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五首教案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诗词曲五首教案4篇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当然教案课件里的内容一定要很完善。设计教案需要结合教师教学风格和特点,我们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教案课件呢?经过三一刀客的分享的“诗词曲五首教案4篇”,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启发感谢浏览!诗词曲五首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了解五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⑵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⑶体会五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2、能力目标:⑴反复诵读,咀嚼涵泳,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语言美。⑵积累五首诗中的名句,增强语感,丰富学生的古典文化修养。3、德育目标:这五首诗,或忆今追昔、慷慨悲愤,或感时伤怀,或思亲忧国,文笔优美,文思独特。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教学重点1、领会诗意,体味诗情,积累名句。2、背诵并默写五首诗。教学难点深刻体会诗人的胸襟抱负。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迭出,可谓是中华文明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曾记得有位作家说过:如果你缺乏想象力,那么请多读读诗吧。今天,就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去领略诗的魅力吧。二、师生共同品读1、简介作家、作品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2、简介作者并解题。杜牧(803~852),唐代诗句,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赤壁是东汉末的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但杜牧所咏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借题发挥。3、学生借助注释,感知诗意。4、教师设计一些思考题,指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情。(多媒体显示)⑴请用自己的话概述诗意。⑵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片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⑶全诗最精彩的是末尾两句,这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历史眼光?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5、小结这首诗是咏史诗,由“折戟”的发现引发议论,作者的见解独特,眼光敏锐,诗中也反映了作者的豪爽胸襟和非凡见识。6、学生齐读,进一步体味诗人的胸襟和气度。四、学生自读1、学生讲述文天祥抗元的历史故事。师:文天祥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是南宋杰出的政治家和诗人。这首诗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过零丁洋时,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以此诗明志。2、学生推选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范读这首诗。教师提示:注意把握重音。如“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应重读加点字。注意读出情感。全诗交织着忧国之痛和愿为国捐躯的满怀豪情,语调慷慨激昂。3、学生自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4、合作研讨,品味语言请同学们任选这首诗的任一联,说说自己对它的理解。师提示:可从词语的锤炼、修辞的运用、表现手法等角度切入。学生四人一组合作研讨,然后推选代表进行全班交流。重点赏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联。5、拓展延伸请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五、学生齐读这三首诗,并尝试背诵六、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2、学生尝试自己制作配乐朗诵带,互相听读、品评。第二课时一、检查背诵个体抽查与集体背诵相结合,全篇背诵与名句背诵相结合。二、师生赏读1、导入新课以歌曲1、作者及背景介绍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朝散曲家。本首选自前两句──兴感之由后两句──借题发挥回顾一生──沉痛国破家亡──悲愤慨叹眼前──恐惧以死明志──慷慨问──归──舞旷达怨──释──愿凭吊古迹──峰峦、波涛、宫阙抒发感慨──兴,亡百姓苦诗词曲五首教案篇2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教学重难点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探究古代诗歌的分类常识,诗、词、曲的特点。2、了解各位诗人的生平。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诵读为主。这五首诗词曲,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品,也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的篇目。因此,教学本课,首先应在熟读的基础上,落实背诵的要求。在读、背的过程中,让学生完成默写的练习。通过默写,使学生更熟练地识记这五首诗词曲。基本上是按照“读——品——背”的顺序进行,精讲多读,以读带品。品读时,要求读出作品的节奏韵味,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读出诗人所表达的内在感情。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无限辛酸、愤懑不平以及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赤壁》中流露出的抑郁不平之气,《过零丁洋》中的忧国之痛和愿死国难的满怀豪情,《水调歌头》中的缠绵悱恻与乐观旷达,《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对国计民生的忧虑等。教学过程诗词曲五首教案篇3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教学重难点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探究古代诗歌的分类常识,诗、词、曲的特点。2、了解各位诗人的生平。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诵读为主。这五首诗词曲,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品,也是1、朗读为我行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磋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本诗是刘禹锡回赠自居易的诗作,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心境。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4、齐读这首诗。1、指名朗读1、指名朗读1、学生试读,老师示读,学生再朗读,注意重点字的读音及词义。宫阙(què)绮户(qǐ)婵娟(chán)2、解题:先看1、揭示课题:简单了解曲是诗词以外的另一种文学作品。2、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课题的《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3、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散读一次后齐读,教师发现问题进行纠正。4、教师简要讲解: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5、思考探究:⑴这首曲划分为几个层次?⑵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后两句来理解。)⑶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试说明理由。6、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曾任监察御史,因批评时政而免官,复官至礼部尚书,又辞官隐居济南云庄,天历二年(1329年),征拜陕西行台中丞,到官四月病卒。张养浩自幼好学,上自儒家经典,下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笔记小说,无所不读,又诗赋、文章无所不能,尤长于散曲。他隐居济南云庄8年期间,登华不注,游大明湖,览龙洞,赏泉水,“寄傲山林,纵情诗酒”,创作了大量诗文散曲。其作品流传下来的有散曲小令160多首,诗近400首,各类文近百篇。诗词曲五首教案篇4方案一教学角度:译读──将古诗词曲译成现代诗,进行“诗歌再创作”。主要教学步骤:1、范译一首。①学生读第一首诗,结合课下注释了解写作背景和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加以补充、讲解;②师生合作,共同译诗;(学生试译一句,教师组织讨论、修订、板书一句)③定稿朗诵。(学生读一句原诗,老师读一句译诗)2、自译一首。印发或多媒体显示其余四首诗的写作背景和思想内容,每人选译一首。3、小组探究。学生按自己选译的诗调整座位,组成小组,讨论修改。4、班级交流。各小组选派代表,自定形式演读,师生评价。5、成果展示。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将译诗作进一步修改,然后誊正张贴,供同学们参考或抄录。方案二教学角度:吟唱──选择与诗歌情感相符合的曲调进行配唱。主要教学步骤:1、欣赏王菲(或邓丽君)演唱的《但愿人长久》,说说歌中蕴含的感情。2、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这首词,与歌曲进行思想情感上的比较。明确:将诗歌配曲演唱一定要与诗歌的思想感情相一致。3、欣赏岳飞的《满江红》和李商隐的《无题》的歌曲演唱;介绍两种“唱”古诗的方法:一是今人谱曲,二是用现成的曲谱配曲。4、班级活动,逐首朗诵并明确其思想感情。5、小组活动,讨论为诗歌配曲或谱曲,并推选演唱人员。6、各小组代表上台演唱。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