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1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PPT)-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突破高考第1题信息类文本阅读考点一筛选整合信息信息类文本阅读•阅读论述类文本时,需要确定“论”的内容,把握每个分论点的具体内容以及分论点之间的关系等,从篇章结构出发分析文本有何特点。•论述类文本说理性强,有的内容专业性比较强,这些都增加了考生的阅读难度。高考中的论述类文本,主要考查考生借助语文学习中的规律和方法,捕捉语言信息,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不是考查考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讲,阅读论述类文本的重点就是厘清文章的论述关系和行文的逻辑关系,捕捉关键信息。一、考点解读筛选信息,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阅读目的取舍信息的思维活动,捕捉和选取那些有效的、符合阅读目的的重要的语句,体会有关语句的隐含信息,舍弃那些缺乏关联性或无关紧要的内容。整合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阅读目的和要求,将文中相关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处理,即整理、综合、转换的过程。二、知识储备——(一)统观结构意识首先整体浏览文本,把握中心话题;然后圈画关键词句,概括材料大意;最后依据中心话题,整理出阐释中心话题的角度。力求读懂文本,关注论述类文本的核心概念、关键语句、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或实用类文本的事实报道或科普知识,其中材料的标题和出处有助于把握文本的中心话题甚至是作者的立场态度。二、知识储备——(二)明辨八大陷阱常用设误手段设误手段删漏改凑变造具体阐释删除原文的定语、状语、补语成分,从而改变原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造成断章取义。改换词语(名词、代词、副词、关联词等),导致曲解文意。随意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错位组合,使原意被扭曲。改变句子顺序或句间关系,使逻辑关系与原文不一致或不合事理。臆造出原文没有的结果、结论或事实,混淆是非。常见设误类型与辨析方法二、知识储备——(二)明辨八大陷阱设误类型错点设置辨析方法偷换概念命题人在解释或使用某概念时,故意换成另一个概念。关注选项在内涵、外延上同原文是否相符,有无遗漏或偷换。无中生有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依据,或原文中并无此信息。逐句比对,辨明原文有无此说法,或者原文中有误此说法的充分依据。张冠李戴选项把甲的观点、发现、成就等说成是乙的观点、发现、成就等。注意原文该信息的位置,梳理该信息所涉及的人、事、物、理的对应关系。以偏概全用部分代整体,用个别代一般,用特殊代普遍。字斟句酌,揣摩修饰、限制词语,关注原文的陈述对象和范围用词。混淆时态命题人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是既成事实。主要包括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注意比对表时态类词语与表揣测类副词,如: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之前、之后;可能、也许、大概等。因果混乱选项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而是强加因果。回归原文,核对条件、原因、现象和推论、结果、规律之间的对应关系。混淆是非选项将文中的肯定性观点予以否定,或将文中的否定性观点予以肯定。明辨原文阐述的肯定性或否定性观点,不可似是而非。曲解文意选项遗漏原文的关键词语或更改部分观点,或利用多义词误导,或断章取义,从而背离原文意思,歪曲作者的观点。认真研读原文,正确解读文意,特别注意揣摩概念与概念、事物与事物、事理与事理的关系。三、解题要领——切片比对分析法“切片比对分析法”即将选项拆解,切分成若干片段,逐一与分散在原文各处的相应词语、句子所在区域信息作比对,最后判断二者的说法是否吻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民间文学是广大人民长期社会生活的产物。它凭借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产生和流传,精确地反映了人们各方面的生活和有关的思想感情。它直接或间接地为人们的生活服务——给以知识、教诲、鼓舞和希望。作家文学也大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产物,是生活的反映并对生活起着一定的反作用。但是在这一方面,民间文学却有着自己的独特性。由于民间文学的创作者人数众多且生活在底层,他们能够比作家更广泛、更深刻地反映出社会生活。它的社会功用,也和作家文学颇有不同的地方。它更紧紧地粘贴着生活,比如不少劳动歌,就是人们在各种劳动进行中调整呼吸、动作和鼓舞情绪的不可缺少的东西。此外,还有一些作品真实地反映出当时下层民众的生活原型和精神状态,如《诗经·硕鼠》《古诗十九首》等。这些民间文学作品对当代考证历史事实、还原历史真实画面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和深刻的意义。【真题示例】我国的民间文学除了反映中国的历史之外,还兼容了世界文化。民间文学的某些体裁在国外,甚至在地理上相隔比较遥远的地区之间也有所交流。不同民族的民间故事、传说或谚语等,不仅有许多在构思、表现手法方面相似,有的故事连基本的人物、情节都相同或相似。像灰姑娘型故事、天鹅型故事等“世界大扩布”的民间叙事作品,就属于这一类。中国与邻近国家如印度、朝鲜和日本等,都有长久的文化上的交往。中国的民间文学在传承本国文化的基础上,兼容了其他民族的文化思想,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彰显着独特的魅力。此外,民间文学还有很大的研究现实的作用。过去劳动人民创作的无数的口头文学作品,起着辅助生活、哺养精神活动等社会作用。到了现代,人们又在社会现实的要求下,创造了新的民歌、传说和笑话,它们更广泛、更直接地配合人民的生活,反映人民的舆论,与同时代的进步作家的作品互相呼应和配合,起着帮助改革社会和推进生活的作用。总之,民间文学作品及其研究成果,是中华民族拥有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但有自己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也有独特的表演过程和传播方式。近年来,人们正在把这种特殊的、富有价值的劳动者的文学作为民族文学的重要部分,给以科学的探索和适当的叙述,努力使我们新的文艺学和文艺史具有更高的、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学术特色。(摘编自《民间文学的继承与发展》)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间文学产生于现实生活的需要,它像一面镜子,反映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B.民间文学比作家文学更能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两者的社会功用有较大的差别。C.我国民间文学兼容世界文化,由于受国外民间文学的影响,改变了原有的发展进程。D.到了现代,民间文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且能够更好地为人们的生活服务。【解析】“改变了原有的发展进程”于文无据。由原文第3段中的“中国的民间文学在传承本国文化的基础上,兼容了其他民族的文化思想,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彰显着独特的魅力”可知,我国的民间文学并没有改变原有的发展进程。【答案】C1.删繁就简。论述类文本的题量不多,文本字数却不少。要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正确答题,阅读文本时就要删繁就简。论述类文本重在阐述观点和事理,为了阐明观点和事理,就会引用一些资料,列举一些事例。在一个段落内,除去这些“资料”和“事例”,段落的大意自然就好理解。考生阅读时,可暂时剔除文本中做论据的文字,概括文本各段段意。这样,文本各段的意思和全文的中心意思就更加明确,考生也就可以理清全文的脉络,把握主要内容,迅速提取每一段的主要信息。2.重点勾画。要有效解决命题选项中的正误问题,考生就要重视在阅读时勾画出文本中的重点词句。在阐明观点的句子中,总领句、总结句、重复句都是重点句子;在资料、事例这类叙述性的文字中,重点词主要指人名以及表明作为、成果等的相关词语;在段与段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连接句,往往暗示了前一段和后一段的中心意思。这些句子就能反映文本的重要信息,是理解文本意思的关键。同时,这些内容很可能会出现在题目的选项里面,考生要重点勾画,以便在答题时可以及时找到对应的原文内容。【阅读技巧点拨】3.关注虚词。一些虚词看似很不起眼,但往往暗含很多信息,稍一疏忽,对文本的理解可能会大相径庭,因而需要关注虚词,把握虚词表达的隐含意思。考生在勾画重点词句时,不妨将一些重要虚词做上标记,如副词“凡是”“全”“将”“基本上”“已经”“也许”“可能”等,关联词语“如果”“因此”“但是”“然而”等,还有一些修饰限制性词语,对于理解文意也很关键,都要做上标记,以备答题时比对。4.排除疑难。从文本阅读的角度来说,专业术语和文言词语是读懂一般论述类文本的难点,但是,只要借助上下文的语境和相关的文言知识,这些难点基本上都可以解决。考生遇到这类内容,不妨进行必要的猜测和推断,力争弄懂这些专业术语和文言词语的意思,如果置之不理,可能会影响对后面内容的理解。由于论述类文本中有些内容表达起来比较抽象,为了说得具体,有时会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这也是文本阅读的一个难点,考生理解时要找出其“本体”,准确理解和把握含有修辞的句子的意思。5.紧扣语境。要准确理解文本中词句的意思,就要紧密联系语境,注意上下文的修饰、指代等暗示信息,从而把握其内涵。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的词句往往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些词句要么是关键信息点,如指代性词语、概念性词语,要么是承前或蒙后省略了的相关内容。这些词句往往已突破了其原来的意义限制,与具体语境结合而有了新的意义。因此,阅读时要联系全文,仔细理解这类词语,对文本的内容、思想情感形成整体感知,才能对文本的观点形成准确客观的理解,否则,很可能断章取义,出现理解上的偏差。6.审慎判断。论述类文本阅读一直以选择题为主。解答这类题,要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有时要逐字逐句地读,找出考查的信息和设置题目的角度。然后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有重点地阅读文本,画出与选项有关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比较、选择,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再分析剩下的选项及与之相关的语言环境,瞻前顾后,进行筛选,排除干扰选项,剩下的便是正确答案。这样做题,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率。比对词语①表范围、程度的词语②表时间的词语③表指代的词语④表是非的词语四、典题导引四、典题导引——比对词语理由:原文是“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选项将“工业社会”改成了“艺术生产”,偷换概念。例1.选项:从原因看,技术崇拜过分强调日新月异的现代技术对艺术创作和传播的作用,许多时候源于艺术生产中的技术消费。原句: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比对结果:(×)四、典题导引——比对词语理由:原文是指“一部优秀的艺术品”,而选项中没有“优秀的”限制了,无形中扩大了范围。例2.选项:艺术品总能上升到“终极关怀”的高度来加以理解。原句:一部优秀的艺术品,哪怕是写平平常常的事物,也总能上升到“终极关怀”的高度加以理解。比对结果:(×)四、典题导引——比对词语理由:原句是“不表达”,选项是“不充分表达”,程度显然是不同的。例3.选项: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构建严谨完整的科学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充分表达个人感情的。原句: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比对结果:(×)四、典题导引——比对词语理由:选项删去了原句中的“极可能”,把或然变成了必然。例4.选项: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原句: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比对结果:(×)四、典题导引——比对词语理由:原句中的“似乎”变成了选项中的“已经”,或然变成了已然。例5.选项: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已经证实:拥有联觉能力的人,除了看到数字和字母时,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皮层区域会被激活外,与颜色认知相关的V4区域也同时被激活。原句: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似乎可以证实以下的假设:对于正常人来说,当看到数字和字母时,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皮层区域就会被激活。但如果是一位拥有联觉能力的人,除了上述区域外,与颜色认知相关的V4区域也同时被激活。比对结果:(×)四、典题导引——比对词语理由:选项“借鉴小说的写法”说法错误,原句中的“我认为不是”已经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否定态度。例6.选项:进行时态的特点是能借鉴小说的写法,使散文更像小说,并使散文的场景、结构、节奏都发生相应改变,它既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原句:所谓进行时态的散文写作,不仅是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当读者迷惑

1 / 5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