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训练1精巧构思,曲笔叙事——匠心独运,行文跌宕复习任务1.掌握记叙文构思的主要技巧。2.掌握记叙文叙事曲折的技巧。课前速览活动一记叙文构思技巧记叙文的谋篇布局可以说是文章的骨架,能够吸引人的谋篇布局贵在巧设计、妙安排,关键在“巧妙”上做文章。巧妙来源于对生活的真正体验、深切感悟,来源于对真实生活的高度概括或浓缩,来源于人人心中都有但笔下皆无的独特与新颖。一、“彩线串珠式”思路导图开头引入人、事、物情景故事明↓线暗↓线中间叙述具体情况情景故事明↓线暗↓线结尾回扣线索,点明中心情景故事“彩线串珠”,即用彩线将叙述内容组织起来。所谓“线”,即线索;所谓“珠”,即生动典型的材料,即一些情景故事。这种构思必须遵循“线显珠明,珠不离线”的原则,文中用于连缀材料的线索应该清晰明确,不能含糊,而且要在文中多次显现(或表现);所写内容也必须围绕线索展开,不能游离于线索之外。采用“彩线串珠式”结构模式,关键在于选准可以作为线索的人、事、物等。对于高中生来说,最好选择某一物象作为线索,不仅好写,而且容易生发诗情。一旦选定线索,首先要做到有始有终,前后贯通。其次,除能够通联外,还能起到彰显文章主旨、体现写作意图的效果。总之,应当在线索设定方面多动脑筋,真正做到科学合理,精彩巧妙。另外,在使用双线推进式时应注意:(1)叙事时,或两件事并行推行,或两件事交叉推进,要注意两件事之间的联系,选择好两件事的联结点。(2)要从“显”与“隐”的角度处理好双线主次,根据故事发展的需要,该显则显,该隐则隐。(3)要使两条线索巧妙融合。如果安排明暗两条线索,需要在交代明线的过程中,对暗线有一些提示。二、“倒叙式”思路导图“倒叙式”结构,是先将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面,然后再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来进行叙述的一种结构模式。采用这种结构模式,既能使文章结构富有变化,引人入胜;又能制造悬念,使情节先声夺人,激起读者追根溯源的兴趣;同时,又可使文章重点突出,避免语言上的平铺直叙。“倒叙式”结构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1)结局提前,后述过程。文章开头先把事情的结果写出来,然后再回过头来叙述事情发生的原因以及发展的经过,这样有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深化作品的主题。(2)精彩先置,光彩照人。这种形式的倒叙,一开头不直接把结局推出,而是把某一个很动人的场面或者事情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提到开头。把动人的片段提前,就要描写好这个动人的片段,使文章开篇即光彩照人。(3)引发回忆,由此及彼。这种形式的倒叙,先写眼前的事情,由此及彼,引起回忆,追叙往事。总体来说就是文章的开头部分,不涉及具体的内容,作者由眼前的某一事物引起联想,通过一段议论或抒情性文字,导入对往事的回忆,然后再将准备的故事按时间顺序原原本本地叙述出来,最后以一段议论或抒情性文字呼应开头,总结全文。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衔接自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漫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眉目不清。三、“对比映照式”思路导图“对比映照式”结构是选取有显著差异的两组内容(可以是相反或相对的两个事物,也可以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反衬式组合。其基本模式是:开头(引出材料)→主体(正面材料①、反面材料②对照)→结尾(抒情、议论)。行文时一定要写出对比点,为议论、抒情做准备。至于是先写正面材料还是先写反面材料,要视作者的构思和材料特点而定。运用对比手法可产生较强的艺术效果,但不能事无巨细地一味运用。采用“对比映照式”结构模式要注意:(1)要致力于人物性格的对比,从生活的对立统一中显示人物,寄托思想。(2)对比要尖锐、强烈。做到这一点有时可加大对比的分量和力度,使之集聚在一个焦点上,以产生巨大的艺术能量。(3)对比要真实、自然。既尖锐、强烈,又真实、自然,这才是对比艺术的极致。边练边悟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路上的情形,可能让人欣喜,也可能让人忐忑。你有什么样的“在路上”的经历呢?请以“在路上”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上面三种思路导图中的一种。写作指导关于“路”,可实可虚。实:路,道也。往来通行的地方。道~、~程、公~、水~……虚: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人生之路。可实写在路上所见到的风景(自然风景、人文风景),也可虚写在人生路上所遇到的让人忐忑的挫折和坎坷。一定要写“在路上”的经历,写身体和心灵“在路上”的思考和感悟。活动二记叙文叙事曲折技巧“文似看山不喜平”,叙事要讲究波澜。写出事件的波澜就是写出事件的曲折变化。要写出事件的波澜,一是善于选择本身就曲折复杂的事件来写;二是善于运用使叙事曲折的技巧。常见的技巧有:叙事技巧写作要领悬念法引起读者急切盼望心理的艺术手段称之为“悬念”。制造悬念的方法,大致是把正在发展的主要情节或矛盾冲突阻遏一下,暂时不把情节发展的结果或矛盾冲突的结果告诉读者,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期待或探究心理。抑扬法所谓“抑扬法”,就是根据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将生活素材抑扬交错地组织在一起,通过前后材料的反差,突出人物性格,揭示主题。“抑”是批判、贬损,“扬”是褒扬、赞美;而“抑扬法”则将贬抑与褒扬在塑造人物、渲染气氛、抒发感情等方面对立统一起来,把对生活的错觉、误会与正确认识等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统一于一个整体之中,使之两相对照,相互映衬,形成波澜起伏之势,从而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巧合法“巧合法”指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碰巧相遇或相合,使矛盾骤起或突然得到解决,从而使文势起伏曲折。巧合是发生在必然之中的偶然,它必须合理、自然、有意义。在具体设计巧合时,最好在前面先用伏笔把后面要发生的巧合做点暗示或交代,这样一来,巧合虽在预料之外,但仔细一琢磨,就会觉得又在情理之中了。总之,运用巧合技巧要从生活出发,如果瞎编乱造,就会弄巧成拙。误会法通常是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有意识地把生活中的一种行为、一种现象、一个事件、一个细节误设为另一种行为、现象、事件、细节,以形成误会,把读者的思维引向相反的方向,直到文章结尾时才点明真相,这样文章的前后就会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从而使文章波澜起伏,满足人们“文似看山不喜平”的审美心理。陡转法记叙事件时,顺着一个方向铺陈渲染,把读者的注意力和情感愿望吸引到这个方向发展的一种可能性上去,层层推向高潮,达到顶点时,笔锋突然一转,通过另一种结局的突然揭晓,掀起波澜,把读者对事件意义的理解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蓄放法“蓄放法”的运用主要是在组织篇章的过程中,有意将文章的主旨或感情潜藏起来,待行文到适当的时候,积蓄到一定程度,突然间将隐含于文中的主旨或感情爆发出来。虚实法正面直接地写叫实写,侧面间接地写叫虚写。虚写为实写服务。文章要以实带虚,虚中见实,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又一个波澜。边练边悟2(2021·北京)瓜熟蒂落、羽翼丰满,这是草木鸟兽成熟的模样;但对我们而言,真正的成熟却不仅仅指身体的长成……请以“这,才是成熟的模样”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叙事有一定的曲折性,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写作指导(1)审题:“成熟”是关键词,“但”后一转,表明“成熟”不只是生物体征方面的成熟,而是指“身体的长成”之外的成熟。这样一来,“成熟”的立意空间很大。面对成功,谦逊平和是成熟;面对失败,顽强不屈是成熟;面对问题,沉着冷静机智应对是成熟;面对苦难,不改初心迎难而上是成熟;面对争端,内心强大坚定立场是成熟,面对不公,不急不躁隐忍坚持是成熟……甚至,成熟可以是无数救国救民、为理想而奋斗牺牲的革命英烈;也可以是韬光养晦,大智若愚,懂得让自己位于“低谷”、藏拙守锋的后起之秀;还可以是余秋雨笔下那个被贬黄州、宠辱不惊的苏东坡——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2)演绎故事要符合“情节逻辑”。比如因果关系、时空联系、人物线索等自然逻辑,又或是作者根据表达需要自行设计的一套关联,比如象征性事物,作者有意穿插的细节和线索等。命题“这,才是成熟的模样”隐含着“那,不是成熟的模样”的意义。从“那,不是”到“这,才是”,“真正的成熟”转变是不是具备基本的事理逻辑,转变是否突兀,是否荒谬,这种意外突转的故事情节需要经得住思维的审视与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