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关于县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实践与探索2023/X/XX坚持保护为先护住乡土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一是建立项目风貌审核机制。在村庄风貌管控上,xx县成立xx县名城古村老屋保护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实现传统村落保护专班运作,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地方标准,严格实施风貌审查备案巡查机制,在传统村落范围的“所有项目一律要评审备案、所有建设一律按评审通过的方案实施”,从根源上对村庄风貌、业态进行统一把控,从而最大程度保护和恢复“天人合一”的村庄风貌。同时,打造传统村落数智系统、“拯救老屋”应用场景等数字化平台,以“环境重建筑轻”的理念与设计原则加强建筑风貌管控,并将高清摄像头接入数字化平台,提高风貌管控的效率和质量。目前,xx县仍保留着100余个风貌完整的传统村落,其中中国传统村落78个,数量位居全省首位,全国第五。也是中国名城名镇名村体系保留最完整、乡土文化传承最好的地区之一,被誉为“古典中国的县域样本”“最后的江南秘境”。二是建立项目“双向选择”机制。在项目建设上,xx县将原住民意愿上升为制度规范,明确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项目建设流程中加入公开评议环节,并前置至项目建设“第一关”,同时充分考虑原住民对于乡村规划怎么设计、乡村产业怎么发展、文明乡风怎么培育、盈利项目收益怎么分配的需求,变原住民“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建立以政府和原住民之间的双向良性沟通协商机制,增强原住民在项目建设中的认同感与幸福感。近年来,通过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美丽宜居示范村,以及统筹各相关部门资金的保护修缮,xx县已有260余座宗祠、20余座古廊桥、130多公里古道、1200余幢传统老屋都得以原貌修复重焕新生。三是建立项目绩效管控机制。在项目绩效管控机制上,xx县着眼于优化要素配置率、提高基础设施共享率,加快推进城镇化并盘活乡村闲置资源,通过对闲置房屋等“沉睡资源”的盘活利用,最大限度节约土地等指标,减少各类建设性破坏。在现有法律法规政策框架下,积极提出了“征用+挂牌”“征购+转移”“收储+挂牌”“收回+租赁”“审批+修改”等五种特色旅游用地模式,有效破解乡村发展中的要素资源制约瓶颈。此外,利用修缮后的传统老屋,大力发展有根的生长型民宿经济,建成“飞茑集”“桃野”“玖城美术馆”等一批精品民宿,成为业界标杆的同时,也让当地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土木结构的房子经过合理改造也能提高居住舒适度。2023年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万人次,营业总收入达万元。坚持利用为基留住乡亲推进原住村民“全方位参与”一是创新村级工程“集体建”模式。充分发挥村集体和村民在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变被动“整”为主动“治”。所有实行村级工程“集体建”的项目模式,都要经过各个村重大事项议事程序讨论决定。实施过程中,由项目实施地村干部带领村民参与工程建设,充分利用本村的富余劳动力,而且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可以优先参与力所能及的工作,为村民增加实实在在的收入。2023年,即将完工的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项目中有15个子项目就采用此模式,预计可为村集体增收万元。二是建立混合所有制模式。创新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发展乡村产业,积极探索“政府引导、集体参与、农民入股、工商资本运营”混合所有制模式,将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与闲置资产、闲置资源活化利用有机结合,鼓励村集体和村民以闲置房屋、闲置土地以及资金等形式投资入股运营,变一次性买断的“一锤子买卖”为紧密相连的“利益共同体”。例如,叶村乡先后引进“南岱问山”学生基地、玖层美术馆等业态,30多名艺术家签约入驻南岱斗米岙自然村,联合xx展览馆举办南岱艺术节,打造横坑竹艺村。同时,通过汇聚横坑、南岱古村落资源,搭建艺术品展销、拍卖平台,通过线上和线下等形式拍卖艺术家捐赠的作品,所得经济收益与强村公司进行分成。此外,南岱村与丽水问山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横坑村与玖层美术馆(丽水)有限公司签约合作,开展集原乡民宿、写生创作、艺术培训、休闲观光等于一体的文旅活动。村落每年可获得保底收益,如果现实收益超过了保底收益,还能将超出部分按持股比例进行分红。xx年,已吸引游客8000余人慕名而来,横坑、南岱村集体已因此拿到了17万元经营性收益,成为山区艺术乡建助力共同富裕典范。三是探索“三乡人”共富模式。近年来,xx县以“三乡人共同治理,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参与协同共治为突破口,修订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引贤聚能打造“乡村会客厅”“古村共享法庭”等多元治理主体和资源共享新平台。例如,三都乡松庄村成立了三乡人共治共富委员会,通过“原乡人种产业、归乡人种文化、新乡人种创意”,在村集体和新乡贤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产品包装升级、线上线下联动,让山货出了山、乡货出了海,实现了共同富裕。松庄的桃子从3元每斤卖到了6元每斤,端午茶、土茶、桃胶、红糖、白老酒等农特产品也相继火爆热销到全国十几个省市,村民每年增收超过30万元。坚持传承为本记住乡愁推动传统文化“全方位赓续”一是定期举办工匠培训,传承传统建筑工艺。xx县始终把传统建筑工艺、品质意识贯穿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全过程。xx年以来,xx县建设局每年举办建筑工匠培训,并先后引进xx省古建院、xxDnA建筑事务所等优秀技术团队和清华大学、xx大学等院校全程参与重点示范项目建设指导授课,为传统建筑工艺带来积极的示范作用。目前,xx县已培育了一支246人的传统工匠队伍。同时,县内2家古建公司还取得“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三级”企业资质,xx工匠品牌逐步打响。二是挖掘传统文化资源,赓续村落农耕文化。xx年以来,xx县建设局在保护传统村落的过程中,深入挖掘传统村落中蕴含的农耕文化。会同文广旅体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建立“乡乡有节会、月月有活动”的民俗文化展演机制,复活了“竹溪摆祭”“平卿成人礼”等节会60余台,传承弘扬了戏曲活化石“xx高腔”,打造了红糖工坊、契约博物馆、豆腐工坊等一批新型乡村空间,并通过传统村落古道游步道修复,串联起相邻传统村落,打响“永不落幕的民俗文化节”“永不闭馆的乡村博物馆”“永不停歇的乡野运动场”三大文化品牌。其中,特色工坊案例被住建部推荐参评第12届迪拜国际可持续发展最佳范例奖,系全省唯一。三是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增强本土文化自信。2023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xx考察时特别强调:“要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赓续历史文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xx年以来,xx县通过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项目,初步形成三都至四都的高山古村民宿产业聚集地和叶村至斋坛艺术部落聚集地等各具特色的片区雏形。并通过“传统村落+艺术创作”“传统村落+文化创意”等多元经济业态,激活各个点位,为乡村注入新的活力。例如,四都乡陈家铺村引入的先锋书店,开发具有xx传统村落特色的文创产品100余种,打造了月营业额超10万元的“悬崖上的最美书店”,成为网红打卡村。三都乡松庄村引入的桃野民宿,将村民、游客、艺术家共创成果开发成文创产品,2023年上半年,仅文创产品营业额就达15万元。xx人对本土的文化自信正不断增强。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