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小学教案【4篇】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93页95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周长、面积、体积等以及相应的单位;2.沟通几种基本图形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的内在联系,体积计算公式之间的联系,数学知识方法的内在联系,体会转化、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3.能正确计算常见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常见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能综合运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常见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常见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教学难点:能综合运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在生活中应用得非常广泛,有时我们要计算它们的面积,体积等,这就需要我们了解一些数据,运用到关于测量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图形与测量。板书课题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1.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认识1我们学校的综合楼准备粉刷和装修,工人叔叔正准备做一些数据的测量,我们也参与到他们中间去,好吗?2大家先想一想,测量哪些地方,会用到什么单位?问:什么是长度?什么是面积?什么是体积?2.测量单位及进率1我们知道测量除了数据之外还需要什么呢?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长度、面积和体积各自的单位,并说出它们之间的进率。2说一说请大家说一说1米、1分米、1厘米分别有多长,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1立方米、1升、1毫升分别有多大?3.前面我们已经分类复习了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您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分,把它整理出来。4.汇报交流。交流时要说出每类知识点要注意的问题。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您认为最容易出错的是哪部分内容?有什么好办法避免出错?我上小学教案【第一篇】教学内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难点:学会把总数看作1,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这类实际问题。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当堂检测1.红山小学校园里有一个花园,其中月季花的面积占1/4,杜鹃花的面积占1/3。月季花和杜鹃花的面积一共占花园的几分之几?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2.你能提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月季花占的面积比杜鹃花少几分之几?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2。1出示例2。指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尝试完成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吗?指出: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没有小括号,从左往右,依次运算;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2.完成教材第81页试一试。谈话:先想一想应该如何进行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81页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后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并在班级里交流。2.完成教材第81页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并说说:算式中的1表示什么?你是怎样想到用1表示全国人口的?3.完成教材第81页练一练第3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独立解答,然后同桌交流订正。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堂作业1.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月季花的面积占1/4,杜鹃花的面积占1/3,都是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的?(板书:1)3.你会列式求草坪的面积占几分之几吗?你是怎样想的?交流计算方法。你是按照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学生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算法预测1先把前两个分数相加,再和第三个分数相加;2三个分数一次通分,然后把分子相加,分母不变。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我上小学教案【第二篇】教学内容:教科书P89-90练习十三第4-10题教学目标:1.学生进一步感受圆的特征,能熟练地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了解圆心、半径与圆的位置、大小之间的联系,会运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等活动,加深对圆的认识,提高操作实践的能力,培养比较、抽象及概括等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主动参与操作、实践等活动,体验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和作用。教学重点:认识圆的相关属性教学难点:理解、归纳圆的相关属性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这节课进行圆的有关练习二、练习指导1.判断。1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2圆有无数条对称轴。()3画圆时,圆心决定圆的位置。()4要画直径是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4厘()5半径是2厘米的圆比直径是3厘米的圆大。()2.完成练习十三第4题。生口算,校对得数3.完成练习十三第5题。1学生先独立在书上画圆,再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画的圆大?2小组讨论:在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半径是多少?怎么确定最大圆的半径?3学生试画最大的圆。4全班交流①展示学生画的正方形内最大的圆。②指名说一说怎么确定正方形内最大圆的半径?圆的半径和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关系?③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4.完成练习十三第6题。1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交流。2全班交流:比较圆的大小,其实就是比圆的半径或直径的大小。5.完成练习十三第7题。生填空,交流填法问: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三、拓展练习1.完成练习十三第8题。生思考,说说自己的发现交流:为什么这样测量圆的直径?2.完成练习十三第9题。生思考,小组讨论指出:因为同一个圆的所有半径都相等,所以车轴装在圆心位置上,无论车论怎样滚动,车轴到地面的距离都保持不变。这样就可以使行驶的车辆始终保持平稳状态。3.完成练习十三第10题。先说出对称轴的条数,再画一画四、总结延伸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我上小学教案【第三篇】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上册“回顾整理——总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情境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巩固比的有关知识。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水平。3.通过交流整理与复习的不同思路,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习惯。教学重点:巩固比的有关知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课件出示三幅“奥运会”会徽旗帜图:分别是长3厘米、宽5厘米;长3厘米、宽厘米;长4厘米、宽厘米。师:你认为哪幅图最匀称?学生交流。师:能不能用数学语言描述长与宽的关系?学生交流。出示课题:比的整理与复习。二、回顾知识,整理归纳1.回顾知识,合作梳理1师:请大家四人小组合作,把所学有关比的知识用喜欢的方式整理出来。学生整理。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整理的情况与大家分享一下?小组代表汇报,全班交流。2师谈话:对于这一部分知识,你认为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3我们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是用什么方法得出的?学生交流:类推的方法。2.沟通联系,主体内化师:请小组讨论,比、除法、分数之间有联系和区别?请用表格的形式整理。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整理的情况与大家分享一下?小组代表汇报,全班交流。师:求比值和化简比有什么区别?请大家用表格的形式整理出来。全班交流。三、综合应用,拓展延伸1.判断1比的前项与后项可以是任意数。()追问:既然比的后项不能是0,而足球赛中常出现的“2:0”的意义是什么?它是一个比吗?使学生明确足球赛中出现的“2:0”不是数学意义上的比。2小强身高1米,他爸爸身高173厘米,小强和他爸爸身高的比是1:173。()3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不变。()4比的前项增加5,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要增加5。()58:4化成最简整数比是2。()6盐占盐水的1/20,盐与水的比是1:20。()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答案,交流师让学生说一说判断的理由。2.我班男生有24人,女生有18人,体育老师拿来14个篮球,怎样分公平呢?学生解决,集体订正答案。师生总结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特点、解题思路、检验方法。把人数改成男生有18人,女生有18人可以怎样解答?你发现什么?3.实际运用张叔叔和李叔叔、王大伯三家合资办厂,由于他们齐心合力,经营有道,一年下来,除去缴纳税款、发工资和其他费用,获得利润14万元。该怎么分配这些利润。现在同学们四人一组,也像他们一样围在一起,商量商量如何分配这14万元的利润。教师巡回,作适当的指导。四、全课总结,升华提高今天我们复习了比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用比解决问题的事例还很多,说说看比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我上小学教案【第四篇】教学目标:1、结合观察、操作活动,能够用自然的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2、了解折、画、比、量等多种认识图形的方法,体会研究图形方法的多样性。3、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获得空间和图形知识的经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教学难点: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画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长方形纸、正方形纸。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大家喜欢玩捉迷藏吗?老师把我们学过的两个平面图形藏在了这两张图片里,一张是数学书的封面,另一张是邮票,你能找出来吗?生:数学书封面后面是长方形,邮票的后面是正方形。(教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师: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你都知道哪些?生: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生:长方形有两条长长的边,两条短短的边。生:长方形长边叫做长,短边叫做宽。师:大家知道的可真多,那到底是不是像我们说的那样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进一步去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师板书:长方形与正方形)看看它们的边和角都有哪些特点。【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唤起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了解,再通过对“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你都知道哪些?”问题的回答,更好的了解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知程度,并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二、探究体验、加深理解1、长方形特点。师: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请大家找出一张长方形纸。(课件出示要求)要求:你可以借助直尺和三角板,用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看看长方形的边和角都有什么特点。(教师指出边和角)生:动手操作实践。师:同学们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对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发现?(学生将折和量的过程进行演示)生:我用三角板的直角量了量,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教师板书:四个角都是直角)生:我用直尺量了量,发现长方形两条短边的长度一样,两条长边的长度一样。生:我用折一折的方法,将长方形上下两条边重叠,发现两条边一样长;再将长方形左右两条边重叠,发现这两条边也一样长。师:大家通过量一量和折一折的方法,都发现了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上下边是相对的边,在数学中我们把它叫做对边,除了上下这组对边外,还有左右也是一组对边,所以在长方形中,也可以说是,对边相等。(教师板书:对边相等)教师评价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2、正方形特点。认识了长方形的特点,你能用刚才研究长方形的方法来研究一下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吗?要求:请你用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来研究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生:动手操作实践。师:同学们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对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发现?(学生将折和量的过程进行演示)生:我用三角板的直角量了量,发现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教师板书:四个角都是直角)生:我用直尺量了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生:我用了折一折的方法,先将上下两条边重叠,发现上下两条边一样长,再将左右两条边重叠,发现左右两条边一样长,再将对角重叠,发现相邻的两条边一样长,所以说,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教师板书:四条边相等)教师评价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相等。师:同学们太棒了,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都找了出来,请再仔细看一下黑板上它们的特点,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生:相同点是它们四个角都是直角,不同点是长方形对边相等,而正方形是四条边相等。【设计意图】通过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