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海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008年海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题号1234总分核分人得分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综合分析材料的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2.作答时限:建议阅读给定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4.请在指定位置作答,在草稿纸上或者其他地方作答一律无效。二、所给资料1.地处江西东部山区的乐安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几年前全县有数十万贫困人口,长年来,贫困问题一直都是困扰当地政府的重要问题,农民人均1000元左右的纯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乐安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8℃,一月最冷,月平均气温为5℃,七月最热,平均气温为29℃,全年无霜期271天,年平均降雨量为1659~1930毫米,昼夜温差大,水资源丰富,这些都为发展食用菌产业提供了理想的气候条件。为了发展生产,提高农民收入,该县1998年从福建引进双孢蘑菇,刚开始的时候只是一种实验性的项目,种植面积只有10多亩。第一笔蘑菇获得了巨大收益,种植规模开始逐渐增大。2003年在县委、县政府引导扶持下,成立了“乐安县蘑菇产业协会”,帮助蘑菇产业的发展,而今,乐安县已经成为全省最大的双孢蘑菇生产基地。然而,随着面积的逐年扩大,新的问题也开始困扰着广大菇农:一是菌种质量不稳定,产量持续偏低,加工简单粗放;二是木材消耗量过大,一亩大棚消耗木材50立方米以上,成本居高不下;三是销售渠道窄,仅靠牛田镇傍安村的蘑菇协会销售鲜菇,加工能力又不足,菇农销售成本相对较高。为解决这个问题,乐安县提出要有针对性地走节约型发展的路子,引导蘑菇产业的继续快速发展。该县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拨出20万元专款,用于解决蘑菇生产经费和聘用技术员;开展新技术培训,制作生产流程图;还帮助种菇能人邹炳锦创办了年产50万瓶菌种、加工能力达100吨的“锦达食用菌发展有限公司”,实行蘑菇生产“五统一”,即统一种植品种,统一供应菌种,统一技术流程,统一商标品牌,统一收购价格。此举不仅提高了蘑菇品质,而且菇农滞销的蘑菇也有了加工场所,大大降低了销售成本。此外,该县从广西、福建等地高薪聘请了技术员,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地栽蘑菇技术,逐步淘汰原有的消耗大量木材资源的大棚蘑菇。乐安县农业部门选准生产周期短、见效快,稻草、牛粪等原料可就地就便取材的蘑菇产业,积极引导当地农民利用废弃的稻草培育蘑菇,推广地栽蘑菇。新的种植方法不仅省工时、省配料、省木材,而且蘑菇品质好、效益高。这不仅可以促进农民增收,而且还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该县万崇镇上罗村3户农户合伙栽培蘑菇2200平方米,扣除栽培成本1.5万元和菇棚折旧费3000元,当年纯收入就达36000元。发展蘑菇产业不仅菇农增加了收入,还吸收了15万个农村劳力就业,劳动工资达450万元,平均每个农村人口增收近20元。江西省乐安县逐步形成了“农户+基地+龙头企业”的蘑菇产业链,成为全省最大的双孢蘑菇生产基地,菇农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按照全县2005年新增200亩地栽蘑菇计算,仅木材就可节约8000多立方米,加上其他各环节的成本,可节约资金300多万元。2006年,该县确定把发展蘑菇产业、-2-壮大蘑菇协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产品取得国家无公害产品标志,发展会员305人,蘑菇种植面积36万平方米,总产1200多吨,产值600余万元,带动农户420户,户均增收6000元,蘑菇已成为种植乡镇的主导产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强劲助推器。菇农杨汉民给记者算过一笔账:原来他家用杉木大棚种蘑菇,每平方米产菇7公斤,按每公斤2.8元计,获利约20元,而去年他试种了几分田的地栽蘑菇,每平方米可产蘑菇10公斤,获利近30元。今年按广西技术员教的新方法,一亩地栽蘑菇至少可产菇4000公斤,收入过万元,除去各种开支,纯收入可达4000多元。最主要的是地栽蘑菇每亩可比棚栽蘑菇节省木材三分之二以上,省工三分之一以上,而且菌渣可以作为来年稻田的肥料,真是一举多得。2.回顾江西乐安县蘑菇产业发展之路,无论是增收农民还是各级领导,都不难意识到科技的重要性,科技投入无疑是该县蘑菇生产发展壮大的关键。蘑菇刚刚引进乐安县的时候,曾经经历过一个快速发展期,附近农民看到蘑菇的收益丰厚,纷纷投入蘑菇种植之中。但是由于对种植技术的认识不足,很多菇农种出的蘑菇质量很差,不但没能够达到预期的收入,甚至还损失了成本。在县蘑菇产业协会的推动下,该县将提高菇农的生产技术作为发展蘑菇产业的首要问题来抓。先后邀请省农科院微生所研究员到各产菇乡镇巡回作现场讲课、指导,举办培训班,培训协会会员、菇农和村组干部4000多人次;聘请福建、广西等地的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协会技术人员包户指导,帮助菇农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经常组织会员相互交流学习种植经验或外地参观学习,提高蘑菇种植水平;编印蘑菇生产技术规程手册、蘑菇生产简报。通过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提高了菇农的蘑菇生产技术、产量、质量和效益。县科委还及时地编写了《食用菌实用技术丛书——蘑菇篇》一书,引导菇农学习生产技术。后来又在这本书的基础上,编印了3000多份蘑菇生产技术流程图,菇农按该图操作更加直观便捷。县食品研究所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不断优化品种结构,以推动食用菌产品的更新换代。近年来,该县还同南昌大学、省农科院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协作关系,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该县蘑菇协会经常组织人员到长沙、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地进行市场调研,摸清市场行情,帮助菇农落实产品销路,签订产销合同,解决了菇农后顾之忧。与此同时,该协会还积极组织会员开展宣传促销活动,使乐安蘑菇在长沙、南昌、漳州等地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信誉度,使蘑菇销售由外出推销变成客商上门下单。为了进一步促进蘑菇产业的发展,使菇农放心发展生产,协会还引进福建客商到县里投资兴办蘑菇加工企业,组建了市级龙头企业——乐安县锦达食用菌发展有限公司,年加工盐水蘑菇600余吨,使公司、协会、菇农联为一体,增强了驾驭市场的能力。随着蘑菇产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也更加强烈。该县大马头垦殖场龙虎岭村42户农户中就有24户种植了蘑菇.人均年增收1000多元。该村今年被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点后,农民的积极性非常高,主动筹资投劳修建了进村路、村内主干道等公共设施。该县还把蘑菇产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紧密结合起来,以蘑菇产业推动新农村建设,做到新农村建设点准备布到哪里,蘑菇种植就先向哪里。该县计划2007年把蘑菇种植农户发展到500户以上,会员400户,种植面积发展到80万平方米,总产量达3000吨,总产值达1500万元;2010年发展到200万平方米,实现总产值3000万元。3.“为修2公里的路,我们村集资8万元,贷款20万元,还欠下工程款12万元,现在一分钱补助款还没下来。”陕西旬阳县某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一位负责人说。记者了解到,陕西一些地方县,尤其是偏远贫穷县,为完成新农村建设试点修路的任务,不得不挪用其他补助款,甚至大量举债修公路。本为建设新农村,却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这怎么看都像前几年“扶贫扶贫,越扶越贫”的翻版。问题出在哪里呢?据报道,为加快新农村建设,陕西今年出台政策,按照柏油路1公里12万元、水泥-3-路1公里15万元的标准,补助农民修村级道路。但由于山区整修路基花费很大,群众集资无力完成,许多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欠下了新债。按照以往的经验揣测,这里面存在很大的腐败空间,即老百姓集资修路,地方官员把补助款做了其他用途。过去一些地方吃扶贫款的现象很猖獗,现如今补助款同样是肥肉一块。过去一些地方财政拼命装穷,无非是为了多拿扶贫款,现在纷纷举债修路,怕也脱不了套取补助款的嫌疑。况且,这么一集资、二补助的过程中,难道不是“捞一把”的好机会吗?“如何避免越扶越贫的尴尬局面?”今天,这个问题同样适用于新农村建设。换句话说,新农村建设不应该越建设农民负担越重,越建设农民感觉越吃亏。看来,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再也不能搞老一套了。国家拿出资金帮助农民修路,却形成了新的乡村债务,好经是如何被歪嘴和尚给念坏的呢?主要还在于农民没有发言权,还是由各级政府在主导,由“长官意志”在左右。省里补助农民修村级道路,各地应该根据自身条件量力而行,而不是村村都要修上漂亮的柏油路、水泥路。但现在的问题是,在新农村建设的大形势下,一些地方像完成任务似的“大干快干”,不考虑本村的实际情况,不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再加上修路是一项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工程,是最能体现“新农村建设”的成就,于是很多地方的农村都盲目举债搞新农村建设。其实不难理解,修路毕竟只是新农村建设的一方面,真正需要“建设”的地方还有很多。到底哪些地方是最迫切需要建设的,哪些地方最需要资金,最好还是由农民自己来决定。近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序幕渐渐拉开,但是有不少地方却已经开始出现了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苗头。一些地方的领导不顾地方经济条件和实际情况,大拆大建。强制性地在农村兴建“万亩桃园”、“万亩果园”之类。结果,只见新房子,不见新农村,重“硬件”而轻“软件”,强行动员、硬性摊派、强行占地和拆迁等都造成了很多新的问题,为此,中央和地方政府一再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要切忌大而化之,切忌议而不行,切忌急躁冒进,坚决摒弃“工程性”、“运动式”、“跃进式”的心态和追求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做法。4.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搞起了种植养殖,或外出经商,或进厂做工,他们依靠自己的勤劳、智慧和科技,纷纷走上了富裕之路。然而,目前农村尚有少数农户仍难以摆脱贫镯的束缚,生活依然十分拮据。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还有农村绝对贫困人口2820万,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还有可能返贫的农村低收入人口5825万。切实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必须首先弄清其致贫因素,并据此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当前农村出现的致贫因素大致有以下十个方面的原因:(1)天灾人祸:自然灾害和飞来的横祸是农村人口绝对贫困和返贫的一大因素。(2)子女上学:随着教育产业化的加速推进,学费日益昂贵,成为多数农民的沉重负担。可以说,一个大学生就能导致一个中等收入的农村家庭陷入贫困状态。正因为如此,相当一些农民子弟在日益抬高的教育门槛前止步,农村辍学现象日益严重。(3)疾病:生病无钱医治,不管不问的贫困户在农村比较常见,“小病拖,大病扛,扛不过去见阎王”的情况屡有发生。另外家庭成员中有残疾,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根源。(4)人多地少:耕地较少,加上贫困地区农民文化素质差,不能适时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从种植业获得的收入自然就少。(5)文化素质低下:缺文化必然导致观念的落后,观念落后是贫困的根源。这不但导致了生产力水平低下,而且导致了愚昧和迷信活动的泛滥,给社会平添许多不安定因素。(6)超计划生育:贫困地区的人口问题更加突出。贫困地区即使生产有很大发展,但如果不能有效的控制人口,贫困的帽子是难以摘掉的。由于社会养老体制还不够完善,仍以家庭养老为主,使贫困农村部分人视“生儿子”为人生头等大事,为生儿子不惜整天东躲西藏四处逃避计划生育。(7)因建房致贫:一些特别贫困的家庭,由于生存问题,不得不建房。家庭收入少,建房后,家庭就会更加贫困。(8)市场意识低下:在销售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信息指导,参与流通的组织化程度低,流通渠道少,即使获得了好收成,也难以实现产品价值,导致丰产不丰收。(9)因婚返贫:贫困地区青年娶妻难是一个普遍问题。由于贫困地区一般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女青年一般不愿嫁到此处。有些农户为了给儿子娶媳妇,不惜满足女方越来越高的彩礼要求,少则几千,多-4-则几万。(10)其他原因致贫:农村越演越烈的人情风、盲目攀比、大操大办、赌博等现象的大量存在也是农村导致贫困的重要因素。5.在中国中东部这个仅有一条像样街道的村庄,春暖花开的3月时节,43岁的藏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