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重点]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解”“请”“率”三字。2.掌握通假字、被动句的特点及辨析方法。连点成线基础整合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吾与.点也赞成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告诉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对待B.夫子哂.之嘲笑以御.于家邦治理如土委.地散落,卸落C.风乎舞雩,咏.而归唱歌彼节者有间.空隙故以羊易.之也改变D.此惟救死而恐不赡.足乃中《经首》之会.节奏庖丁释.刀对曰放下答案D解析A项“遇”指接触。B项“哂”指微笑。C项“易”指替换。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謋然已解,如.土委地B.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C.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其若是,孰.能御之D.善.刀而藏之善.推其所为而已矣答案C解析C项均为“谁”。A项或者/好像。B项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土地方圆。D项揩拭/擅长。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视为止,行为..迟B.不推恩无以保妻子..C.百姓皆以王为爱.也D.他人有心,予忖度..之答案D解析D项古今义均为“揣测”。A项古义:动作因此。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B项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C项古义:吝惜,舍不得。今义:亲爱,喜爱。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活用类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风.乎舞雩②鼓.瑟希③曾皙后.④然后从而刑.之⑤为肥甘..不足于口与⑥是以君子远.庖厨也⑦欲辟土地,朝.秦楚⑧以一服.八⑨良庖岁.更刀⑩而刀刃者无厚.A.①②③④/⑥/⑤⑩/⑦⑧/⑨B.①②④/③⑤⑥⑩/⑦⑧/⑨C.①②⑨/③④⑥/⑤⑩/⑦⑧D.①③⑥/②④⑤/⑦⑧⑩/⑨答案A解析①②③④为名词作动词,⑥为形容词作动词,⑤⑩为形容词作名词,⑦⑧为使动用法,⑨为名词作状语。5.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不吾知也B.申之以孝悌之义C.莫之能御也D.技经肯綮之未尝答案B解析B项是状语后置句,其他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6.判断下列文化常识的正误。(1)“沐”和“浴”在古代各有所指,其中“浴”指洗头。()答案×解析“浴”指洗身体,相当于今人所说的洗澡。(2)庠序是古代的官办学校,后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答案×解析庠序是古代的地方学校。(3)《庄子》一书由庄周及其门徒、后学共同编著完成,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答案√连点成线微点突破1.120个实词积累、识记(1)解解解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解”是会意字,甲骨文上边的外面像左右双手,中间是“角”字,下边是“牛”字。合起来指双手剖开牛角,表示分解。义项例句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③可以解.燕国之患(《荆轲刺秦王》)④解.鞍少驻初程(姜夔《扬州慢》)⑤二月冰解.(《齐民要术》)⑥押解.⑦通俗易解.答案①剖开、分割②解释、解答③消除、免除④解开⑤分解、融化⑥押送财物或罪犯⑦理解、明白识记方法“解”的本义是“分解动物”。“解释、解说”道理时需要条分缕析,解说之后就会让人“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思考,就会形成自己的“见解”。“分解动物”义后又引申为“解开”一切纠结之物,故有“解放、解脱”的意义;解开纠结之物后,纠结之物就会“松弛”下来,进一步引申为“懈怠”(心理上的松弛,后写作“懈”)。解开心中的结,就是“和解”。阅读小迁移——解释加点字庖丁为文惠君解.(解剖)牛。君见其技甚高,疑之,庖丁解.(解释)其惑也,君方解.(理解)其理,色少解.(缓解)。文惠君后以之治国,终解.(免除)内忧外患。(2)请請請请小篆隶书繁体楷书简体楷书“请”本来写作“請”,是形声字,小篆从“言”部(即讠),青声。表示请求。义项例句①王请.度之(《齐桓晋文之事》)②我虽不敏,请.尝试之(《齐桓晋文之事》)③谒见,谒问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魏公子列传》)④邀请,约请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魏公子列传》)⑤请示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五人墓碑记》)⑥慰问,看望公子往数请.之(《魏公子列传》)答案①请人做某事②请人允许自己做某事识记方法“请”的本义是“请求”,后又引申出“请求给予”义。阅读小迁移——解释加点字外敌来犯,曹刿请.(请求)见,曰:“吾虽山野之人,尚能效力,请.(请让我)从军战。”王许之。及凯旋,有司以其功请.(请示)于朝,王设宴,为其庆功。其后,王时时前往请.(看望)之。(3)率率率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率”是象形字,甲骨文像丝网的样子。表示捕鸟用的有柄的网,后引申为“率领”。义项例句①子路率.尔而对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②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③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过秦论》)④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与妻书》)⑤大概,大致大率..十里一亭,亭有亭长(《汉书》)⑥读lǜ,一定的标准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史记》)答案①轻率②全都,一概③率领,带领④顺着,沿着识记方法“率”的本义是“循着,沿着”,就是有所“遵循,依照”。有所“遵循”,当然就会有“一定的标准”;有了标准,所有的人“一概”必须遵从。阅读小迁移——解释加点字孔子率.(带领)弟子东游,路遇一妇人倒地,子曰:“何以治?”子路率.(轻率)尔对曰:“以草根治,病可愈。”颜渊不以为然,曰:“医者,需对症下药。若率.(全都)用草根而治,病愈重,则何如?”2.辨析通假字(1)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①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______同______②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________同________③善刀而藏之________同________答案①涂途②说悦③善缮通假字至少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读音相同或相近;②字形相似,有部分偏旁相同。(2)迁移运用阅读下面的文段,指出其中的通假字。曲突徙薪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①,旁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②,余各以功次③坐,而不录④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无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宾邪?”主人乃寤而请之。(节选自《汉书·霍光传》)注①直突:笔直的烟囱。②上行:上座。③功次:功劳的等级。④录:记住,指邀请。文中的通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否嘿—默息—熄乡—向亡—无邪—耶寤—悟参考译文有一个造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的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客人便对主人说:“重新造一个弯曲的烟囱,将柴草远远地迁移,不然的话,会有发生火灾的忧患。”主人沉默不答应。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于是,主人杀牛摆酒来感谢他的邻人,被火烧伤的人在上座,其他的各自以功劳的大小依次坐,但是没有邀请说改成“曲突”的那个人。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也不用破费杀牛摆设酒席,始终也不会有火灾的忧患。现在评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建议‘曲突徙薪’的人没有受到恩惠,而被烧伤的人却被奉为上宾呢?”主人这才醒悟,(然后)去邀请那位客人。3.重点句式——被动句(1)指出下列被动句的句式特点。①百姓之不见保②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③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④吾属今为之虏矣⑤若属皆且为所虏⑥故内惑于郑袖⑦妆成每被秋娘妒⑧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⑨受制于人⑩戍卒叫,函谷举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见”表被动②“见”表被动③“见……于”表被动④“为”表被动⑤“为所”表被动⑥“于”表被动⑦“被”表被动⑧“受”表被动⑨“受……于”表被动⑩没有标志词,需要根据上下文意思进行判断(1)文言文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被动词来表示被动;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因此,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被动句,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标志词进行判断,如上面的①~⑨句;二是根据上下文意思进行判断,如上面的第⑩句。但是,“于”“受”等词语在文言文中还有其他意思,并不全是被动词。所以,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被动句,关键看主语是不是被动地接受了谓语的行为。(2)关于“见”:“见+动词”不一定是被动句,“见”有时作指代性副词,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如“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见丁宁”即“嘱咐我”之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也是此种用法,意为“原谅我”。(3)翻译被动句时,一定要有明显的被动词“被”或“受到”。(2)迁移运用Ⅰ.下列各组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A.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B.锲而不舍,金石可镂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D.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答案A解析A项中的“为”是“替、给”的意思,不是被动句的标志。Ⅱ.阅读下面的文段,找出其中三个被动句并翻译成现代汉语。太祖(曹操)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自首请罪),犹惧不免。冲(曹冲)谓吏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自首)。”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报告,让……听到),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同“悬”)柱乎?”一无所问。(《三国志·曹冲》)被动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译文: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被动句:①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②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③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译文:①曹操的马鞍放在兵库中,被老鼠咬烂了。②如今(我的)单衣被老鼠咬烂了,因此(感到)悲伤。③我儿的衣服在身旁,尚且被咬坏,何况挂在柱子上的马鞍呢?解析第①句标志词是“为……所……”;第②句标志词是“见”;第③句没有标志词,需根据上下文进行判断,是意念被动句。参考译文曹操的马鞍放在兵库中,被老鼠咬烂了。仓库管理员知道罪大当诛,怕得厉害,商量好想负荆请罪,但还是怕不能免罪。曹冲告诉他们:“等三天以后再去请罪。”曹冲于是用刀刺烂单衣,就像老鼠咬啮的一样,假装特别不高兴,脸上布满了愁容。曹操看到了问他什么原因,曹冲回答说:“世俗的人认为被老鼠咬烂衣服的人,他的主人会不吉利。如今(我的)单衣被老鼠咬烂了,因此(感到)悲伤。”曹操说:“这是胡说八道,用不着苦恼。”一会儿,仓库管理员来告诉曹操马鞍被咬之事,曹操笑着说:“我儿的衣服在身旁,尚且被咬坏,更何况挂在柱子上的马鞍呢?”一点儿也没责备(仓库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