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教案5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小学一年级教案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学一年级教案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一年级教案1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刻舟求剑”这个成语的含义,理解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2.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掌握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3.会背诵课文。4.写话练习。用一段话写出在学雷锋活动中做的一件事。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2.理解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教学难点写话练习。教学准备投影片一张、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第一节教学内容:初学生字,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讲:第八课讲的是古时候称象的故事,你们还喜欢学故事吗?请大家一起来学习。二、默读课文,初步感知要求:(1)看拼音读课文,把生字的音读准。(2)新词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不懂的地方记下来。(3)标出小段。三、认读生字,解答疑难(出示生字卡片)四、深入分析、弄懂寓意1.指定四位学生读课文。思考: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宝剑掉到哪里去了?2.提问:这个人的宝剑是怎么掉进江里的?读课文回答。“不小心”是什么意思?再读这一段,用十分惋惜的语气读读。过渡:那个人是怎么做的呢?他为什么这样做?3.读第二段,回答问题(①一点儿不着急。②在船舷上刻记号。③他想记住掉剑的地方,捞上宝剑?)4.指导看插图,说清图意。5.小声读3~4段,思考:当有人问他,他是怎么回答的?(1)提问:“有人”指的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问?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应该怎么读,谁来读读看?参考资料,少熬夜!(2)教师示范。学生练读,指名读。第一句要读出着急的语气。两句话既要读出不理解的语气,而且还要读出不赞同的口气。(3)理解词语“不慌不忙”的意思。他为什么不慌不忙?(4)用不慌不忙的语气读读那个人的话。(5)提问:按照那个人说的办法,能把宝剑捞上来吗?为什么?(展开讨论)(6)用投影片演示(或用挂图)让学生看明白:船一移动,船的位置就变了,在船上的记号的位置也跟着变了,那个人只记住剑从船弦掉下去的'位置,并不是剑掉在水里的位置,所以,完全不可能在船靠岸之后,从船上刻有记号的地方捞到剑。五、揭示课题,析字悟意1.让同学说出这个故事的名字。2.逐字分析,舟:是船;求,是找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出这个成语的意思。六、总结谈话,启发联想1.分组讨论。①那个人等船靠岸后捞到剑了吗?②他没捞到剑会说什么?③别人可能又会说什么?2.提问①你认为那个人错在哪里?②学完寓言以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第二节教学内容:学习本课7个生字,练习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朗读课文二、自学生字,要求重点放在分析字形上三、集体学习,掌握字形,弄懂字义1.检查个人学习情况。(1)指定认读。(2)开展竞赛认读。2.开展互教法。(学生自由领生字,教给大家)如“求”是“球”去掉“王”旁。“宝”,“玉”字上面加个“宀”头。宝剑:古时候指稀有珍贵,所以是“宀”头。“捞”,“劳”字加个“扌”旁,“捞”东西,要用手,所以是“扌”旁。3.教师帮助分析重点字形。(笔画多和易错的)剑:右边是“脸”的左半部,最后一笔横变成提,右边是“刂”旁。“急”,上下结构,上面是,中间是彐,下面是“心”底。因为心里急,所以下面是“心”底。“号”,是上下结构,上面是口,下边是横,竖折折钩,参考资料,少熬夜!注意最后一笔不要穿过横。“慌”,指心里慌,所以左边是“忄”旁,右边分为上中下,上面是草字头,中间是“忙”的右半边,下边是。要写紧凑些,可与熟字“流”区别异同点。4.扩词练习,丰富词汇。5.边讲边理解词语:“宝剑”:原指稀有珍贵的剑,后来泛指一般的剑。“不慌不忙”:心里很沉着,不着急。四、巩固复习生字词1.看音写词语。2.猜字谜。3.抄写生字。五、作业1.写生字。2.练习背诵课文。第三节教学内容:(1)指导背诵课文。(2)写话练习教学过程一、指导背诵课文1.教给背诵方法。(1)根据内容,想联系。(2)参看插图,抓事态。(3)读完一段,练习一段。(4)反复练习,记得牢。2.可采用多种方法。(自由背、分行背、互相背、指名背、齐背、领背等)二、写话练习1.读写话要求。2.回忆在学雷锋活动中参加了什么活动,做了什么好事?3.在班上交流。4.教师讲明写作要点和格式要求。5.用一段话写出来。三、作业:把写出的一段话读给家长听。小学一年级教案2第十课纸条编织教学目标:学习纸条编织的方法,学会用纸条编小动物等。教学重点:学习纸条编织的方法。教学难点:介绍用纸条编织小狗的方法。教学准备:参考资料,少熬夜!绘图纸(或年历纸),剪刀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编织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工艺,编织工艺品种繁多,材料各异。二、学学做做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仿照做。介绍用纸条编织小狗的'方法:1、从绘图纸上裁三张宽1厘米的纸条。2、按下图进行编织。编织时,纸条一前一后纵横穿插。3、编织完后,再折头,并在头部剪出耳朵,最后把四条腿和尾巴过长的纸条剪去。一只可爱的小狗就编织好了。三、想想练练按今天学到的方法,用纸条编织一头毛驴。教学反思:图片小学一年级教学教案3教学要求:1.认字:认识15个生字,继续进行渗透性识字,学习多音字“乐”。2.写字:学习写7个字。3.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4.在读书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教学重点:1.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生字的能力。2.鼓励学生将感悟到的情感读出来。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准备:生字卡、教学课件课前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一同去中山公园看古树,将师生与老树的合影做入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1.引入:孩子们,上周六我们去哪了?(出示课件中的照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出示课题:一周过去了,我们还沉浸在和老树爷爷在一起的快乐之中,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听听——老树的故事吧!二、新课教学:1.带读课文:老师大声读,请你小声跟着老师读。2.教师画出老树。参考资料,少熬夜!3.测读字卡:读一遍本课的生字,将学生不会的生字贴在老师画的大树上。4.指读课文中学生已经认识的生字。5.合作学习生字:(1)用你们喜欢的方法学这些字。(2)互相帮助读读课文。(3)摆字卡互相检查。6.师生合作学习生字:(1)“小老师”教学在合作学习中困难较大的生字。(2)同学们自主提问、相互解答。7.四人讨论小组讨论:这篇课文你们想怎么学?(组长汇报)8.四人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学习吧!9.汇报学习:以下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而进行。10.教师准备指导的教学重点:(1)结合学生们看到老树的感受体会:“你怎么这么大?”(2)引导学生想像:“有多少鸟儿在你身上安过家?”“小鸟会和老树爷爷说些什么呢?”(3)结合教学课件中的漂亮的小鸟图片,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礼服”?(4)鼓励学生将自己感悟到的情感读出来。11.练习背诵课文。12.指导书写:(1)练习描写字本。(前面合作学习时,选择学习写字的小组,下座位去指导别的同学。)(2)你会写哪个字就把那个字再描一遍。(3)请“小老师”教书写。(同学们可自主提问)13.提问:要过新年了,你想对老树爷爷说些什么呢?三、课后参与学习活动:把老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罢,你也可以再去找一些有关老树的资料。2.小学一年级语文《老树的故事》教学反思上《老树的故事》时,我把课堂移到了学校操场南边的大树下。小朋友们有的拥抱老树,有的和老树说悄悄话,有的则轻轻抚摸老树的胡须。他们向老树提问题:老树,老树,您天天站着,难道不觉得酸吗?老树,老树,您长了那么多双手,为什么不会写字,长了那么多只脚,为什么不会走路?老树,老树,您常常和星星握手吗?老树,老树,您怕晒黑吗?……一阵风吹过,树上的黄叶飘了下来,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说他们收到了树爷爷的来信了。看着他们小心翼翼地捧着信,我笑了,因为只有童心才能读懂大自然的语言。你知道外面有什么声音吗?下小雨时,我让小家伙们闭上眼睛感受斜织细雨的静谧,听听外面是什么声音?一双双小手拉住了我的衣服。第一小组说:外面是蝴蝶跳舞的声音。第二小组说:外面是春姐姐撒花瓣的声音。第三小组说:参考资料,少熬夜!是彩虹给种子送信的声音。第四小组说:是喇叭花吹喇叭的声音。第五小组说:是郁金香弹古筝的声音。第六小组说:外面是天使在唱歌的声音。下课了,我告诉孩子们我听到的是他们诗一样的声音。孩子们乐坏了,是高兴被表扬?不是吧?是高兴自己能说出诗一样的声音。小学一年级教学教案4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16个生字,其中会写“朝、映、踏、涨、更、深、渡、船”8个字。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跳墩上的歌”是什么意思。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教学重点: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背诵课文。2、领悟“跳礅上的歌”的含义。教学难点:体会文中结尾句的含义。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指导看图:你看到了谁?他们去干什么?在路上遇到了一条小溪,他们是怎样过去的?我们把小溪里这些条形的石头叫什么呢?相机板书:跳礅2、学习生字“礅”。3、师述:有一群农村小朋友,他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经过一条小溪。小溪上没有桥,要过这条小溪得踏着河里的条石排成的跳礅儿。晴天过河还好说,下雨天过小溪麻烦就大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跳礅上的歌》,看看这些农村小朋友是怎么过河的。把课题补充完整。二、检查预习情况,了解文章大意课文中有哪些人物?文中讲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三、自读课文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1)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跳礅的?找出有关句子画上“~”。(2)跳礅上的歌是一支什么样的歌?用“—”画出来。2、学生自学。四、检查自学情况1、学生汇报思考题一,相机学习第一自然段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哪个自然段写了跳礅的样子?参考资料,少熬夜!⑵齐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哪句话具体写了跳礅的样子?⑶学习第二句:这是个什么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呢?课件展示“琴键”和“跳礅”让学生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感情朗读这一句,并把这句优美的句子背下来,并仿说比喻句。2、学生汇报思考题二,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快乐的歌、友爱的歌、赞美的歌。答后再问:“快乐的歌”是谁快乐?“友爱的歌”是写谁和谁的友爱?“赞美的歌”又是赞美谁呀?3、过渡:这三支歌都是在什么地方唱出来的?那为什么跳礅上每段歌又不一样呢?接下来我再来学习二至四自然段。五、分组学习二至四自然段课件出示学习提示:1、小朋友们什么时候过小溪?2、怎样过小溪的?3、结果怎样呢?学习形式:分为三大组,第一、二、三组分别学习二、三、四自然段六、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学习第二自然段1、第一大组指派代表按学习提示的思考题汇报学习情况,课件出示这个段的文字,老师相机板书:跳。并从这个“跳”你能体会出小朋友们当时怎样的心情?2、学习本段生字、词。(1)过小溪的时候,课文中还有一个表示动作的词,你能找出来吗?学习生字“踏”,除了这个生字,这个自然里还有哪些生字?并相机学习多音字“朝”。(2)全班齐读含有生字的词语:朝阳、映照、踏着、淙淙。说说你读懂了哪个词语的意思?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试着背一背这一自然段。学习第三自然段1、第二大组指派代表按学习提示的思考题汇报学习情况,课件出示这个段的文字,老师相机板书:蹚。2、课件出示蹚过小溪的图片,理解“蹚”的意思,并问:我们蹚小溪时,大哥哥、大姐姐会说些什么?我们又会说些什么?3、学习生字词:为什么要蹚小溪呢?你还能用文中的一个字说出蹚过去的原因吗?学习生字“涨”。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相机学习“浑浊”。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达到熟读成咏。学习第四自然段1、第三大组指派代表按学习提示的思考题汇报学习情况,课件出示这个段的文字,老师相机板书:渡。2、学习生字:理解“渡”的意思,并与“蹚”进行比较,参考资料,少熬夜!从这两个动词中,你能体会到哪个自然里的水还要深?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