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4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文言文阅读一、考点解读文言文语句翻译是文言文阅读题中的难点和重点,主要是考查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考查学生对古代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等基本文言知识的理解,以及准确地将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考纲要求(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等;(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日常积累要求:关键实词、关键虚词、特殊语法•通假字、重要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实词•重要虚词、固定结构。虚词•词类活用和各类句式。语法得分点设置:①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②古今异义③一词多义•实词、虚词;④词类活用•名作动、形作(使)动、动词使动、形容词意动、名词意动、名作状⑤语气揣摩•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复句关系方法:“代词入句”“代句入段”“代词入句”•细读句子,明确句子的陈述对象、谓语动词是什么,尤其要把作为得分点的关键实词、虚词代入句子中来确定其义。“代句入段”•将译句代入其所处段落中去读,看看该句在语意和语法上与上下文有无关联,有怎样的关联。如在语意上,该句与上下句构成怎样的叙事链、说理层次;在语法上,该句是否与前后句有对称关系等。二、知识储备——(一)译准关键实词1.准确判定关键实词准确判定关键实词能够最大程度圈定采分点,进而获得更高的分数。所谓关键实词,从词性上看,以动词居多,其次是形容词和名词。目前从考查频率上看,120个常用实词以及课内文本里的实词是复习的重点。但是近年来的高考题还经常考查一些不常见的实词,需要结合具体语境翻译。从特殊性上看,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后的词语都是关键实词。二、知识储备——(一)译准关键实词2.准确翻译关键实词需要特别注意的实词主要有多义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活用后的词语。多义词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选择词语的意思,在语境中确定多义词的义项,特别要注意一词中几个相近而又易混的义项。如“爱”,义项“爱护”“爱怜”“爱惜”较难区分。通假字往往从读音、意思等方面入手,结合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古今异义词主要关注单音节的同形异义词如“走”“谷”“金”等,以及双音节词的同形异义词,如“祖父”“妻子”“其实”等。活用的实词要特别注意以下五方面内容:第一,作状语的名词大都要在前面加二、知识储备——(一)译准关键实词上适当的介词,如“像……”“用……”“在……”;第二,活用为名词的动词、形容词,要用动词、形容词作定语并补出中心语;第三,活用为一般动词的名词,大都要带上该名词再加一个动词。如“填然鼓之”中的“鼓”应译为“擂鼓”;第四,意动用法要用“认为(以为)……”或“以(把)……为(看作、作为)……”的格式进行翻译。(当然,有的词可以用一个与“认为……”或“以……为……”意思差不多的动词翻译);第五,使动用法要按照“使(让)……怎样”的格式翻译。与意动用法一样,有的词也可以用一个与“使(让)……怎样”意思差不多的动词翻译。二、知识储备——(二)译准主要虚词1.主要的虚词有三种:(1)高考常考的18个虚词中的高频虚词,设为得分点的频率高,主要有“以”“其”“因”“乃”。以频率最高。在语境中,主要译准其介词义,如“用,拿”“把”“根据”“在”等义项;译准其连词义,如“用来”。另有实词义“认为”“率领”等也不可忽视。其翻译中考查较多的是其指示代词义“那”“那些”;另一重点是其副词义,如表示推测的“大概”,表示反问的“难道”,表示祈使的“可要”,等等。这些都需要结合“其”在句中的位置及语二、知识储备——(二)译准主要虚词境准确译出。“因”主要是对“于是,就”“趁机”“通过”等义项的考查。“乃”主要是对“于是”“才”“竟然,却”等义项的辨析。(2)可译可不译的虚词有一部分虚词,兼有助词和其他词性,如“之”“焉”“者”等。做助词时一般情况下可不译,但不能把其他词性义当作助词而不译。这里,尤其要留心“焉”和“者”。(3)部分出现频率较高且定为得分点的副词。主要有:①表程度:少、稍、略,愈、益、弥、更,最、极、甚、殊、太、二、知识储备——(二)译准主要虚词至、尤、良、大、绝、特、颇。②表范围:悉、皆、咸、俱、举、毕、凡,唯、特、徒、独、直、第、但、止、则、仅。③表共同:共、同、并、相。④表时间:既、已、曾、尝,向、初、曩、始、昔,常、素、雅、恒,方、正、适、会,俄、旋、寻、臾、未几、无何、斯须、既而,急、遽、猝、立、即,将、且、行将,终、卒、竟。⑤表语气:必、诚、信、固、果,不、弗、未、非、靡、亡、否、勿、毋、莫、无,殆、盖、庶、其、得无、无乃、庶几,岂、宁、庸、其。⑥表频率:屡、数、辄、每、频、累,复、更、再、又、亟。二、知识储备——(三)译准特殊句式要落实特殊句式的翻译,前提是能准确发现特殊句式。如何判断特殊句式,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抓标志如判断句,标志有“……者,……也”“乃”“皆”“非”等;被动句,标志有“为……所”“见”“于”等;倒装句,标志有介词结构、否定副词、“之”“是”等。2.重语感有些没有标志的特殊句式,我们可以边读原文边试着翻译,如果感觉语意不顺,或者不合情理,就要特别留意。如果感觉主语不是施事者,就要考虑是不是被动句了。二、知识储备——(三)译准特殊句式3.析结构有时,对句子进行语法结构分析也是必要的。省略句尤其要重视此法。如缺少主语、宾语甚至谓语的语句是常见的,翻译时就要补译出省略的部分。如“以”作介词时,在不少情况下省略“之”,地名前往往省略“于”等,通过结构分析可以发现。具有了发现特殊句式的能力,就可以按照相应的翻译方法准确答题了。二、知识储备——(四)翻译的原则和方法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要“一对一”地进行翻译,要竭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和原文一致。所谓“重在直译”,就是能够直译的词句,要尽量直译。意译则不拘泥于原文词句,根据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可以采用与原文差异较大的表达方法。意译,多用于一词或短语的翻译。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借代、互文等,翻译含有这些修辞手法的句子大都不能采用直译的方式,而应根据其修辞手法的特点进行意译。解答此类试题,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文修辞知识,二、知识储备——(四)翻译的原则和方法留心文言文修辞现象;二要结合语境,把握好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使用的修辞手法,恰当翻译。2.掌握翻译的基本要求:信、达、雅,重在“信”“达”信,就是指译文要准确地表达原文意思,不误译,不漏译,不赘译;达,就是指译文要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雅,是翻译较高层次的要求,在考试中一般不作要求。三、解题要领翻译文言语句主要可以参考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步:标画关键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重要的文言知识点,并且从中筛选出主要的动词、形容词、特殊句式等可以作为采分点的知识点。第二步:结合语境翻译每一个标画的关键词句,在分析实词意思的时候要联系120个高频实词和课内学习过的实词,便于正确把握词句的意思。第三部:注意本着直译为主的原则,先将每一个关键词句直接翻译,然后组织语言让整个句子通顺,表意清晰。如果个别地方出现语意不明的问题,要本着意译为辅的原则进行调整,力求语句明白准确。注:语境意识要强,语境即语言环境,分为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社会背景、知识积累、情理事理等)。文言文中所说的语境通常指内部语境,主要是文段语境和句子语境,很少涉及像现代文阅读那样的全篇语境。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18文言文翻译步骤(1)明年,西堡、沧浪诸寨蛮乱,成遣指挥陆秉与其子统分道讨平之。(4分)(2)永乐元年,上书,请严备西北诸边,及早建东宫,帝褒答之。(4分)四、典题示范(1)第二年,西堡、沧浪各寨的少数民族叛乱,顾成派遣指挥陆秉及自己的儿子顾统分道讨伐平定了他们。(2)永乐元年,(顾成)上书,请求在西北各边塞严加防备,以及尽早立太子,皇帝称赞并回复了他。温馨提示:1.回归教材。陈情表“猥以微贱,当侍东宫”。东宫,指太子,因太子居东宫。2.注意修辞手法。如使用了比喻、比拟、借代等修辞手法,要根据其特点给予恰当的翻译,如: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我认为老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更何况大的国家呢?)3.联系前后语境。(1)太祖渡江,来归,以勇选为帐前亲兵,擎盖出入。(2)从颍川侯傅友德征云南,为前锋,首克普定。我也来尝试译:明太祖朱元璋渡江时,(顾成)投奔到太祖军中,因为勇猛,被选为太祖帐前亲兵,为太祖擎掌华盖。译:(顾成)又跟随颍川侯傅友德征讨云南,作为先锋,首战就攻克了普定。(3)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译:于是说贾谊坏话道:“洛阳之人,年轻学浅,一味想独揽权力,使事情变得复杂混乱。”(4)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译:贾生屡次上奏,说诸侯封地有的接连数郡,不合古代制度,可以逐渐削减其封地。(5)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6)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译:每当诏令交下来讨论时,各位老先生都不能说什么,贾生都一一对答,每个人都感到他说出了他们想说的话。译:孝文帝很喜欢他,超级提拔,一年之内(贾生)就做到了太中大夫。(8)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译:田文说:“这就是我的地位在你之上的原因啊。”吴起才自知比不上田文。(7)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译:等到悼王死去,王室大臣暴乱而攻击吴起,吴起退逃到悼王尸旁并伏在尸体上。(9)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4分)(10)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4分)译:杨涟等起初不招认,随后担心不招认会被酷刑毙命,希望下至法司,得以稍稍缓死,日后再做谋划。译:都御史周应秋还认为主管官员受命追查不力,上书催促此事,因而使各人家族全都家破人亡。(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小题。义宁元年六月甲申,李渊使建成、世民将兵击西河。命太原令太原温大有与之偕行,曰吾儿年少,以卿参谋军事,事之成败,当以此行卜之。时军士新集,咸未阅习,建成、世民与之同甘苦,遇敌则以身先之。近道菜果,非买不食,军士有窃之者,辄求其主偿之,亦不诘窃者,军士及民皆感悦。至西河城下,郡丞高德儒闭城拒守,己丑,攻拔之。执德儒至军门,世民数之曰:汝指五、随堂演练(一)..野鸟为鸾,以欺人主,取高官,吾兴义兵,正为诛佞人耳。遂斩之。自余不戮一人,秋毫无犯,各慰抚使复业,远近闻之大悦。渊喜曰:以此行兵,虽横行天下可也。遂定入关之计。壬戌,军贾胡堡,去霍邑五十余里。代王侑遣虎牙郎将宋老生帅精兵二万屯霍邑以拒渊。八月辛巳旦,东南由山足细道趣霍邑。渊恐宋老生不出,李世民曰老生勇而无谋,以轻骑挑之,理无不出。脱其固守,则诬以贰于我。彼恐为左右所奏,安敢不出!渊曰汝测之善。老生不能逆战贾胡,吾知其无能为也。渊与数百骑先至霍邑城东数里以待步兵,世民将数十骑至城下,举鞭指麾,若将围城之状,且诟之。五、随堂演练(一)老生怒,引兵三万自东门南门分道而出。渊乃与建成陈于城东,世民陈于城南。渊、建成战小却,世民与军头临淄段志玄自南原引兵驰下,冲老生陈,出其背,世民手杀数十人,两刀皆缺,流血满袖,洒之复战。渊兵复振因传呼曰已获老生矣老生兵大败渊兵先趣其门门闭老生下马投堑刘弘基就斩之僵尸数里日已暮,渊即命登城,时无攻具,将士肉薄而登,遂克之。渊赏霍邑之功,军吏疑奴应募者不得与良人同,渊曰矢石之间,不辨贵贱。论勋之际,何有等差?宜并从本勋授。(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五、随堂演练(一)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军士有窃之者,辄求其主偿之,亦不诘窃者,军士及民皆感悦。(2)脱其固守,则诬以贰于我。彼恐为左右所奏,安敢不出!五、随堂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