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练4:表现手法比较+创作风格比较-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与默写专题练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专练4:表现手法比较+分析练习一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赠怀素草书歌(节选)李白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诗题和诗句看,本诗属于古体诗中的歌行体,篇幅、声律、韵脚比较自由。B.本诗刻画了怀素酒后运笔挥洒时激情奔涌、痛快淋漓、狂放疾书的形象。C.诗中作者既是写自己的观感,又是描摹怀素书法的神韵,二者水乳交融。D.最后两句写湖南七郡虽人口不多,但家家都请怀素题字,表明其造诣非凡。★★(比较阅读题型)16.南宋诗论家刘克庄高度评价本诗,说:“自有草书以来,未有能形容此妙者。”但也有学者怀疑本诗非李白所作。请你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本诗(节选部分)与李白诗作的相似之处,以作为本诗确为李白所作的佐证。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咏怀古迹(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构想出群山万壑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从正面描写昭君形象。B.颔联写昭君其人,诗人用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营造出了悲凉萧瑟的氛围,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C.颈联紧承颔联,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昭君不忘故土,魂魄月夜归来,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D.尾联用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写出了昭君的“怨恨”,这“怨恨”中包含着“恨帝始不见遇”的怨思。★★(比较阅读题型)16.本诗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使用相同的表现手法表达不同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6分)一、参考答案15.D.“最后两句写……家家都请怀素题字”理解错误。最后两句的意思是,湖南七郡多少名门大家,哪家的屏风和粉壁没有珍藏你的笔墨?这是名门大家,而非“家家”,“家家”不合情理。16.①运用大胆的夸张、新奇的比喻等修辞手法来刻画形象,表现自己强烈的感情。②善于借助联想和想象来描摹事物,抒发情感。③喜欢直抒胸臆,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这些内容都能佐证本诗是李白所作。二、参考答案15.A(A项中的“从正面描写昭君形象”错,应该是侧面烘托。)16.手法:两首诗都用了怀古伤今的手法。(2分)情感:①杜诗借昭君有才貌不被赏识,以及昭君对故国的思念与怨恨,(1分)寄托了诗人自己的身世之感和爱国之情,同时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的怅惘。(1分)②苏词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周瑜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1分)反衬自己年华老去、壮志未酬的忧愤及旷达洒脱的豪情。(1分)练习二三、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卢溪别人王昌龄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刘长卿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注]驿路楚云西。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注]金陵:唐代称润州为金陵。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标题“别”“送”看,两首诗都是送别诗,都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B.王诗后两句化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诗句,点明自己的行迹。C.刘诗首句“鼓鼙”一词原指军乐,后借指征战;同时呼应了题目“行营”二字。D.刘诗第二句点明友人此行的目的地是金陵,并以浮云喻指启程漂泊的友人。★★(比较阅读题型)16.这两首诗都写了送别之情,请赏析它们在写法上的精妙之处。(6分)四、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5~16题。长洲①怀古(唐)刘沧野烧原空尽荻灰,吴王此地有楼台。千年事往人何在,半夜月明潮自来。白鸟影从江树没,清猿声入楚云哀。停车日晚荐苹藻②,风静寒塘花正开。[注释]①长洲:苏州古称。②苹藻:苹与藻,皆水草名,古人常采作祭祀之用。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描写了莽原上野火烧尽草木,留下一片灰烬,显得荒凉空旷,唯有吴王楼台高耸如初。B.颔联写到千年过去,吴王已经不在,只有潮水伴着明月自来自往,历史变幻之感油然而生。C.鸟儿的影子在江树中忽隐忽现,猿猴哀鸣声彻云霄,运用了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的手法。D.诗人傍晚时分行经长洲,怀想昔日繁华停车凭吊,落日余晖中更见苍凉,也更显怀古之意。★★(比较阅读题型)16.分析该诗结尾与李白《越中览古》结尾在表达技巧方面的异同。(6分)三、参考答案15.选B(点明的应是友人的行迹。)16.(1)王诗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友人乘船在三峡附近、在月色下带着愁绪听猿啼,以此来抒发对友人的关切之情。(点明“想象”“虚实结合”1分,画面的描述和分析1分,“对友人的关切”1分。)(2)刘诗主要通过反衬手法,以江春不肯留、草色只管送的景物的无情,反衬对友人的不舍与留恋。(点明“反衬”1分,“景物无情”1分,“对友人的留恋”1分。)或:刘诗尾句化用了“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诗句,一望无际的春草绵延到远方,护送友人离开,暗含了诗人依依不舍的送别意绪。(点明“化用”1分,结合诗句赏析1分,点明“依依不舍之情”1分。)或:刘诗用拟人手法,赋予江春和春草以人的情感,借江春的“不肯留”和草色的“只管送”之无情,反衬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点明“拟人”1分,结合诗句赏析1分,点明“依依惜别之情”1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四、参考答案15.A(“唯有吴王楼台高耸如初”错误)16.同:①以景结情,含蓄蕴藉,让人回味。②与前文形成对比(衬托),突出情感表达。异:《长洲怀古》结尾是乐景衬哀情。《越中览古》结尾是哀景写哀情。(6分。相同点4分,每点2分;不同点2分;意思对即可)练习三五、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5~16题。赠怀素草书歌(节选)李白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诗题和诗句看,本诗属于古体诗中的歌行体,篇幅、声律、韵脚比较自由。B.本诗刻画了怀素酒后运笔挥洒时激情奔涌、痛快淋漓、狂放疾书的形象。C.诗中作者既是写自己的观感,又是描摹怀素书法的神韵,二者水乳交融。D.最后两句写湖南七郡虽人口不多,但家家都请怀素题字,表明其造诣非凡。★★(比较阅读题型)16.南宋诗论家刘克庄高度评价本诗,说:“自有草书以来,未有能形容此妙者。”但也有学者怀疑本诗非李白所作。请你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本诗(节选部分)与李白诗作的相似之处,以作为本诗确为李白所作的佐证。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咏怀古迹(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构想出群山万壑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从正面描写昭君形象。B.颔联写昭君其人,诗人用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营造出了悲凉萧瑟的氛围,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C.颈联紧承颔联,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昭君不忘故土,魂魄月夜归来,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D.尾联用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写出了昭君的“怨恨”,这“怨恨”中包含着“恨帝始不见遇”的怨思。★★(比较阅读题型)16.本诗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使用相同的表现手法表达不同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6分)五、参考答案15.D.“最后两句写……家家都请怀素题字”理解错误。最后两句的意思是,湖南七郡多少名门大家,哪家的屏风和粉壁没有珍藏你的笔墨?这是名门大家,而非“家家”,“家家”不合情理。16.①运用大胆的夸张、新奇的比喻等修辞手法来刻画形象,表现自己强烈的感情。②善于借助联想和想象来描摹事物,抒发情感。③喜欢直抒胸臆,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这些内容都能佐证本诗是李白所作。六、参考答案15.A(A项中的“从正面描写昭君形象”错,应该是侧面烘托。)16.手法:两首诗都用了怀古伤今的手法。(2分)情感:①杜诗借昭君有才貌不被赏识,以及昭君对故国的思念与怨恨,(1分)寄托了诗人自己的身世之感和爱国之情,同时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的怅惘。(1分)②苏词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周瑜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1分)反衬自己年华老去、壮志未酬的忧愤及旷达洒脱的豪情。(1分)练习四七、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卢溪别人王昌龄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刘长卿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注]驿路楚云西。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注]金陵:唐代称润州为金陵。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标题“别”“送”看,两首诗都是送别诗,都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B.王诗后两句化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诗句,点明自己的行迹。C.刘诗首句“鼓鼙”一词原指军乐,后借指征战;同时呼应了题目“行营”二字。D.刘诗第二句点明友人此行的目的地是金陵,并以浮云喻指启程漂泊的友人。★★(比较阅读题型)16.这两首诗都写了送别之情,请赏析它们在写法上的精妙之处。(6分)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插田歌(节选)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衣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比较阅读题型)15.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七、参考答案15.选B(点明的应是友人的行迹。)16.(1)王诗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友人乘船在三峡附近、在月色下带着愁绪听猿啼,以此来抒发对友人的关切之情。(点明“想象”“虚实结合”1分,画面的描述和分析1分,“对友人的关切”1分。)(2)刘诗主要通过反衬手法,以江春不肯留、草色只管送的景物的无情,反衬对友人的不舍与留恋。(点明“反衬”1分,“景物无情”1分,“对友人的留恋”1分。)或:刘诗尾句化用了“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诗句,一望无际的春草绵延到远方,护送友人离开,暗含了诗人依依不舍的送别意绪。(点明“化用”1分,结合诗句赏析1分,点明“依依不舍之情”1分。)或:刘诗用拟人手法,赋予江春和春草以人的情感,借江春的“不肯留”和草色的“只管送”之无情,反衬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点明“拟人”1分,结合诗句赏析1分,点明“依依惜别之情”1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八、参考答案14.B(B项,“蜿蜒起伏,时隐时现”错,第三句“田塍望如线”意思是远望田塍像条线,第四句中的“参差”一词在这里形容水光闪烁。)15.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②这几句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练习五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庚子荐饥(其三)戴复古[注]饿走抛家舍,从横死路岐。有天不雨粟,无地可埋尸。劫数惨如此,吾曹忍见之。官司行赈恤,不过是文移。[注]戴复古,南宋诗人。字式之,自号石屏,一生仕途失意,长期浪游江湖。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南宋庚子年间连续发生饥荒,流民充斥,殍死盈路,诗人有感于灾情写下这首诗。B.诗歌的前半部分侧重写饥民抛家离舍、饿死郊野的凄惨景象,历历在目,触动人心。C.诗歌的后半部分揭露了官府虚伪应付的罪行,笔锋犀利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