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参考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好文供参考!1/35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参考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参考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2、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在提供的样图中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3、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判断。4、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教学重点: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2、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难点: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好文供参考!2/352、能根据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建议:1、注重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2、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新知。3、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4、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5、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6、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第1课时平均数教学内容P90~91、第93页练习二十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3、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教学重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好文供参考!3/35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今天上课前我想考考大家。(课件出示)一次数学测验中,班级平均分是90分,你猜猜这个班的马莉莉同学可能会得多少分?为什么?(小组学生讨论,全班交流)师:班级平均分是马莉莉的实际分数吗?如果不是,你知道“班级平均分是90分”是什么意思吗?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平均数,(播放例子)那什么是平均数呢?怎样求平均数呢?(板书:平均数)二、自主探究1、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境图)师:读情境图,你能找到哪些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生1:从情景图中可以读出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分别收集了14、12、11和15个塑料瓶。生2:所解答的问题是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师:你能解释“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的意思吗?(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意思是把收集到的这些塑料瓶按照人数进行平均分配。也就是把收集瓶子数量较多的转好文供参考!4/35移给数量较少的,最后达成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师:你能理解“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吗?在情景图中会表示出“同样多”吗?师:你是怎样表示出“同样多”的?生: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达到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师: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还可以怎样说?生: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就是平均每人收集到的塑料瓶的个数。师:像这样,通过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师:还有其他方法吗?生:观察上图发现,还可以先求出塑料瓶的总数量,然后进行平均分配,可以求出平均每人收集的塑料瓶的个数。师:请用算式表示出来。生:(14+12+11+15)÷4=52÷4=13(个)答: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师:谁能总结一下平均数的求法?生: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好文供参考!5/35师: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叫先合后分计算。2、进一步强调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出示教材第91页情境图和统计表)师:读图表,你能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生1:已知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成绩表。生2:所求的问题是男、女两队,哪个队成绩好?师:“哪个队成绩好?”是什么意思?用什么成绩来比较?(预设答案,既可以用平均数来比,页可以用总数来比)生:如果比较两队的总成绩,有失公平,因为两队的人数不同,所以比较两队的平均成绩比较公平些。师:你能说出总成绩、每队人数和每队的平均成绩之间的关系吗?(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生:师:怎样列式解答呢?(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生: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19+15+16+20+15)÷5(18+20+19+19)÷4=85÷5=76÷4=17(个)=19(个)17答:女生队的成绩好些。三、探究结果汇报好文供参考!6/35师:通过上面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生1:把多的塑料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塑料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生2:用先合后分计算的方法求平均数时,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生3:当个数不同,用总数量不能比较出结果时,可以用两组量的平均数来比较。四、师生总结收获师: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五、板书设计第2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内容:P96—98、及P99页练习二十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将两个相关联的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成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认识横向和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感受图例的作用。过程与方法: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在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判断和决策。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品质,以及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理解单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异同,并能在有纵轴、横轴的图上用复式条好文供参考!7/35形表示相应地数据、教学难点: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尝试在复式条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并作出合理的分析与预测。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教材第95页例3情境图和统计表)师:读统计表,说说你能读出哪些已知条件。生:1980年、1990年、20__年和20__年某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数分别为21万、27万、35万、46万和58万、54万、49万、43万。师:根据统计表给出的数据,你能分别完成城镇和乡村人口条形统计图吗?今天我们就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二、自主探究1、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师:观察教材第95页给出的“某地区城镇(乡村)人口统计图”,说说你的发现。(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生:横轴表示年份,纵轴表示人数,一格代表10万人。师:你能独立把“某地区城镇(乡村)人口统计图”补充完整吗?(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展示)好文供参考!8/35师:在补充上面的统计图时,需要注意什么?生:注意横轴上的年份和纵轴上的人口数要对应,另外,画出长条后还要在上方标出数据。师:自己把“某地区城镇(乡村)人口统计图”补充完整。学生汇报。师:补充了上面的两幅条形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生:条形统计图是用不同长度的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师:如何在一个统计图里描述上面你们所说的这些信息呢?生:如果把上面的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在一起,就能得到下面这幅条形统计图,在这幅统计图中,右上角表示的就是这幅统计图的图例,其中表示城镇人口,表示乡村人口,在数学上,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以后就得到复式条形统计图。师:你能试着把这幅统计图补充完整吗?(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生:师:在补充时,需要注意什么?生:根据图例画直条,不同颜色的直条表示不同数据,另外还要记得标数。师:上面的这幅统计图就是复式条形统计图,观察统计图,说说它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何不同?生1: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同一事件有两种数据,单式条形统计图是一种事件,一种数好文供参考!9/35据。生2:复式条形统计图一定要有图例,而单式条形统计图可以没有图例。生3: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时,直条高度要弄清楚,并且要标上数据。生4:间隔要均匀。师:根据上面的统计图,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1)哪年城镇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生:要解答哪年城镇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只需要看颜色是的长方形直条就行,通过对比,发现20__年城镇人口最多,是46万,1980年城镇人口最少,是21万。(2)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生:要解答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只需要看颜色是的长方形直条就行,通过对比,发现1980年乡村人口最多,是58万,20__年乡村人口最少,是43万。(3)哪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哪年最少?(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生:要比较哪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和最少,需要分别计算出每年的城乡人口总数,再比较。好文供参考!10/351980年:21+58=79(万)1990年:27+54=81(万)20__年:35+49=4(万)20__年:46+43=89(万)79所以,1980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少,20__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4)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生:通过观察、对比和计算,发现城乡人口总数在逐年增加。2、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师:如果把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的表示年份和数量的位置交换一下,即用横轴表示人数,纵轴表示年份,就得到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师:和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对比,你发现了什么?生:横轴表示人数,纵轴表示年份,就制成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师:你能把上面的统计图补充完整吗?(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师:画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与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生:画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和步骤与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类似,不同的是数量在横轴上,年份在纵轴上。三、探究结果汇报好文供参考!11/35师:通过上面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生1:复式条形统计图是用两种直条表示两种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生2:单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条形统计图都能形象地表示数据的变化情况,不同的是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同时表示两种数据的变化情况。生3: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时,要写出统计图的名称、横轴、纵轴分别表示的意义;定好单位长度和图例;根据图例画不同的直条表示数据并标数。四、师生总结收获师:通过学习本课,你有哪些收获?生1:我知道了统计表与统计图可以相互转化,这体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生2:我知道复式条形统计图图例的作用。生3:复式统计图有横向和纵向之分,这也体现了同一数学知识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生4:我能根据复式条形图中的有关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五、板书设计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第二篇】好文供参考!12/35一、学习内容p13/例6(0的运算)二、学习目标1.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2.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三、重点难点: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四、预习学案1.出示:快速口算100+0=0+568=0×78=154-0=0÷23=128-128=0÷76=235+0=99-0=49-49=0+319=0×29=2.将上面的口算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3.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4.一个数与0相加;一个数减0;一个数与0相乘的结果分别是多少?5.0除以一个数的结果是多少?在这里为什么不说一个数除以0?6.想一想: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五、导学案1.分小组展示关于0的运算。2.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进行辩论“0能不能做除数”好文供参考!13/353.归纳所有0的运算。4.用字母表示0的运算a+0=aa—0=aa×0=00÷a=0(a不等于0)六、课堂小结:0不能做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七、课堂检测1.我能算对。(1)36+0=(2)0+68=(3)0×68=(4)54-0=(5)0÷28=(6)128-0=(7)0

1 / 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