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科技和工信局2023年重点工作总结汇报一、2023年工作情况1-10月,全区95家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下降12%;1-9月,完成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2.8%,完成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6.4%。预计全年规模工业增加值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一)突出服务保障,为企业发展赋能助力。持续开展“送解优”行动,累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困难35个,“点对点”为企业解读政策40余家次。新洺瀚食品、庆胜新能源、大地印务等7家企业申报的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专项资金等项目已通过评审;嘉联生态等12家企业申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涵海新材、展翔生物等8家企业获得小微基金融资贷款近4000万元。(二)培育市场主体,工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推动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目前止,全区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家,预计全年新增数量将达到8家。高新技术企业第一批成功申报认定8家,第二批申报的10家正在评审中。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全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10家,金联星特种材料成功申报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我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零的突破。入库创新型中小企业15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9家。三利和食品等7家企业通过省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三)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下发了《区打好科技创新攻坚仗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制定了工作制度。目前止,已编印工作专报4期,省、市新闻媒体上稿15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国泰食品酱腌菜绿色高效精深加工技术研发等6个市级项目已通过初审。实施创新成果转化攻坚。万雨合业等多家企业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君山银针等多家企业融入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洞庭湖区域中心岳阳分中心;金联星特种材料等多家企业正在准备成果登记资料。实施创新平台建设攻坚。完成了国家数字渔业湘北创新分中心挂牌,国泰食品、庆胜新能源申报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嘉顺泰食品、旺君龙水产养殖申报了星创天地,君山苇业公司申报了科普基地。正着力推进区申报省农业科技园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申报工作。二、存在的问题(一)工业基础薄弱。一方面,经济总量不大。我区现有规模工业企业95家,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总数量比不到5%,并且剔除空壳企业、停产企业,正常生产的企业仅70家。另一方面,发展后劲不足。缺乏大项目的支撑,招商难度大,项目质量不高。(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我区企业主要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大多数企业处于粗加工阶段,技术含量低,科技创新能力弱,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不多。(二)产业优势不明显。我区产业基础薄弱,现有的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存在企业规模小、家数少、产业链条短等问题,缺乏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龙头企业,与其他县市区相比没有竞争优势。三、2024年工作初步打算(一)加强运行调度。一是在分析研判上再加强。定期研判预期目标,强化监控分析;加大与区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力度,提高运行数据收集与分析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关联性,及时做好面上统筹和重点企业的具体指导。二是在运行监测上再精准。完善全区工业企业月度监测分析制度,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跟踪研判、预测预警,确保主要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三是在主体培育上再发力。建立完善小微企业培育库,对标规模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标准,加大主体培育,全年力争完成市定目标任务。(二)加强科技创新。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科技创新,重点引导金联星特种材料、劲阳电子、庆胜新能源、永金永磁铁等一批基础相对较好的企业,围绕改善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步伐,提高核心竞争力。鼓励支持国泰食品、李记食品、三利和食品等企业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三)加强助企纾困。持续深入开展“送解优”行动,加大企业纾困力度,帮助企业解决在用工、资金、用水、用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助推企业发展壮大。落实国家、省、市、区各项惠企政策,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找准产业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因链施策,打通产业链存在的难点、堵点、痛点,围绕锻长板、补短板、填空白,促进产业链由小变大,由大变强,由强变优,实现引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