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响日记精编5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绝响日记精编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绝响日记精编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绝响日记范文1论文关键词:拒绝言语行为语际语母语文化意识1引言近年来,对言语行为的跨文化对比研究已经引起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兴趣。其中涉及拒绝言语行为跨文化研究的就包括对日本人和美国人的拒绝策略对比、对埃及人和美国人的拒绝策略对比、及对约旦人和美国人的拒绝模式比较;有关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拒绝策略对比,主要有liao&bresnahan(1996)、姚俊(2003)、以及王爱华和吴贵凉(2005)等学者的研究。然而,已有研究多集中在探讨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中,调查对象使用各自的母语所采用的拒绝策略及与之相关的因素。即研究工具多是使用受试者各自的母语涉及语际语的很少。何兆熊(2000)认为,外语学习者总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用母语的语言和文化模式来控制第二语言。因此,可以认为二语习得者在试图用目的语进行跨文化交流时所使用的语言可能带有其母语的文化烙印。本文旨在通过对比中美两国学生的英语拒绝策略探讨母语文化意识对语际语的影响。鉴于此研究目的,调查中忽略语篇和语法层面的因素。2理论依据对拒绝言语行为的研究自然会涉及礼貌。然而由于东西方文化存在显着差别,两地对礼貌的看法也不尽完全相同。首先,中国是传统上以差序格局为主要取向的社会结构,人们强调社会等级观念,每位成员都有他固定的社会角色、地位、权力、义务、责任等等,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取决于自己的固定身份(贾,1997),只有严格遵循了这些才是礼貌的。而西方,人们的思想是平等取向,人人生而平等,礼貌自然是强调人们之间的平等性。其次,中国是一个从血缘关系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家族制社会,因此它的文化是以群体取向和他人取向为主的。在这样的社会中,群体的利益高于一切,维持良好的社会关系至关重要,个体要与集体相和谐,因此礼貌就是维护整体的利益,多为他人考虑。而西方文化中则是以个人主义为中心,强调个人奋斗。文化不同,语言形式也就存在差异,作为规范语言形式的礼貌原则也就随之不同。leach(1983)}}西方文化为背景,在grice的合作原则((cp)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六大准则的礼貌原则((pp)。而顾曰国(1992)参照leech的礼貌原则以中国文化为背景,提出了汉语中遵循的礼貌准则,即贬己尊人、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和德言行准则。顾日国(1992)的礼貌参考资料,少熬夜!原则是针对汉文化提出的,有助于解释本调查中可能出现的中方受试使用的某些拒绝策略,因此将其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3研究方法与受试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调查中美两国学生的英语拒绝策略使用,探索母语文化意识是否影响语际语的产生。若产生影响。在哪些方面?若无影响,可能的原因是什么。研究方法本研究以liao&bresnahan(1996)的调查方法和数据为基础,采用“语篇补全测试”问卷调查法。为更适合中国调查对象,笔者设计了与姚俊((2003)问卷中相似的情景,即根据调查对象与请求者的关系,六个情景被归纳为三大类:情景一是拒绝比调查对象地位高的人,情景二至五是拒绝与之地位相等的人,情景六则是拒绝比其地位低的人。但与之不同的是,问卷除指令部分用汉语外,各情景的描述均为英语。调查结果与liao&bresnahan(1996)对516名美国学生做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本项调查的数据分析采用的是统计学上的x,显着性检31(chl-squareiest)。受试中国大陆的受试对象为来自北京科技大学不同专业的97名本科二年级学生(包括33名男生和64名女生)。所有的受试母语为汉语,英语为第二语言。每位调查对象需完成问卷上六个情景的全部问题。回收的问卷全部有效。而根据liao&bresnahan(1996)的资料,美国的受试对象为来自密歇根大学的516名学生,每位调查对象只需回答一个情景的问题。4调查结果与讨论鉴于本文的研究目的,为提供客观的量化的证据,所得调查数据分为三类,分别是:提供帮助意愿的文化差异、礼貌标记一道歉用语使用数量的文化差异、某些情境中带有文化烙印的特殊拒绝策略使用。4.1提供帮助的意愿尽管问卷要求调查对象对各情景作出拒绝,仍然有部分受试者不能拒绝老师或朋友。表1统汁了两地在各情景中不能拒绝的人数。结果显示在所有情景中,中国调查对象更愿意提供帮助,不能拒绝老师、朋友和家人。考虑到两地拒绝者和被拒绝者而对相同的社会地位、社会距离和年龄等因素而提供帮助的意愿却有差别.只能用不同的文化背景来解释。汉文化中的集体主义思想使人们觉得有责任去为他人考虑,维护彼此的面子,尽可能不能使对方丢面子。而西方文化则注重个人主义,个体为他人考虑的程度要小于东方,因此有更多的中国受试愿意提供帮助。这不能不说明中国受试者文化意识对其英语产出的影响。4.2礼貌标记——道歉用语的使用频率正如本文理论部分提到的,礼貌是所有社会的普遍现象。因而,当人们不得不拒绝对方而威胁到其面子时,就要使用一参考资料,少熬夜!些补救措施来替其挽回面子。最常用的补救措施便是礼貌标记—道歉语,如“很抱歉”、“抱歉”、“不好意思”等。但是不同文化中人们对礼貌的强调程度是不同的,所以才有了代表西方文化的leech(1983)的礼貌原则和代表东方文化的顾日国(1992)的礼貌原则。表2列举了两地调查对象在各情景中道歉用语的使用情况。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大陆调查对象在各情景中使用道歉用语的比例远远高于美国调查对象,而且在大部分情景中都能达到统计上的显着差异。这是由于以集体主义思想为主的中国文化强调人的群体性,而美国文化强调人的个体性。中国调查对象更不愿意去拒绝对方,当不得不拒绝时,他们往往尽量减少对对方面子的威胁。同时,这也符合顾日国礼貌原则中的~致原则。因此我们说这一统计数据可以证明母语文化意识对语际语有影响。4.3带有文化烙印的拒绝策略情景1中对称呼语的使用可以看作是第一种带有文化特色的拒绝方式。通过对有效问卷的分析,75名美国受试中仅有2名(2.7%)在拒绝时使用了称呼语;而97名中国受试中就有lo人(10.31%)使用了诸如“老师”、“x老师”之类的称呼语。这一调查结果与顾日国(1992)的称呼准则一致。因为在中国文化中,长幼尊卑界限明确,不可逾越,当与比自己地位高的人交谈时,通常先称呼对方“姓+职业”然后才开始交谈。这种称呼更多的代表了一种社会关系。而西方文化中却没有这样的习惯,因此在拒绝老师的请求时中国调查对象更多的使用了称呼语。这一调查结果可以证明中国文化对大学生英语产生确实有影响。第二种明显带有文化特征的拒绝方式体现在情景2中的“批评教育”(teachtheotherlflesson)策略。与中国调查对象相比,美国受试者似乎更倾向于教育一下他们“懒惰”的同学,无论他们是否借出笔记。具体对比数据如下:从表格中统计结果我们不难看出,中外学生在“教育别人”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显着性差异,美国受试更愿意教育一下同学。这一结果可以从顾日国(1992)的文雅准则中得到解释。尽管中国学生不愿将他们的劳动成果一笔记借给同学,可是他们还是会用比较委婉、间接的方式拒绝,不轻易借机“教育”一下同学。因为那样做很不礼貌,而且会使对方没面子,这在注重集体主义思想的中国文化中是不合规范的。第三种因文化产生的拒绝差异体现在情景6中询问钱的用途。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调查对象几乎没有人询问妹妹借这笔钱的用途,而许多美国受试会问为什么要借这么多钱。具体结果显示如下:显然,两地调查对象在询问钱的用途上存在显着性差异。然而,如果考虑到中国文化比美国文化更注重血缘关系的话,这一结果便不难理解。在中国社会中,家庭成员是最亲近的关系,彼此之间非常信任,因此没有必要去询问钱的用途。也正如liao&bresnahan(1996)指出的:“美国人兄弟姐妹之间的参考资料,少熬夜!相互理解远远比不上中国人,所以他们才会更倾向询问钱的用途”。绝响日记范文2关键词:拒绝邀请;言语行为;性别差异;面子一、引言言语行为的性别差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拒绝是一种非常普遍而又敏感的言语行为,它在实质上是不礼貌的,有时会让人感觉尴尬。性别不同,人们表达拒绝言语行为的方式也不同。在日常生活中,通常导致拒绝的言语行为包括邀请,提议,建议和请求,而本文主要探讨拒绝邀请言语行为。Brown和Levinson(1978)认为研究性别导致的拒绝言语行为差异是因为它是在人际交流中造成误解的主要来源之一。拒绝邀请实际上是一种威胁对方面子的行为,因此被邀请者应当采取一定的礼貌策略,尽可能的维护邀请者的面子。目前,跨文化对比和社会语用是国内外拒绝策略研究的主要方面,性别导致的拒绝言语行为差异则很少研究。然而性别又分为同性和异性,本文主要探讨异性之间拒绝邀请言语行为的差异,以便我们更加了解异性之间的不同,更多的避免误解,使交流更加顺畅。二、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理论1978年,Brown和Levinson根据Goffman的理论提出了面子理论,该理论将面子定义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想要获得的个人公众形象。面子分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积极面子指的是想让别人赞赏,理解,尊重的愿望,而消极面子指的是不被他人阻碍或干预的愿望。面子理论中,另一个主要概念是威胁面子的行为(FTA),FTA简单的说是指任何使面子处于危险的行为。Brown和Levinson认为面子威胁行为程度主要与社会距离、相关权势和强加级别相关。实际上,很多言语行为都会多多少少威胁到说话人的面子,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并合理使用一些礼貌策略来避免或降低对他人的威胁。三、拒绝类型国外学者Liao和Bresnahan(1994,1996)曾归纳出24种拒绝策略模式。但一些情况下,人们会采用直接拒绝的方式。本文主要借助四种拒绝类型:直接拒绝,间接拒绝,假托拒绝和模糊拒绝,分析对比两性之间拒绝言语行为差异。直接拒绝意味着对他人的邀请给出直接和简短的回答,在中国,势必会伤害邀请者的面子。间接拒绝是指人们不直接表达想法,而是绕圈子。假托拒绝表示在内心想接受,可是字面上做出否定的回答。模糊拒绝是指人们为了某个目的,用模糊的语言回绝对方。四、研究方法(一)研究目的汉语中拒绝异性的邀请时,男性和女性使用拒绝策略的差异。参考资料,少熬夜!(二)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和电气工程学院40名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其中20名女生,20名男生,年龄在20-22岁之间。调查对象为同年级的学生,避免了社会距离和相关权势对调查结构的干扰。(三)研究过程将这40名大学生男女一组,随机分配成20组,给他们提供一些关于拒绝邀请言语行为的背景:比如邀请对方吃饭、看电影,邀请对方参加生日会,邀请对方参加某一活动等,要求被邀请者做出拒绝的回答。先是男生发出邀请,观察并记录女生的反应和回答,记录40个,再是女生发出邀请,观察并记录男生的反应与回答,同样记录40个。然后对这80个记录按照拒绝言语行为的四种类型归类。(四)研究结果根据对80个记录进行四种拒绝言语行为类型归类可以得出,异性之间使用直接拒绝类型差异最大,男性对女性邀请直接拒绝占%,而女性对男性邀请直接拒绝占%,在拒绝策略的使用上男性更直接。男性和女性拒绝对方的邀请也有相似性,就是他们都大多采用间接拒绝的策略,结果显示,男性拒绝女性占总记录的%,女性拒绝男性占65%,面对别人的邀请,如果采用直接拒绝策略,势必会对邀请人的面子造成很大的威胁,为了尽可能的维护邀请人的面子,被邀请者经常采用间接拒绝策略,如说明理由或提供其他选择。测试中:男:今晚我们去看电影吧。女:我得复习考试。其他两种拒绝类型,假托拒绝和模糊拒绝相对前两种使用的较少,假托拒绝男生对女生的使用占%,女生对男生占%,这一数据说明,有些情况,双方还是愿意接受对方的邀请,只是碍于面子,先做出否定的回答。根据Brown和Levinsion的面子理论,邀请者发出邀请在一定程度上会威胁被邀请者的消极面子,而被邀请者拒绝邀请者会威胁邀请者的积极面子,在中国,发出邀请比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