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小池》教学设计实用5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好文供参考!1/22小学一年级《小池》教学设计实用5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小学一年级《小池》教学设计实用5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小池》教案1荣成市实验小学一年级语文学科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课型新授课题13、《古诗两首》(所见/小池)课时两课时设计教师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激发对祖国古典文学好文供参考!2/22的热爱之情。教学方法设计情景教学法。诵读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一)看图激趣图上画了谁?他在干什么?他想干什么?(二)初读感知,了解诗歌大意1.齐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三)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1.自由读,结合图画理解诗意。2.小组内交流自学。3.课堂讨论自学中的疑难处,教师相机点拨。4.教师范读,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四)简述诗意,熟读成诵1.教师简述诗意。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诗意练习背诵。(五)启发想象,感情朗读1.联系诗好文供参考!3/22意,激发学生想象。2.有感情地朗读。(六)读一读,想一想(七)书写生字(八)评价、指导本课是两首古诗。袁枚的《所见》写的是“意欲捕鸣蝉”的情趣。杨万里的《小池》写的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情景。这两首古诗贴近学生的生活,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夏天的情趣。学习古诗,重在吟诵,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可以定为: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培养朗读古诗的兴趣。2.认识“所、枚”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3.背诵两首古诗。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反复朗读,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古诗大意是:在茂密的树林中,一个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唱着嘹亮的歌儿,歌声穿过树林飘向远方。树上的蝉“知了、知了”地叫个不停。忽然牧童停止歌唱,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初夏的早晨,阳光灿烂,我们来到一个幽静的小池边,只见水池中已经长出了一些嫩绿的荷叶,有的荷叶还没有完全展开,只是露出一个尖尖的小角;池里的泉眼正在悄悄地流动,池水非常清澈,倒映着浓密的树阴。这时候,飞来几只蜻蜓,有一只飞累了,落在尖尖的荷叶上休息。学生看图,交流图意。指导学生有顺序观察,并进行语言训练。好文供参考!4/22老师进行朗读指导。进行认字教学,学生交流认字方法。并进行词句训练。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互动设计朗读指导: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认字板块:联系前面的课文,熟字带生字,如:蜻———晴(同声旁)怪———惜(同偏旁)阳———阴(反义字)创造性识字,如:柔(把矛放在树上。)读词语,造句子识字。认读:可惜、爱惜;晴空、晴天;柔和、柔软池———池塘池塘里开满了荷花。露———露珠露珠在荷叶上跳舞。学生说诗意,并背诵。指导书写,并展评。好文供参考!5/22板书设计古诗两首所见小池课后反思这节课,较大的突破就是改变了古诗教学由老师牵引着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传统做法。课堂上,从学生自由背诵学过的古诗开场,引出今天要学的两首古诗。而后,安排自学时间,使学生有一个潜心读书的过程。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师生共同讨论,互相补充。对于学生没有弄懂的问题,老师安排了质疑环节,启发学生共同探讨。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探讨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设计,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小池》教案2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感受春天到来时小池塘的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准备:好文供参考!6/22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到了,细心的你发现了什么?2、过渡:春天多美啊,老师想带着你们一起去郊游,想去吗?让我们一起唱着《春天在哪里》出发吧。教师弹奏,学生全体起立唱歌踏步。3、好了,我们来到了一片青草地。(贴小朋友的图)小朋友,快看,你们看到了什么?让学生认真看黑板上的图,说清图意。二、学习课文1、整体感知课文(1)过渡: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清清的小池塘显得格外可爱。小朋友,让我们轻轻地打开课本,一起来感受小池塘的美吧!(2)自由读课文。(3)指名分段读课文。2、学习第一自然段(1)小池塘中水波闪动,池塘边的芦苇随风飘动,多美啊!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是描写的这个美丽画面,请小朋友们读读第一自然段,你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说说自己的好文供参考!7/22理由,然后通过朗读,把小池塘的美读出来吗?(2)学生自由朗读、指名读并进行评议。3、学习第二自然段(1)池塘里的水波一闪一闪的,就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那在这只明亮的“大眼睛”里,我们能看到些什么呢?请你接着读读第二自然段。(2)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3)谁来说说看?(4)指名读课文。并把相对应的图片贴到黑板上去。(5)美丽的小池塘倒映出了白云、太阳、月牙、星星,还会映出些什么呢?昨天刘老师让小朋友来动手画一画,谁想来展示展示?(6)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画图,贴在黑板上,并用“倒映在池塘里,像”的句子说话。4、学习第三自然段你觉得现在的小池塘美吗?对呀,引读“美丽的小池塘,明亮的大眼睛,映出一个”——五彩的世界。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1)五彩的世界倒映在小池塘里,把小池塘装点得格外漂亮。让我们拿起书,把小池塘的美景看个够吧!(2)齐读课文。6、时间不早了,我们就要离开小池塘了,此时此刻,你好文供参考!8/22想对小池塘说些什么呢?7、在我们伟大祖国广阔的土地上,美丽的`景色还有很多很多,这需要小朋友用眼去观察,用心去体会,这样你会发现更多更多的美!教学反思:《小池塘》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中的1篇阅读课文。这是1篇文字优美、形象生动、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的散文。它描写了春天到来时小池塘的美丽景象。课文运用拟人化手法,赋予静态的池塘以生命的动态方式呈现。课文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小池塘的水波,小池塘边的芦苇以及白云、太阳、月牙、星星倒映在水中的美景。它给孩子们带来了美的体验与享受。我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了直观、生动的课件演示来调动孩子的视觉器官,配以优美的音乐烘托,作用于孩子的听觉器官,一下子就把孩子带入了那种优美的意境,引起孩子读书的兴趣,让每个孩子都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孩子在朗读课文时能领悟到小池塘那充满生命力的美。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为了让孩子扎实、有效地掌握汉字,就必须通过调动学生主动探究汉字的愿望,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为此,我在教学汉字时把音、形、义进行分散教学。如:在初读课文时先扫清字音的障碍。请学好文供参考!9/22生先自主地学习字音,发现问题;再全班交流,把自己自学过程中发现的较难读的字去提醒大家注意。而识记字形,则是通过请学生自己寻找方法来记忆。形声字(姐、波)、会意字(鲜)它们都具有汉字典型的辨字识意功能。学生在识记此类汉字,不仅记忆方法多,而且还学得乐,掌握快。同时,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为了让孩子理解汉字间架结构之间的美,我则用了形象的比喻:把“吹”的口字旁比做是人的嘴巴,不能写得太大;把下边的“人”比做是一个人的腿,要又细又长些。鱼羊的味道很鲜美,所以就是“鲜”字。另外,我在教学时注意了引导孩子们进行拓展,如:“小池塘里还可以倒映出什么呀?用“()倒映在池塘里,像()。”拓展练习说话。”等。当然,我的课堂预设和生成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比如,由于紧张,有个别环节处理的不恰当,这是1篇优美的短文,我原想充满激情的放开声音去引导孩子朗读,可看到那么多老师听课,我觉得自己底气不足,想还是别班门弄斧了吧,最后也没有读成。由于自己准备的也不是很充分,最后留下的写字时间不是很多。《小池》优秀教案3教学目标:好文供参考!10/221.朗读并背诵古诗。2.理解重点词语“惜,爱,露,立”和诗句,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3.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语“惜,爱,露,立”和诗句的大意。教学难点:读诗联想画面,感受诗歌美景。教学过程:一、导入师:王冕学画中,他画的是什么呢?生:荷花(ppt1出示荷花图)师:是的,今天呀咱们就去学一首写荷花的古诗。那就是《小池》。来,一起读题目吧。生:齐读《小池》(ppt2出示诗的题目和作者)二、初读正音师:想知道这首古诗中的荷花是怎样的吗?赶快自己去读一读吧。读的时候读准字音,读通句子。(ppt3出示整首诗)生:自读全诗。师:大家读得热火朝天的。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呢?小老师,在哪里?好文供参考!11/22生:小老师教读。师:大家都是小老师呢!一起来读一读吧!生:齐读全诗师:真是会读书的小老师!现在调皮的字宝宝单独跑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ppt4出示“泉、惜、阴、爱、柔、露、蜻蜓”)生:认识师:小小火车开起来,火车开到哪里去?生:火车开到这里来。师:火车读一个字,组一个词;乘客跟读。(开火车读“泉、惜、阴、爱、柔、露、蜻蜓”)师:现在调皮的字宝宝又回到了古诗里,细心的孩子一定能发现它、读准它。来,齐读古诗。(ppt5出示整首诗)生:齐读古诗。三、深读诗文,理解诗意。(一)走近诗人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呀?(ppt6出示作者简介)生:杨万里师:有谁了解他吗?给我们讲一讲吧!生1:他是宋朝的。生2:他是个诗人,爱写诗。师:杨万里是南宋诗人,一生写过2万多首诗。他对自然好文供参考!12/22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写了很多景色优美的诗文。通过读他的诗,你仿佛就能看见那美丽的景色。(二)走近诗文那这首诗中描写了那些景物呢?请大家自己小声的读一读,找一找其中的景物吧!(ppt7出示整首诗)生:边读边找师:亮眼睛在哪里?谁来把你找到的景物说一说吧?生:景物有“泉眼、树阴、小荷、蜻蜓”(ppt8将诗中这些景物做强调:打圈,变色,放大均可。一定要突出)(如生没有找到,师要提示和追问)师:真是亮眼睛!师:引读:“泉眼无声,树阴照水”(师边说边用手指ppt提示生读)(ppt9只出示这一句)师:自己再去读一读这句吧!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生:泉水流了出来,阳光透过树荫照在水面上。师:描绘的景色有点美了呢!在这一句中呀我们需要知道“惜、爱”的意思就能更好的理解这句诗的意思了。谁来给“惜”组个词呢?(ppt10出示惜的意思,爱的意思)生1:珍惜生2:爱惜师:是的,这里的“惜”就是爱惜,泉眼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ppt11出示泉水图片)那谁在给“爱”组个词吧!好文供参考!13/22生1:喜爱师:是呀,映在水上的树阴喜爱这晴天柔和的风光。(ppt12出示这幅美景的图画)师:“泉眼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映在水上的树阴喜爱这晴天柔和的风光。”看到这样的景色你的心情怎样呢?生1:高兴师:那你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一读吧!生2:快乐师:来快乐的读一读吧。师:读得真快乐。现在你们就在这美景中呢!一起来带着你的感觉读一读这句诗吧!生:齐读“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师:那在第二句中你又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ppt13出示这一句古诗)生1:蜻蜓来了。师:还有不一样的吗?生2:蜻蜓站在了荷叶上。师:你从哪个字看出小荷叶是刚刚长出水面的呢?生:露师:那露出水面的小荷叶是什么样子的?生:小荷叶刚刚长出来,只露出尖尖的一个小角。(ppt14出示图片)好文供参考!14/22师:这个只露出一个尖尖的小角的小荷叶,发生了什么事情呢?生:蜻蜓落到了它的上面。(ppt15出示图片)师:那诗人为什么不用“落”而用“立”呢?(如生说的是站,则问“为什么不用站而用立呢?)生:用立更生动/更具体(如生没有说到师要提示)师:是呀,一个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