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供参考!1/28《出塞》教案(通用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出塞》教案(通用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出塞》教案【第一篇】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出塞》诗,并默写《出塞》诗;2.通过反复对诗歌进行欣赏,感受诗歌的文化内涵和经典的无穷魅力,增强对诗歌的欣赏能力;3.通过对诗歌的学习鉴赏,感受当时戍边将士的苦难生活和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操,培养辩证的历史态度,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学习重点:目标2课前准备:课件制作(或诗歌卡片)学习过程:一、赏“月”1.谈话:自古以来,喝酒的人喜欢借酒浇愁,而作诗的人喜欢“借月抒情”。看以下这几句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好文供参考!2/28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谈话:以上的诗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诗中都描写了月亮。现代的诗人们也喜欢在诗歌中描写月亮,而且还谱了曲,唱成了歌。歌星胡彦斌唱过一首歌叫《秦时明月》,其中有这样几句歌词——(出示歌词:“望明月\心悲凉\千古恨\轮回尝”)。引导学生想象歌词中的意境,并有感情朗读这句歌词。二、读诗1.谈话:今天我们来赏另外一轮明月,那就是刚才提到的曾被贬官到贵州隆里的王昌龄笔下的明月。请把书翻到49页,读一读王昌龄的《出塞》诗,自由读,反复读,一直读到顺口了、清爽了为止。2.朗读:①指明读,并正音;②师生合作朗读(先由生读每句诗的前四个字,师读每句诗的后三个字,然后调换顺序再好文供参考!3/28合作读);③生齐读,强调要读准节奏,读出味道,更要读出感觉,读出情绪。提问: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读完这首诗的感觉,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让学生将他们想到的词语写在课文旁边)3.初次感悟诗歌内容①引导学生领悟“秦时”与“汉时”加在“月”和“关”前之后创造出的时空交织的广阔的想象空间。②引导学生想象王昌龄在月下想到了什么,把想到的说一说。③带着感悟到的感觉朗读诗歌。4.走近李广①谈话:由于千百年来的边疆战乱给人民造成了无比巨大的痛苦,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一个能止息边乱的人来,他就是汉代名将——令匈奴人闻风丧胆的李广将军。②简介李广生平,学习和朗读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的结束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并引出蔡琴演唱的《出塞曲》中的歌词——“想着草原千里闪着金光\想着风沙呼啸过大漠\想着黄河岸啊阴山旁\英雄骑马壮\骑马荣归故乡。”引导学生欣赏、朗读。5.再次感悟诗歌内容①引导学生领悟“秦时”与“汉时”加在“月”和“关”好文供参考!4/28前之后,“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仅是当时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的世世代代的人们的共同悲剧。希望边境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也不只是汉代的人们,而是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愿望。因为它写出了历史的普遍悲剧,表达了人们的共同心声,人们从他的这首诗获得了感情共鸣——这正是这首诗千百年来传唱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②带着新感悟到的感觉朗读诗歌。三、总结同学们,李广将军连同他生活的年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了,王昌龄的时代也已经离我们远去了,我们伟大的祖国饱经几千年的风霜,如今终于步上了繁荣、稳定的发展道路。我们的边关不再烽火连连,我们的战士也不再万里不归,但是大家要看到,在我们繁荣、稳定的背后还是隐藏着非常巨大的战争危机的,只要我们稍作松懈,敌人就会乘虚而入、夺关占土,将我们重新推入战争的海洋。王昌龄说“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我们是不可能再寄希望于李广了,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在座的各位,祖国以后的天空就要靠你们来支撑了。李宇春凭着一首歌获得了湖南卫视百度娱乐沸点20xx年度盘点的最人气偶像奖,这首歌的名字叫《少年中国》,其中有这样一句歌词:“少年强,那中国一定也很棒。”所以,希望各位,好好努力,你们就是祖国将来千千万万的李广啊!同学们,我们今天破天荒在大白天赏了一回月。这些月有好文供参考!5/28张九龄笔下的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有苏轼笔下的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有王安石笔下的月——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有杜甫笔下的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也有李白笔下的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当然还有王昌龄笔下的月了——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同学们,这些描写月亮的诗篇,就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经典,留给我们的文化!希望大家可以将这些经典好好诵读,可以将这些文化好好传承、好好地发扬光大!板书设计: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历史悲剧│││_________________时空交织│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共同愿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塞》教案【第二篇】好文供参考!6/28案例名称《出塞》科目语文教学对象六年级提供者李清华课时1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唐朝初期,在阴山南面的地区,民族之间的战争不断。《出塞》这首诗由秦汉时的明月、关塞入笔,跨越千年时空,描述了历年来从未间断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人歌颂了汉将李广,叹息朝廷用人不当,驻守将领无能。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痛恨及对人民的同情。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正确理解诗意2、诵读、品味、感悟重点诗句,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3、背诵并会默写古诗。过程方法:好文供参考!7/284、通过录象播放,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方式创设的情境,激活情感体验,自然而然地走进诗歌,继而“情动辞发”与诗人对话,与文本对话。5、通过研读品悟、动手勾画,体味出诗句的精妙之处——描写的景物虽然普通,但包蕴的情感却不简单。6、通过阅读拓展资源、写作、展示等活动,加深对这首诗思想感情的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7、从品读诗句子中体会到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8、在古诗的学习中,体会到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培养对古诗词的热爱。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较强。学生具有一定的古诗词素养。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创设情境法通过录象播放,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方式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诗歌,让学生自然入情入境,读出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走近文本,走进诗人内心。·拓展阅读法为了突破难点,补充多首相关主题的诗助读,将这首诗的好文供参考!8/28学习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解读,通过对补充诗歌的阅读实现对这首诗的理解。知识点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了解课件播放“茫茫荒漠、寂寥边关”的凄凉画面bf感知边塞环境之恶劣好文供参考!9/281自制理解课件“但使”的三种解释gb.扫清字词障碍,基本理解诗意1自制、5理解掌握课件幻灯片:秦时/明月/汉时关dgb体会战争的残酷和漫长。2自制理解想象表达好文供参考!10/28课件“冷月照边关”的画面b.f想象将士、家人两地相思的画面2理解课件李广图片、古诗《塞下曲》ege.体会到诗人、将士们共同的心愿1自制、8掌握课件同一主题古诗hig好文供参考!11/28丰富积累,提高语文素养。3自制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其它。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师自制ppt课件;学生课前搜集到相关的古诗词。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播放录象,导入新课1、播放茫茫荒漠,寂寥边关的视频录象,好文供参考!12/282、提问:看了古战场,又读了这些诗句,边塞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1观看视频,2结合已有的经验谈对边塞的印象。这首诗描写的历史年代背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遥远,学生在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方面困难不小。在感受边塞的印象时,教师通过播放“冷月照边关”的凄凉画面,再加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打开边塞之门,让学生直观地感知边塞环境之恶劣、生活之艰苦、战事之频繁、生死之惨烈,为学习诗歌,培育好一个深沉凝重的基调。二、自由读诗,质疑问难教师对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梳。1、学生自由读诗,并质疑问难2、全班交流交流课前预习情况,通过合作学习初步解决一些疑难问题,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三、学习第一句诗,体会战事之久(10分钟)1、提问:第一句诗的精妙之处在哪?2、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评点,指导朗读3、教给学生画延长号和节奏线体会诗歌感情的方法1、学生品读第一句诗,并勾画出它的精妙之处2、全班交流好文供参考!13/28引导学生通过品词析句、感情诵读、标上批注等方法批文入境,力求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感受战争的残酷和漫长。四、学习第二句诗,体会人心之悲1、提问:第二句诗该怎么读?2、指名读,相机指导3、播放“冷月照边关的录象”4、对学生的写作片段进行评点1、学生研读第二句诗,2、学生朗读第二句诗3、学生观看视频,4、想象边关、家乡两地相思的画面,并用一段话描写下来。5、交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研读第二句诗,并将想象到的两地相思的画面描写下来。播放的“冷月照边关”的凄凉画面,激活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学生的语言大门被情感推开了,他们畅所欲言,和诗人的情感、诗句的情感融为一体。“这个环节是开放式的,学生可以不同的身份(老父、老母、妻子、儿女、将士)去想象,既加深了对诗歌感情的领悟,又培养了表达能力。五、学习三、四两句诗,体会人心之盼好文供参考!14/281、提问:写下了这两句诗,诗人头脑中浮现出无数个为什么。你们知道是什么问题吗?2、王昌龄不仅在思考这一连串问题,同时也在思索怎样才能结束这场战争。他找到答案了吗?齐读第三句3、出示《塞下曲》,了解李将军的生平事迹4、提问:王昌龄生于唐朝,为什么却去思念一个600多年前的汉朝将军?5、出示将士凯旋图,体会人心之盼。1、学生回答2、展示搜集到的相关资料,交流对李广将军的认识3、观看凯旋图,描述图意4、激qing诵读三、四句诗。教学古诗,不能限于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更应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古诗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在这样一环节中,补充唐朝诗人卢伦的《塞下曲》,出示凯旋图,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像李广那样的飞将军镇守边关,胡乱才会平息,边塞才会安定,进而体会到诗人心中的渴望,将士们心中的期盼,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心愿,这样,“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呼喊才那么震撼人心,对诗歌的苍凉意境学生也就有了深刻的领悟。六、背诵《出塞》检查背诵情况好文供参考!15/28学生有感情背诵古诗古诗教学最终要让学生达到熟读成诵的地步。七、拓展阅读,学生展示课外搜集到的相关古诗。同学们课外一定也查找到不少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诗歌,让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吧。学生交流课外搜集到的相关主题的古诗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丰富他们的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出塞》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了解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2.体会语文学习的快乐,掌握感悟古诗的方法。3.会写1个字。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教学建议(一)教学准备1.查找有关诗人王昌龄的资料。2.收集和阅读其他的边塞诗。(二)教学过程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