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 教案【通用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通用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通用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使学生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语句。2.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课时:2课时课前准备:收集关于李大钊的故事,大家互相交流。教学媒体:投影片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激情:同学们,看着你们胸前的红领巾,你可曾想到什么?它是国旗的一角,是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位革命先烈——李大钊同志,(出示:李大钊的画像。)一起学习第13课,(板题、读题)。下面让我们随着课文回到十六年前,看看李大钊同志与敌人作斗争的英雄事迹。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李大钊?这篇课文是作者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写的。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2)同桌互相检查预习情况。要求: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交流预习中遇到的问题。3.检查自学:1)读生字,正音。2)通过预习你知道什么?(简要地复述课文以及简介作品背景。)板书: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通过预习,同学们已经知道课文是写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的事,请浏览一遍课文,找出相应的三部分。(读后提问。)4.细读课文。读课文第一段,讨论。1、课文第1小节是记什么时候的?从全文看,这一小节是什么叙述方法?为什么用这种叙述方法?(第1小节是李大钊被害十六年之后的叙述,用倒叙的方参考资料,少熬夜!法,因为课文是十六年前的回忆。)2、第1小节告诉我们什么?(李大钊遇害是1927年4月28日,距写文章时已有16年了,作者深深地怀念着她的父亲李大钊同志。)3、请再读课文,比较一下,那年春天,父亲的态度与平日有什么不同?父亲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①早出晚归与平常不同;②整理书籍和文件,烧书和有字的纸片;③含糊地回答我的问题。)(局势越来越严重,工友阎振三被捕。)4、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劝李大钊离开北京,李大钊是怎么说的?找出这句话,读一读,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什么?(从李大钊对局势有清醒的誝,对坚持斗争有危险性有充分的估计,局势越紧张,他越紧张工作,不肯离开,可以看出李大钊对革命事业高风亮节的负责精神,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大无畏气慨。)1)默读课文,从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的言行中划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读一读。2)小组互学:你读了这些句子体会到什么?在小组里交流。5.汇报交流情况:被捕前:(示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板:坚决地说(“轻易”看出李大钊的地位——当时他是北京党组织的负责人;“重要”联系上下文——他要联系各成员开展革命地下党工作,为避免党组织被破坏,还要经常处理大量的书籍与文件。他完全明白形式的险恶,处境的危险,但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板:忠于革命)导读:李大钊这种坚守革命岗位的态度应该怎样读?(练读)被捕时:(示句)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板:不慌不忙(“不慌不忙”看出李大钊处变不惊、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板:视死如归)导读:谁能把李大钊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读出来?读出“我的惊慌,李大钊的沉着冷静和对敌人的蔑视的感情。读出表现敌人的凶暴的语气。被捕后:(示句)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板:瞅了瞅没说(“瞅了瞅”看出李大钊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相反他要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板:坚贞不屈)为什么会这样呢?(联系上下文)参考资料,少熬夜!导读:对,这就是他对革命事业坚决的信心,坚定的信念。你能通过读表现出来吗?试一试。我在法庭上为什么表现得机智勇敢?(李大钊同志平时对“我”的教育和熏陶,“我”看到父亲被捕和在法庭上的表现,“我”从父亲那儿吸取了无穷的力量。)4、小结。这一段写李大钊在法庭上的表现,面对凶残的敌人,李大钊脸上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表现了李大钊身陷囹圄,但对革命事业仍然充满必胜的信心的那种伟大情怀。5.总结全文。1)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第13课,主要抓住了李大钊的言行来体会他高尚的革命情操。2)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发散思维,进行思想教育)6.课外延伸附板书:13十六年前的回忆被捕前:忠于革命被捕时:视死如归被捕后:坚贞不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在理解课文后,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知道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把课文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读一读,再抄下来。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第十六课,你有什么体会?指名回答。(从李大钊的言行中,体会到他忠于革命,坚强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大无畏精神。)2、把课文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什么?3、精读课文,体会本课的写作方法。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分小组讨论。5、汇报交流,老师进行点拨。(这是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方法。)6、进一步深化:课文里还有不少地方是前后照应的,你能举些例子,并说说体会吗?⑴什么是照应?(在1篇文章里,有的内容前面提到了,后面再交代一下,这种写法叫“照应”。有了照应,容易把事情说得更加清楚,使文章前后联系得更加紧密,要注意,前后照应,中间在时间上或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有一定的间隔。)参考资料,少熬夜!⑵讨论课外练习题3,找出相应的照应句。①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②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③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3)课文前后照应,都是为了表现什么?(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高贵品质。)7、课外延伸交流把你收集到的革命烈士、革命老前辈的故事在小组里交流。8、总结全文。作业:1、抄词、练习册、写生字2、收集关于革命烈士、革命前辈的故事,下一课,我们开一个小故事会。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第二篇】第一课时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学习目标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深深的怀念”这一单元主题,请同学们自读“单元导读”,想想我们在这一单元里将要看到什么,学习什么?二、质疑激趣,导入新课。1、出示课题“十六年前的回忆”,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自由谈心中的疑问)2、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课本寻找答案吧。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轻声读文,借助工具书,做到正确流利读课文。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检查正确流利读课文情况,检查生字生词掌握情况。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了李大钊的哪些事?你从这些事中感受到什么?4、学生借助课前搜集的有关李大钊的资料,相互交流自己的初步感受。四、熟读课文,动笔书写。1、自由练习朗读课文。2、书写本课生字、生词。第二课时一、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正确流利地朗读了课文,作者李星华追忆了父亲李大钊生前发生的哪件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在作者的眼中和你的心中李大钊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做批注。二、根据学生汇报,教师顺学而导。参考资料,少熬夜!1、学生自由汇报被捕前部分课文第二段,引导学生体会父亲为了革命工作达到忘我的程度,从另一侧面体会当时形势紧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体会和理解读出来。课文3—6段,引导学生体会一向慈祥的父亲,今天竟含糊回答我的问题,同学们想象当时的情况,再次体会时局的严重,读出情况的紧急。课文7段,课件出示李大钊说的话的含义,从中体会父亲把革命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重点读好父亲的话。过渡语:是啊,尽管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越来越紧张,尽管同志们多次劝他离开北京,尽管母亲不止一次劝说他,可父亲总是坚定地说(课件出示父亲的话)读好父亲的话,从读中体会父亲对革命事业的高度负责精神。2、学生汇报被捕时部分汇报10—11段,从“不慌不忙”一词体会父亲镇定自若,体会父亲为革命事业早已做好各种准备。从父亲的语言和动作中,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汇报17段,体会父亲在敌人面前态度严峻,猜测父亲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汇报其他段落,从敌人凶残和野蛮体会当时社会的黑暗。尽管敌人似魔鬼一般,父亲却表现的镇定自若,这样勇敢坚强的父亲又怎能不令人敬佩,同桌合作读8--17段。3、汇报被捕后部分19段从“乱篷篷”一词你想到什么?(出示19段课文读出自己的体会)出示22段,想一想父亲心里在想什么呢?难道父亲不疼爱自己的孩子,不留恋自己的妻子吗?教师小结:父亲为了革命事业早已经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爱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他更爱天下所有受苦受难的人们,他愿意为自己所追求的事业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他觉得值,这就是一个革命者,他时刻不忘用自己的言行教育亲人。学生再读22段。三、升华情感,读写结合1、课件出示李大钊图片:同学们,此时此刻你眼前的李大钊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信心,在敌人面前坚强不屈,用自己的言行影响亲人)2、就是这样一位孩子眼中的好父亲,战友眼中的好同志,却在1927年4月28日被北洋军阀张作霖杀害了,同学们自由读29-30段,体会全家人的悲痛心情。3、他虽然离我们远去,但他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面对眼前的这位中国共产党的优秀缔造者,你想说点什么呢?拿起你手中的笔,把自己想说的话记在书中。四、领悟表达,展示收获1、文章中的父亲给在座的每一位留下太多的感动,相信作者在写作中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浏览全文,你领悟到怎样的参考资料,少熬夜!表达方法?教师总结:作者按事情顺序,采取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给人留下很深印象,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对父亲的敬仰和深深的怀念。2、作业超市(1)抄写本课要求掌握的词语。(2)课外阅读《红岩》《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等书籍。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目标1、会写“阀、避”等15个字。能正确读写并积累“避免、僻静”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和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4、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位连贯的表达方法。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难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石灰、竹的品质,古诗中也有很多赞颂梅花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梅花的品格也在无数革命者身上得到展现。李大钊同志就是其中一个,为了革命,不畏艰险,面对敌人,无所畏惧。二、检查预习情况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印象深刻的地方和不理解的词句,交流理解。2、出示生字,教师检查生字学习情况。3、教师相机指导正音。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提示易错字:“哼”的右下部是“了”,不要写成“子”。三、整体感知,理解内容1、学生通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永远忘不了的是哪一天?为什么永远忘不了?本文介绍了谁的什么事?()(李大钊同志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敌人斗争的事迹)参考资料,少熬夜!2、理清课文顺序和脉络,划分段落。(除第一自然段外,其余按时间顺序记叙)第一段(1)阐明题目;第二段(2—7)被捕前;第三段(8—18)被捕时;第四段(19—30)被审时;第五段(31—33)被害后3、默读课文,交流印象深刻的。事。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交流,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初步感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感受革命先烈的坚强不屈精神。二、深入学习,感受人物形象1、学习被捕前部分。“那年春天”的实际时间(承上启下作用)表现局势危急的地方和李大钊的态度(结合课文)2、学习被捕时部分。(抓住重点词语)感受紧张气氛和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