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协作校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试语文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1高三语文-2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试题语文命题人:辽河油田第一高级中学刘英传审题人:辽河油田第一高级中学李伟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统筹处理好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要与精神生活需要之间的关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形成勤劳致富、共同富裕的文化氛围,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满自信、意气风发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摘编自孙璇吴肇光《立足新时代伟大变革,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光明日报》2022年11月30日)材料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戴维?古德曼曾在中国多个城市生活。在他看来,现代化的定义、路径和模式没有一定之规。“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通过创造更多机会,不断提升民众生活水平。”走访中国多地后,法国国际问题专家布鲁诺?吉格感慨:“中国的实践正推动西方研究者反思其既有观点,比如‘什么是发展’‘什么是民主’‘什么是好的国家治理’。中国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英国学者马丁?雅克表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等西方国家定义了“现代化标准”,但西方现代化导致了包括贫富差距悬殊在内的严重不平等问题。中国正在以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式,化解发展中遇到的挑战。“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了全新的现代化模式。”“各国需要为更加公平的财富分配而努力。”秘鲁学者卡洛斯?阿基诺认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为许多发展中国家解决贫困问题树立了榜样。中国促进共同富裕的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学习。英国政治评论员卡洛斯?马丁内斯认为,中国为促进收入、教育等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企业有序发展采取措施,推动共同富裕已经取得积极成果,有效改善了民众生活。(摘编自曲颂周輖陈效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国际社会看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日报》2022年11曰30日)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制度基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物质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政治保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共同富裕——发展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精神力量——丰富人民精神世界C.戴维?古德曼看中国现代化——现代化没有一定之规D.卡洛斯?阿基诺看中国现代化——中国为其他国家树立了解决贫困问题的榜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构筑了牢固的制度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创造了丰裕的物质基础。党的二十大明确将“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增强历史主动,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把握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原则、目标和关键点,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注入强劲发展动力。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共享这一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做大共同富裕的“蛋糕”,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创造不竭动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构筑坚实制度基础。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再分配的调节力度,鼓励与扩充第三次分配。要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把“蛋糕”切好分好,防止两极分化,让全体人民高三语文-3高三语文-4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仅有政治保证,也有思想基础、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和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推进共同富裕的政治保证。C.推进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要构建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D.国际社会是如何看待中国式现代化的?英、法、澳等西方国家的学者和政治评论员的观点虽有差异,但都认为在共同富裕方面为各国做了示范。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开头引述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共同富裕的论述,作为立论的起点,为文章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全文论述了新时代的伟大变革。B.材料一采用总分式结构,第4至第7段采用并列式结构,分别从四个维度阐述如何“立足新时代伟大变革,扎实推进共同富裕”。C.材料一第4至第7段虽然是并列式结构,但顺序并不能变换,因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分别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关键。D.材料二作为新闻,从国际社会的视角看待中国式现代化。材料选取了四个国家的五位学者和政治评论员的看法,很有代表性。4.共同富裕不仅是物质富裕,还包括精神富裕,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精神富裕的具体内涵。(4分)5.我们为什么不走西方式现代化的道路?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山水有相逢李娟春天的桂林,多雨。烟雨中的山水最为迷人。清晨,微风细雨中乘着一条小船游漓江,细雨落在身上,分不清是雨还是雾,空气清新如甘泉。青山如黛,江水如蓝。山都不高,也不陡峭,有的如小鹿,似碧螺,有的如蘑菇端坐在漓江之畔。山水青翠,令人神清气爽。想起诗人韩愈的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水边多凤尾竹,随着微风摇曳着身姿,在碧波中照影儿。江边停着一张竹排,竹排上蹲着戴着斗笠的渔翁,一口一口悠闲地抽烟,竹排的另一头蹲着两只褐色的鸬鹚,静静地望着江水发呆。渔翁将长竹竿伸向鸬鹚,它们就一头扎进清凌凌的江水里,不一会又游回来了,嘴里叼着一条小鱼,渔翁拿出一个竹篓,一手抓住它的脖子,它乖乖地将小鱼吐进竹篓里。鸬鹚神奇的本领,让孩子们看得出神。乘着小船沿漓江顺流而下,孩子们每人手里一支水枪,忙着互相打水仗,笑声与水声打成一片。午后,我们乘车离开桂林市去了阳朔,一路柳丝如烟,陌上花开。阳朔是一座山水环绕的小城,几分安逸,几分宁静。入住一家古朴雅致的民宿,大厅里有红木的茶台,茶杯几盏,竹椅几把。雕花的大床,推开木窗就看见几竿翠竹,映在粉墙上,窗外风雨潇潇,都是一幅水墨丹青。阳朔的西街多榕树,沧桑的老树有几百年了吧,几个人也合抱不过来。大树绿阴如盖,无数根须低垂着,仿佛大树的血液,它们重新回到大地深处,与泥土紧紧相连。微风习习,榕树下一片清凉世界。白发的老人们聚在一起在树下聊天,或者无言相对静坐着。大树的枝桠上蹲着几只黑色的小鸟,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或歌唱或低语。忽然想起黄永玉先生的一幅画,画着黑色的小鸟,画旁写着:“鸟是好鸟,就是话多。”令人忍俊不禁。走进西街深处,见有一座古朴的院落,木门开着,围墙上有砖雕的漏窗,几枝粉红的樱花从墙上探出头来。这里是画家徐悲鸿先生的故居。走进安静的院落,就看见一棵高大的玉兰树,郁郁葱葱,足有二十多米高。一树白玉兰盛开,花香袭人。徐悲鸿故居的牌匾是他的夫人廖静文题写的。抗战期间,画家徐悲鸿为躲避战乱,曾在小院居住了四年,当地人常常遇见他背着画夹,畅游阳朔的身影,他也与秀美的山水结下美好的情缘,他在这里创作了《漓江春雨图》《漓江风景》等名作。院中有一尊徐悲鸿的铜像,是他中年的模样,宽阔的额头,微笑着,深情的目光注视着一树玉兰,注视着他钟情的山水。走进屋内,墙上有他的画作《漓江风景》《骏马图》等。有一幅素描的自画像,是他二十岁的模样,眉目俊朗,眼神凛然,他坐在椅子上,微微仰着头,似乎在憧憬着。这是青春少年才有的眼神,心怀梦想,桀骜不驯,志向高远。那时的青春,就像是照在身上正午的阳光,明晃晃地耀眼。他说,好的画家,一定要一意孤行。面对绘画,他我行我素,只忠实于自己的感受,对艺术执着与痴迷,一往情深。夕阳西下,我们带着孩子们来到漓江边散步。兴坪山似画,阳朔水如晶。余晖洒在江面,半江瑟瑟半江红。江水清澈,石子清晰可见,孩子们脱了鞋子,卷起裤脚,站在清凉的水中嬉戏,水花四溅。我和朋友坐在岸边的石阶上,看着他们在水中游戏。孩子大声呼唤着,妈妈,水一点都不凉,快点下来呀……漓江两岸,树木葳蕤,春花烂漫,余晖将游人染成金色。山水有相逢,终会到桂林。秀美的漓江山水吸引了画家徐悲鸿,吴冠中、李可染也多次来这里作画。吴冠中笔下画过漓江四季美景,漓江春雪,漓江新篁,江上渔舟,写实与写意虚实有度,淡雅娴静,有一种东方审美的意蕴和韵味。想起画家吴冠中先生的画作《漓江山水》,那一年早春在阳朔,他和妻子来江边作画。一帧黑白的照片里,两人都穿着毛呢大衣,下雨了,江边的风大了起来,她一只手为吴冠中撑着雨伞,一手为他撑着画架。吴冠中站在伞下,不顾风雨潇潇,依然全神贯注地作画,忘了风雨,忘了衣服已经被雨水淋湿。中年的爱情那么动人、暖心。她是他的左手和右手,缺一不可,不离不弃。她是那个在雨中为他撑伞的人,在雨中陪伴他作画的人。人世深情,都在默默无言的相依相伴里。住在阳朔西街,晨起,独自去江边漫步。薄雾如纱,山水苍茫,静谧悠远。不远处的江畔有几户人家,屋顶上正升起袅袅的炊烟。在江水的转弯处,一群野鸭子自在地游来游去。山水之间有人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人间静美的画卷。晨曦里,一个人在小巷游走。昨夜落过小雨,青石板路越发显得洁净清幽。有卖花的中年女子挑着担子迎面走来,她的叫卖声旖旎婉转。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她头上包着蓝花布的头巾,担子里插满桃花、樱花、铃兰、白百合和一些不知名的小花,仿佛挑着一担春天。我跟着她的脚步,慢慢走,嗅着淡淡的花香,在阳朔的春天里,我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只做一朝的赏花人。(有删节)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按时间顺序,以游踪为线索,描述所见所感。文笔细腻,感情真挚,将桂林和阳朔如画的山水呈现在读者面前。B.大榕树“无数根须低垂着,仿佛大树的血液,它们重新回到大地深处,与泥土紧紧相连”,写出了作者独特的感受。C.文中引用古代诗人的名句,如韩愈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等,增加了文采。D.本文句式长短结合,整散相间,富于变化;运用比喻、比拟和对比等修辞手法,表达形象生动,语言富有诗意。7.关于文中游漓江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描写桂林山水时绘色绘形,运用比喻手法,突出雨中景物青翠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