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供参考!1/20四年级乘法分配律教案【汇集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四年级乘法分配律教案【汇集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乘法分配律》数学教案【第一篇】教材分析:乘法分配率是进行简便计算的一个难点,由于学生没有足够相关的生活经验和类似的认识,因此比较难于把握。故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探索问题,通过学生互动,发现规律,提出设想,验证结论,最后灵活运用结论解决问题。学情分析:由于平时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比较高,一部分学生还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借以带动全班的学习,所以我决定创设情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操作、交流突破难点。学习目标:1.动手“做”数学;2.充分发挥“兵”帮“兵”的作用;3.组织学生解决问题。设计理念:好文供参考!2/20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实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观,切实改进课堂教学,改变传统牵着学生走的教学行为。学生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的,因此要组织好学生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探索,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善导,体现学生会学,并使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强化学习兴趣,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教学媒体设计:1.自制多媒体课件,主要是与课题相关的练习(以“小灵通”、摘取“智慧果”的形式激发兴趣,并配备音乐调节情绪,同时利用Powerpoint制作板书设计加大课堂密度)。2.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2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各2捆。教学过程,设计及分析:一、创设故事情景教授将手指蘸入煤油和蜜糖的杯子里,用嘴尝得津津有味,但学生跟着做却无一不上当,因为教授伸进的。是食指,吸的是中指,以此说明观察的重要性,告诫学生注意下面的操作要认真观察,这其实也是一种思维品质。二、导入1.用2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各两根,围成一些图形,说一说你用哪些简便的方法算出小棒的总长度,从中发现什么。学生:(3+2)×2=3×2+2×2好文供参考!3/20师:你们是怎样发现的?学生:①通过计算,知道结果是一样的;②无论怎样摆,都是4根小棒,所以总长度是不变的。(通过学生的摆和说,引导他们向乘法分配率的表达形式逼近)2.用2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各3根,进行类似上面的操作。学生:这样摆比较有规律,很容易看出小棒的总长度,并且可以知道(3+2)×3=3×3+2×3)。(让学生把有规律的摆法投影出来)3.用2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各4根,仿照上面再操作。要求:在学生摆拢以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参观和评价。让学生把有规律的做法进行实物投影,并介绍想法和发现。学生:3×4+2×4=(3+2)×4(8+2)×2=8×2+2×27×2+3×2=(7+3)×2(3+2)×4=3×4+2×4(6+4)×2=6×2+4×2分析:通过参观,知道有各种各样的摆法;通过评价,知道我们能创造数学,发现规律,能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向乘法分配率逼近。4.猜想:你能说出类似的例子吗?(学生自由说,教师把有代表性的写在黑板上。)好文供参考!4/20如:(12+72)×8=12×8+72×825×84+75×84=(25+75)×84………………………………………………5.小组讨论。(1)根据以上算式的特征进行讨论,讨论后以小组的形式发表见解;(2)师生共同归纳各种见解: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教师:这就是乘法分配率。板书课题:乘法分配率。分析:综观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还是牵着学生走,所以乘法分配率是强加给学生的,故学生就容易出错,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教学应该从直观思维入手,而以抽象思维结束,因此,我就采用了“操作──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了。三、新授1.自学书本;2.质疑,提出新见解;3.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互助作用,以点带动全班的学习。)4.教师:用公式怎样表示乘法分配率?谈谈你的看法。好文供参考!5/20(要求学生正确读出公式,引出乘法分配率可以进行简便计算。)5.形成性练习: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35×37+65×37102×4538×99+38要求:学生想办法,学生说思路,学生评,学生互助并加以改正。四、小结(学生以谈体会的形式进行,包括方法、感觉、情感和态度方面)五、拓展性练习计算下面各题:12×2563×25-59×2538×101-38说明:这些题目学生是可以用多种方法计算的,目的是训练发散性思维,提高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法上充分发挥“兵”帮“兵”的指导作用。六、反馈生活中的数学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分配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运用乘法分配率解决一些问题,你能举出例子吗?(同位互说,或者小组商量,再发言。)七、布置作业1.基础题:第66页第4、7题。2.思考题:第66页插图。好文供参考!6/20《乘法分配律》教案【第二篇】教学内容:教科书例6、例7及“做一做”,练习十四。(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2.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二)能力训练点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三)德育渗进点通过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羹育渗遇点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指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实践,使学生感知乘法分配律。运用已有经验(D识迁移类推,通过合作学习,学会知识。1.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及应用。2.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小黑板(转板)、口算卡片、投影仪、投影片、红(白)方木块。(一)锚垫孕伏好文供参考!7/201.口算:(卡片)25×17×4125×24引导学生说一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这样计算有什么好处?2.先口算,再把得数相同的两个算式用等号连接起来。(投影片)(6+4)×56×4+4×5(二)探究新知1.导人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并且知道应用这些定律可使一些计算简便。今天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乘法的分配律。(板书课题)2.教学例5:(1)出示例5:(2)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种算式,发现了什么?使学生懂得:①两个算式相等。②两个算式可用等号连接。学生答,教师板书:(18+7)×6=15018×6+7×6二150好文供参考!8/20(]8+7)×6二18×6+7×6.(4)教师出示:20×(15+9)20×15+20×9=48020×(15+9)二20×15+20×9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使学生明确:每组中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反馈练习:按题目要求,请你说出一个等式。(投影出示)(——+——)×——=——×——+——×——学生答,教师填写投影。(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实践,使学生初感乘法分配律的知识,填空题的发散思维训练,让学生拥有足量的感性材料,使得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知识的获捐达到水到渠成。)教师;像符合这种条件的式子还有许多,那么这些算式到底有什么规律呢?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算式的`规律性,使学生明确:①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教师引导学生明确:“相乘”指不固定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②两个加数分别同一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好文供参考!9/20③等号左右两边两个算式相等。3.概括定律: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启发学生用数学语言概括乘法分配律的内容。让学生结合板书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然后再引导学生回答其内容,加以巩固。4.反馈练习:横线上能填几?为什么?(32+35)×4二——×4+——×4(62+12)×3=——×——+——×——教师:启发学生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并指名板演,提示学生3个数可分别用o、b、c表示。然后,让学生说明算式的意义。这时,教师再提醒学生还有没有别的写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答出a×b×c=a×(b×c)问学生根据是什么?(乘法交换律,或用相乘来解释)5.我们知道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比较简便。同学们观察我们练习的乘法结合律,在运算上有什么特点?使学生明确:有的题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比较简便,有的题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比较简便。好文供参考!10/206.教学例7:(1)出示例7:102×43=(100+2)×43=4300+86=4386想:把102看成(100+2),再用43分别去乘100和2,可以用口算用了乘法结合律。教师说明:熟练后第二步可以不写,画上虚线。(2)出示9×37+9×63①组织同学讨论。②组织同学阅读教科书第65页。③启发学生明白了什么?(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学生有些经验,再加上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学习,学生知识迁移类推,通过合作学习,能够自己学会新知。)(三)巩固发晨1.练习十四第1题。2.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24+8)×125=一×一+一×一(2)25×(20+4)=25×——+25×——好文供参考!11/20(3)45×9+55×9=(——+——)×——(4)8×27+73×8=8×(——+——)其中做(3)、(4)题之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明确此类题,必须是两个积里有相同的因数,才能把相同的因数提到括号外面,然后让学生独立填写。3.把相等的算式用等号连接起来:(1)32×48+32×5232×(48+52)(2)(24+8)×524×5+24×8(3)20×(17+15)20×17+20×15(4)(40+28)×540×5+28(5)(10×125)×8-10×8+125×8(6)4×(30+25)4×30×4×25学生做后共同订正,并讨论(2)、(4)、(5)、(6)为什么不能用等号连接起来?4.选择题:(1)28×(42十29)与下面的()相等①28×42+28×29②(28+42)×(28+29)(2)与6×8—6×8相等的式子是()(3)与(10+8+9)×5相等的式子是()①10×5+8×5+9×5②10+5×8+5×95.练习十四第4题,投影出示。好文供参考!12/206,分组计算练习十四第3题。(四)课堂小结③28×42×29今天学习了乘法分配律,知道了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两个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练习十四第2题《乘法分配律》数学教案【第三篇】教学内容:教科书例6、例7及“做一做”,练习十四。(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2、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二)能力训练点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三)德育渗进点通过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羹育渗遇点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好文供参考!13/20指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实践,使学生感知乘法分配律。运用已有经验(D识迁移类推,通过合作学习,学会知识。1.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及应用。2.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小黑板(转板)、口算卡片、投影仪、投影片、红(白)方木块。(一)锚垫孕伏1.口算:(卡片)25×17×4125×24引导学生说一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这样计算有什么好处?2.先口算,再把得数相同的两个算式用等号连接起来。(投影片)(6+4)×56×4+4×5(二)探究新知1.导人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并且知道应用这些定律可使一些计算简便。今天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乘法的分配律。(板书课题)2.教学例5:好文供参考!14/20(1)出示例5:(2)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种算式,发现了什么?使学生懂得:①两个算式相等。②两个算式可用等号连接。学生答,教师板书:(18+7)×6=15018×6+7×6二150(]8+7)×6二18×6+7×6.(4)教师出示:20×(15+9)20×15+20×9=48020×(15+9)二20×15+20×9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使学生明确:每组中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反馈练习:按题目要求,请你说出一个等式。(投影出示)(——+——)×——=——×——+——×——学生答,教师填写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