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亲敬老的故事通用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6尊亲敬老的故事通用4篇【参阅】此篇优质文档“尊亲敬老的故事通用4篇”由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尊亲敬老的故事1曾读过许多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如:烈火救母,吸痰救母……最让我感动的是“陈毅探母”的故事。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陈毅的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陈毅进家门时,母亲非常高兴,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陈毅见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这问那。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陈毅听了,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母亲听了很为难,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抢着去洗。陈毅急忙挡住并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1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2/6母亲欣慰地笑了。陈毅元帅是个大人物,有繁忙的公务在身,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亲。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为母亲洗尿裤,以关切的话语温暖抚慰病中的母亲。虽然陈毅元帅为母亲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从这些平常的小事,看出了他对母亲浓厚的爱。他不忘母亲曾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理解母亲的艰辛和不易,知道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尊亲敬老的故事2敬老是一个永久的话题,爱老则是话题中不曾褪色的字眼。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在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很难想象他会热爱人民。古人也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我们不仅要爱护自己的弟弟妹妹,还应该关心其他年幼的孩子。就拿黄香来说:黄香,东汉人。少年时就善于写文章。当时人们都称颂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但黄香最可贵的,就是他从小就知道孝顺父亲。黄香九岁时,母亲去世了,他悲痛欲绝,就把对母亲的思念和爱全部倾注到父亲身上。一个夏夜,天气炎热,他就用手持着蒲扇,对着父亲的枕席使劲扇着,直到枕席冰凉为止。冬3/6夜里,天气十分寒冷,黄香就先钻到父亲的被窝里,等到父亲的被窝热了,才回到自己的床上睡觉。黄香长大后,朝廷觉得他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就让他担任魏郡太守。有一年,魏郡遭到了特大水灾的袭击,百姓们苦不堪言,黄香拿出自己的钱财救济灾民,百姓们没有一个不感动的。敬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这种美德继续传承下去。也听过这样的故事:彭彩金是广东梅州一个小镇上的女孩。1922年出生,才30多天的小彩金,被大山里膝下无子的善良的养父养母抱养。但是,养父养母家境并不富裕:两间破旧的小瓦房,三分菜地,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小彩金的养母早年得了重病,全家就靠养父为别人修锁挣来的一点微薄的收入来勉强维持生活。小彩金一天天长大了,因为家境贫寒,她在学习上比别人更加倍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证明了自己。不幸的是,养父在小彩金9岁的时候,不慎在家门口摔成了瘫痪。二老心疼小彩金没人照顾,让人帮忙寻找小彩金的亲生父母,把她领回去。这时,小彩金已热泪盈眶:“你们辛辛苦苦把我养大了,现在,你们比亲生父母都更需要我。我是不会离开的,我要留下来照顾你们!”从此,彩金用她那稚嫩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任。年仅9岁的她,揽下了家里所有的活:种地、耕田、洗菜、挑水、洗衣、做饭、捡柴......除了当地政府给的每月40元的特困补贴外,一家生计就靠小彩金种地维持着。4/6因为没有钱,小彩金学会了配置药水帮养父打针。一日三餐,小彩金要把饭做好,端到二老的床前;每天还要帮养父母擦身、服侍二老上下厕所......每天早上5点到半夜,小彩金都像个陀螺似的忙个不停。但,她并没有因为家务繁忙而放弃学业,依然每天都精心照料父母,直到二老都相继去世......听到了这个故事,我鼻子一酸,潸然泪下:小彩金的孝顺太让人感动了,我也应该做个孝顺之人!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高尚品质;是我们所应该传承和发扬的美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来关爱老人吧!尊亲敬老的故事3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5/6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尊亲敬老的故事4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试设想,一个对父母长辈出言不逊、举止不雅的人,能成为爱国成才、奉献力量的人物吗?古今往来的名人贤士,多是忠孝双全,值得称道的杰出人物。请听下面两则故事。一则是“方观承千里探亲”的故事。清朝乾隆年间,安徽桐城的方观承,是一位出了名的孝子,他千里探亲的故事,至今被人们传为美谈。方观承的祖父、父亲都曾做过朝廷命官。清朝的文字狱使其祖父、父亲因一朋友写了一书而被株连,流放到黑龙江充军服役,其家产也被没收充公。年幼的方观承兄弟无依无靠,只得到寺庙中暂栖其身。在寺庙中,方观承兄弟含泪度日,备尝艰辛,但方观承最想念的还是祖父和父亲。他鼓足勇气,向长老提出请求,允许他俩6/6前往边疆探望长辈。长老念及二人年幼,尽管有些孝心,恐怕不能成行,便极力劝阻。方观承则恳求说:“祖父、父亲遥在天涯,对家中亲人望眼欲穿,我们若能前往,定会增添些许慰藉。为给二老一点安慰,我们即使受点折磨,遭受点艰难,也在所不辞。请长老思准,让我们启程。”方家兄弟的义举,感动了长老,长老送其路费,含泪目送他们踏上探亲路程。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忍饥挨饿,搀扶相行,衣破成条,脚生老茧。几个月后,他们终于见到了二老。四人抱头痛哭之后,祖父、父亲心中为自己有这样的孝顺后代顿生快慰,一家四口人陶醉在融融的天伦之乐之中。另一则是“冯玉祥买肉孝父”的故事。冯玉祥将军不仅是个著名的爱国将领,还是个远近闻名的孝子。旧社会当兵是个苦差事,当兵的经常发不上军饷,逢五排十还要打靶。每到打靶的日子,父亲念其年幼身弱,总想方设法给儿子凑几个小钱,让他买个烧饼充饥。可懂事的小玉祥看到家里日子艰难,父亲又伤了腿,正需补补身子。但如果不要这钱,父亲会生气。于是他就把父亲给的钱一个不花,攒了起来,过些天再把自己平时省下的一点饷钱凑在一起,到一切的一切,无限的无限;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