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集聚教学设计【热选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矛和盾的集聚教学设计【热选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矛和盾的集聚教学设计【热选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矛和盾的集合》的教学设计【第一篇】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出示课题:矛和盾的集合。学生齐读。你知道什么是“矛”?什么是“盾”吗?2、质疑:读了课题之后,你还想问什么问题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矛和盾为什么要结合呢?又是怎么结合的呢?结果怎样?二、初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1、学生听课文的录音磁带。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2、学生把刚才画出的生字新词读几遍。3、小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4、指名读课文,读后评议。5、学生默读课文,说说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三、自主阅读,解决读题时提出的问题1、教师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如:矛和盾为什么要结合呢?又是怎么结合的呢?结果怎样?2、学生根据以上总是,自学课文,做好准备,下节课交流。四、记字写字1、出示本课的生字,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住它们。2、重点指导两个上下结构的字:集和架。提醒学生注意:下面的“木”一定要写好,稳稳托住上半部。3、学生写字,教师及时评议。五、拓展阅读搜集发明家的故事。第二课时一、讨论交流,感悟课文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对三个问题的认识。2、组织学生全班交流:对三个问题的理解,要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语句进行概括,要点如下。⑴矛和盾为什么要结合呢?发明家和对手比赛,难以招架,于是突发奇想,想到了矛和盾结合起来。⑵又是怎么结合的呢?参考资料,少熬夜!把盾做成铁屋子,在铁屋子上开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炮),再给铁屋子装上轮子,安上履带,让它会动。⑶结果怎样?发明家发明了坦克;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3、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一至五自然段。二、畅谈感受,总结全文1、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教师引导学习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2、齐读这段话,说说人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3、你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的意思吗?4、再读这段话。三、交流故事,拓展延伸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发明家的故事。2、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可以相机谈谈感受。四、抄写词语1、同座互相读词语。2、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五、作业1、摘抄课文里的好词好句。2、自己设计一项作业。矛和盾的的教学设计【第二篇】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理解矛和盾是我国古代战争时用的武器。2、通过讲解、示范、练习、游戏,让幼儿获得玩矛和盾时一手要用矛攻击对方,同时另一手要用盾保护自己。培养幼儿手眼的协调能力。3、使幼儿懂得安全游戏,进一步感受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1、自制玩具矛和盾人手一副。2、音乐磁带“功夫”;“雪花和雨点”,录音机一台。3、对矛和盾有一定的了解。4、小头盔每人一只。活动过程一、老师播放音乐“功夫”幼儿跟着老师边听音乐边做律动。二、出示玩具矛和盾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三、通过老师讲解让幼儿初步理解矛和盾是我国古代战争时用的武器。四、幼儿游戏“有趣的矛和盾”1、两人一组一人拿矛一人拿盾自由游戏。老师指导幼儿一人用矛攻击一人用盾保护自己。2、两人一组各拿一副矛和盾合作游戏。播放音乐“功夫”增加游戏乐趣。老师指导幼儿游戏时一手要用矛攻击对方同时参考资料,少熬夜!另一手要用盾保护自己。提醒幼儿不能攻击对方脸部,增强安全意识。3、每人戴好头盔继续进行游戏。引导幼儿在一定的范围内向对方冲击进行游戏。4、分组请客人老师和自己玩游戏。五、放松游戏:“雪花和雨点”。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目标:1、认识并会写“矛、盾、集”等生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词语。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是胜利者”的道理。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教学难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教学流程:一、看图导入,揭示内容1、请同学们仔细看图,图中的两个人在干什么?他们的手中拿了两样古代的武器,你们知道这长长的叫什么吗?(矛)那圆圆的叫什么?(盾)矛是用来干什么的?盾又用来干什么?(相机板书:进攻,自卫)让我们假设一下,如果这个人只拿了矛而没有盾,会怎么样呢?如果这个人只拿了盾而没有矛,又会怎么样呢?现在就有一种武器,它既能像矛一样进攻也能像盾一样防守,那就是坦克。(出示玩具坦克)(板书:坦克)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是来了解坦克的发明过程,请大家把书翻到第25课〈〈矛和盾的集合〉〉(补充完整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2、在读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些词语比较难读需要提醒其它同学吗?(自由说)3、老师也有一些词语要提醒大家读好。(出示词语卡片,带读)4、请大家把这些词语带入课文,齐读课文。读完了,有什么收获?三、细读课文,交流感悟(一)、学习课文2——3自然段1、我们知道矛可以进攻,盾可以防守。发明家为什么还要去发明坦克呢?书上是如何介绍的?着重指导“左抵右挡、难以招架”等词语2、同桌之间用动作演示。一手拿书当盾,一手拿笔当矛。3、就在这紧张危急的时刻,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他想到了什么?参考资料,少熬夜!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那对方的矛就再也戳不到我啦!”(先对盾的不满,后来想到盾可以改变而喜悦)5、假如是你,你还会想到其它的好办法吗?6、发明家的主意确实很不错,盾经过改进成了一个“铁屋子”,发明家钻到了解铁屋子里和朋友比赛,对方的矛戳不破铁屋子,自然也刺不到他。可是,让我们冷静地想一想,比赛场上,对方见他缩在里面是不是就不打了呢?肯定还会用别的办法来对付他!想想你会用什么办法来对付他?7、是啊!这样下去发明家一点儿获胜的机会也没有!8、出示句子“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理解句意(二)、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1、这时发明家又有了什么新的想法?请大家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理解“矛”就是从洞里伸出的“枪炮”,可以进才攻。2、利用玩具坦克,大致讲解坦克的基本部件。3、小结:经过发明家一次又一次的改进,坦克终于诞生了。(三)、过渡:这辆坦克的威力可真大呀!1、齐读第5自然段,看看这辆坦克到底有多大的威力?2、理解“大显神威”、“庞然大物”等词语。3、读到这里我们已经知道了坦克是发明家根据矛和盾造出来的。可它却比矛和盾的威力大多了,为什么呢?(板书:合二为一)4、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如:带橡皮头的铅笔的发明过程。(四)、学习第6自然段过渡:由此可见(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出示句子。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四、拓展延伸,学以致用1、我们平时看到的很多东西都有它的优点,也有一些东西有它的不足之处,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动动脑,想想你想发明什么?2、想发明的写成1篇短文。五、总结全课,鼓励学生在这节课上,有许多同学的表现非常好,被评为“朗读明星”、“智慧明星”、“积极发言明星”。。。。。。希望同学们能把这些“明星”们的优点集合到自己的身上来,老师相信你们以后的表现会更加出色的。《矛和盾的集合》的教学设计【第四篇】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左抵右挡”“难以招架”“大显神威”等词语。2.读懂课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参考资料,少熬夜!3.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发明坦克的过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弄清楚发明坦克的过程,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快速抢答:出示:橡皮+铅笔=()楼房+汽车=()车子+椅子=()()+()=()将数学中的加法融进了语文课的学习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在看似游戏般轻松的环节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到了集合别人优点将会成为胜利者这一主题。同学们的表现很不错!王老师要奖励大家看一段动画片,准备好了吗?看《自相矛盾》视频。动画片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观看动画片的同时也让学生积累了成语,感知到了矛与盾的特点,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上课。一、导入新课。1.刚刚我们看的动画片知道这是什么故事吗?2.提到的两种兵器是什么?3.指导书写“矛”和“盾”(田字格书写“矛”和“盾”。)矛:矛字横撇点横钩,竖钩加撇把笔收,打仗用它来进攻,如果用盾是自卫。盾:短撇长撇连十目,万箭飞来能挡住。这里进行的是字理教学,将学生的生字书写指导和生字识记变得更有趣,学生的记忆也会更深刻,同时在念儿歌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了矛和盾的作用,为后面的学习做出了铺垫。4.“矛”和“盾”有什么作用?(板书:进攻、防守)5.一个进攻,一个防守,有点儿冤家路窄、针锋相对的感觉,如果把它们集合起来又会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矛和盾的集合》。(田字格书写“集”。)一个进攻,一个防守,这冤家路窄、针锋相对的矛和盾集合在一起会怎样呢?这样的问题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主动性。二、学习课文。1.自读课文,读通课文。参考资料,少熬夜!2.认读词语。⑴出示词语,认读:自卫左抵右挡难以招架进攻庞然大物大显神威精心选取的这6个词既是课文的核心词汇,又是值得积累的好词语,同时,这些词语还含有课后要求掌握的几个生字。⑵把词语填进这段话中,指名读。比赛中,面对朋友雨点般刺来的矛,发明家(),还是()。经过反复思考,发明家将矛的()和盾的()合二为一,发明了坦克,这个()在战场上(),德国兵一下子退了十公里。这样设计一方面训练了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再次巩固本课所学的11个生字,同时,读通了这段话,学生也就了解了课文大意。3.学习课文一二段。打开课文,默读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你一定会看到一个令人紧张的画面,千万不要让这个画面在你眼前一晃而过,把它用波浪线画下来。⑴指名读句子。⑵谁都看到了这样的画面?什么感受?⑶出示句子: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师:大家看这个“刺”字,“木字中间口不严,一把大刀立右边;刺字见谁把谁戳,谁人见了都胆寒。”更何况这矛是怎样刺来的?(指名读。)将文字读成画面,会让学生有更深刻的感受。“刺”字的字理教学让学生对这句话有了更直观、深入的感受。师: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越刺越快,越刺越快,多令人紧张啊!读——一生读。师: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越刺越有力,越刺越有力,多么危急啊!读——一生读。师:看到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刺来,越刺越快,越刺越有力,越刺越快,越刺越有力,拿出右手,放在胸前,你有什么感受!就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一起读——引读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独特体验,读出情感来,特别是让学生触摸着自己的心跳来读,学生会深有感触,读出情感来。⑷面对如雨点般刺来的矛,发明家只能是——(学生:左抵右挡),知道什么是“左抵右挡”吗?(生说。)⑸师:我这里就有一根锋利的矛,拿出你的盾来,我可要刺过来了!我的矛左刺——,右刺——,左刺——,左刺——,右刺参考资料,少熬夜!——,上刺——;再上刺——;下刺——;左刺——,再左刺——;再左刺——;右刺——,下刺——……⑹你什么感觉?(难以招架。)⑺经过一场激战,相信此刻你一定明白了“左抵右挡”?(上下左右全方位地保护自己。)面对学生对“左抵右挡”可能会有的片面的理解,教师通过→←与学生模拟比赛的情境,在教师不断的“刺”与学生不断的“挡”中,让学生对这个词语有了正确的理解,方法巧妙,学生一定会记忆终身。⑻师:即便是这样左抵右挡,发明家依然是难以招架,心中暗想:——出示句子: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①自己读读这两句话,不要放过每一个标点,你有什么发现?②从这两个感叹号,你又读出了发明家此刻怎样的心情?谁来试着读一读?(生读。)师:不够急切,再读!③师引读: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