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5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送元二使安西》语文教案【第一篇】古诗诵读:送元二使安西教材处理思路:解诗题,明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认识2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情感态度价值观: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教学过程:师生双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情况一导入:1、师:从古到今,人们在离别的时候总是特别的难过。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唐朝去,再次见证一段深厚的友谊吧。师板书课题二学习古诗:(一)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师:谁还记得学习古诗的三大步骤?1解诗题,知作者2抓字眼,明诗意3多诵读,悟诗情师:你们的记性都很好。现在,让我们根据学习古诗的这三大步骤,来学习这首古诗。(二)自主合作学习古诗1、解诗题,知作者⑴师: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怎么解释?送元二使安西送:送别元二:王维的好朋友使:出使安西:安西都护府⑵强调题目读法送元二/使安西⑶齐读课题2、抓字眼,明诗意⑴师:请同学们根据学古诗的第二个步骤,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这首古诗,可以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写下你们的解释或参考资料,少熬夜!感受⑵四人小组合作学习⑶汇报渭城朝雨《送元二使安西》语文教案【第二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舍、君”2个生字;读准古诗中的“朝、舍、更”3个多音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2、通过结合下文注释,想象画面理解古诗大意。3、体会作者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之情。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教学难点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三、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情境创设法。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歌曲导入:老师歌唱《送别歌》。导入语:同学们这首歌唱的是什么?现在朋友离别的时候我们会唱歌,而古人在分别的时候会折柳相送,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来学习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二)知诗人,解诗题1、请学生齐读课题两遍,(预设一部分学生节奏出现问题,老师顺势纠错并引导学生解释课题)。2、指名学生当小老师介绍作者王维并给予评价。3、请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在读的过程中,查阅不认识的生字词并及时检查,强调多音字“朝雨、客舍、更进”在古诗中的正确读音。4、老师范读古诗,请同学们划分正确的停顿和节奏,并按照正确的节奏齐声朗读一遍。5、男女生比赛读,看谁读的情感更到位。(三)读诗句,晓诗意1、大屏幕上呈现古诗前两句,请同学找出其中的景物,老师播放名家泛读,请同学们闭目想象这两句的画面,并请学生描绘画面。2、讲解古人折柳送别的原因。3、屏幕出示古诗后两句,展示元二出行的地图和路途周边的环境,请学生小组讨论之后上台画出路程图:元二出使距离有多远?路途都有什么?这体现了什么?参考资料,少熬夜!从距离遥远和路途环境恶劣突破了作者送别友人依依不舍情感这个难点。(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告知学生送别之后王维去世的事,使学生对诗歌情感进一步升华,并怀着这种情感配乐让学生深情地背诵古诗。(五)总结全文,回顾知识请同学上台当小老师,总结本节课后所学习的内容,可以从字词、情感等方面来谈谈。(六)课后作业创设元二知道王维不幸去世的情境,让学生以元二的口吻给王维写一段心里话,让学生情感升华的同时锻炼写作能力。小学语文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教案【第三篇】教学目的1.认识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舍、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时局的意思。2.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1、课时2、教学准备3、课件、学生收集送别诗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赠汪伦》这首诗吗?谁来背一背?(生背诵《赠汪伦》)2.师:谁来说说这首诗的作者李白为什么写这首诗。(因为李白要回家乡去了,汪伦很舍不得他,亲自来送他,李白很感激汪伦)3.师:从古到今,人们在离别的时候总是特别的难过。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唐朝去,再次见证一段深厚的友谊吧。4.师板书课题。(送元二使安西)二、学习古诗(一)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师:谁还记得学习古诗的三大步骤?1.解诗题,知作者。2.抓字眼,明诗意。3.多诵读,悟诗情。师:你们的记性都很好。现在,让我们根据学习古诗的这三大步骤,来学习这首古诗。参考资料,少熬夜!(二)自主合作学习古诗1.解诗题,知作者。(1)师: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怎么解释?送元二使安西送:送别元二:王维的好朋友使:出使安西:安西都护府(2)强调题目读法送元二/使安西(3)齐读课题。(4)师:王维的好朋友是元二,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李白送别的故人是谁啊?(孟浩然)(5)师:同学们的记性真好,现在谁再来介绍一下作者王维的生平呢?(王维701-761),字摩洁,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通音乐,工书画。唐代著名诗人。2.抓字眼,明诗意。(1)师:知道了诗题和作者,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学古诗的第二个步骤,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这首古诗,可以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写下你们的解释或感受。(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3)汇报。渭城朝雨浥轻尘,渭城(字眼,点明地点):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朝(字眼,点明时间):早上(同朝辞白帝彩云间)浥:湿润(注意字型)轻尘:尘埃(注意“尘”字的“小”没有勾)解释:渭城早上的雨湿润了道路上的尘埃。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旅店。新:焕然一新。解释:旅店外的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焕然一新。师小节:这一句诗都是描写作者当时所看到的景物。劝君更尽一杯酒,劝:请。君:对人的尊称,表示“你”的意思。更尽:再饮完。解释:请你再喝完一杯酒。师:从这句诗中,你看见了什么?感受到什么?(王维和元二喝了好几杯酒却还没离开,看出他们依依不舍)西出阳关无故人。西:向西行走。故人:老朋友。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解释:等你西行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参考资料,少熬夜!师小结:从这一句诗你体会到什么?(诗人与好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3.多诵读,悟诗情(1)复习诵读方法。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古诗,了解了古诗的大意,接下来请同学自己带上感情,把这首古诗美美地读一读,能背诵的同学就背下来。师:学完古诗,应该做什么呢?(多诵读,悟诗情)谁还记得诵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小组读、轮诵、叠诵、表演读、唱诵……)(2)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朗读的时候不要影响其他小组。(3)汇报:哪个小组愿意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古诗诗?(4)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可以带上自己的动作。三、练习比比谁的反应快1.___________________,客舍青青柳色新。2.使:________。3.浥这个字读________。4.柳树的颜色是________。5.古诗前两句是写景还是写送别的?6.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同学们反应都很快,有兴趣的下课后自己出几道题目考考自己的好朋友。四、课外拓展你们还记得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吗?(生自己说说以前学过的或读过的送别诗)今天我们学习又学了一首送别的诗,这里还有几句送别的诗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五、总结一首简短的古诗,往往包含着诗人的不同感情,希望同学们课后能自己找几首古诗来反复诵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六、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生字书写本。3.背诵、默写这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教案【第四篇】教学目标1、认识和会写2个生字:舍、君。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能默写古诗。参考资料,少熬夜!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友人间依依惜别之情。知道“折柳送别”、“客中送客”。4、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搜集和读熟几首送别诗,如高适的《别董大》、李白的《赠汪伦》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李叔同的《送别》。教学过程一、解题意1、谈话导入:你尝试过与亲人分别的滋味吗?心情怎样?2、回顾自己熟悉的送别诗,再读一读。3、引出课题,释题意:元二:作者的朋友,姓元,排行老二。使:出使。安西:地名,位于今新疆库车现附近。二、知作者作者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音乐家,他听说友人元二要远赴西北,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为老朋友送行。三、读诗文1、自由读。2、同桌或小组合作读,不懂的地方共同探讨解决。3、交流读书情况:⑴你读懂了哪一句?⑵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4、熟读成诵。四、入诗境1、听《阳关三叠》曲,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朝雨、柳树、王维和元二依依不舍的情景。)2、找出课文相关的地名。3、看地图,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交通状况:从渭成到安西约3000公里,按照当时的交通状况,最快就是骑马,也要半年才能到达。体会作者为什么要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为老朋友送行。理解“客中送客”4、启发想象:元二即将起程,这一去也许三年五年才回来,也许十年八年也回不来,甚至一辈子也回不来,如果你是作者,你还有什么话对他说,请写下来,再读一读。5、同桌分角色表演,再指名交流和评议。五、选作业(任选一题。)1、诗配画。2、把这首诗改编成故事。《送元二使安西》教案设计【第五篇】渭城朝雨浥轻尘,参考资料,少熬夜!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代大诗人王维(公元701~761)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笔者认为,此诗是中华诗坛不可多得的一首奇诗。奇就奇在,它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它巧妙地借助于时空的转换,营造了耐人寻味的惜别氛围,达到了令人震撼的的艺术感染力,具有极高的意境。但是,千百年来,文人学者未能准确把握该诗的风格,望文生义地曲解了诗的意蕴,从而降低了它的格调和品位。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域守护边疆的诗。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而设的都护府的简称。王维所处的年代,各种民族冲突加剧,唐王朝不断受到了来自西面吐蕃和北方突厥的侵扰。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大逸战胜土蕃,唐玄宗曾命王维以鉴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沿途他写下了《使至塞上》、《出塞作》等边塞名篇。《阳关曲》是王维晚年之作,其创作年代估计在“安史之乱”以后,据《资治通鉴》至德元年(756)七月载:“征河西、安西兵赴行”;至德二年二月载:“上至凤翔旬日,陇右、河西、安西、西域之兵皆会”。故当知“安史之乱”暴发后,边兵大量内调,此诗约作于送友人即将奔赴安西之时,与此同期的诗作尚有《送张判关赴河西》、《送刘司直赴安西》等。无疑,当他送别友人临近分别时,诗人不会不考虑到战争将对他们今后产生的影响。诗的前两句写的是送别时的节物风光,描绘了平平常常的景色,却充满诗情画意。三四句表达了对友人1篇深挚的情谊。但是,在一些权威的辞书和教材中对后两句均作出了这样的解释:“朋友,再干了这一杯酒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看不到老朋友了……”笔者以为,这样的解释明显带有主观随意性,没有真实反映出王维如此造句所想表达的深意,更没有揭示出此两句在表达上的佳妙之处。首先,作出了这样浅显直白的解释,本诗显的似乎并无新意,与他在这一时期的同类作品相比也无特别之处,只能算是一首很平常的送别诗,这与后人将之一直誉为唐诗“压卷之作”的称谓显然是不相符的,其中必然隐赋有某种其他的寓意,而我们却一直尚未予以重视而挖掘出来;其次,这是一首送友人去守护边疆的诗,面对战争的残酷无情,曾经到访过边塞的诗人相当了解,“古来征战几人回”!他一般不可能说出“你再也见不到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