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能力问题分析和改进措施范例(精选4篇)2023/X/XX实践能力问题分析和改进措施【第一篇】第一:在学习上自觉性不够,对岗位新知识,新技能,满足于一般性的掌握,不求深度的学习,总是等到有用户询问的时候,才知道学习的不牢靠,才去翻书查看。第二:在工作中有偷懒的现象,主动性、热情不够,领导安排的工作有时候强调自己家庭的客观原因,没有想着克服一切困难,做好党员先锋作用,奉献精神不够。第三:在生活中对周围群众说过的过激言论,没有及时制止,有时自己还会附言,总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有想着自己是一名党员,应该大胆的去做这些事。第四:对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不够,在开党员会的时候,书记在询问有关党的知识时候,才想到自己这一块没有掌握,才临时翻资料去学习。第五:工作上创新意思不够,只想着等领导安排事情,没有主动想着为集体出谋划策些事情。改进措施:通过“两学一做”的学习,对以上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从本职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以身作则,发自内心地去为单位和他人做一些事情,生活上严于律己,用正确的心态,真正做到奉献比别人多一点,体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践能力问题分析和改进措施【第二篇】[摘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是大学生成才的必由之路,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扩招与学生就业多元化的发展,高校的教学和实践教育活动必须迅速适应这一客观变化的要求,但是面对新形势,大学生社会实践还存在制度、机制等薄弱环节,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实践效果的瓶颈。只有确立社会实践的科学化、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目标,不断加强和完善社会实践教育机制,才能提高实践教育的效果。[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对策[作者简介]罗韬,韶关学院思政部副教授,硕士,广东韶关512005[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5-0181-03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是大学生成才的必由之路,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社会实践经历了从“感知”实践到“参与”实践再到服务社会的过程,从单纯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到提高整体的综合素质发展,从“单向结合”到“双向结合”发展,从无序实践到有序实践发展的过程,因而在大学德育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变化,大学生社会实践还存在薄弱环节”,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实践效果的瓶颈一、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对实践工作的认识有偏差目前,部分高校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认识不足,将其简单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的设计。一是部分学校认识不到位。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只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是“软”任务,只根据学校和专业的特点有选择地开展,因而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也没有摆上学校的重要日程。二是部分家长不支持。有些学生家长认为大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课成绩的高低、各类证书的获取才是最重要的,社会实践不过是走过场,开展社会实践是浪费时间、精力和财力,甚至有的认为社会实践是不务正业。三是部分大学生不重视。大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实践能力的提高,加之没有成绩考核方面的硬性规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即使参加也抱着一种游玩、观光的态度。(二)规划设想不够完备,制度机制不够完善社会实践作为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项长期的教学任务。因而需要我们把它纳入教学计划作长远规划,制定总体设想,但当前大多数高校缺乏这样一个总体设想和长远规划。每年社会实践的计划都是匆匆制定。尽管每年都有新意,但由于没有长期规划,每年的实施计划往往容易受形势的左右,难以形成规范化。正如任何一项教育行为的落实都要以制度机制作保障一样,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也应以完善的制度机制为前提,否则就会阻碍社会实践的发展。目前,高校的社会实践是由团委负责具体落实实施的,但像社会实践这样一种复杂的教育工作光依靠团委的力量是难以完善的,必须要有学校职能部门的参加(如学生处、教务处等),而且必须制定一整套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使社会实践有规可循,有章可依。(三)实践活动经费短缺,实践基地不够稳定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所需的交通、食宿等费用远远超过他们在校期间的消费水平。自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来说是个不小的经济负担。在高校招生“并轨”、特困生比例增大的情况下,动员包括特困生在内的所有学生深入基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组织者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尽管学校每年都要划出一定的专项经费,但对于这个参加人数多、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资金短缺是制约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持久的一个重要因素。实践基地建设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可以提高基地的育人效果。通常情况下,分散的实践活动由于种种局限,往往使有些具有重要意义的活动项目得不到及时的推广和应有;有些活动和项目一时可以使校地双方保持着联系,但是一旦项目完成,校地双方之间的联系也相应减少甚至中断;基地的教育管理的非正规状态、校地双方尤其是参加社会实践的指导由于种种原因对基地的现实的生产活动缺乏了解,导致了基地建设的不稳定性。(四)与专业结合不够紧密“高校社会实践的开展往往存在与教学内容不对口、脱节的现象,社会实践与专业知识尚未有机结合。”没有把学生放在实践主体的位置上,致使学生社会实践不能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精心设计和定向落实。大多数高校的社会实践内容仍局限于支教扫盲、访贫问苦、文艺演出、卫生清扫等常规性工作,缺乏内容的创新和专业的定向。学生在总结时大多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巩固专业思想和提高专业技能帮助不大,反作用于课堂教育的收获不多。(五)学生参与面不够广泛由于人力、财力的限制和思维模式的影响,大部分高校在实践中普遍实行点、面结合的活动方式(即集中组队与大面积学生自主实践相结合的形式)。集中组队进行的点上社会实践虽然效果较好,影响较大,却容易导致部分院校只抓小分队的集中实践,忽视对作为实践主体的大部分大学生返乡等松散型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指导,对居于多数分散返乡或自主活动的学生缺乏及时有力的培训指导和检查落实,即使做了安排,但由于实践单位联系困难,实践内容模糊,大部分学生的自主实践常常流于形式,有的甚至放弃实践活动,在网上下载社会调查报告以应付院校的检查。使本应是群众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变成少数学生骨干参加的单元素活动,造成了学生见识和能力提高上的两极分化。不利于学生创业能力和就业率的提高。二、对策随着高校扩招与学生就业多元化的发展,学习、实践、创业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高校的教学和实践教育活动必须迅速适应这一客观变化的要求,在思路观念的更新、实践模式的创新上下功夫。社会实践的科学化、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目标是社会实践运行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标性、纲领性的要求,它规定着社会实践工作的地位、作用和发展方向。只有确立了社会实践的“四化”目标,在新的形势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路子。(一)加强社会实践领导组织体系建设建立校地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导组织体系,实现了组织指导体系的社会化、网络化。校内建立了以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和调动广大干部、教师和实践单位及社会各界的教育指导作用及全体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团委,设专职部长,团总支和团支部设专职委员,从事日常组织工作。为广泛争取社会各界党政领导大力支持和参与,成立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委员会,设委员和委员单位,聘请地方领导、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指导、协调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研究发展规划,建立社会实践活动基金会,为其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服务。这样从组织体制上使高校社会实践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事业,有了可靠的领导组织指导服务保障。(二)加强社会实践制度化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功与否,取决于前期的宣传发动、策划,而效果如何则取决于运作和后期的总结。只有将宣传、发动、运作和总结等实践的各个环节纳入到统一的社会实践活动制度中来,形成统一的、系统的运行体系,才能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运转,才能切实保证社会实践目的与效果的实现。社会实践制度是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社会实践制度建设,主要包括社会实践活动制度、社会实践检评制度、社会实践奖励制度等内容。(三)完善资金保障机制保障社会实践资金供应,建立多渠筹措资金的机制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深入认识社会实践在育人中的多重作用,扩大拨款比例,使实践地位、实践课时与经费相符。(2)扩大社会交流合作,与企业、公司合作开展互利性质的实践活动,如果是技术服务、产品宣传等实践活动,就要争取企业赞助和报酬。(3)加强同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以及与社会团体、福利机构、民间组织、非赢利组织的联系,协助他们开展社会服务活动,费用由他们承担,学生提供义务劳动,同时从中受到陶冶和锻炼。(4)将学生的实践活动与教师的研究课题相结合,学生参与课题的调查部分,或者操作动手部分,费用由项目经费中出。老师和学生各得其所,也解决了经费问题。(5)有些实践项目费用可以由学生分担一部分。此外,还可以通过选择无费用或低费用的实践项目来减少经费支出。同时社会实践也应该坚持有偿与无偿相结合,对于有偿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的收入也可以用于补充实践经费。实现学校支持、社会实践单位和学生个人的多元化投入,投入主体与受益主体的统一。(四)完善激励机制高校的社会实践激励机制应该把握当今大学生自我成长、自我发展、自我表现的需求,把社会实践活动与激励机制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还要注意对教师以及各个院系管理部门的激励机制建设,使激励机制形成从上到下的完整体系。激励机制建立的关键是要使各项激励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形成文件,保证各个方面按照要求具体执行。单实行激励机制是不够的,必须实行与之相配套的约束制度,约束制度是激励机制得以实现的保证。学校应制定《高校社会实践评比条例》及一系列政策措施,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及奖励作出具体规定,激励竞争,鼓励社会实践取得的好成绩。对学生而言,学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成果要计入学分,并作为学生德、智、体综合测评成绩标准之一;作为奖学金评定的标准之一;还可以与评选先进个人和集体挂钩,与团员民主评议、推优入党和推荐免试研究生挂钩。对教师和辅导员而言,根据其所承担课程特点评定社会实践应当完成的工作量每学期完成的社会实践指导工作量、工作效果与单位和个人经济利益挂钩,与教师工作量和干部业绩的奖惩挂钩。(五)完善社会实践内容多样化建设学校积极探索把握新形势下高校社会实践的特征规律,使其在内容上以及深度、广度上不断发展,呈现多层次、多方面、多种模式循序渐进、递次上升的趋势,“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3]。从活动规模上看,由单人单队向团队型、区域性大规模集中活动方向发展。做到了学生全员参与,干部教师广泛参与。从活动内容和层次上看,由调查访问为主向结合专业、发挥科技文化智力优势。开展科研攻关、技术服务、产品开发、勤工助学、社区援助、跟班劳动、挂职锻炼、知识培训、便民服务、高新科技产品技术推广等内容形式多样化,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活动。传统的社会调查也向专题化、重效益、重应用方面转化。通过社区援助站,拓展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平时课余经常搞、周末重点搞、寒暑假集中搞,社区援助、勤工助学、科技服务、科学研究活动贯穿全年,遍布校内外。(六)加强高校社会实践骨干队伍建设骨干力量,就是指在总体工作中起主要作用的人或事物。任何一项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需要全体人员齐心协力、团结合作以求成功的活动,都需要建立一支在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骨干队伍。社会实践是新时期大学生走向社会、锻炼成才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需要学校的认真组织,大学生的积极参与,社会的大力支持,因此社会实践骨干队伍的组成应当包括三个方面的力量,即学校指导教师骨干队伍、校外指导教师骨干队伍、学生骨干队伍。实践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