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供参考!1/25《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通用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通用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第一篇】教材简析:“无论发现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是父与子之间的心灵之约,更是一种伟大的承诺,正是这种承诺的力量,才使得父亲在儿子被大地震埋在废墟中时,连续38小时不停地挖掘,终于把自己儿子和其他13名儿童从瓦砾中救出。这是父亲的“了不起”。当安全出口被开辟出来后,“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看似简单的话语,却是从一个只有7岁的孩子口中说出,是在地震后被掩埋38小时后,即将获救但又随时面临危险的情况下说,造就了儿子的“了不起”。一对父子,演绎了一个传奇故事。教学目标:1、能读通课文,理解“爆炸”、“废墟”、“破烂不堪”等词语意思。2、能有感情在朗读课文,体会“父与子”的了不起。3、能感受“父爱的伟大”。好文供参考!2/254、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对这对“父子”的真实情感。教具准备:1、课件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板书“地震”师:同学们,看到“地震”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四川地震)师: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级大地震,使得6万9千多名可爱的生命过早地凋谢了,使得3000多孩子瞬间成为了孤儿。地震是残酷的。在1994年美国洛杉矶也发生了一场地震。在这次地震中,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个传奇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这个故事,认识这对父子。(完成板书:地震中的父与子)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感知大意。1、生带着要求自读课文(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动笔墨不读书)(2)、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3)、地震中发生了什么事?2、生自读课文好文供参考!3/253、交流汇报(1)、这是一场怎么样的地震?(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内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①指导朗读: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突出“大”)②出示“大地震图片”师:我带来了一组当年大地震的图片(课件出示)(简介几组图片,屏幕随机出示:废墟,大爆炸、瓦砾、理解“爆炸”、“废墟”)(2)地震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他人的劝阻,手无寸铁在废墟中连续挖了38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3)父文中是怎么样评价这对父子的?子(了不起——板书:了不起的)三、精读课文,品味父亲的了不起1、师:下面,我们先来了解这位了不起的父亲,你们从哪些语句能体会父亲的了不起(①他挖了6小时——到处都是好文供参考!4/25血迹。②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③别人来劝他,他还是坚持。)2、琢句感悟父亲的伟大。(1)屏幕出示:“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你是不是来帮助我?”①有哪些人来劝父亲(好心人,消防队长,警察)师:他们是怎么劝的?(①太晚了,没有希望了。②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③你很难过——)师:请你们再读这一片段,你有什么发现?②理解父亲每次回答的心情a.恳求b、急切c、崩溃,生气③指导朗读理解心情:恳求,急切,崩溃朗读)a:师,面对好心人的相劝,父亲恳求着问道:“谁愿意帮助我?”面对消防队长地阻拦,父亲急切地问:“你是——”面对警察的劝阻,父亲崩溃地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b、这是一场大地震,别人的行为可以理解,父亲的行为可以理解吗?他为什么不向别人解〖〗释对儿子的承诺?(节约时间)c、再次朗读这三句话。(不管别人是否理解,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等着我!”)(2)屏幕出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36小时,没人好文供参考!5/25再来阻挡。①生齐读这句话。师:读完后,你有什么感受?(时间漫长,36小时)为什么不直接呈现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课件出现:朗读对比,体会评议文字的魅力)师:这就是文字处理的魅力,这就是文字的艺术,短文的一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了时间的漫长,父亲的坚毅。指导朗读怆挖了8小时……②36小时过去了,此时的父亲是怎样的呢?(出示课件:他满脸灰尘——到处都是血迹)师:同学们,请你们齐读这句话,读完后,闭上眼睛,看这伟大的父亲的形象是否浮现在你的脑海中?③师:这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连续挖了36小时呢?(随时有大爆炸、余震)师:同学们,由这位父亲我不由得想起四川地震中那感人的一幕幕(课件出示图片(配乐)图片介绍:)④小练笔:父亲此时已挖了36小时,可儿子生死未卜,这一刻,父亲的内心怎么样?他会想什么呢?a、生小练笔b、指名展示并朗读自己的小练笔。四、课堂小结好文供参考!6/25师:都说风,能让石头吹裂;都说雨,能将钢针锈蚀;都说岁月,能把你的脊梁压弯;唯有你的意志,百折不挠,不变,挑起全家老小一生的重量。文中父亲的言行,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父爱如山”。《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第二篇】教材简析《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的传奇而感人的故事。歌颂了父爱的伟大,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本篇课文的主要特点。作者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刻画了一位伟大父亲的形象。父亲因为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坚持了38小时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地挖掘,终于救出了儿子;儿子因为有坚定的信念,在黑暗的废墟下,同样不吃不喝38小时,终于迎来了父亲救助的时刻。爱与信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设计理念本节课要引导学生潜心钻研文本,充分感悟,在读中悟情,在想象中悟形,在回味中悟神。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学目标1.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感悟父与子的“了不起”。感受坚定的好文供参考!7/25信念与爱的传递创造了生命的奇迹。2.初步感受作者借人物外貌、语言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展现“父亲艰难地在废墟上挖了38小时”这一情景的第十二自然段。2.展现“阿曼达在废墟下坚持信念,鼓励同学”这一情景的相关段落。3.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4.理解这对父子为何了不起。教学难点1.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2.感受地震灾难,体验地震带给人心灵的巨大冲击。教学过程课前:学生一起朗诵一首小诗:父爱父爱是拐杖,让我们在人生中少摔跟头。父爱是良言,让我们作出正确的判断。父爱是阳光,让我们健康的成长。父爱是音乐,让我们快快乐乐的生活。父爱是蜡烛,默默的为我们奉献着自己。好文供参考!8/25父爱如伞,为你遮风挡雨;父爱如雨,为你濯洗心灵;父爱如路,伴你走完人生。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的石;黑暗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之水;努力时,父爱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时,父爱又是鼓励与警钟。父爱,如大海般深沉而宽广。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各小组推荐代表汇报用课余时间搜集到的有关地震及其危害的资料,谈谈自己对地震的认识与感受。2.师导入: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残酷,多么地惊心动魄,它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它给人类带来多少灾难!1994年1月17日凌晨美国洛山矶西北部发生的这次地震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伤,25000人无家可归,桥梁坍塌,公路断裂。繁华的城市瞬间变成一片荒原。但是面对这样的灾难,有一对父子却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的故事。今天就要我们继续学习17、《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教师范读,学生自主探究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2、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好文供参考!9/253.文中的父与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板书:了不起)三、品读感悟(细研父亲的了不起)师:高尔基说: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默读课文1—12自然段:你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父亲的了不起?画一画,可以在句子旁写写自己的感受师:你们说的很好,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了不起的父亲。▲(一)重点一:第十二自然段1、体会父亲独自挖了很长时间。齐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师:你有什么体会?(学生初谈体会。)师:说说你从第一句读懂了什么?(挖的时间长)师:同样表示挖掘的时间,作者在这里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6小时?读读这两句,比较哪一句表达的效果更好。1、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2、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师:读出挖掘的时间长----[练习——指导(关注快慢轻重的变化)——好文供参考!10/25齐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师:父亲的动作只有一个字——挖。作者却通过突出时间的漫长,来表现父亲挖的艰难。抓住这个“挖”字想开去,你还能读懂什么?提示:他带工具了吗?(没)用什么挖?(手)挖的是什么?(瓦砾)柔软的手挖的是坚硬的瓦砾,对于父亲来说,这是一项怎样的任务?(任务艰巨)任务艰巨呀,再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师:这里的“挖”还可以写成什么词?(掰、抱、拣)一个“挖”字包含了这么多的动作,你体会到了什么?(挖掘的辛苦)父亲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啊,再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2.体会父亲的艰辛。师:你们看到他疲惫成什么样子了?生读: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师:挖掘任务的艰巨,劳动的艰辛,时间的漫长,一个人又这样孤独无助,以至于父亲成了这个样子:生读: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好文供参考!11/25师:你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父亲?你读——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师:是的,一位历经艰辛、衣衫褴褛、疲惫不堪的父亲已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生读——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师:就这个样子了,他还在苦苦挖掘。这哪里是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的父亲呀,这分明是一架不知疲倦的机器,这分明是一尊高大的塑像,再读: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师:多么伟大的父爱,多么惊人的力量!就让父亲的高大形象定格在我们的心里吧,你读(配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3、体会父亲的执着。“没人再来阻挡他”,联系前文,哪些人曾阻拦过他?师生分角色读——师:(引读)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生:(读)谁愿意帮助我?师:(引读)消防队长拦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这位父亲问:——生:(读)你是不是来帮助我?好文供参考!12/25师:(引读)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生:(读)你是不是来帮助我?师:就是透过父亲这三句简单重复的问话,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4、体会父亲的坚定信念师:都是父母,他刚来到这里时也曾跪在地上大哭,但他现在怎么就这么不听劝呢?生:父亲想到自己对儿子的承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出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当他看到教学楼变成废墟,悲痛欲绝时,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师:当人们都来阻挡他,劝他放弃时,回响在他耳边的依然是这句话——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师:当他孤军奋战,伤痕累累,就要倒下时,给他力量的还是这句话——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师:这句话让你感受到了什么?(责任、信念、爱、决心、不离不弃……)好文供参考!13/25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