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供参考!1/13《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精编3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精编3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诗句中的重点词语,能说出古诗的大概意思;凭借诗句,想象诗人与童子对话的情景,感悟隐者高洁的性格及诗人对他的仰慕,感受古诗的语言魅力。二、教学过程(一)走近诗人知“贾岛”1.同学们,人们写文章时的用词造句都要反复推敲。你们知道“推敲”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吗?这里边还有个故事呢!(师讲述贾岛因斟酌“推”、“敲”而冲撞韩愈的故事,并简介贾岛生平。)2.唐代诗人贾岛的创作态度极为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他的诗自然质朴、高度凝练、耐人寻味,一首《寻隐者不遇》便可见一斑。你看,唐朝大诗人韩愈是这样称赞他的——(课件出示: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好文供参考!2/13风云顿觉闲。天恐文章浑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再看看,北宋诗人梅尧臣又是怎样评价贾岛的——(课件出示: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3.贾岛的诗为什么能写得这么好呢?他是把诗当做生命的,用他自己的话说:“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他写诗以刻苦认真著称,常为得一个好字而费尽苦心。请看——(出示贾岛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4.唐朝后期,还有不少诗人成了贾岛的超级“粉丝”,把贾岛的画像和诗歌供奉起来,烧香膜拜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五言绝句。(课件出示:笛声悠悠,宁静的高山深林中,浮现《寻隐者不遇》的诗句,动情的配乐诗朗诵在耳畔响起……)[故事,是学生最喜爱的。悠扬的音乐,美妙的画面,动情的朗诵,能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习古诗的情境。而对诗人的了解,可以为进一步领悟诗歌作铺垫。(二)走进诗句识“童于”1.理解诗意。师:这首诗读来琅琅上口,简单易懂,老师相信同学们自己就能读懂。请四人小组合作学习,遇到不懂的地方互相讨论讨论。2.观察图画。诗人贾岛前往山中寻访隐者,可惜没有遇到,于是他以这首诗记录下了与隐者的徒弟的对话。请观察插好文供参考!3/13图,结合诗句想象诗人与童子是怎样一问一答的。3.引导推测。学情预设:“松下问童子”,是怎样问的?(师父在家吗?)你怎么知道诗人是这样问的?(根据童子答的“言师采药去”推断。)请用简练的表达还原诗人的问话。(在何处采药?在山中何处?)小结:诗人的写法多妙啊,寓问于答,言简而意丰。4。角色扮演。教师扮诗人间,学生扮童子答。5.揣摩心理。和童子对话的过程中,诗人的心理经过了怎样的变化过程。(出示填空题:诗人来到山中寻访隐者,见松树下站着隐者的徒弟,于是满怀地问:“请问你师父在吗?”童子答:”师父采药去了。”诗人有些,又问:“去哪里采药?”童子答:“就在这山里。”诗人一听,觉得还有找到隐者,于是又问:“在山里的什么地方呀?”童子答:“云雾弥漫,不知道在哪里。””唉!”诗人叹了口气,彻底了。)走近诗人走进“诗”——6.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诗只能让人明白诗句写了什么,仅得“象”;体会了诗中情,才得“意”。“意”与“象”相融合,才有意境。学古诗,既要显“象”又要得“意”。这一教学环节,利用多种手段,意在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诗情,感悟诗的意境。教学时要让学生领悟到:区区20个字,既描绘了有趣的情景,又隐含了诗人的情绪变化。这样才能让学生真切好文供参考!4/13地感受到古诗语言的无穷魅力。](三)走出诗歌寻“隐者”1.吟诵演画,品诗味。(1)同学们,我们的古诗多美啊!它的语言美,美在简练、生动;它的节奏美,像音乐般鲜明、优美;它的意境美,让人身临其境、陶醉其中。一样好东西,你爱它,会反复地看,反复地摸;一首好诗,我们也要反复玩味。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玩赏这首诗的韵味,可以深情地朗诵,可以配上调子吟唱,可以编故事,可以找同学演一演,可以简要勾勒诗中的画面……(2)学习成果展示。(3)小结。师:一首好诗,激活了同学们创造的智慧,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享受,诗人的才华令我们赞叹。[阅读欣赏是个性化的行为。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玩味古诗,可以激发创造潜能,张扬学习个性。多角度展示学习成果,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感受。]2.拓展延伸,赏诗文。(1)读贾岛的《寻人不遇》。“闻说到扬州,吹箫有旧游。人来多不见,莫是上迷楼。”要读出”诗人寻人,亦是赏景,景美心怡,虽不遇人,亦可品味其中乐趣”的情致。(2)读韦应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恃一瓢酒,远慰风雨好文供参考!5/13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思考:诗中哪两句诗与《寻隐者不遇》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相对应。(3)读僧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教师要为学生解释最后四句诗的意思。[语文教学应当有情感关怀的使命,应当有价值引导的功能。在欣赏诗文的同时,学生对诗人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也会深有感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悄然达成。语文课程的价值得以有力开掘。]《寻隐者不遇》的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培养对古诗的兴趣。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插图理解“不知处”的意思及诗句的含义。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诗中意境及隐者的高洁品格以及诗人对隐者的仰慕之情,感受人物鲜活形象,感受诗歌的内蕴美。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联系上下文并结合插图理解“不知处”的意思及诗好文供参考!6/13句的含义。难点: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诗中意境及隐者的高洁品格以及诗人对隐者的仰慕之情,感受人物鲜活形象,感受诗歌的内蕴美。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读这首诗的题目,推敲推敲,理解它的意思。〔寻,寻访。“隐者”是什么样的人?(古代隐居山林的人,一般都是有学问的贤士。)遇,遇到,碰到。〕谁能说说课题的意思?(诗人贾岛寻访隐者没有遇到)过渡:诗人为什么没有遇到隐者呢?让我们一起去读读、品品、推敲。(二)初读感知把握韵律1、课件出示全诗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边读边划出诗歌的停顿、重音,读准节奏。2、分组读,齐读。3、师:初读了古诗,你知道诗中涉及了哪些人物?(三)精读诗歌体味意境1、师:(出示插图)那么,图上画的这两个人是谁?(诗人和童子)好文供参考!7/132、诗人是在哪里碰到这个童子的?从诗中的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松下”指出了事情发生的地点,也是隐者的隐居之地。为什么作者要写“松下”而不写树下或其他的地方呢?我们一起来推敲。出示“青松”一诗,你一定能找到答案。我们知道松、竹、梅合称“岁寒三友”,古人写松树大多是为了表现什么?(表现孤傲高洁的品质)诗中是为了突出谁呢?(隐者远离尘俗的。风骨)3、这个童子与隐者是什么关系?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4、隐者采药的地点你找能到吗?这是怎样的一座山呢?理解“云深”(山深云雾浓),因为云深所以——“不知处”。5、请同学们认真默读古诗,读着读着,你仿佛听到了什么?(诗中的人在说话,也就是对话)他们在问什么?说什么?请你试着填一填。问答松下问童子(你师傅到哪去了?)言师采药去贾岛(你知道他在哪里采药吗?)童子只在此山中(具体是在山的什么地方呢?)好文供参考!8/13云深不知处6、你怎么知道贾岛这样问?小结:通过童子的回答,这首诗中哪些是童子的回答呢?我们来对读一次,师是诗人,你们就是——童子。同学们,你们真会揣摩,通过童子的回答能推测出贾岛在问什么。明明三番问答,贾岛采用了以答含问的手法,把诗精简为二十字,可见他在谋篇布局上的“推敲”,真了不起。7、来,我们同桌对叙,指名角色扮演,注意礼貌。(四)拓展升华体悟诗情1、这首诗的成功,不仅在于简炼,还贵在善于抒情。让我们再细细品读这首诗,从中你还能读出诗人在问答中的情感变化。(1)首先,我们看这个“问”字,当贾岛去拜访隐者时,是怎么的心情?一个问字,就透露出诗人饱含仰慕之情,他满怀希望而来。(板书:问满怀希望)(2)古时候交通不便,诗人千里迢迢前来寻访隐者却听童子“言师采药去”,诗人心情如何?答非所想,不遇隐者,满怀的希望一下子坠入失望,感情起伏跌宕,真如从沸点降至冰点。(板书:不遇失望)(3)当得知隐者在山中采药,“只在此山中”,这时如果进山寻找,有没有可能遇上?这又使失望之中萌生了了什么?一丝希望:隐者没有远去,或许还有见面的可能。(板书:可遇一线希望)好文供参考!9/13(4)可是,当听童子说“云深不知处”,他一阵茫然:看,云海漫漫,深远飘渺,隐者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此时,他又是怎样的心情?(板书:难遇彻底失望)是呀,满怀希望去拜访隐者,结果失望、又怀一线希望,最后彻底失望,一问一答,几起几伏,曲折、尽情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波澜。你们能再次通过童子的回答体会到诗人心情的变化吗?2、我们再来演一演这首诗的情景,注意人物的表情和心情的变化。评价。3、诗人以答代问,六句话简化成三句,而且一波三折,很了不起,同学们的表演也像这首诗一波三折,这是很难做到的,真不简单!4、这首古诗平淡中蕴含深沉,这就是苦吟诗人推敲的结果。让我们再一次齐读贾岛的这首寻隐者不遇(配乐吟诵)。练笔我们体会了《寻隐者不遇》一诗所描绘的情景,现在,让我们动笔把它写下来吧。(把古诗改写成1篇短文)四、板书: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问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不遇失望只在/此山中,可遇一线希望云深/不知处。难遇彻底失望好文供参考!10/13《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理解本诗的诗意。2、通过想像,拓展空间,感受诗的简炼。3、结合诗人的经历,感悟诗所表达的意境。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重点理解本诗的诗意。通过想像,拓展空间,感受诗的简炼。教学难点结合诗人的经历,感悟诗所表达的意境。教学准备:师:课件生:默写本教学过程一、导入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首古诗,(师板书诗题),生读题目。2、在自已本子上写下来,想想题目什么意思,提醒注意写字姿势。3、解题:知道什么是隐者吗?(板书隐者)隐者是哪一些人?(隐居山林的,有一定才能,但不原出去做官的人),你知道哪些比较有名的隐者。这些隐者,在隐居时一般不说姓名,只有雅号,如诸葛亮,人称卧龙先生,陶渊明,人称五柳先生。有些出家为僧为道的,好文供参考!11/13只有法号。4、寻:寻找,不遇:没遇到。5、完整地请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同意他的解释吗?6、是谁在寻找隐者呢?(板书诗人)知道贾岛这个人吗?你了解的贾岛是个怎么样的人?谁来介绍一下。(师相机补充,出示课件。)苦吟可能学生会说到,现只要结合课件随机梳理一下。其实,贾岛早年也算是一个隐者,知道原因吗?做过和尚,法号无本。后来还俗了,因为遇上了谁?韩愈,当朝的大官,韩愈看中他的才华,劝他去搏取功名,结果他在京城考了三十年,一无所成,所以只能苦吟。二、检查预习,初解诗义。1、师板书,反馈默写情况。对照黑板,检查一下,有没有写错的字?全对的举手。有没有觉得写得不太美观的字?给你时间,再调整一下。格式安排是否合理,一句一行。改一改。2、指名学生读古诗。3、解疑,有不理解的地方吗?提出来。学生相互帮助,理解诗意。童子何人?与隐者什么关系?(待童,徒弟,是儿子吗?)言师,言,说,谁在说?(童子)说谁?(师父),童子在说师父什么?好文供参考!12/13此:这,此山,这座山。深:云雾弥漫,浓得遮人视线。不知处:不知道去向。4、同桌练说,再指名说说诗意。5、练习朗读三、体会诗的凝炼,精妙。来,理解了诗意,我们来谈谈读后感,觉得这首诗写得怎么样?(自由讨论,好的觉得好在哪里?1、看出来了没有?这里面还省去了几个具体的提问。2、你能根据回答猜猜看,这里边诗人是怎么问的?(发言,初步了解)3、(出示练习题目)那你能把这一段诗人与童子的对话补充完整吗?自已说说。诗人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