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游记二则【精编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好文供参考!1/19西湖游记二则【精编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西湖游记二则【精编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西湖游记二则【第一篇】一、教师的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之美重在西湖。西湖景美,曾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到此游览,并留下了许多千古佳作。苏轼就曾写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那么西湖最美是何时呢?宋朝诗人杨万里说“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而我们明代的大文学家袁宏道却自有一番独到的见解。二、作者简介袁宏道——明代文学家。字中郎,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合称“三袁”。他的文章“不拘一格,独抒性灵”,重在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29岁那年他曾到杭州西湖游览,写下了很多有关西湖的游记。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欣赏其中的两则。熟读这两则游记,疏通文意,并体会作者的心境,是本课的学习目标。三、学习步骤好文供参考!2/19(一)朗读课文,注意文中字词的读音。(二)正音wùzhàojiáhānēyŏu突兀棹颊目酣神醉东阿王丁酉lánlèkuìshuòwánchōng夕岚勒石篑数罗纨夕舂(三)再读挝?br(四)结合书下注释,翻译课文注:重点词解棹——船桨,这里指划船。名词作动词。去——1、离开2、距离为——1、是2、被3、对,向始——1、开始好文供参考!3/192、刚刚3、才“去”、“为”、“始”都是多义词。(五)赏析课文1、文中“从武林门而西……则已心飞湖上”,写出了作者非常想见西湖的迫切心情。“即棹小舟入湖”中的“即”也写出了作者急不可待的心情。划小舟入湖以后,作者便急不可待地描写了西湖的全景。“山色如娥……波纹如绫”用四个比喻句构成排比,写出了西湖秀美的风姿。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色,作者的心情如何呢?“才一举头……初遇洛神时也”,这几句便写出了作者初游时的心情,并且反衬出了西湖的美丽。2、西湖景美,那么何时最美呢?袁宏道认为“西湖最盛……为夕岚”,这几句其实是全文的“纲”,下面的语段都是围绕这两句话来写的。3、西湖最美丽的时候是春天,而今年的春天尤其美丽。因为雪大,梅花被寒气所抑制,故而形成了梅花、杏花、桃花相继开放的局面。这为下文作者不去看梅而留在西湖观赏景色埋下了伏笔。那么作者留在西湖观赏到了怎样的景色呢?“由断桥至苏堤一带……艳冶极矣”这几句写出了西湖美丽的景色,同时也照应了文章开头的“西湖最盛,为春”。4、白天花开得艳丽,游人也很多,然而作者认为杭州人好文供参考!4/19只知西湖白天的景色美丽,却不知西湖早晨、黄昏、月下的景色更美。于是作者说“其实湖光染翠……始极其浓媚”,照应了开头的“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而“月景尤不可言……一种趣味”则照应了开头的“西湖最盛,为月”,月下的景物在作者的眼里都成了有情之物。然而这样的景物并不是人人都能领略到的。文章结尾句“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满含讥讽之意。那么这里与“俗士”相照应的“山僧游客”有指谁呢?当然便是指作者本人及其同道中人了。小结:欣赏完这一课,也许我们会有许多启发,也许以后观赏景物时会有许多别样的感受:远山近水皆有情!(六)、欣赏完了课文,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一下课后练习二。提示:要比较二者写景方式的不同,首先要明确两位作者各自的写景目的。白居易写景是为了表现自己轻松、愉悦的心情;而袁宏道在此处写景是为了说明“西湖最盛,为春”,因此白居易便抓住那些让他心情愉悦的景物:初生的湖水、早莺新燕、春花春草和绿杨阴里的白沙堤。而袁宏道不仅写了优美的景物,还写了被景色吸引的众多游人,并且自然景物只是作为画面的背景。这道题重点在于引起同学们探究的兴趣,希望同学们多读、多品味,有自己的独到理解。好文供参考!5/19西湖游记二则【第二篇】29西湖游记二则1.两则文章都是写西湖,可放在一堂课内来教学,了解作者的游踪。2.此堂课以教学常用文言词语为主。3。采用多媒体教学。4.教学时数:—课时一、导入新课俗语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之美又以西湖为最,有诗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今天,咱们就来学习1篇描写西湖的文章,仔细品味西湖的美。二、简介作者袁宏道(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公安(今湖北公安县)人。他。与其兄宗道、弟中道都是晚明反复古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当时称“三袁”。他主张文学创作要“独扦性灵,不拘格套”,作品语言清新明快,有《锦帆集》、《解脱集》、《瓶花斋集》等。三、分析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并用多媒体设备打出生字词,学生在书中画记。①突兀:高耸的样子。②棹:船桨。这里作动词用,划船③勒:抑制。④相次:一个接一个地。次:按顺序排列。⑤发:打开、开掘,引申为“花开”。⑥数:屡次。⑦去:离开。⑧弥漫:满,遍。⑨歌吹:唱歌奏乐。这里是说歌妓很多。吹,管乐器的演奏。⑩罗纨:精细的织品。这里指富贵人家的装束。⑩艳冶:美丽,妖艳。⑩染翠:变成绿色。⑩岚:山气。⑩设色:用颜色描画。⑩夕舂:夕阳。⑩尤:更。⑩目酣:形容非常爱看。酣,喝足了酒。⑩花好文供参考!6/19态柳情,山容水意:花的姿态,柳的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境。意思是一切景物。2.学生自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试着翻译。3.教师答疑。四、理解课文内容安排打开多媒体,展示画片。1.学生根据画面了解作者游踪。“西湖一”:武林门一保叔塔一昭庆寺一西湖“西湖二”:断桥—苏堤(全在湖上)指名学生在文中找出写景部分与画面一致的语句,并齐读这些语句。这一过程可灵活安排,主要使学生对西湖有更形象的认识。五、作业西湖游记二则【第三篇】教学建议一、课文主旨是明代袁宏道的1篇优美的山水小品,文章主要采用了记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高雅的志趣。二、结构内容《西湖一》全文共5句。第一层(第1句)写作者出杭州武林门西行游览西湖。第二层(2—4句)写游西湖所见及内心感受。第三层(第5句)补充交代此行是作者第一次游西湖及游览时间。《西湖二》全文共三段。好文供参考!7/19第一段:写西湖景色最盛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下,一日之内最盛美的则是晨雾,是晚岚。第二段:写西湖苏堤上绿柳红花,游人如织的繁盛华艳的景象。第三段:暗讽杭州人不会欣赏西湖美景,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庸人的嘲谑。三、写作特点1.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寓情于景、寓思想于景物描写之中。2.多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等修辞,使文章语句艳丽多姿。3.运用典故,丰富了文章内容。四、关于引导学生诵读课文的教学建议本文是文情并茂的山水小品,文辞清丽简洁,内容意趣盎然,非常适合诵读,因此将诵读作为自读的第一个步骤。其要点是通过诵读活动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并受到感染。具体操作程序如下:①进入情境。诵读之前,教师先向学生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如本文作者袁宏道的生平,文章的写作背景,西湖的自然风光及人文景观等等,以激发学生兴趣,进人课文学习的情境,从而为诵读活动酝酿情感,作好准备。②诵读感知。在这个步骤中,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诵读课文,对作品的内容获得初步的感知。本文描写了秀好文供参考!8/19美如画的西湖风景,表达了作者轻松喜悦的心情和高雅的情趣,诵读时要指导学生用心体会,读出感情。为了增强诵读感知的效果,可采用形式多样的诵读方式,如低声吟诵、表情朗诵、分组朗读、随机(VCD、计算机)跟读等。③诵读评估。诵读结束,师生就诵读情况进行交流,作出简要评价。如,诵读是否正确流畅,对语调、语速的处理是否恰当,对课文的感知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评估既可以由教师评述,也可以由学生互评,个人自评。五、关于引导学生鉴赏阅读的教学建议鉴赏是本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中要注意通过分析比较,品读出课文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文化内涵,以获得审美的愉悦,并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本文作者袁宏道是用自己的心来感受西湖之美的,他笔下的西湖如同青春靓丽、婀娜多姿的少女,富有鲜活的生命力和灵性。鉴赏本文如果没有个体生活体验的融入,没有联想和想像的参与,将是苍白无效的。因此,教学中首先要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驱遣丰富的想像。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或者口头言语,调动起学生的情趣,使学生‘投身处地”地体验描写的对象,以增强鉴赏的效果。其次,鉴赏要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本文可以与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作比较,认识两篇诗文的异同;还可以与晚明小品作家张岱的《西湖七月半》相比较,从而拓展阅读视好文供参考!9/19野,提高欣赏修养。教学设计示例第一课时西湖一一、导入新课杭州西湖,是我国优美的名胜之一。多少文人墨客不惜笔墨来赞美它。宋朝苏东坡《饮湖上初晴雨后》中谈到西湖的两句诗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今天,我们学习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写的,看看作者是怎样独具慧眼,描绘西湖胜景的。二、作者及背景简介。(1)袁宏道:明代文学家,字中郎,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人。他的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作品有《锦帆集》《解脱集》《瓶花斋集》等。(2)写作背景:袁宏道于万历二十三年二月由京师至江苏吴县任县令,虽颇有政绩,但却感到“性与俗违,官非其器”,羡慕陶潜“归去来兮”,万历二十五年春被准解官,此时恰如游鳞纵壑,大有“无官一身轻”的解脱之感,是年辞官后自春至夏,乃畅游惠山、西湖、五泄、天目等东南山水名胜,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寄托其追求自由的心灵,欣赏造化之奇妙。将其所见所感形诸笔墨。其中描叙杭州西湖山水风光的散文即16篇之多。好文供参考!10/19三、阅读分析分析欣赏《西湖一》,品味其重点词、句。1.再次请学生朗读课文。2.重点词语理解:突兀:高耸的样子。棹zhào:划船。娥:这里指眉上的彩“黛”(青黑色)。颊jiá:面颊。这是说桃花艳丽如少女的颜面。3.分析课文,品味语句。①中哪句话写出了作者急欲见西湖的渴望心情?(讨论后回答)为什么?答:“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因为作者初至杭州,最为心往神驰的是西湖。作者渴慕已久的是一睹西子芳容以解相思之苦。这种感情蓄积已久,其发必速,故游记开篇不容许多笔墨交待,一落笔就直抒性灵:保叔塔为西湖北侧门户,塔身挺秀,卓立山巅,未近西湖而先人眼帘,本也是一处胜景,但作者仅以“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一笔带过,是因为他心不在焉,“已心飞湖上也”。整个杭州山水风物此时惟“湖上”才是作者钟情之所在。“心飞”的夸饰把他急欲见西湖的渴望心情表露无遗。②为何插入一闲笔“午刻人昭庆”?(思考后回答)答:这是欲扬先抑,造成顿挫之致,然后才续“心飞湖上”之意。好文供参考!11/19③下文“茶毕,即棹小舟太湖”中哪个字写出作者此时急不可待之意。答:“即”最能表现。④当作者终于亲眼目睹到朝思暮想的春日西湖时,运用了什么修辞写出了它的妩媚与迷人?答:作者连用了四个比喻、一组排比句描摹之:“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远处孤山葱绿,宛若美人的黛眉;岸上春花嫣红,恰似少女的面颊;湖上和风,如同酒香一样醉人;湖中波纹,似白统一样起伏。⑤以上描写西湖风景是实写还是虚写?答:仅四句话,但由于选取了西湖典型风物,足以见西湖秀媚的风姿。此为实写。⑥作者见到此景后,内心感受如何?是实写还是虚写?起到怎样的作用?(分组讨论后回答)答:“才一举手,已不觉目酣神醉”,这是虚写西湖,借以反衬西湖之美。⑦同学们感悟一下“目酣神醉”是何等心态?作者虽云“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实际上他却已巧用一精彩之至的妙喻:“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退洛神时也。”这种感觉与联想虽然模糊,但境界空灵,意蕴丰富,颇堪品味。它既启发人联想到西湖如洛神,又使人想像作者如曹植“浮长川而忘反,思绵绵而增慕”的痴情醉态。作者的感情由此进入好文供参考!12/19极高的审美境界。由此可见,山水在作者心目中是具有性灵的,是极其妩媚迷人的。这样比拟就显示出山水风物的精神、情趣,亦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爱恋之情,与“吏情物态,日巧一日;文网机阱,日深一日”(《与何湘潭》)的官场相比,就更觉自然界的清纯可爱。作者对其初游西游之日,如同与心爱的女人第一次约会一样珍视,因此郑重其事地记下具体日期:“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而在另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