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三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关系——突破新高考第3题(解析版)✬题组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作为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精华,石雕、山水画等中国艺术品在海外有许多欣赏爱好者。对文化交融现象极为敏感的英美诗人常常透过本土语境去解读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应该说,他们在文化交融过程中画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威廉·叶芝钟爱中国的“天青石雕”。70岁生日时,叶芝收到一块中国乾隆年间的天青石雕。面对友人赠送的礼物,他灵感迸发,一年后发表了一首题为《天青石雕》的诗歌。中国学者早已经从这首诗探知叶芝与东方的关系。面对这尊展示悲剧、艺术以及中西方文化差异关系的艺术品,《叶芝诗集》译者傅浩先生认为“叶芝既肯定西方艺术对待悲剧的英勇,也向往东方艺术对待悲剧的超然态度”;广西民族大学张跃军先生认为“《天青石雕》是一首以文字为载体,蕴涵了浓厚道家思想的典型的中国山水画风格的读画诗”。在《致多萝西·威尔斯利论诗书信集》中,叶芝直言“这首诗几乎是近年来所作的最好的作品”。是什么使这位引领20世纪英语诗坛的爱尔兰诗人如此评价这首诗?这与当时叶芝所处的时局和艺术的功能关系密切,正如张跃军先生指出:“在20世纪30年代硝烟四起的欧洲,人类文明再次面临崩溃的边缘,叶芝尝试着从东方文明中寻找西方现代社会的出路。”面对动荡的局面时,社会通常召唤一位悲剧式的英雄人物,将人们带出困境,这就解释了为何叶芝首先在本诗中去勾勒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典型人物:“所有人在扮演各自的悲剧,/有阔步向前的哈姆雷特,有李尔,/那是奥菲利亚,那是考娣莉;/可是,若终场来到,/大布即将落幕,/若配得上剧中的显要角色,/就不会说台词时哭泣。/他们懂哈姆雷特和李尔的快乐;快乐改变着所有的恐惧。/所有人都曾追求、发现和丧失快乐;/谢幕;极乐之光照进头顶:/悲剧达到极致。”由此可见,在危难时刻叶芝仰仗西方的悲剧艺术去弥合人类的悲伤。面对悲剧,如果说“绝望中英雄般的呐喊”堪称是西方逾越悲痛的一种手段,那么东方应对悲剧时的“恒定”姿态也是一种良药,这正是诗人在观察这尊中国石雕时获得的感悟。在这块石雕上,隐约可以看到中国雕刻家雕刻的山峦、庙宇、树木、小径和正要登山的隐士和弟子:“天青石上刻着俩中国人,/身后还跟着第三个人;/他们头上飞着只长腿鸟,/那是长生不老的象征;/第三位无疑是个仆人,/随身携带着一件乐器。”无须详细描述,叶芝经过简单勾勒就展示出一幅典型的中国印象。“恒定”即长寿与定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长寿经常与世外桃源中具有仙风道骨、驾驭仙鹤的居士联系起来,用以形容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淮南子·说林训》有记:“鹤寿千岁,以报其游。”叶芝笔下的“长腿鸟”无疑就是这种带来长寿意蕴的仙鹤。从他以往作品来看,叶芝心中的确有一种逃离喧嚣、安居于清静之地的愿望,如他时而踏上“因尼斯弗里小岛”,时而“驶向拜占庭”。在本诗中,叶芝仿佛转移到东方神秘的圣山间。诗人宛如旁观者,在记录“注视整场悲剧”的居士们的同时,也似乎听到“悲悼的曲风”:“每片因颜色消退的石头,/每处偶然的裂缝或凹陷都像河道或是一场雪崩,/或是依然下雪的险坡,/尽管李子树或樱枝无疑/熏香了半山腰那小凉亭,/那些中国人仍向上攀爬,/我乐意想象他们坐在那;/在山峦之上,天宇之上,在那里注视着整场悲剧。”在雪崩和险坡这种逆境之下,石雕中的中国人没有像诗人所想的那样坐在山腰的凉亭内注视着整场悲剧。令他吃惊的举动来自那些无视充满裂缝或凹陷的石头继续选择向上攀爬的中国人。在攀爬过程中,诗中的人物不仅有迎难而上的意志,还有弹奏悲悼曲艺的乐观态度。与西方悲剧观不同,叶芝理解的东方并不是只关乎悲喜和胜负,更多的是长寿的心态和坚韧的精神。作为完美的“他国”形象,中国在叶芝心中象征着“恒定”的存在。《天青石雕》也被赋予了东方所特有的思想,当提到“东方永远有自己的解决办法”时,叶芝实则已经肯定了中国在处理动荡事件时的可取之处。在世界各大博物馆的展览中,很多中国的绘画、陶瓷、玉雕和书法,都以极高的地位吸引着观众。时至今日,日本仍收集了很多宋代名画。据斯奈德记载:“在十二世纪的南宋时期,当中国北部落入契丹人手中时,长江下游的城市成了落难艺术家和学者的避风港。日本禅宗和商人非常欣赏其中的一些画家。中国人以画换日本剑,用以击退北方入侵者,以至于现在很多这个时代的绘画都保存在东京。”面对蕴含异域文化的艺术品,诗人们很容易睹物思“情”。除了叶芝与斯奈德,还有凝视“希腊古瓮”而联想到“美与真”关系的济慈,以及观赏中国名画“潇湘八景”而创作《七湖诗章》的庞德,他们无不从中寻得宝贵的灵感。(摘编自陈浩然《英语诗人:走入中国艺境》)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章倒数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A.法国卢浮宫为挽回游客减少的颓势,举办了“维米尔和他的时代”特展,一段时间之内一票难求。B.人们惊奇地发现,古蜀遗址出土的金面具竟与古埃及、古希腊和美洲古代文明中的金面具“撞脸”。C.大英博物馆两年前将中国明代山水画《秋林读书图》立体化的尝试,在互联网上流传甚广,至今仍有借鉴意义。D.在欧洲,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喜爱中国瓷器,在凡尔赛宫建造“瓷宫”,特别收藏来自中国的青花瓷。【答案】3.D【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文章倒数第二段主要阐述了“在世界各大博物馆的展览中,很多中国的绘画、陶瓷、玉雕和书法,都以极高的地位吸引着观众”。A.体现的是博物馆为吸引游客采取的一些措施;B.体现的是中外文化的一些相似之处;C.体现的是博物馆进行的一些文化创新行为;D.体现了中国瓷器在西方吸引了一些观众,符合文章倒数第二段的观点。故选D。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把《乡土中国》列为阅读书目,高中语文教材第一次把整本书阅读纳入教学内容,因而备受瞩目。《乡土中国》是一本什么样的书?高一学生为什么要读《乡土中国》呢?第一,它揭示中国社会结构特点。《乡土中国》是一部具有通论性的社会学著作,主要内容是分析、解剖中国社会结构,以全盘的社会结构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的事实来说明乡土社会的特性,对农村的“五脏六腑”进行解剖,涉及乡村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家族制度、道德体系、权力结构等,详细分析了中国乡土基层社会的结构及其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著名的“差序格局”概念。作者认为,“差序格局”区别于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作者还指出,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是礼俗社会,不同于西方的法理社会。第二,它具有丰富深厚的人文底蕴。作为一位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学贯中西,既有扎实的传统文化功底,又系统地学习了西方社会学和人类学。作者擅长实证研究与深度描写,把中国社会的特点与西方社会进行对比,用大量论据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比如为了说明“差序格局”,作者引用《论语》中“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即自己总是中心,像四季不移的北斗星,其他所有的人都在随着他转动,还将《孟子》的“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与墨家的“爱无差等”、美国《独立宣言》相对比,从而让高深枯燥的理论知识、艰涩难懂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将《乡土中国》纳入高中语文教学内容,无疑能够帮助学生深刻认识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文化自信。第三,它“杂话”特点突出,可读性强。作者自称《乡土中国》中的文章是“杂话”,其实这正是本书的特色。在内容上,涉及城市、乡村,古今、中外,材料充实,互连互通,收放自如,论证有力;在结构上,前后照应,相互贯通;在表达方式上,有叙述、描写、议论、说明等,形式多样,自由灵活;在表达技巧上,综合运用比喻、对比、类比、引用、举例等手法,通俗易懂,质朴自然,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既严谨缜密,又灵活多样,文采斐然,具有很强的可读性。高中生阅读《乡土中国》,至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首先,可以帮助高中生全面认识中国,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其次,可以增强高中生的探索创新意识。费孝通说:“我并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已有的知识,这些学生们自己可以从书本上去学习,而主要是在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作为教师的人就得带个头。”它还能提高语言运用、逻辑思维、审美鉴赏、文化传承等关键能力和语文学科素养,的确是一部值得高中生阅读的经典论著。(摘编自顾之川《为什么要读〈乡土中国〉?》)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先提出两个问题,再从不同角度分别回答,各角度之间构成一种并列关系。B.文章论述《乡土中国》揭示中国社会结构特点时,将中国与西方社会详细对比。C.文章第三段以“差序格局”的论述为例,指出《乡土中国》有浓厚的人文底蕴。D.文章第四段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展开论述,得出《乡土中国》可读性强的结论。【答案】3.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的能力。B.“详细对比”错误,原文只是简单说“‘差序格局’区别于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是礼俗社会,不同于西方的法理社会”,并未将二者进行详细对比;且“将中国与西方社会对比”是《乡土中国》,而不是本文。故选B。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学与哲学都源于生活,两者的融合和相互影响也是必然的。韦勒克与沃伦在合著的《文学理论》中就曾提出:“通常人们把文学看作是一种哲学的形式,一种包裹在形式中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史哲也是不分家的,古代士大夫往往集哲人、文人于一身。写作者在用文学语言进行表达的时候,就暗含了自己的价值观。文艺理论家知道文学理论及文学批评的源头都离不开哲学,文学作品中的思辨性也往往来自哲学。小说家中不少人本身就是学者,如戴维·洛奇、米兰·昆德拉等。他们来写小说,就非常关注小说的思想深度和哲学高度。哲学对文学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对单个作家或者作品的影响,更多的是体现为一种思潮,并促进文学思潮的出现。在西方文学史上,文学思潮更替和演变的根源,除了经济、政治等社会历史原因外,与当时的哲学思潮的引导直接相关,比如,存在主义文学的基础就是存在主义哲学思潮。作家应该是善听的耳朵、敏锐的眼睛;同时,作家也应该是时代、社会的记录者,是人民心声的倾听者。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最先考虑到的,可能还不是哲学问题,他将敏锐的视角和最大的热情投向了社会和人,发现其中值得书写的文学细节和文学命题。而作品的思想高度,又体现在作者面对问题时的角度、视野和判断能力上。问题,或者说矛盾和冲突是文学作品重要的叙述推动力。矛盾存在于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时代和社会之间。以小说为例,作家在呈现这些矛盾的时候,需要敏锐的洞察力、清晰的判断力,需要以思辨性作为支撑,特别是写一些社会热点题材和历史题材的作品。否则,小说的叙述将漂浮于故事的表面,最终迷失方向。文学是对人间烟火的反映,作品要在烟火之外为人们提供观看烟火的更为清晰的视角。有论者因此指出,真正的文学作品从来不缺乏价值关怀,它为读者提供了盲目性的关怀之上更具普遍价值和建设性的关怀。在处理带有历史方向性的矛盾和冲突时,作家需要找到某种平衡。作品中可以有悲壮的色彩,但生活要继续,读者更期待看到试图从困境中努力走出的人。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传统文化,这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在处理这类题材时,也同样需要作者具有思辨性的思维。作家哲贵曾说:“作为一个中国作家,注定跟中国文化捆绑在一起,思维和行动必然接受这种文化支配。就我个人而言,受这种文化滋养的同时,也深深地被制约。”但也有极少数人将中国传统文化直接与丑陋、愚昧、落后画上等号。很多文化现象,在出现之初,曾经引领“潮流”,是那个历史时代的文明象征。当社会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很多事物就完成了历史使命,从大众化转变成小众化,从社会生活中心退居边缘处。面对这样的事物,我们也应该给予恰当的定位,因为“它们以一个否定另一个的方式彼此联系着”。这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姿态。学者刘成纪认为,“一个读者没有哲学素养,从来不妨碍他审美……那些因文学作品热血澎湃、热泪盈眶的读者,绝不是哲学家。”但是就文学创作而言,如果没有哲学理论作顶层设计并建立框架,就永远无法为人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