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供参考!1/15小学语文教案(实用模板)(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小学语文教案(实用模板)(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小学语文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复习音序查字法。2、复习偏旁部首,能给字加、去、换偏旁,掌握识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音序查字法。1、回忆音序查字法的步骤。2、练习:按音序查字法查字,并填表。(总复习二第3题)二、复习偏旁部首:1、回忆本册学过那些新偏旁。如:2、写出同偏旁的字。(总复习一第4题)3、加偏旁成字,再组词。(总复习一第3题)4、换偏旁成字,再组词。好文供参考!2/15补充:锋、挺、操、玲、样、记、祖三、听写三单元词语。第四课时(识字写字)教学目标:1、能区分音近字、形近字、同音字。2、能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教学过程;一、区分音近字、形近字、同音字。1、区分音近字与同音字,说说它们的不同用法。例:气与汽、检与捡、生与声、戴与带、备与背、圆与园2、注意形近字的比较。看清字形。练习:比一比,再组词。(总复习二第4题)二、按笔顺把字写得端正正确。1、说说下列字的笔顺。引、蜜、衡、傻、戴、肃、切、鹰、卵、世、假2、在田字格中写一写。3、看看生字表中有哪些难写的字,把你认为难写的字写一写。三、听写第四单元词语。小学语文教案【第二篇】好文供参考!3/15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背诵积累、传承古文化。2、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诗词的内容。3、在诵读基础上体会讲坛的意境,体验作者的感情。4、运用课本插图引导学生根据诗意展开联想与想象作画。课时安排一课时教程设计一、古诗引路,揭示课题1、引导背诵宋代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并指名说说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教师吟唱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并介绍诗的大意。3、出示王昌龄又一诗篇《出塞》,并简要交代诗的历史背景。(秦→汉→唐)二、诵读诗句,了解内容1、教师范读(放录音),学生标出节奏。2、指导学生按节奏自由读诗。3、师生齐读,男生女生轮流读,指名读,指名式背诵。4、同桌合作,诗句、注释,插图三合一体会诗意。5、请学生说说读书收获,交流诗之大意。三、品读诗句,体验感情好文供参考!4/151、教师领导填补式读诗句。2、学生有感情地边齐诵诗篇,边思考作者所表达的感情。3、引导学生品味“未还”、“在”与“度”的用词之精妙。4、引导学生总结诗人抒发的感情。四、赏读想象,依诗作画1、学生边读诗句,边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2、交流所画景物词:明月、关塞、飞将、胡马、阻山。3、激发想象,指名依文、物作画,或用图文说明。小学语文教案模版【第三篇】《鹿角和鹿腿》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透过朗读,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3、透过自读自悟,使学生体会故事中所讲述的道理。教学重点:理解指导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教学难点: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培养独立阅读潜力。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你们看,这天好文供参考!5/15老师把谁请来了?(板书:鹿)喜欢它吗?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鹿?学生交流。2、老师还为大家请来了(板书:狮子)谁来说说在你心中狮子是怎样的?3、凶猛的狮子和漂亮的鹿碰到一齐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就让我们一齐走进《伊索寓言》中的《鹿角和鹿腿》。设计意图:形象展示,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示两个动物朋友鹿角和鹿腿,将美丽的鹿的形象展此刻大家面前,引导孩子去猜想鹿角和鹿腿之间到底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进而激发起孩子阅读文本的兴趣。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请大家大声朗读整个故事,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词语欣赏,匀称,珊瑚,精美别致抱怨,撅嘴,皱眉,没精打采灰心丧气,挣脱,狮口逃生大家读得很认真,相信这些词语肯定都认识了,哪位勇士愿意先来试试?谁愿意当小老师?3、概括故事的主要资料欣赏抱怨狮口逃生好文供参考!6/15真不错,读了一遍就读准了词语的字音,还能读得有滋有味。但是,如果你能用这几个词语把整个故事说成一句话,那就更了不起了。指名说。(板书:角腿)三、品读鹿之美1、故事中的小鹿到底是怎样欣赏和抱怨自己的,请同学们默读14自然段,用“——”划出小鹿欣赏和抱怨自己的话。2、交流(1)谁来说说鹿是怎样欣赏自己的角的?欣赏的话:“咦,这是我吗?”“啊!我的身段是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象两束美丽的珊瑚!”他为什么欣赏自己的角?你从什-三一刀客§么地方看出角很美丽?(板书:美丽)你就是这只美丽的鹿,快夸夸自己吧!下面的小鹿都迫不及待要夸夸自己了,那就自己夸夸吧!指名读。(2)小鹿都快要陶醉了,但是他为什么还要抱怨呢?(板书:难看)小鹿怎样抱怨的?抱怨的话:“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样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意思就是说:你看,小鹿们都在抱怨呢?(自由读)谁来抱怨一下(指名好文供参考!7/15读)3、引读2-4自然段看你们读得如此有滋有味,老师也想加入,欢迎吗?老师当解说员,你们读小鹿的话,可要听好老师的提示。“咦,这是我吗?”“啊!我的身段是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象两束美丽的珊瑚!”“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样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师:漂亮的小鹿们,你们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这天突然发现,所以惊喜万分,生:“咦,这是我吗?”师:你们不急着离开了,对着自己的身影大加赞赏生:“啊!我的身段是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象两束美丽的珊瑚!”师:但是,当你们看到自己难看的细腿之后,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抱怨道生:“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样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设计意图:记得《语文课程标准》中有一句话这样说道:“应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朗读训练中,我鼓励学生读出对文中情感的不同体验,并结合具体语段来说说自己的朗读体会,充分表现出自己好文供参考!8/15的个性。同学之间互相评论,相互促进,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这一朗读训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文本,和文本对话,为下文体会鹿的思想转变,奠定了基础。一轮轮的朗读,会使学生的朗读水平得到一步步的提升。四、研读狮口逃生1、正当鹿抱怨自己的腿,没精打采地准备离开时,一场厄运正悄悄地降临,明白将要发生什么吗?2、视频播放猛兽追赶猎物时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同学们,看过“动物世界”吗,看到过猛兽追赶猎物时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吗?我们再来体验一下。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还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撑,个性是课文所描述的那种惊心动魄的场景,如果光靠讲学生很难进入这种情景。视频的引入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一难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师范读,再次创设情境。对于弱者来说,这真是一场生与死的考验,那么故事中的小鹿又将面临怎样的生死抉择呢?那样吧,此刻我们就到森林深处去亲自体验一下。闭上眼睛:正当鹿抱怨自己的腿,没精打采地准备离开时,一场厄运就这样降临了,鹿猛一回头,(惊叫)哎呀,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好文供参考!9/15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4、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情绪怎样样?你从哪些词语体验到了紧张,惊心动魄?5、这叫有惊无险。大家体会得很好,但是,我还想提个推荐,当大家读到,“哎呀,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时,就在后面写上三个字“好险啊!”;读到“鹿使劲一扯,才把鹿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的时候,也写上三个字“好险啊!”咱们再把这两段连起来读一读,体会体会。6、咱们一次比一次体会得好。下面我们再读的时候,要求提高了。“好险啊!”这三个字,让它们悄悄地藏在心里,只在心里暗暗想:好险啊!老师念每个句子的前半部分,你们接下去!师再次引读,师生合作整读课文五六自然段。7、师总结:我想这回大家完全能够给“动物世界”配音了。设计意图:课文五六自然段,正是写鹿遇险的经过,真是有惊无险。学生初读时,可能会显得四平八稳,漫不经心。几经启发之后,学生在朗读速度上是加快了,但让人倒抽一口冷好文供参考!10/15气的惊险场面却感受不到。适时地播放视频,听老师范读,此时,学生就能体会到那种劫后余生的感觉,读起来就有“惊心动魄”的感觉了。在读书的过程中,不可小看老师的“导悟”作用,有时老师艺术性的寥寥几语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在这一段的朗读训练里,透过老师一次次深入引导,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一次次主动参与到朗读实践中,老师把颖悟的心灵交给学生,创造出一个充满生机和灵性的精神世界与学生共享,潜移默化中老师就会成为学生精神文化之旅的亲切导游。五、领悟道理、拓展延伸1、小鹿跑到了一条小溪边,停下脚步,一边喘气,一边休息,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鹿,刚才师口逃生的一幕肯定还在脑海回旋,心肯定还在砰砰直跳,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你还会欣赏美丽的角,而抱怨难看的腿吗!他叹了口气,说生:“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2、是啊!角虽然(),但是却差点儿让他送命(板书:差点送命)腿虽然(),但是却使他狮口逃生(板书:狮口逃生)于是,小鹿经历了这次灾难之后,痛定思痛,幡然省悟,它毅然锯掉了头上那两只美丽的角,同学们讨论一下鹿该不该这样做呢?小学语文教案模版【第四篇】好文供参考!11/15《守株待兔》教学设想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古文,尝试背诵。结合注释、插图和想象理解寓言内容,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并尝试运用。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揭题解题:1、这节课,我们学习另一则寓言,出示图片,指图示意生读课题。2、板书课题,理解株和题目的意思。(1)伸出小手一起写课题。(2)理解词义及题目:株什么意思?指图,这就是树桩子,树被砍去留在地面的部分。守株待兔什么意思?大声朗读课题。3、了解作者:《守株待兔》是谁写的?(韩非子,姓韩名非,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战国末期的哲学家、政治家。)4、了解学生对故事的掌握情况。指课题,在此之前,谁听过、看过这个故事?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吗?二、初读课文,读出韵味1、读易错的句子好文供参考!12/15师:读好字音断好句是关键,能读好吗?考考大家(1)折颈而死指名读红字,大家读,说字意(2)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读好断句指名读句出示标有断句的句子:这句话应该这样读,自己试试指名读,大家读:为什么这样读,一会理解了咱们就明白了。学会生字:学“耒”:生谈了解,出示图片师介绍,回忆带有耒部的字学“冀”:找出与冀易混的字“翼”,说出不同师介绍两个字的字源来历(3)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指名读,大家读)过渡:把这三句放到文中好好地读一读。2、读出韵味自由练读指名读(到前面读)三、理解句意,感悟道理过渡:课文读好了,下面咱们得好好地来了解一下这个小故事。1、结合注释理解句意好文供参考!13/152、交流理解交流第一句(1)指名说:先读原句,再说意思(2)生质疑不理解的词(3)巩固走的意思出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生说走的意思,回忆含有走的句子古文中走是跑,那哪个字是走的意思呢?出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舟已行矣,而剑不行。(4)想象画面过渡:一只兔子跑得非常快,砰,撞在树桩上,撞断脖子死了。被谁看到了?(种田人)种田人看到装死的兔子怎么想怎么做的呢?结合图片和提示看谁能绘声绘色地讲出来。生自由练说指名说过渡:白白得到一只兔子,还美美地吃一顿,种田人有了这次意外的收获后,第二天他是怎么做的呢?谁能用书上的话来回答交流第二句说句子意思想因的意思:为什么种田人释其耒而守株?好文供参考!14/15小结:一个因字不仅说出了释其耒而守株的原因,还把一二两句很自然地连接起来了。所以在因后停顿。古人中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