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的教案精编5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小学数学四年级的教案精编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学数学四年级的教案精编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初步感受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2、数学思考:通过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并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3、解决问题: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4、情感与态度:使学生欣赏到数学运算简洁美,体验“乘法分配律”的价值所在,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教学重点: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教具准备:课件激问导学:一、激问导学创设情境,激趣引思。提出问题,筛选重心。活动一:买衣服。1、阅读理解:你发现那些数学信息?2、思考问题:请选择数学信息解答。3、汇报、交流。二、自主体验发表、反思:学生激活经验,尝试体验,引发观点活动二:计算周长。1、请你介绍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有哪些部分组成?2、请根据所给的数据计算它的周长。3、汇报计算情况。三、合作体验方法探究、学法指导、领悟提炼、培养学习能力。活动三:观察、对比。1、思考:你有什么发现?2、结合活动说一说列式的含义。3、试一试:你能用字母把列式转化为公式吗?4、汇报、交流。5、归纳、总结。四、实践体验综合实践体验,拓展延伸,感悟内化,对知识进行多元化运用体验。参考资料,少熬夜!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1)(24+8)×125=____×____+____×_____。(2)25×(20-4)=25×____—25×____。(3)45×9+55×9=(____+____)×_____。(4)8×27+73×8=8×(_____+_____)。2、下面各题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吗?为什么?把能用的写出来。(1)(12+31)+82。(2)17×17+15×16。(3)14×9+9×36。(4)(24+37)×8。3、思考题。(1)9×47+53×9。(2)25×(100—4)。五、课堂学习体验小结学生课堂学习评价,教师课堂教学反思,多元体验,共同发展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在计算中,你有哪些好的建议?(a-b)×c=?请你结合“买衣服活动”课后思考。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2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四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的内容。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学习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基础,也是进行单位换算的重要手段。它是小数的另一性质,它与前面所学的小数性质不同,主要是研究小数点移动如何改变小数的大小,是学习小数知识的重要内容。二、学情分析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十进制计数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知识之后学习的,所以学生对于小数的大小是有认识的。学生能发现小数点移动后,蕴含什么规律,学生还不清楚,还不能把小数点移动和小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建立联系。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的变化规律。2、过程与方法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合作探究与反思的能力,并渗透德育教育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析、比较并概括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参考资料,少熬夜!五、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引出新知1.比较小数大小:和;和;和;和2.让学生观察发现前两组根据小数的性质判断它们的大小不变,后两组小数中的小数没有变,小数点的位置变了,它们的大小是不同的。3.得出结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从而引出课题。(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积极性。1.创设情境:孙悟空打妖怪。2.让学生通过情境图,观察金箍棒的变化。(板书:9毫米,90毫米,900毫米,9000毫米)(三)辅助学生,试探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1.引导观察整数之间的倍数关系(1)让学生观察9毫米,90毫米,900毫米,9000毫米,并思考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倍数关系。(2)提醒学生“扩大了10倍”和“扩大到原来的10倍”之间的区别,规范学生的用词。2.联系新旧知识,发现小数点向右移动的秘密。(1)让学生把这些数量改成用米作单位。(板书:米,米,米,9米)(2)提问学生把以毫米为单位的数转化成以米为单位的数,那金箍棒的长短发生变化了吗?引导学生9毫米和米的大小是一样的。(3)通过整数间存在的倍数关系引导学生观察小数之间的倍数关系。(4)观察小数的倍数关系和小数点移动两者之间的规律(5)提问学生如果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五位?小数又会扩大到原来的几倍?(6)总结出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7)四人小组讨论得出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的方法(8)观察整数,由整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得到小数之间的倍数关系,观察小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和小数点移动两者之间的规律。(四)引导学生,自探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1.师:刚才我们通过金箍棒的过程已经发现了小数点向右移动的秘密了!孙悟空把妖怪打败了,他会扛着那根又打又粗的金箍棒回去吗?2.引导学生从下往上观察。3.小组讨论参考得出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的方法从而得出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4.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5.交流讨论得出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五)小结归纳,感触科学知识的重要性。1.让学生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和向左的规律。参考资料,少熬夜!2.创设情境,让学生知道一个小数点的重要性。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3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2、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技能。3、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4、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二、教学过程(一)猜谜语1、一头牛(猜一字:生)2、一斗米(猜一字:料)3、一月七日(猜一字:脂)4、五个手指(猜一成语:三长两短)5、七除以二(打一成语)——不三不四6、七分之八(打一成语)——七上八下7、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打一字)谜底是:口(意为“只”少“八”)8、灭火(打一数字)——一9、舌头(打一数字)——千10、添一笔,增百倍;减一笔,少九成(打一数字)——十11、双杠(打一数学符号)——等号12、你盼着我,我盼着你(打一数学名词)——相等13、不转弯的路(打一数学名词)——直线(二)、生活中的趣味数学14、一根绳子两个头,三根半绳子有几个头?解:8个头,(半根绳子也是两个头)15、1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再第三次对折,然后从中间剪断,共剪成多少段?解:9段16、一栋住宅楼,爷爷从一楼走到三楼要6分钟,现在要到6楼,要走多少分钟?答:15分钟17、桌子上原来有12支点燃的蜡烛,先被风吹灭了3根,不久又一阵风吹灭了2根,最后桌子上还剩几根蜡烛呢解答:5根三、课堂小结四、布置作业小学四年级优秀数学教案4教学目标:参考资料,少熬夜!1.了解数的产生,认识自然数。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十亿”“百亿”“千亿”,掌握整数数位顺序表,认识十进制计数法。2.在经历数的产生过程中,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和“实践第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使学生了解古老的数学文化,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教学重点:数的产生过程。教学难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和十进位值制的价值。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数的产生(一)导入1.师:我们身边有很多数,找一找。(人数、男生数、女生数、年龄、身高、体2.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可是数的产生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二)了解古代计数方法1.师:你知道远古时代的人是以什么为生吗?(打猎)对,他们以打猎为生,每次捕到猎物或捞到鱼需要知道捕获的数量,他们也需要数数,记录数的多少,但和那时的方法和现在不同,你知道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吗?(摆石子、刻痕、结绳计数)2.课件出示:图片师:比如,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在木头上刻道来计捕鱼的条数的道理也是一样。刻道计数和结绳计数也是如此。3.课件出示:师:这是我国挖掘出来的“甲骨文”上的“数”字,这个字就源于结绳记事。4.师:大家想,随着人们捕猎技术的进步,捕猎工具的发展,打到的猎物就会越来越多,相应的计数时,摆的石子就会越来越多,还是很不方便。怎么办?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数的产生,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体会古代计数方法的不便,产生对数字的需求。(三)符号记数1.师: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以后又随着文字的发展,逐渐发明了一些记数的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2.通过介绍古埃及人记数符号,揭示计数法就是表示计数单位的个数,体会没有位值带来的不便。(1)课件出示:师:这是古埃及人设计的计数单位。(2)课件出示:师:看看这个数用到了哪些计数单位,是多少?(4217)参考资料,少熬夜!你是怎么想的。(3)师:要想知道这个数表示多少,就必须看清有什么计数单位和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4)师:你能用古埃及的计数方法表示出太阳的直径1389000千米吗?试一试。(5)课件出示:(6)师:通过自己的尝试,你有什么感觉?(麻烦)(7)师:请你想一想,这种计数方法为什么会这么麻烦?(每个计数单位都要用不同的符号,表示数时,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就要画几次)3.介绍阿拉伯数字(1)课件出示:(2)师:由于每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各国的数字也不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流的增多,数字不同很不方便,就需要有统一的数字。这就是“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是谁发明的?公元八世纪前后,印度发明的数字传入了阿拉伯,在公元十二世纪又从阿拉伯传入欧洲,人们就误认为这些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后来就叫“阿拉伯数字”。设计意图:在用古埃及记数符号表示太阳直径的过程中,体会没有位置制时记数的麻烦。通过介绍其他各国的记数符号,体会同意数字的必要性。二、认识自然数及新的计数单位等,整理数位顺序表,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一)认识自然数1.师:用这10个数字能表示多少数?2.师: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3.看教材第17页4.师:通过看书,你还了解到了自然数的哪些知识。(二)十进制计数法的原则,体会位值制的价值。1.师:为什么仅仅这10个数字就能表示出许许多多的数呢?比如:999,都是9,它们表示的意思一样吗?(9在不同的数位)2.师:对,因为9在不同的位置,在右边表示9个一,在中间表示9个十,在左边9个百。同样的数字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的大小就不同,这样不用发明那么多的符号了,记数也不用那么麻烦了。(课件演示)3.师:如果再加1个石子,右边的9就达到10个,就可以放到中间,中间又够10组,就可以放到更高的位置,同样再够10组,就要再往左进一位。(课件演示)4.师:这就是人类的进步,能用位置来区分计数单位的不同,它使记数变得简单。设计意图:以“999”为例,认识位值制,感受它给计数参考资料,少熬夜!带来的便利。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原则,即“满十进一”。(三)认识新的计数单位,数位、数级,整理数位顺序表1.师:这里的位置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数位”,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数位?它们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2.师:你还能继续说出新的计数单位吗?它们所在的数位又叫什么呢?还有更高的吗?3.师: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作十进制计数法。4.师:我国习惯从个位起,每四位一级,分别是哪几个数级?课件出示:数位顺序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类推迁移规律认识新的计数单位、数位及数级,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