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23一诊语文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语文参考答案1.B。A“接受不同解释和判断”错,原文对此是否定。C“测试”不是获得方式,“实干精神”不属于批判性思维。D社会意义应是“文明社会的前提和支柱”;“‘讲好中国故事’的根基”将意义窄化。2.C。A无中生有,原文没有对应关系,提出问题和解答都需要两个层次;B“思考什么”和“问为什么”都属于心智模式层次,比“如何思考”的能力层次更重要;D不是充分条件关系。3.B。4.①材料一关注的是中国学生所提问题几乎是“如何”而很少“为何”的现状,材料二关注的是中国学生会做题但不会提出和解决问题的痼疾。②材料一是为了针对性地提出批判性思维教育要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主张,材料二是为了解释我国高端产业落后的原因,从而证明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每点2分,共4分)5.①继续进行批判性思维理念的传播,让广大师生认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②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和统计推断等思维技能训练,让学生获取批判性思维能力;③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塑造,通过感悟、启发等方式培养学生开放理性的思维心态、思维习惯。(每点2分,共6分)6.B。A忧郁是因金立之的离开,没有表现命运的悲苦。C晾晒军用毯军衣,用棍子当作腿的伤兵等,都是战时医院的常态,看不出抗战的惨烈。D不能体现觉悟,李妈喜欢这些,只是因为金立之喜欢。7.D。李妈不是对抗战有信心,只是对金立之的归来怀有期待。也非升华主题。8.①李妈的期待因为战争而不确定,未来渺茫;②李妈的期待更多是一厢情愿的,没有对等的回应。(每点2分,共4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给分)9.①表现抗战的角度不同:《荷花淀》正面书写战争场面;《朦胧的期待》只是把抗战作为故事背景。②女性形象的类型不同:《荷花淀》刻画的是在战争中成长为抗日战士的女性群像;《朦胧的期待》刻画的是战争影响下爱情悲苦的底层女性形象。③表达的主题不同:《荷花淀》歌颂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朦胧的期待》反映战争给底层女性带来的苦难与创伤,表达对底层女性的同情。(每点2分,共6分)10.C。11.D。“升任新的官职”错。12.B。疾病是事实,不是借口;也不是因为不能一人统领四道之兵而辞官。13.(1)现在已是九月,恐怕官吏催促百姓缴纳田赋,暗里图谋侵吞减免的田赋。(4分)(2)不能够传达朝廷恩德意图的官员,就惩罚他们。抚按没履行上奏检举职责的,一起治罪。(4分)14.①认为讨伐山西潞城贼应归兵一人;②提出平定川、贵芒部应有长远之策,勿只征伐;③坚持将腾骧四卫的管辖权隶属兵部。(每点1分,共3分)15.C。“讽刺”之说不当,且也没有对二人贬谪鸣不平。16.①两联将二人贬谪之地的典型意象结合起来对应刻画,兼顾而不偏;②颔联先写峡中,后写长沙;颈联则先写长沙,后写峡中,交错而成一体,极尽兼顾之妙;③颔联内采用互文手法,写出二人虽然身处两地,但都起相同愁思。将二者的同与不同兼顾到位。(每点2分,共6分)17.(1)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传其道解其惑者也(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小轩窗正梳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18.①层出不穷/数不胜数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共3页②推陈出新/枯木逢春/焕发生机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显身手/大展宏图(每处1分,共3分)19.双创活动周搭建起展示创意的舞台、交流合作的平台,成为一个创新激扬新动能、创业促进就业的生动缩影。(4分)20.C。由直接到间接,由小到大,故排除BD。再从主谓关系看,“活动周”等作主语,只能“让青年……”,故排除A。21.①两句形成反复,强调看客之多,表现看客们猎奇的急迫心理;②前句“路人们”交代看客身份,突出他们与事件无关,从而表现他们的无聊与可笑;后句“然而”表达作者对看客们的憎恶。(每点2分,共4分)22.①“他们俩”即决斗双方,突出“两个人”,凸显“决斗”的场景;②“他们俩”与文中指代看客的“他们”须作区分,以免混淆;③“俩”与“从四面八方奔来”的众多看客形成对比,更能表达决斗者对看客的蔑视,强化作者对看客们的嘲讽与批判。(每点2分,共6分)23.立意参考:首先要明确“规矩”的含义。在费孝通《乡土中国》里面,“规矩”和“法律”相对的概念,也就是民间社会一定的标准、成规、约定、承诺等,守规矩是一种体现诚信、认同集体的行为。可以从“法无禁止即可为”角度立意,但这是倾向于理想层面的观念。现代社会,是在法律基础上高效、公平运转的体系;“规矩”在经济生活、人际交往中逐渐失去约束力。从法制建设的意义上说,在立法层面要更多考虑到方方面面的情况,完善法律体系;作为公民,青年则需牢固树立现代法制观念,以此规范自己言行……如此方能让社会更有序更高效运转。也可以从规矩的价值角度立意。规矩与法律并不矛盾。事实上法律难以面面俱到,复杂的社会往往需要规矩对人加以约束,否则就可能钻法律的空子。法律毕竟有自己无法关注到的细节,需要“规矩”作为补充;法律无情,略显冰冷,需要“规矩”让人际交往更显温度……规矩与法律并行,社会有力度也有温度。另外,须将规矩与青年结合起来谈,青年该如何看待规矩,守规矩与破规矩之间应把握分寸,有时候不守规矩,难免鲁莽蛮干,有时候不破规矩,又难以创新发展。言而总之,体现规矩、法律、青年三者关系的思辨最宜。参考译文:李承勋,字立卿,湖北嘉鱼人。皇上因京营存在很多弊端,想加以整顿,于是加封承勋为太子太保,改任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专门督办团营。不久兼职主持都察院。李承勋因为生了病,三次上书请求退休,书中还说:“山西潞城的盗贼,朝廷动用四道兵讨伐它,权力不统一在一个人手中,所以没有效果。川、贵芒部的战事规划不当,屡胜屡叛,应派伍文定下长远的谋划,不要一味用兵。丰、沛地方的修河工程,二年之中换了三个大臣,工程尚未竣工,应让懂得水利的大臣各陈己见,然后由侍郎潘希曾考虑可否。诸事之中尤其紧要的,在于疏通君臣之间消息不通。请陛下仿效唐、宋时转对、次对旧例,不时召见大臣。”世宗不允许他辞职,他的建议则下发给主管部门讨论。当时陕西、山西、湖北、四川年成不好,皇上颁布诏书减免田租。承勋建议说:“主管部门按惯例十月份就开始征收田赋。现在已是九月,恐怕官吏催促百姓缴纳田赋,暗里图谋侵吞减免的田赋。应在他们还没征收时派遣官吏速到彼处,把减免数额予以公布,即使偏僻的山村,也让百姓家喻户晓。不能够传达朝廷恩德意图的官员,就惩罚他们。抚按没履行上奏检举职责的,一起治罪。”世宗赞同并采纳了这个意见。后来他又上书把京营把总汤清削了官,郭勋上书替汤清请求,言语之间攻击了承勋,承勋于是请求退休。给事中王准等弹劾郭勋专横,世宗于是颁发敕文批评了郭勋,并把汤清交给法司处理。兵部尚书胡世宁退休后,世宗诏令承勋回兵部担任尚书。不久又让他兼职督办团营。谏官在攻击张璁、桂萼一伙人时连及承勋,承勋连续上书请求退休,世宗又以温和的口气下诏挽留。当时宦官外出镇守的大多残暴、专横。承勋根据谏官李凤毛等人的主张,先后裁汰了二十七个镇守宦官,又把五百名锦衣官予以革职,削减了几千名混在监局中的滥冒宦官。只御马监没有撤除,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语文)参考答案第3页共3页又按着给事中田秋的奏议,多加裁减。然后又请把腾骧四卫改为部属,核查其中的假冒人员,世宗同意了。有宦官说过去在彰义门打败也先,在东市消灭曹贼,都是四卫的功劳;四卫兵在内值勤容易集合,隶属兵部就多有不便了。承勋说:“彰义门战事的发生,祸害是由王振引起的;在东市做盗贼的不是别人,而是曹吉祥。”世宗最终听了承勋的意见,把四卫改归兵部管辖。盗贼侵犯大同时,朝廷决定派大臣外出督领军队。大家推举都御史王宪,王宪不肯去。给事中夏言对承勋说:“情况紧急,先生您该走一趟了。”承勋最终还是没有提出来。给事中赵廷瑞上书批评王宪并说到承勋,正好敌人被打退了,此事不了了之。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