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EMC设计(一)被动元件的隐藏特性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EMI/EMC设计(一)被动元件的隐藏特性解析2005年7月8日于岳传统上,EMC一直被视为「黑色魔术(blackmagic)」。其实,EMC是可以藉由数学公式来理解的。不过,纵使有数学分析方法可以利用,但那些数学方程式对实际的EMC电路设计而言,仍然太过复杂了。幸运的是,在大多数的实务工作中,工程师并不需要完全理解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和存在于EMC规范中的学理依据,只要藉由简单的数学模型,就能够明白要如何达到EMC的要求。导线和PCB走线导线(wire)、走线(trace)、固定架……等看似不起眼的元件,却经常成为射频能量的最佳发射器(亦即,EMI的来源)。每一种元件都具有电感,这包含硅晶片的焊线(bondwire)、以及电阻、电容、电感的接脚。每根导线或走线都包含有隐藏的寄生电容和电感。这些寄生性元件会影响导线的阻抗大小,而且对频率很敏感。依据LC的值(决定自共振频率)和PCB走线的长度,在某元件和PCB走线之间,可以产生自共振(self-resonance),因此,形成一根有效率的辐射天线。在低频时,导线大致上只具有电阻的特性。但在高频时,导线就具有电感的特性。因为变成高频后,会造成阻抗大小的变化,进而改变导线或PCB走线与接地之间的EMC设计,这时必需使用接地面(groundplane)和接地网格(groundgrid)。导线和PCB走线的最主要差别只在于,导线是圆形的,走线是长方形的。导线或走线的阻抗包含电阻R和感抗XL=2πfL,在高频时,此阻抗定义为Z=R+jXLj2πfL,没有容抗Xc=1/2πfC存在。频率高于100kHz以上时,感抗大于电阻,此时导线或走线不再是低电阻的连接线,而是电感。一般而言,在音频以上工作的导线或走线应该视为电感,不能再看成电阻,而且可以是射频天线。大多数天线的长度是等于某一特定频率的1/4或1/2波长(λ)。因此在EMC的规范中,不容许导线或走线在某一特定频率的λ/20以下工作,因为这会使它突然地变成一根高效能的天线。电感和电容会造成电路的谐振,此现象是不会在它们的规格书中记载的。例如:假设有一根10公分的走线,R=57mΩ,8nH/cm,所以电感值总共是80nH。在100kHz时,可以得到感抗50mΩ。当频率超过100kHz以上时,此走线将变成电感,它的电阻值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此10公分的走线将在频率超过150MHz时,将形成一根有效率的辐射天线。因为在150MHz时,其波长λ=2公尺,所以λ/20=10公分=走线的长度;若频率大于150MHz,其波长λ将变小,其1/4λ或1/2λ值将接近于走线的长度(10公分),于是逐渐形成一根完美的天线。电阻电阻是在PCB上最常见到的元件。电阻的材质(碳合成、碳膜、云母、绕线型…等)限制了频率响应的作用和EMC的效果。绕线型电阻并不适合于高频应用,因为在导线内存在着过多的电感。碳膜电阻虽然包含有电感,但有时适合于高频应用,因为它的接脚之电感值并不大。一般人常忽略的是,电阻的封装大小和寄生电容。寄生电容存在于电阻的两个终端之间,它们在极高频时,会对正常的电路特性造成破坏,尤其是频率达到GHz时。不过,对大多数的应用电路而言,在电阻接脚之间的寄生电容不会比接脚电感来得重要。当电阻承受超高电压极限(overvoltagestress)考验时,必须注意电阻的变化。如果在电阻上发生了「静电释放(ESD)」现象,则会发生有趣的事。如果电阻是表面黏着(surfacemount)元件,此电阻很可能会被电弧打穿。如果电阻具有接脚,ESD会发现此电阻的高电阻(和高电感)路径,并避免进入被此电阻所保护的电路。其实,真正的保护者是此电阻所隐藏的电感和电容特性。电容电容一般是应用在电源汇流排(powerbus),提供去耦合(decouple)、旁路(bypass)、和维持固定的直流电压和电流(bulk)之功能。真正单纯的电容会维持它的电容值,直到达到自共振频率。超过此自共振频率,电容特性会变成像电感一样。这可以由公式:Xc=1/2πfC来说明,Xc是容抗(单位是Ω)。例如:10μf的电解电容,在10kHz时,容抗是1.6Ω;在100MHz时,降到160μΩ。因此在100MHz时,存在着短路(shortcircuit)效应,这对EMC而言是很理想的。但是,电解电容的电气参数:等效串联电感(equivalentseriesinductance;ESL)和等效串联电阻(equivalentseriesresistance;ESR),将会限制此电容只能在频率1MHz以下工作。电容的使用也和接脚电感与体积结构有关,这些因素决定了寄生电感的数目和大小。寄生电感存在于电容的焊线之间,它们使电容在超过自共振频率以上时,产生和电感一样的行为,电容因此失去了原先设定的功能。电感电感是用来控制PCB内的EMI。对电感而言,它的感抗是和频率成正比的。这可以由公式:XL=2πfL来说明,XL是感抗(单位是Ω)。例如:一个理想的10mH电感,在10kHz时,感抗是628Ω;在100MHz时,增加到6.2MΩ。因此在100MHz时,此电感可以视为开路(opencircuit)。在100MHz时,若让一个讯号通过此电感,将会造成此讯号品质的下降(这是从时域来观察)。和电容一样,此电感的电气参数(线圈之间的寄生电容)限制了此电感只能在频率1MHz以下工作。问题是,在高频时,若不能使用电感,那要使用什么呢?答案是,应该使用「铁粉珠(ferritebead)」。铁粉材料是铁镁或铁镍合金,这些材料具有高的导磁系数(permeability),在高频和高阻抗下,电感内线圈之间的电容值会最小。铁粉珠通常只适用于高频电路,因为在低频时,它们基本上是保有电感的完整特性(包含有电阻和抗性分量),因此会造成线路上的些微损失。在高频时,它基本上只具有抗性分量(jωL),并且抗性分量会随着频率上升而增加,如附图一所示。实际上,铁粉珠是射频能量的高频衰减器。其实,可以将铁粉珠视为一个电阻并联一个电感。在低频时,电阻被电感「短路」,电流流往电感;在高频时,电感的高感抗迫使电流流向电阻。本质上,铁粉珠是一种「耗散装置(dissipativedevice)」,它会将高频能量转换成热能。因此,在效能上,它只能被当成电阻来解释,而不是电感。变压器变压器通常存在于电源供应器中,此外,它可以用来对资料讯号、I/O连结、供电介面做绝缘。根据变压器种类和应用的不同,在一次侧(primary)和二次侧(secondary)线圈之间,可能有屏蔽物(shield)存在。此屏蔽物连接到一个接地的参考源,是用来防止此两组线圈之间的电容耦合。变压器也广泛地用来提供共模(commonmode;CM)绝缘。这些装置根据通过其输入端的差模(differentialmode;DM)讯号,来将一次侧线圈和二次侧线圈产生磁性连结,以传递能量。其结果是,通过一次侧线圈的CM电压会被排拒,因此达到共模绝缘的目的。不过,在制造变压器时,在一次侧和二次侧线圈之间,会有讯号源电容存在。当电路频率增加时,电容耦合能力也会增强,因此破坏了电路的绝缘效果。若有足够的寄生电容存在的话,高频的射频能量(来自快速瞬变、ESD、雷击……等)可能会通过变压器,导致在绝缘层另一端的电路,也会接收到此瞬间变化的高电压或高电流。上面已经针对各种被动元件的隐藏特性做了详尽的说明,底下将解释为何这些隐藏特性会在PCB中造成EMI。浅谈电磁理论上述的被动元件具有隐藏特性,而且会在PCB中产生射频能量,但为何会如此呢?为了了解其原由,必须明白Maxwell方程式。Maxwell的四个方程式说明了电场和磁场之间的关系,而且它们是从Ampere定律、Faraday定律、和Gauss定律推论而来的。这些方程式描述了在一个闭回路环境中,电磁场强度和电流密度的特性,而且需要使用高等微积分来计算。因为Maxwell方程式非常的复杂,在此仅做简要的说明。其实,PCB布线工程师并不需要完全了解Maxwell方程式的详细知识,只要了解其中的重点,就能完成EMC设计。完整的Maxwell方程式条列如下:第一定律:电通量(electricflux)(来自Gauss定律)第二定律:磁通量(magneticflux)(來自Gauss定律)第三定律:電位(electricpotential)(來自Faraday定律)第四定律:電流(electriccurrent)(來自Ampere定律)在上述的方程式中,J、E、B、H是向量。此外,与Maxwell方程式相关的基本物理观念有:●Maxwell方程式说明了电荷、电流、磁场和电场之间的交互作用。●可用「Lorentz力」来形容电场和磁场施加在带电粒子上的物理作用力。●所有物质对其它物质都具有一种组成关系。这包含:1.导电率(conductivity):电流与电场的关系(物质的欧姆定律):J=σE。2.导磁系数:磁通量和磁场的关系:B=μH。3.介电常数(dielectricconstant):电荷储存和一个电场的关系:D=εE。J=传导电流密度,A/m2σ=物质的导电率E=电场强度,V/mD=电通量密度,coulombs/m2ε=真空电容率(permittivity),8.85pF/mB=磁通量密度,Weber/m2或TeslaH=磁场,A/mμ=媒材的导磁系数,H/m依据Gauss定律,Maxwell的第一方程式也称作「分离定理(divergencetheorem)」。它可以用来说明由于电荷的累积,所产生的静电场(electrostaticfield)E。这种现象,最好在两个边界之间做观察:导电的和不导电的。根据Gauss定律,在边界条件下的行为,会产生导电的围笼(也称作Faradaycage),充当成一个静电的屏蔽。在一个被Faraday箱包围的封闭区域,其外部四周的电磁波是无法进入此区域的。若在Faraday箱内有一个电场存在,则在其边界处,此电场所产生的电荷是集中在边界内侧的。在边界外侧的电荷会被内部电场排拒在外。Maxwell的第二方程式表示,在自然界没有磁荷(magneticcharge)存在,只有电荷存在,也就是说没有单一磁极(magneticmonopole)存在。虽然,目前的统一场理论(GrandUnifiedTheory)预测有很少的磁荷存在,但迄今都无法从实验中证明。这些电荷是带正电的或负电的。磁场是透过电流和电场的作用产生的。由于电流和电场的发射,使它们成为辐射能量的来源点。磁场在电流四周形成一个封闭的回圈,而磁场是由电流产生的。Maxwell的第三方程式也称作「感应的Faraday定律」,说明当磁场环绕着一个封闭的电路时,此磁场会使此封闭电路产生电流。第三方程式和第四方程式是相伴的。第三方程式表示变动的磁场会产生电场。磁场通常存在于变压器或线圈,例如:马达、发电机…等。第三和第四方程式的交互作用,正是EMC的主要焦点。两者一起来说,它们说明了耦合的电场和磁场是如何以光速辐射或传播。这个方程式也说明了「集肤效应(skineffect)」的概念,它可以预测「磁屏蔽(magneticshielding)」的有效性。此外,它也说明了电感的特性,而电感允许天线能合理地存在。Maxwell的第四方程式也称作Ampere定律。此方程式说明了产生磁场的两个来源。第一个来源是,电流以传输电荷的形式在流动。第二个来源是,当变动的电场环绕着一个封闭的电路时,会产生磁场。这些电和磁的来源,说明了电感和电磁的作用。在此方程式中,J就代表以电流产生磁场的分量;就是以电场产生磁场的分量。电和磁的来源前面已经提到,变动中的电流会产生磁场,静电荷分布会产生电场,下面将进一步讨论电流和辐射电场之间的关系。我们必须检视电流源的结构,并观察它是如何影响辐射讯号的。此外,我们也必须要注意,当距离电流源越远时,讯号强度会越低。时变电流存在于两种结构中:1.磁的来源(是封闭回路),2.电的来源(是双极天线)。首先探讨磁的来源。结语和大多数的电子工程设计一样,EMC设计是需要细心的思虑的。阅读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