再分东西”,这是怎样的一种人生写照呢?参考答案一、二、c三、b四、c(所引诗句是从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题辞》中化用而来。)五、活:生命存在,身体的躯壳活着死:灵魂丧失,毫无生命价值死:生命不存在活:思想、精神永驻人间六、(一)(从诗中“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可知,老马的命运不掌握在自己手中,无力反抗。)2.这一句把老马不甘心被欺凌却又无力反抗,只能继续在悲惨的生活中挣扎的那种无奈而又悲凉的感觉形象地描写出来,同时也激起人们对老马不幸的同情和对不公平命运的义愤。3.广大的与牛马一般命运(二)1.①人的一种不断追求的精神品质②人的生活境界和不断升华的审美理想③人生中的困难、挫折和挑战④一种希冀,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困难前面不畏缩,应怀着希望继续前进!2.这是一种不断充实、不断进取、不断追求,生命不止,前进不止,有价值、有作为的人生写照。好文供参考!6/37《有的人》教学设计【第二篇】教学目的1·把握这首诗运用对比抒发感受的写法,体会哲理性议论的作用。2·了解诗歌语言的一般特点。3·认识本诗所表达的活与死的辩证关系,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反复诵读。2·通过读,理解诗的深刻哲理。3·把较难懂的内容(第三、第六、第七节)讲清楚,讲透彻。教学重点1·理解对比的写法。2·体会用诗讲道理。教学难点1·\有的人\指哪些人?(每节诗的前两句都指反动统治者,他们虽然\活着\,却如行尸走肉,他们欺压百姓,下场可耻。每节诗后两句都是指鲁迅以及像鲁迅这样的人。他们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赢得人民的尊敬和歌颂。诗作的侧重点是歌颂鲁迅及像鲁好文供参考!7/37迅一样的人。)2·“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两句诗该怎样理解?(“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指的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只躯壳活着,他们徒具形骸,虽生犹死,生命毫无价值;“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指的是一生为人民,甘愿做人民的牛马的人,这种人虽生命不复存在了,但他们的思想,精神永驻人间。)3·为什么说“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为什么说“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是想流芳百世,实际上这种人活在世上,灵魂早已死去,名字早已臭名昭著。“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鲁迅以野草自比,为了荡涤旧社会的黑暗、腐朽,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一旦革命蓬勃发展起来,野草就会萌生,到处是一片青绿。)课时安排第1、2课时: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理解课后题。第3、4课时:理解对比的写法,和本诗蕴含哲理。板书设计第一部分第二部好文供参考!8/37分第三部分(第1节)(第2、3、4节)(第5、6、7节)人生意义(对比)(对比)(对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作家简介臧克家,生于1905年,是我国\五四\运动以来最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一直受到人民的喜爱和欢迎。1949年全国解放后,藏克家由香港回到北京。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目睹了人民群众纪念鲁迅的盛况,并瞻好文供参考!9/37仰了鲁迅在北京的故居。他深切追忆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百感交集,于1949年11月1日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抒发自己由纪念鲁迅所引起的无限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三、解题“有的人”这个题目包含了诗中所写的两种人:即作者歌颂、赞美的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作者揭露、批判的是一切反动派。联系诗的副标题,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是以歌颂、赞美为主旋律的。这苜诗主要采用对比的写法,也就是把揭露和批判作为歌颂与赞美的一种反衬,在鲜明的对比中,抒发作者的感情。四、导入人都有生和死。对待生和死,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态度。活着的人,有的活得崇高、伟大;有的活得无耻、卑微。在死的间题上,毛主席曾经指出:“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举例说明)《有的人》这首诗以形象、凝练、通俗的语言写了对于生和死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的态度和表现,抒发了作者由此而发的感受,以此来纪念鲁迅以及以鲁迅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五、通读课文1·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2·理解课后题一:好文供参考!10/37“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说说这两句诗中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的不同含义。(“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指的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只躯壳活着,它们徒具形骸,虽生犹死,生命毫无价值;“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指的是一生为人民,甘愿做人民的牛马的人,这种人虽生命不复存在了,但他们的思想、精神永驻人间。)(第一个“活”字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一个“死”宇却表达了作者的惋惜的怀念之情,第二个\死\字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活\宇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3·体会:“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得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一个\骑\宇,深刻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骄横的形象,凶暴的本质;\啊,我多伟大!\刻画了反动统治者的外强申干、自我吹嘘的丑态,对反动派迸行有力的讽刺;对于鲁迅先生,则用\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俯下身子\把鲁迅精神表达得多么充分,把鲁迅的形象写得多么崇高,多么感人,多么形象!\)4·体会: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刻入\一词,真是入木三分。好文供参考!11/37反动统治者硬想留名\不朽\,认为\刻入石头\是万全之法,但事实上,他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这里的一个\烂\字,既道出了反动派恶贯满盈,又显示了人民的心愿和力量。青青的野草\则给人以无限生机、无限活力、无限希望的感受和联想。\抬举得很高,很高\,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无限崇拜、无比爱戴的深厚感情。)5·体会:“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骑”、“摔”、“垮”字分别说明什么?(“骑”生动地表现了反动派欺压人民,作威作福的神态。而人民要推翻他们,打倒他们,便把仇恨和力量凝聚在一个“摔”字上,“垮”作为结果又形象地表现了反动派的可耻而又必然的下场。)6·理解课后题二:为什么说“把名字刻人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又应当怎样理解?(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是想流芳百世,实际上这种人活在世上,灵魂早已死去,名字早已遗臭万年。\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末,于是并且无可朽腐\,鲁迅以野草自比,为了荡涤旧社会的黑暗、腐朽,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一旦革命蓬勃发展起来,野草就会萌生,到处是一片青绿。)好文供参考!12/37(“刻入”和“烂”是讥讽、嘲笑,是对一心想流芳百世的反动派的鞭挞、讨伐;“春风”、“到处”、“青青”这些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是作者对为人民奋斗一生的革命战士蓬勃生命力和精神不朽的热烈歌颂。)六、课文分析1·这首诗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部分:第1节是第一部分;第2、3、4节是第二部分;第5、6、7节是第三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开门见山,以两种对立阶级的人为代表,紧紧抓住参加鲁迅纪念活动感触最深的两点,即:鲁迅生为人民鞠躬尽瘁,死后人民怀念他,从对鲁迅虽死犹生的感受入手,提出了生与死的辩证观点。第二部分,从两种人对待人民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中,热情赞颂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第三部分,从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中,抒发了作者及人民永远怀念鲁迅的深厚感情。)2·小结:从以上分析中,我们能够看出:第一部分是全诗的总纲,二、三部分就第一部分提出的感触最深的两点分别进行解说和深入开掘,形成了以赞颂鲁迅鞠躬尽瘁为人民的伟大精神的抒情主线。3·教师提间:这首诗所以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在人民群众中有广泛的影响,在于它包含着深刻的哲理。想一想,好文供参考!13/37这一深刻的哲理是什么?(一切危害人民的人,必将被人民所唾弃;而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则会得到人民永久的崇敬和怀念。)4·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而作的,为什么以\有的人\为题?(因为诗人是\借着纪念鲁迅这样一个机会,用诗作为出口,抒发心中的积愤\(臧克家语)。诗中不仅歌颂了伟大的战士鲁迅,而且热情地赞颂了以鲁迅为代表的千千万万向着恶势力冲锋陷阵的革命战士的崇高精神。同时,也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鲁迅的对立面——官僚地主阶级和一切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反动派。诗中写的两种人,代表了两个阶级的斗争,从而深切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恶势力的无比憎恨,对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先驱的崇敬和热爱。)5·这首诗在写法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这首诗的每一节一反一正对比,使正反面人物对立得更为鲜明,从而达到突出主题的作用:①生死价值的对比。第l小节中,前一个\活着\指人还在社会上生活,\死了\是指其精神已死。后一个\死了\是指人已离开人世,\活着\是指其精神不死。反动统治者\活着\,不过是行尸走肉,毫无价值;革命者\死了\,却虽死犹生,精神永存。②对待人民群众态度的对比。好文供参考!14/37第2一4小节的前两句都写反动统治者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a·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b·

1 / 3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