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教案【精选4篇】新入职的老师需要备好上课会用到的教案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细心筹备教案课件。教案是课堂教学的框架。如果您对“高一地理教案【精选4篇】”感兴趣那么这篇文章一定值得您一读,不防您参考一下或许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高一地理教案【第一篇】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最后一节内容,从它的位置安排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即是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合。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做好纵向、横向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本节教材从总体上看,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差异性,二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通过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来体现的。本节课主要是以地理分布规律为中心内容,在教学时,要突出读图分析、推断的环节,而且所提供的图表、资料必须有利于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和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2、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3、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4、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2过程与方法目标:1、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阅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获取“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和见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2、树立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普遍存在的'思想,因此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因地制宜。(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含义和体现。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产生的原因。教学难点:1、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产生的原因。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与农业生产地域差异的关系。二、说学情本节内容是第五单元第二节内容,学生学完了前四章内容,已基本掌握了气候、生物、土壤、水文和植被等地理环境要素间关系,估计学生通过读图、讨论和思考,应该能得出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地域差异性。但地域差异性的分异规律对学生来讲仍有一定的难度。三、说教法①问题探究教学法②多媒体教学法③图文转化教学法④案例教学法⑤讨论归纳教学法四、说学法①小组合作学习法②图表学习法③比较学习法④案例学习法五、说教学过程高一地理教案【第二篇】一、课程标准分析《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此要求是这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二、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城市化承接了上一章人口的迁移,而城市的大规模发展又对后面工、农、交通等区位选择产生重大影响,在整个模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前两节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与服务功能的特征之后,本节教材主要是从时间这个维度探讨了城市的一个发展历程及今后的趋势,可以理解为对一、二节的呼应和升华,本节的城市化对一个城市而言是城镇等级升级的过程,对一个地区而言是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城市化不仅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城市形态和不同的空间结构,分之城市化也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所以本课在本章中起着提炼与升华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者统一以及地理知识分层次掌握的要求),加上我对教材的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大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背诵出城市化的概念;2分析说出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及其推动因素;3说出城市化的三个主要阶段及其特点;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图片对比分析出一个区域城市化发展的证据,再结合材料判断一个区域城市化的阶段;2通过角色扮演,感受城市化带来的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树立科学城市发展观,尊重人地和谐发展。(三)重、难点分析1。重点:1城市化的概念及其标志;2不同城市化阶段的特点。2。难点:1根据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征判断一个地区城市化的水平3。重点、难点确立依据:根据课标的要求将城市化的概念及其标志、不同城市化阶段的特点作为本节的重点内容。而城市化是一个连续渐进的变化发展过程。各个阶段之间区别明显,但在过渡阶段却兼有两个阶段的特点,所以给学生具体分析判断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时带来了一些困难。三、教法分析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根据课文来分析、归纳、比较城市化的形成及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同时借助多媒体动画,采用设问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完成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主动去理解知识,运用学习成果。四、学法指导城市化发生在我们身边,前面又学习了一系列城市特征,学生有了对城市的基础知识,但学生没有接触过“城市化”这个专用名词,对城市化的一系列特征仍存在较大的疑惑。针对上述实际情况,本课采用结合乡土材料,案例呈现,通过分析图表等资料,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进行层层引导剖析,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兴趣,探究地理问题。五、教学过程本节课程教学我将从导入、新课教学、作业小结三个环节进行。时间分配如下:导入环节3分钟,新课教学30分钟,作业小结7分钟,一共40分钟。(一)联系生活,设问导入由于学生对于“城市化”这个名词比较陌生,但前两节已经涉及了一些城市的基础知识的具体情况,再加上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我采用结合具体时事热点材料,引入本课的学习。首先让学生回忆20xx年5月1日开幕的上海世博会,从这届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出发,谈谈人们的生产生活已经离不开城市,城市的发展给我们生活带了很大的影响,再把城市发展与地理结合,引出“城市化”这个地理专有名词,最后设问:城市化是什么呢?它经历了哪些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它有些什么特征呢?由此进入新课——城市化。(二)新课教学1。理例结合,明确概念在引入新名词“城市化”后,首先让学生观察对比分析——图2。16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从1985年发展到20xx年有些什么区别,并根据这些变化试着提炼出城市化的概念,之后再结合书上给出的概念加深记忆。要强调概念中的四个关键词:过程、人口、农村、城市。要明白城市化是一个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不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里人口是重要的参与元素,人口在农村与城市间的迁移活动,引起了城市化。2。常识回忆,层层递进在理解了城市化的概念之后,要剖析城市化发展的动因。要从现象观察到本质提炼,用两个城市化发展的现象原因引入根本原因。第一、著名女歌唱家董文华唱的《春天的故事》这首歌里有这样的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奇迹般的崛起座座城”,这两句歌词反映改革开放对我国城市化发展带来了动力啊。高一地理教案【第三篇】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2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3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4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5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8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9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温度、液态水。1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15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21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23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1970年“东方红”一号、1999年“神舟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2003年神州5号24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高一地理教案【第四篇】一、教材分析(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工业地域的形成是对前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内容的深化,同时也为第三节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学习做铺垫,在教材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教材分成两大块: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工业分散与工业联系在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这部分第一、二自然段讲授了工业联系的类型,这是后面学习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的基础,所以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三四自然段介绍了工业集聚的优势和工业集聚的类型,并用惠州音响产业的发展来说明什么是专业化的工业集聚;五六自然段介绍了工业地域按照成因分类和按照发育程度分类,在这里需要学生理解自发形成与有规划形成的工业地域以及发育程度高低不同的工业地域与工业联系之间的关系所以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这一部分,重点介绍了工业分散的类型和原因,其次介绍了工业分散的动力。(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了解工业联系的形成和原因,初步学会分析工业集聚和分散的利与弊。(2)掌握工业地域的形成、发展。尝试对某一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核心工业部门以及各工业部门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2.过程与方法结合实例学会分析工业地域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一个工业区的发展规模、主要发展方向形成的内在原因,提高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去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由工业地域的形成认识我国大力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大意义。(2)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工业的集聚和分散,加强对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工业联系、工业分散2.教学难点:联系实际,让学生能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发展特点。3.解决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结合乡土地理,进行案例分析,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二、说教法《地理新课程标准》倡导让课程走向生活,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倡导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课堂充满创新的活力;要把教学过程当作师生交流、交往的过程,当作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说课:《工业地域的形成》一、教材内容:高一地理下册第五单元第八节《工业地域的形成》二、授课类型:电脑辅助教学课三、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工业地域的形成》是在学生学习了《工业生产活动》《工业区位选择》等内容的基础上,对工业生产活动因为相互联系而产生的集聚,进而形成了工业地域作进一步重点论述,三部分内容紧密联系,逐步递进,同时本节也为将要学到的《传统工业区》《新兴工业区》等章节作了相关的知识准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有效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了应用理论知识的辽阔空间,培养学生实际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地理技能素质。2、教学目标:1.工业联系的方式。2.工业生产的集聚和分散。3.工业地域的概念和分类方法。4.初步学会分析工业集聚和分散的利与弊。5.尝试对某一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核心工业部门以及各工业部门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3、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1)工业联系的主要方式。(2)工业集聚和分散的主要原因。(3)不同工业地域的`特点。2.难点(1)新兴工业在地域上趋向分散的原因。(2)工业地域之间的差异。3.解决办法(1)关于工业的联系问题,关键是使学生明确工业之间联系的方式。可以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工业产品入手,链接课文插图,说明其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列出工业联系的三种主要方式:①生产联系;②空间联系;③信息联系。(2)由于学生对工业的联系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对工业的集聚原因和优点比较容易理解。在讲述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来完成这部分内容。而对于新兴工业的分散问题,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上有一定的困难,可以利用改革开放后当地兴建的“三资”企业为实例,加以分析说明。(3)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还可以引导他们简单分析工业集聚和分散的弊端,尤其是工业集聚所引起的工业“饱和”、污染加剧、各种资源供应紧张、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