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素养训练:文言文专题训练1(解析版)-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学科素养专项训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学科素养提升训练(一)(文言文专题训练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严格按考试和试卷要求答题。一、文言文阅读(6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本题共5小题,20分)神宗万历二十年五月,倭.酋平秀吉寇朝鲜。时朝鲜王李公湎于酒,弛备,吉乃分遣其渠行长、清正等,率舟师数百艘,逼釜山镇。五月,潜渡临津,分陷丰、德诸郡。时朝鲜承平久,怯不谙战,皆望风溃。朝鲜王仓卒弃王京,令次子珲摄国事,奔平壤。倭遂渡大同江,绕出平壤界。是时倭已入王京毁坟墓劫王子陪臣剽府库荡然一空八道几尽没旦暮且渡鸭绿请援之使络绎于路,廷议以朝鲜属国,为我藩篱,必争之地,遣行人薛潘谕其王以匡复大义,扬言大兵十万,已擐甲至。贼抵平壤,朝鲜君臣势益急,出避爱州。七月,游击史儒等师至平壤,不谙地利,且霖雨,马奔逸不止,儒战死。副总兵祖承训统兵三千余,渡鸭绿江援之,仅以身免。报至,朝议震动,以宋应昌为经略..,员外刘黄裳、主事袁黄赞画军前。八月,倭入丰、德等郡,我兵稍集。而行长等颇习兵,诈谓不敢与中国抗,以缓我师。兵部..尚书石星亦谓诸将未得利,计无所出。议遣人探之。嘉兴人沈惟敬应募。惟敬者,市中无赖也。惟敬至,执礼甚卑。行长跪曰:“天朝幸按兵不动,我亦不久当还。当以大同江为界,平壤以西,尽归朝鲜耳。”惟敬既还奏,廷议以倭多变诈,未可信。我师利速战,乃趣应昌等统兵进击。十二月,以李如松为东征提督。上悯东征将士寒苦,特发帑金十万犒慰,且重悬赏格。羽檄..征兵几万余,如松率军至辽阳。而惟敬归自倭,称行长愿退平壤迤西,以大同江为界。如松大会将吏,叱惟敬佥邪当斩。参军请间曰:“籍惟敬绐倭封而阴袭之,奇计也。”应昌、如松以为然,乃置惟敬标营。二十五日,誓师东渡。我师无不一当百。是役凡得级千二百八十五,余死于火,及从城东跳溺无算。二十一年正月,平壤大捷。(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六十二》)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时/倭已入王京/毁坟墓/劫王子/陪臣/剽府库/荡然一空/八道几尽/没旦暮且渡鸭绿/B.是时/倭已入王京/毁坟墓/劫王子/陪臣/剽府库/荡然一空/八道几尽没/旦暮且渡鸭绿/C.是时倭已入/王京毁坟墓/劫王子/陪臣/剽府库/荡然一空/八道几尽没/旦暮且渡鸭绿/D.是时倭已入/王京毁坟墓/劫王子/陪臣/剽府库/荡然一空/八道几尽/没旦暮且渡鸭绿/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倭,我国古代对日本人及其国家的称呼。元末到明中叶多次在朝鲜和我国沿海抢劫骚扰的日本海盗,称为倭寇。B.经略,官名。唐太宗在边州置经略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掌管一路或数路军政事务。C.兵部,与吏部、户部、礼部、刑部、工部并称六部,兵部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饷军令等。D.羽檄,古代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传递军情一般都写在“檄”上,如果在其上插雉羽,则表示万分危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倭寇侵犯朝鲜,朝鲜是明朝属国,也是屏障,于是明朝决定派兵援助朝鲜,救朝鲜于水火。B.五月,平秀吉的军队潜水渡过临津,分别攻陷丰、德等郡,朝鲜王仓促间出逃,让次子李珲监国。C.史儒带兵抵达平壤后,因诸多原因,战事不利而战死。祖承训带兵渡过鸭绿江援助,也遭惨败。D.倭寇为了延缓明朝出兵时间,谎称不与中国对抗,并向沈惟敬保证不久便会从平壤撤兵。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时朝鲜承平久,怯不谙战,皆望风溃。(2)参军请间曰:“籍惟敬绐倭封而阴袭之,奇计也。”5.明军在援助朝鲜的平壤之战中为了争取胜利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本题共5小题,20分)会陈高宗狙,隋主即命班师..,遣使赴吊,书称姓名顿首..。陈主答之益骄,书末云“想彼统内如宜,此宇宙..清泰。”隋主不悦,以示朝臣。上柱国杨素以为“主辱臣死”,再拜请罪。隋主问取陈之策于高颎,对曰:“江北地寒,田收差晚,江南水田早熟。量彼收获之际,微征士马,声言掩袭,彼必屯兵守御,足得废其农时。彼既聚兵,我便解甲。再三若此,彼以为常,后更集兵,彼必不信。犹豫之顷,我乃济师,登陆而战.兵气益倍。又,江南土薄,舍多茅竹,所有储积,皆非地窖。密遣行人,因风纵火、待彼修立、夏更烧之,不出数年,自可财力俱尽。”隋主用其策,陈人始困。及受萧岩等降,隋主益忿,谓高颎曰:“我为民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命大作战船。人请密之,隋主曰:“吾将显行天诛,何密之有!”使投其柹于江曰:“若彼惧而能改,吾复何求?”晋州刺史皇甫绩将之官,稽首言陈有三可灭。帝问其状,对曰:“大吞小,一也。以有道伐无道,二也。纳叛臣萧岩,于我有词,三也。陛下若命将出师,臣愿展丝发之效。”隋主劳而遣之。贺若弼将轻骑..登山,望见众军,因驰下,与所部七总管杨牙、员明等甲士凡八千,勒陈以待之。’陈主遑遽,将避匿,袁宪正色曰:“北兵之入,必无所犯。大事如此,陛下去欲安之?臣愿陛下正衣冠,御正殿,依梁武帝见侯景故事。”陈主不从,下榻驰去,曰:“锋刃之下,未可交当,吾自有计。”从宫人十余出后堂景阳殿,将自投于井,宪苦谏,不从。后阁舍人夏侯公韵以身蔽井,陈主与争;久之,乃得入。既而军人窥井呼之不应欲下石乃闻叫声以绳引之惊其太重及出乃与张贵妃孔贵嫔同束而上。(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隋灭陈》)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既而军人窥井/呼之不应/欲下石/乃闻叫声/以绳引之/惊其太重/及出/乃与张贵妃/孔贵嫔同束而上B.既而军人窥/井呼之不应/欲下石乃闻/叫声以绳引之/惊其太重/及出/乃与张贵妃孔贵嫔/同束而上C.既而军人窥/井呼之不应/欲下石/乃闻叫声以绳引之/惊其太重/及出/乃与张贵妃孔贵嫔/同束而上D.既而军人窥井/呼之/不应欲下石/乃闻叫声/以绳引之/惊其太重及出/乃与张贵妃/孔贵嫔同束而上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班师,指调回出征的军队或出征的军队胜利归来。文中隋主此时并未打胜仗,只是调回军队。B.顿首,是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仪,古代九拜之一,即以头叩地而拜。在文中即为此义。C.宇宙,指天下。宇、代表上下四方,即所有的空间;宙,代表占往今来,即所有的时间、D.轻骑、轻装便捷的骑兵。如《三国演义》第二十四回:“且说张飞自以为得计,领轻骑在前。”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隋文帝做出撤军和攻打陈朝的决定,分别源于陈高宗驾崩和陈后主在给隋文帝回信中表现出的傲慢。B.高颎建议在陈国收获季节对其不断骚扰,又秘密派人潜入陈国烧其房屋,使陈国农时荒废,财力大耗。C.隋文帝被萧岩的叛变激怒了,他随即下令建造战船,拒绝秘密行事,公开替天行道,加快了灭陈的步伐。D.陈后主面对隋军的咄咄逼人的气势,不听从袁宪与夏侯公韵的建议,并与他们发生争执,躲进了井里。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犹豫之顷,我乃济师,登陆而战,兵气益倍。(2)臣愿陛下正衣冠,御正殿,依梁武帝见侯景故事。10.请概括隋朝君臣讨伐陈朝的理由。(3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20分)隗嚣矜己饰智,每自比西伯,与诸将议欲称王。郑兴曰:“昔文王三分天下有二,尚服事殷。武王八百诸侯不谋同会,犹还兵待时。高祖..征伐累年,犹以沛公行师。今令德虽明,世无宗周之祚;威略虽振,未有高祖之功,而欲举未可之事,昭速祸患,无乃不可乎?”嚣乃止。后又广置职位以自尊高。郑兴曰夫中郎将太中大夫使持节官皆王者之器非人臣所当制也无益于实有损于名非尊上之意也嚣病之而止时关中将帅数上书言蜀可击之状,帝以书示嚣,因使击蜀以效其信。嚣上书盛言三辅..单弱,刘文伯在边,未宜谋蜀。帝知嚣欲持两端,不愿天下统一,于是稍黜其礼,正君臣之仪。帝以嚣与马援、来歙相善,数使歙、援奉使往来,劝令入朝,许以重爵。嚣连遣使深持谦辞,言无功德,须四方平定,退伏闾里。帝复遣来歙说嚣遣子入侍。嚣闻刘永、彭宠皆已破灭,乃遣长子恂随歙诣阙.,帝以为胡骑校尉,封镌羌侯。郑兴因恂求归葬父母,嚣不听,而徙兴舍,益其秩礼。兴入见曰:“今为父母未葬,乞骸骨...。若以增秩徙舍,中更停留,是以亲为饵也,无礼甚矣。将军焉用之?愿留妻子独归葬,将军又何猜焉?”嚣乃令与妻子俱东。马援亦将家属随恂归洛阳,以所将宾客猥多,求屯田上林苑中,帝许之。嚣将王元以为天下成败未可知,不愿专心内事,说嚣曰:“今南有子阳,北有文伯,江湖海岱,王公十数,而欲牵儒生之说,弃千乘之基,羁旅危国以求万全,此循覆车之轨者也。今天水完富,士马最强,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若计不及此,且畜养士马,据隘自守,旷日持久,以待四方之变,图王不成,其敝犹足以霸。”嚣心然元计,虽遣子入质,犹负其险厄,欲专制方面。(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光武平陇蜀》)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夫中郎将/太中大夫/使持节/官皆王者之器/非人臣所当制也/无益于实/有损于名/非尊上之意也/嚣病之而止/B.夫中郎将/太中大夫使持节/官皆王者之器/非人臣所当/制也/无益于实/有损于名/非尊上之意也/嚣病之而止/C.夫中郎将/太中大夫/使持节官/皆王者之器/非人臣所当制也/无益于实/有损于名/非尊上之意也/嚣病之而止/D.夫中郎将/太中大夫/使持节官/皆王者之器/非人臣所当/制也无益/于实有损/于名非尊/上之意也/嚣病之而止/1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阙,古代在宫殿、祠庙或陵墓前筑有高台,通常左右各一,文中指帝王居地。B.高祖,庙号,文中指汉高祖刘邦,字季,沛县(今属江苏)人,故人亦称沛公。C.三辅,指汉代治理京畿地区的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后泛指京师附近之地。D.乞骸骨,使骸骨归葬故乡,古代官吏因生病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又称“移病”。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秀把关中将帅建言攻蜀的奏章转交隗嚣看,想派他去攻蜀以检验其忠信与否,隗嚣上书表示不应谋划攻蜀,刘秀因此对他有猜忌。B.隗嚣与马援、来歙交好,刘秀曾多次让来歙、马援劝说隗嚣入京朝见,许以高位显爵,隗嚣自知无功德而婉言谢绝,甘愿隐居乡里。C.隗嚣未准许郑兴归乡安葬父母的请求,并给他换住宅、加俸禄等优待,郑兴晓之以理,甚至愿以妻儿为人质,最终打消隗嚣疑虑。D.王元对刘秀怀有二心,他劝勉隗嚣不要受儒生之说牵制,因利乘便,蓄养兵马,占据要塞,以图一统天下或称霸一方,隗嚣认同这一谋划。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而欲举未可之事,昭速祸患,无乃不可乎?(4分)(2)是以亲为饵也,无礼甚矣,将军焉用之?(4分)15.郑兴劝阻隗嚣称王,又反对他大量设置官爵,其理由分别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6~17题。及第后归觐留别诸同年[注]白居易十年常苦学,一上谬成名。擢第未为贵,贺亲方始荣。时辈六七人,送我出帝城。轩车动行色,丝管举离声。得意减别恨,半酣轻远程。翩翩马蹄疾,春日归乡情。【注】同年:科举时代同榜考中的人。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联自叙攻读和及第的经历,借“十年”和“一上”的对比表达感情。B.“擢第”一联表达了诗人不看重功名利禄,更看重家乡父老的情谊。C.“时辈”句呼应题目中的“诸同年”,“送我”句交代“留别”的原因。D.“轩车”一联写离歌声中乘车出发时的情景,视听结合,富于动感。17.“及第”和“留别”让本诗呈现了两种看似矛盾的感情,诗人是怎样处理这两种感情的?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是“,”。(2)《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对“学”与“思”二者关系的辩证论述,他认为“,”。(3)古人常用“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