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供参考!1/28三年级数学实用3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三年级数学实用3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数学三年级教案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页例2。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全班做,请学生板演)364287+72+88+49结合板演情况进行评议。二、新课1.谈话: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连续进位的加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部分内容。我们再来看“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用图表或屏幕出示该表,接着框出或用颜色显示下面的部分。爬行类376好文供参考!2/28两栖类284提问:谁能就这两个数据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爬行类和两栖类的已知种数一共有多少种?列出算式:376+2842.教师: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过估算,现在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376+284的和大约是多少。分小组讨论并在全班汇报。教师:让我们看看这个同学是怎样想的?和我们的想法相同吗?让学生看教材或在屏幕上出现教材第18页的男孩子和他的估算方法。(估算方法可使用画外音)归纳:在进行三位数的加法估算时,一般可以把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再用口算的方法估计出和的范围。这种方法在我们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3.教师:下面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一下。学生独立计算。请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并说说计算的过程。同时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归纳:从刚才的计算中我们看到,个位上6+4=10,写0向十位进1,十位上7+8+1=16,写6向百位进1。所以,在加法计算中,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4.反馈练习。第18页“做一做”。好文供参考!3/28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交流计算结果,教师就巡视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三、巩固练习练习五第1、2题。三年级数学2第二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面积和面积单位(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32~36页例1、例2、例3。教学目标能结合实物或平面图形,理解面积的含义。能用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具、学具准备大小树叶各一张,钉子板,橡皮筋,照片一张,两段绳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创新教师出示春游时和学生一起照的放大的照片。教师:同学们,这是前几天我们班春游时老师和你们一起好文供参考!4/28照的照片,这是一张珍贵的照片,猜一猜老师会把它怎样?教师:如果给这张照片加上框,需要多少木条?这求的是什么?(周长)如果我要想给相框配上玻璃,需要多大的玻璃?这又是求的什么呢?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教师:等我们今天学习了面积的知识后,你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二、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物体的面积教师出示两条线段,让学生观察这两条线段有什么不一样,再出示大小两片树叶,让学生观察又有什么不同?教师: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物体既有长短之分,又有大小之分。黑板、课桌、书本、树叶、文具盒等都可以叫做物体。教师出示文具盒,让学生观察:一眼看去,我们先看到的是什么?教师:是的,许多物体都有它们的表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在教室里你可以看到哪些物体的面?让学生闭上眼睛,摸一摸数学书和课桌的表面,说一说有什么感觉?教师:大家的感觉都不错,课桌的表面比较大,我们就说课桌表面的面积比较大;数学书的表面比较小,我们就说数学书表面的面积比较小。好文供参考!5/28教师:看来物体的面是有大小的,有的物体面大,有的物体面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的面积(板书:面积)。比如数学书表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表面的面积。让学生分小组相互说一说教室的地面、墙面,黑板面,桌面,文具盒面……的面积分别指的是什么?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教师:物体表面有大有小,那么这些平面图形也有大小吗?电脑显示4个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些平面图形中谁最大?谁最小?教师:对,我们可以直接地比较出三角形比圆大。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一些平面图形,用颜色涂出这些平面图形的大小。教师:这些平面图形的大小是平面图形的什么呢?教师: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让学生指出黑板上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归纳面积的意义让学生把这两方面内容概括起来说说什么叫面积。教师:物体表面的大小叫面积,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面积,所以说: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板书)三、比较面积的大小引导学生用观察法、重叠法进行比较教师:既然物体的表面有大小,平面图形也有大小,怎样好文供参考!6/28去比较它们的大小呢?让学生看一看,教室里哪些物体的表面比较大?小组讨论:你是用哪些办法来比较这些面的大小的?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有的同学通过观察,看出黑板的面积与课桌面的面积大小差别很明显,说明黑板的面积比课桌面面积大;有的同学把文具盒面放在课桌面上重叠起来比较,发现文具盒面比课桌面的面积小。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教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各一张,面积大小相差无几,让学生猜一猜长方形面积大?还是正方形面积大?学生通过观察,是不容易看出长方形面积大还是正方形面积大的,可能有的学生会想到用重叠法进行比较,这时可让学生拿出桌上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和正方形纸片,动手操作用重叠法试一试看能否比出谁大谁小?学生通过操作发现用重叠法也不能比出谁大谁小?怎样才能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出示例2的教室内两面墙上贴瓷砖的图。教师:你能比较出这两面墙贴瓷砖部分的大小吗?教师:现在你有办法比较出你桌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哪个面积大吗?(小组讨论,抽学生汇报)教师:对,我们可以把长方形和正方形都分成一些相等的好文供参考!7/28格子,再数一数格子的个数就知道哪个图形的面积大还是小。让学生先动手操作比较桌上两片树叶的大小,再抽学生汇报比较方法。总结:要比较两个平面或物体表面的面积大小,可以借助相等的格子数量的多少来进行比较。统一标准”的重要性出示例3(没有分成方格的)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让学生先猜一猜,图a与图b哪个面积大?显示图a有6个方格,图b有24个方格,让学生比较,哪个图形面积大?通过课件把两个图切割后重合,使学生感受到图a和图b面积一样大。总结:从这次比较可以看出,如果用数格子的方法进行比较,格子的大小一定要相同才能比较出结果。四、课堂活动(1)在钉子板上围出你喜欢的图形,并数出你围的图形的面积是多少格?(2)在格子纸上画3个面积等于9个方格的有趣图形(面积相等,图形的形状一样的)。五、反思小结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现在你知道给好文供参考!8/28相框装上多大的玻璃是求什么吗?面积和面积单位(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35~36页例3及课堂活动。教学目标认识面积单位cm2,dm2,m2。学会用面积单位测量指定的面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灵活选用不同的面积单位去测量面积。教具、学具准备边长是1cm,1dm,1m的正方形各一个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出示:动物王国里小白兔和小熊正在吵个不停,原来它们在争论谁的家大)课件动态显示:小白兔家的地面铺了24块砖,而小熊家的地面铺了36块砖(两种砖的大小不一样,小白兔家的砖要大一些,小熊家的砖要小一些),到底谁的家大一些呢?小白兔和小熊想请你们来当“小裁判”。学生可能回答:教师:现在有3种不同的意见,到底哪一个“裁判”说得对呢?虽然小熊家的地面铺的砖的块数多,但它家的砖比小白好文供参考!9/28兔家的砖要小一些,所以我们并不能以砖的块数的多少来比较谁的家大,那怎么办呢?教师:说得好!要准确地知道面积的大小,就必须要有统一的度量面积的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面积单位。(板书:认识面积单位)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认识1cm2看:演示由4条1cm的线段围成的一个正方形,即1cm2,使学生初步认识1cm与1cm2的区别。量:让学生从学具盒中找出最小的一个正方形,用尺子量一量它的边长是多少?教师: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学生看一看,摸一摸1cm2的正方形,再闭上眼睛想一想1cm2有多大?找:找一找我们身边的哪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cm2。(大拇指的指甲盖、写字本上的田字格)摆:教师指出,量较小的面积常用cm2作单位,让同桌合作用6个1cm2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想一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估一估文具盒的上面的面积大约有多少cm2?同桌合作用1cm2的正方形量一量。引:如果我们用1cm2的正方形去量桌面的面积(不用操作完)。请学生谈感受。好文供参考!10/28认识1dm2学生动手操作用1cm2的正方形去量桌面(不用操作完),请学生谈感受。让学生感受到:cm2这个面积单位太小了,量起来不方便,如果换一个大的面积单位来量就好了。教师:有没有比平方厘米大一点的面积单位?教师:确实有比平方厘米大一点的面积单位,你们先猜一猜是什么?教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教师:说得太好了,这位同学在学习新知识时能联想到以前学过的知识,真会学习,比平方厘米大一点的面积单位确实是平方分米。找:让学生从学具袋中找出1dm2的正方形,想一想,为什么选个正方形?抽学生汇报,边长是1dm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dm2。比:用手比划一下,1dm2大约有多大?哪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dm2?摆:同桌合作用1dm2的正方形去量桌面,桌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1dm2?引:如果让你用1dm2的正方形去测量教室地面,你认为怎样?认识1m2请学生观察并讨论,让学生感受到dm2这个面积单位太小好文供参考!11/28了,量教室的地面不方便,要用再大一点的面积单位量就好了。学生可能会想到m或m2。教师:为什么是平方米?教师:大家学得真好,又认识了一个较大的面积单位1平方米,那么什么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看:出示边长是1m的正方形,学生量后再闭上眼睛想一想,1m2究竟有多大?比:你能比出1m2有多大吗?想一想身边什么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m2?做:4人一组用手围1m2。估:估计黑板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三、课堂活动议一议:1cm2和1cm有什么不同?第37页课堂活动第1~3题。动手操作。四、课堂小结教师:说说你在今天的数学课上获得了哪些数学知识?还有什么问题?五、巩固练习。第38页,练习六第1~4题。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教学内容好文供参考!12/28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40~41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七第2题。教学目标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培养探索精神和探索能力。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在解决与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教具、学具准备1cm2的正方形卡片若干张,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什么叫面积?说一说下面图形的面积是多少。(1小格是1cm2)出示下面图形:教师:你知道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吗?学生可能无法回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猜一猜,并把猜的结果记录在图的旁边。教师:同学们用估计的办法测得了这个图形的面积,但不好文供参考!13/28精确,如果要准确知道它的面积可以怎么办?学生如果不能回答,教师可以引导:长方形的周长可以测量、计算,那长方形的面积呢?(板书课题: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二、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用数格子的办法探索面积计算公式教师:用1cm2的正方形摆长方形,至少要多少个?(2个)学生取几个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边摆边思考:用了几个正方形?摆出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cm2?教师:用5个、10个、18个小正方形分别摆成一个长方形,可以怎么摆?请根据你的操作填写下表。学生逐一填表后展示汇报。姓名正方形个数(个)面积(cm2)长(cm)宽(cm)提问:从上表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回答:教师:也就是说长方形的面积与它们的长和宽都有关系,对吗?用覆盖的办法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出示下面的几个长方形:学生分组用1cm2的正方形去覆盖上面3个图形,并填下好文供参考!14/28表:图形长(cm)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