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进阶训练(6)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进阶训练(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岑参①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②苍生应未休。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注:①大历四年(769),岑参在嘉州刺史任满后滞留蜀中。由于戎泸间受乱军阻路,只好折回成都,此诗即作于成都客舍,此时离诗人去世仅四五个月的时间。②其那:怎奈。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为诗人在成都客舍向幕中诸公倾诉情怀之作,叙事抒情,感情深沉凄切,格调慷慨悲凉,读来不禁令人唏嘘长叹。B.首联“三度为郎”“一从出守”两句自叙平生,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这里说“三”是言其为多数,且与下文“五”字不重复。C.颈联“客舍秋风今又起”,点出题目“客舍悲秋”,写出了诗人寄居成都客舍的情景,融凄凉的情感于萧瑟的秋景之中。D.尾联“江上蝉鸣空满耳”,以景结情,动静结合,“空满耳”的“空”与“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空”表意不同。2.本诗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天末怀李白①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②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③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注】①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当时李白被流放夜郎,流放途中经过汨罗江。天末:天边。②君子:指李白。③魑魅: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与李白相隔千里但不知道其确切消息,首联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B.《汉书·苏武传》中出现雁足传信的说法,此后“鸿雁”常常借指书信。C.风波险阻,秋水寒凉,诗人借此传达了对于李白流放前途的关切和担忧。D.第三联以“憎”“喜”对比,传达了杜甫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和感慨。4.杜甫为什么要在怀念李白的诗歌中联想到“投诗赠汨罗”?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赠李白①杜甫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②愧葛洪③。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注】①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逐出宫廷。第二年,与杜甫同游齐赵。这年秋天,杜甫与李白在鲁郡(今山东兖州)相别,杜甫写下了这首赠诗。②丹砂:朱砂,道教认为炼砂成药,服之可以延年益寿。③葛洪:东晋著名道士,自号抱朴子,曾入罗浮山炼丹。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以随风飘荡的蓬草,来表现李杜二人相偕漫游、无所归宿的处境。B.首句表达了惺惺相惜之意,诗人在为李白鸣不平的同时,也透露出自伤的情绪。C.“愧”字照应了“未就”,这是指李白愧对葛洪,暗示了李白在炼丹学道方面的失败。D.此诗饱含了诗人对李白的同情、赞赏和规劝等复杂情感。6.这首诗中塑造的李白形象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塑造的李白形象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两首诗作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赠卖松人于武陵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前两联是说,卖松人把生长在深山大谷中耐寒的松树送到长安卖与那些住在翠楼中的富贵人家,作者能理解卖松人的这种求利心情。B.作者对卖松人的不合时宜的做法进行了嘲讽,也对长安富贵人家不识松树价值的鄙薄进行了批判。C.诗歌的后两联是说,松树的“瘦叶”“淡花”是不被欣赏的,因为长安富贵人家喜欢的是妖艳媚俗的桃李。D.本诗写法上多用对比。比如“寒涧”“翠楼”的对比,“瘦叶”“淡花”与“桃李”的对比,更能突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8.本诗语言婉而多讽,请结合全诗进行赏析。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D.“动静结合”错误。从诗中来看,“江上蝉鸣空满耳”意思是:空听江上蝉声吵嚷不休”,只有动,没有静,“蝉声满耳”烘托出诗人晚年的孤独寂寞。“‘空满耳’的‘空’与‘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空’表意不同”理解有误,“隔叶黄鹂空好音”的意思是“黄鹂在密叶间空有美妙歌声”,诗句中“空”是“白白的、徒然”之意;“江上蝉鸣空满耳”的意思是说“说满腹心事不知向谁倾诉,只有江上蝉叫伴着自己”,诗句中的“空”是“白白的、徒然”之意。故两句中“空”表意相同,都为“白白的、徒然”之意。2.答案:①有济世之志却壮志难酬的悲愤。“三度为郎”“一从出守”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饱含“生平未得意”的感叹。②忧国忧民的情怀。“长不用”指长期未被重用,但诗人的关注点在于“苍生”,百姓未能休养生息,安居乐业,诗人不安。③对时光流逝,年老体衰的悲叹。“便白头”“岁月如流水”“秋风今又起”三句悲叹时光流逝,也是悲叹自己年老体衰。④表现了诗人晚年的孤独寂寞;“心事向谁论”“蝉鸣空满耳”表现了诗人有满腹心事,却无处倾诉的凄凉。解析:①从诗歌的题目看,“客舍”有游宦在外的漂泊之感,“悲秋”直接表明了对秋天的伤感之情。②从诗歌的内容看,诗人还写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时光流逝、不被重用的惆怅。首联自叙平生。“三度为郎”,“一从出守”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诗人本有济世之志,但难以施展抱负的“便白头”说时光之快,有“功业悲后时,光阴叹虚掷”的意思。③颔联倾诉平生感慨。“长不用”不仅指嘉州刺史秩满后未受叙用,更主要的还是指平生不是“为郎”,便是“出守”,从未被重用过。但诗人的关注点在于“苍生”,“苍生未休”,诗人不安。“四海犹未安,一身无所适”,对“圣主”,诗人不能无怨,对“苍生”。④颈联点题,则是“悲秋”。对春光而兴叹,见秋风而生悲,看似悲叹时光流逝,实则悲叹壮志未酬、平生失意。⑤尾联为诗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突出诗人晚年的孤独寂寞。3.答案:D解析:此联的对象是李白,并非杜甫自己。4.答案:①汨罗是屈原投江之处,这里代指屈原;李白流放途经汨罗,联想自然。②屈原和李白都才华横溢,但被奸人嫉妒而蒙冤,两人境遇相同。③将李白和屈原并提,有为李白鸣冤之意。5.答案:A解析:A项,“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错误,首句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6.答案:①漫游漂泊者。杜诗中以“尚飘蓬”一语概括李白漫游漂泊的形象,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因向往天姥山而梦中漫游、梦醒后别离漂泊的形象是一致的。②寻道求仙者。由杜诗中“未就丹砂愧葛洪”,可见李白热心求道、喜欢炼丹的形象,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梦游仙境、遍访仙山的形象相同。③愤世嫉俗者。杜诗中描写了李白因怀才不遇而“痛饮狂歌”“飞扬跋扈”的佯狂、激愤状态,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愤世嫉俗的形象十分相似。7.答案:B解析:作者并没有嘲讽卖松人,只是进行规劝,晓瑜。8.答案:①本诗“婉”体现在巧用比喻手法。用“松树”喻有德有才之人,用“翠楼人”喻朝廷掌权之人,用“桃李”喻趋时媚俗无德之人。言在此而意在彼,用语委婉。②本诗的“讽”体现在对社会现实的讽刺。诗人所讽喻的是:一切像松树一样正直而有才干的人,不用到长安来谋求出路,绝不会得到这个朝廷掌权之人的重视,他们所需要的是像桃李一样趋时媚俗之人。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