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广东省多校(金太阳79C)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10.27-28语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第1页(共8页)】高三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为了让五言诗创作和批评走上正轨,钟嵘尝试从五言诗的文体类属和诗体类属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从文体类属看,诗作为众多文体中的一种,有其独特的属性。钟嵘继承了陆机“诗缘情”、《毛诗序》“诗者咏吟性情”以及孔子“诗可以怨”的观点,认为诗作为文体中的一种,其本质在于抒发情感。故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这里所谓的“性情”“吟咏”“怨”即表达了钟嵘关于诗歌这一文体的本质的看法。需要指出的是,“诗咏性情”的传统观点在当时已成人们的共识,如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说:“诗者,持也,持人情性。”而裴子野《雕虫论》所谓“自是闾阎年少,贵游总角,罔不摈落六艺,吟咏情性”则从反面说明了这一点。钟嵘观点的积极意义在于:他特别强调了诗歌吟咏之“情”的性质问题,即要抒发“怨情”“哀情”“悲情”。再从诗体类属来看,五言诗作为众多诗体中的一种,经历了一段漫长而曲折的历程之后,已经发展成熟并取代了四言诗的主导地位。因此,钟嵘在回顾和总结五言诗史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他的“滋味”说:“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五言诗“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毫无疑问,钟嵘的这一观点具有独创性,它一方面顺应了五言诗的发展历史,另一方面也非常准确地抓住了五言诗的某些本质属性。比较而言,刘勰的观点就不免保守,《文心雕龙•明诗》说:“若夫四言正体,则雅润为本;五言流调,则清丽居宗。”而稍后的萧子显则站在了钟嵘的一边,《南齐书•文学传论》:“五言之制,独秀众品。”这样,从文体类属的诗者“吟咏情性”和诗体类属的五言为众作之“有滋味者”两个层面,钟嵘为我们寻找到五言诗的本质属性。此即为五言诗创作和批评之根本“准的。(摘编自林英德《钟嵘〈诗品〉体论探析》)材料二:【高三语文第2页(共8页)】-23-79C・钟嵘是一个有个性、有理想的诗学批评家,他因不满当时诗歌创作和评论的混乱局面,为确立诗歌评论的合理标准而撰《诗品》,因此《诗品》中对刘宋各诗人五言诗创作的品评体现了他独特的诗学思想。“雕而无露”的自然思想。作为中国诗学理论重要审美范畴之一的“自然,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钟嵘的《诗品》便是以“自然”为理论核心,并且赋予自然“雕而无露的内涵。一方面,这种自然观认为诗歌创造是作家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反对“用典”之风,在艺术表现上追求自然本色,反对刻意雕琢的藻饰之美。另一方面,钟嵘的这种自然观,并不是彻底否定文采,而是希望对辞藻适当地进行雕琢、锤炼而至于“自然。被后世尊为最得“自然”之精髓的陶潜,钟嵘认为他的诗“文体省静”“世叹其质直”,多朴素自然的“田家语”,因而从“雕而无露”的自然观出发,把陶潜置于中品。被钟嵘称为“元嘉之雄”的谢灵运便相对全面地表现这种独特的自然思想,钟嵘评谢诗云:“譬尤青松之拔灌木,白玉之映尘沙,未足贬其高洁也。”可见,谢诗能够由“辞彩”而返于“自然”,做到雕琢而不露痕迹。钟嵘欣赏谢灵运这种“琢磨之极,妙即自然”,因而把他置于上品。任何诗歌都需要通过主观的情思,因此完全“自然而然”的诗歌是不存在的。诗歌的“自然”必定包含着创造,而这种最高明的创造是不留雕琢痕迹的。“情兼雅怨”的情性思想。钟嵘非常重视诗歌的情性,认为诗歌的本质是表现人的情感,而这种情感以雅、怨为主。在《诗品•序》的开篇,他便指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指出诗歌的产生,是由于人们的性情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和感召,四时景物,社会万象,都可以成为人们创作诗歌的缘由,因此这种雅、怨情感的抒发也成为诗歌创作的根源。刘宋时期的诗人把情感作为诗歌表现的范畴,同时情感的抒发也产生许多诗篇,通过钟嵘对刘宋诸诗人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出他“情兼雅怨的情性思想。首先,钟嵘的“情”多以悲怨”为主,是仕途不得志的人生状态下的情感宣泄。同时钟嵘也指出这种怨愤之情是在苦难的现实和个人遭遇的刺激下产生的,从而使诗歌具有充实的社会内容。钟嵘评陶潜:“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可见钟嵘对陶潜的品评,着眼于其拟古和咏史诗中现实苦难和个人遭遇刺激下的怨情,同时也挖掘出其诗歌表现的深层社会内涵。颜延之出身于次等士族,在仕途上颇为不顺,钟嵘对他的评价是:“情喻渊深,动无虚发,一字一句,皆致意焉”可见苦难的人生际遇使他的诗歌具有深沉的情性。鲍照是刘宋时期寒素士人的一个典型代表,他的作品最直接地体现了他的真情实感。他对现实种种不平的怨愤,促使他写下《代贫贱苦愁行》等许多诗作,钟嵘谓“嗟其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便是对其不遇之志的同情。其次,钟嵘也重视诗歌中“雅”的情性。如他说颜延之“经纶文雅”,说谢庄“气候清雅”,而认为鲍照“颇伤清雅之调”,可见他反对过度的怨愤,而重视诗歌所表现的“雅”的情性。“自然”和“情性”是钟嵘诗论的双翅。“自然”作为钟嵘诗歌风格论的第一要义,与关于诗歌本质论和发生论的“情性”联系密切,二者共同构成钟嵘独特的诗学理想。(摘编自武金芝、赵彦辉《从〈诗品〉对刘宋五言诗的评价看钟嵘的诗学思想》)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文体类属看,钟嵘的诗学思想是对陆机、孔子等人诗学思想的继承,认为诗歌的本质是抒发情感。B.虽然“诗咏性情”是当时的共识,但钟嵘观点的积极意义在于,他认为诗歌要抒发怨情”“哀情”“悲情”。C.钟嵘认为五言诗要吟咏性情且有滋味的品评抓住了五言诗的本质属性,为诗歌创作和批评提供了“准的”。D.陶潜的拟古诗和咏史诗中那些抒写个人怨情的诗歌,符合钟嵘的“情性思想”,因而被置于中品。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对五言诗的品评上,萧子显与刘勰保守的观点相反,更抓住了五言诗的本质属性,认为五言诗是诗歌中最出众的。B.钟嵘认为,诗歌应做到“雕而无露”,即不能对诗歌加以雕琢,而应是作家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C.读谢灵运的诗歌,既能欣赏到作者的“辞彩”,又能感受到诗人的主观情思,体会其“自然”之美。D.鲍照是刘宋时期寒素士人的代表,因其作品书写了对现实种种不平的怨愤而备受钟嵘的推崇。3.下列各项中,最符合钟嵘“雕而无露”观点的一项是(3分)A.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D.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4.材料二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4分)5.下面是南北朝时期诗人谢朓的一首诗,请结合材料中钟嵘有关五言诗的论述对这首诗做一个简要的评价。(4分)佳期期未归,望望下鸣机。徘徊东陌上,月出行人稀。(谢朓《同王主簿有所思》)(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老街沧桑徐贵祥小时候,我认为老街是一座城市,至少曾经是一座城市,再至少将来也会是一座城市。老街坐落在皖西中部丘陵的一个高台子上,基本上呈“F”形,三条大街构成了老街的全部。我姥姥家住在老街的中心,不偏不倚正好在下面那一短横和一竖的交界处。姥姥家的后面不是街区,往北是一个土坎,再往北是河湾,那便是老街的“郊区”了。河湾里有茂密的树林、摇曳的竹影,老街人生活的重要源泉——龙井也镶嵌在河湾中间。老街的路心铺着整齐的青色石板,这些青色石板不仅承载着生活的步履,也勾勒着老街的历史,有些石板上还镌刻着文字。街上住着卖油条的、刻私章的、轧棉花的、修收音机的、卖百货的,木匠、蔑匠、铁匠、理发匠,染坊、油坊、米坊、豆腐坊,还有清末太监、下放干部,一应俱全。每到夏天,街上有叫卖鸡头【高三语文第4页(共8页)】-23-79C・米(芡实)的,有拉京胡的,有说大鼓书的,倒也有声有色。大人们用龙井水沏一壶六安瓜片,摇着芭蕉扇,边品边聊,舒坦得像神仙。一年总有那么几次,要在东头学校的操场上挂起黑边白幕放电影,那就俨然是节日了。这样的好时光实在太少,更多的时候我们只能靠“打仗”充实文化生活。跟多数人的童年相似,我小时候酷爱“打仗”,特崇拜陶声奎。陶声奎是公社食堂炊事员陶大伯的儿子,比我们大好几岁,因而是我们“公社小孩”的司令。陶声奎率领我们“南征北战”,今天跟南头小孩交手,明天跟北头小孩比画,英勇无畏,所向无敌,每每遇到恶战,陶声奎总是身先士卒,冒着砖头泥块,领头羊一般左遮右挡,保护我们。许多年过去了,我已经遗忘了很多东西,而唯独对于老街的一草一木乃至门板和青石路面记忆犹新。现在我似乎有点明白了,其实,老街是不是城市,或者说是否曾经是城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街提供的那一份独特的感觉,那叫卖声、读书声、铁匠铺里的淬火声、篾匠铺里的裂竹声、胶底布鞋踏在青石街面上的橐橐声的混合,还有刚出炉的烧饼的香味、热豆腐的气息……这一切都似乎在显示,老街的日子是喧闹的,清贫而火热。老街的上空永远飘扬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飘扬着人的气息。我们终于跻身于城市的峡谷,久居闹市,几乎被钢筋水泥封闭了,脚不沾地,把我们和土地长久隔离。而回忆起阔别数年的故乡,一种异样的清凉便从遥远的故土扑面而来。今年5月,我回了一趟故乡,公干之余,排除了众多的干扰,坚决地去了一趟老街。尽管我已经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老街的破败还是触目惊心。自从参军之后,离开老街将近三十年了。三十年,这个世界上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啊!天变大了,路变短了,树林变小了,河床变高了,青石板几乎被挖光了,那口长久萦绕我心头的龙井,几乎被浑浊的溪水淹没了。改革开放之后,老街的多数居民都跟随镇政府迁往西边,一条通衢大道两边真的生长出一座新型的城镇,老街便被抛弃了。在“F”街下面那条短横的顶端,一条老狗傲然昂首,虎视眈眈地盯着我,似乎拿不定主意要不要给我来一个下马威。老狗再老。也老不过我,它哪里知道,它现在盘踞的位置,乃是我当年“打游击”的根据地,那时候我比它威风多了。我为老狗而感动,它是留守老街的不多的动物之一。终于找到了龙井,然而此时的龙井面目全非,全然没有我当年记忆里清冽幽深的感觉,水面与河沟平齐,分不清楚是河水还是井水。顺着井壁冰面上浮着厚厚的青苔,上面居然还有青蛙打坐。我被这个意外打击得心灰意冷,正在失落,不远处茅屋里走出来一位估计已逾七旬的老人,问我们:“你们是哪里来的?”大约是看这老汉年纪大,介绍徐贵祥他很难知道,而我父亲在这里当过公社书记,几乎家喻户晓,所以陪我同行的表弟任家杰先把我父亲的大名抬出来。岂料老汉眼一瞪说,徐彦选我怎么不认识?他不是徐贵祥的爸吗?知道徐贵祥吗?在北京,作家。任家杰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他是作家?老汉说,你门缝里看人啊?我天天看电视,只要有徐贵祥的消息,我一准能看见。《弹道无痕》《历史的天空》《八月桂花遍地开》……老汉如数家珍,末了还得意地向我们冷笑一声:知道吗?徐贵祥就是吃了这口龙井的水才出息的,听说他要回来修这口井。说真的,那一瞬间,我真有点受宠若惊。荒草土坯屋内,黑白电视机前,一个孤独的看井人,一个年迈的村夫俗汉,居然有如此浓郁的乡情,居然有如此强烈的荣誉心。我是他自豪的资本,他是我精神的盟友。为了这个因为我而自豪的老汉,我也应该写出好的作品——我们负起责任的理由,往往就是这么简单。【高三语文第5页(共8页)】・23—79C,站在井边,我沉默了很久。直到我们快要离开,老汉才似乎想起了什么,揉揉眼睛,把目光定定地落在我的脸上,嘴巴蠕动着说,未尝,未尝你就是……我说我是徐贵祥,谢谢你老人家。老汉神情一变,赶紧张罗烧水,要让我们喝一杯龙井茶。离开老街之后,我突然想,、其实这么多年来,我想寻找的并不是城市,而我永远需要的是老街。城市遍地都是,而且越来越多,大同小异,但是我心中的老街只有一个,尽管在三十年后面目全非。但是三十年前的老街在我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