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下载最新免费模拟卷,到公众号:一枚试卷君高三开学考试(历史)一、单选题(每题1.5分,40道题共计60分)1.考古挖掘发现,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的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粮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A.使用天然火B.采集渔猎C.农耕定居D.铁犁牛耕2.自商王中丁以来,出现“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的现象。《史记》载商末时期:“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这说明该时期()A.嫡长子继承制渐趋形成B.中央确立对地方绝对权威C.王位世袭制度遭到破坏D.商朝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3.《诗经》由王室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诗歌及经收集、筛选的民歌构成,由周天子颁诸各国,成为通用统一的标准诗乐,从此通过各种方式流传蔓延。《诗经》的传播()A.以书面记载为主要方式B.推动了平民教育的发展C.维持了天下共主的地位D.有利于构建文化的认同4.荀子认为“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韩非认为“故明主之治国也,适其时事以致财物,论其税赋以均贫富,厚其爵禄以尽贤能,重其刑罚以禁奸邪”。据此可知,二者都()A.遵循传统礼乐制度B.旨在提倡民本思想C.主张明君治理国家D.反对贵族徇私枉法5.初并天下后,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想把王位的宝座千万世的传下去;汉王刘邦做了皇帝之后,约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这表明()A.君主专制得以不断强化B.宗法制决定帝王治国思想C.分封制的基础依然存在D.帝王借宗法血缘维护统治6.甘肃武威磨咀子48号汉墓出土了西汉木牛犁模型,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出土有巨型犁铧,居延(在今内蒙古)出土汉简中有“田卒”、“治渠卒”诸称谓。据此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A.铁犁牛耕技术已普及全国B.北方农业技术居领先地位C.精耕细作农业的影响扩大D.政府重视西北的经济开发7.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君主无为而治B.强化血缘等级C.推行礼乐仁政D.实行严刑峻法8.西汉中后期的铁器制造已有较为计划的组织,铁器的数量和品种比西汉前期明显增多,冶炼技术和器物质量也都有所进步。这变化得益于()A.灌钢法广泛应用B.冶铁利用水力鼓风C.冶铁业国家专营D.铁犁耕作方式形成9.《春秋繁露》中说:“正朔、服色之改,受命应天制礼作乐之异,人心之动也,二者离而复合,所为一也。”其主要目的是()A.巩固儒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B.为三纲五常学说提供理论基础C.借助天意来宣扬大一统和加强君权D.将哲理引入儒学促使其思辨化10.西汉初期各郡国举孝廉的人数相同。东汉和帝进行改革,有20万人的郡县每年举孝廉1人,不足20万人的每两年举孝廉1人,不足10万人的每三年举孝廉1人。这反映和帝时的察举制()A.限制了王国势力B.增加了选拔人数C.体现了差别平等D.削弱了世家特权11.下面是某一时期的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下列同这一时期的西域有关的是()A.西域都护府B.张骞出使西域C.北庭都护府D.吐蕃与唐会盟12.唐朝元和年间,中书省丞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钱,门下省官员崔祐认为此法不妥,封还诏书,皇帝采纳了崔祐的意见,皇甫镈的建议作罢。由此可见()A.丞相权力大于皇权B.三省制有互相制衡和分散相权的作用C.门下省权限高于中书省D.中枢机构具备君主立宪制特征13.《唐律疏议》将“失礼之禁,著在刑书”,其与儒家典籍一致的情况大量存在,由此可以看出()《礼记》:“悼与耄(幼童和老人),虽有罪,不加刑焉。”《唐律疏议》:“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孝经》:“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唐律疏议》:“闻父母丧,匿不举哀,流(徒刑,流放);告(发)祖父母、父母者绞,从者流。”A.唐朝以严刑峻法治国以保证惩戒效果B.唐朝鼓励亲属间相互告发以维护治安C.唐律将儒家思想与法律内容密切结合D.《唐律疏议》是古代礼仪制度的总结14.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饮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水是魏晋时期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一部《世说新语》可以说是魏晋风度的集中记录。造成这种文化特点的最主要原因是()A.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的精神领域普遍出现了危机B.江南经济开发,商品经济大发展C.新兴门阀士族生存环境险恶,不得不依附某个政治集团D.魏晋时期佛、道盛行15.据《全唐文》记载:“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日历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亦已满天下。”这说明()A.雕版印刷技术已得到普遍使用B.活字印刷术方便了百姓生活C.政府垄断印刷技术D.印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教育发展16.史载,唐太宗时期给一些资历较浅的官员加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参与政事堂议政,也给一些资格较老的功臣加以“平章事”的名号,使其继续参与宰相事务。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A.唐太宗善于听取大臣意见B.君权得到进一步的强化C.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素质D.封建官僚体制走向成熟17.唐建立之初,“均给天下民田”,达到了“力业相称,细民获资生之利,豪右靡余地之盈”;唐中叶以后,“有钱则买,无钱则卖”“人从私契”成了土地转移、让渡的基本方式与基本原则。唐朝经济领域的这一转变()A.有利于促进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B.表明政府开始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C.迫使政府不得不对政策进行调整D.表明藩镇割据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18.唐以后,世族门阀的力量逐渐蜕化,中国社会自此完成了从世族形态到士绅形态的转型。所谓“富贵不过三代”,确实是唐宋之后的景象,是对平民社会的一种另类描述。由此可知()A.科举制推动世族门阀衰落B.唐宋之后平民占社会主导地位C.科举制体现公平公正原则D.世族门阀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19.根据《魏书李宝附承子韶传》记载:“高祖将创迁都之计,诏引侍臣访以古事。韶对:‘洛阳九鼎旧所,七百攸基,地则士中,实均朝贡,惟王建国,莫尚于此。’高祖称善。”据此可知北魏迁都洛阳的原因是()A.削弱鲜卑贵族势力B.顺应洛阳士族要求C.洛阳地区经济发达D.追求政权的正统性20.从8世纪起,瓷器成为中国大宗出口商品,主要沿海路外销到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等地,深受当地人喜爱,西亚和北非的工匠大量仿制中国瓷器。这表明()A.中国制瓷业历史悠久,唐朝制瓷工艺达到高峰B.来自对外贸易的税收成为唐朝国库的主要来源C.中国制瓷工艺的精湛和瓷器在各地区需求很大D.海上丝绸之路由此开通,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衰落21.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与前代相比出现了一些重要变化。下列情形出现在宋朝的是()①“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②一些地方的人以经商闻名,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③“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④“苏湖熟,天下足”⑤能够烧制出青花瓷和釉里红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⑤22.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之分,形成了“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的局面。这反映了()A.官僚体系的成熟B.科举制度的完善C.君主专制的加强D.行政效率的提高23.唐朝前期的政治人物,大多数是北方人。到唐朝后期,太湖流域进士及第的人数增加了。到北宋时则出现了大批出生于江西、福建、苏南等地的政治人物,并且他们在政治上扮演的角色也愈来愈重要。材料表明()A.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B.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文化格局变化C.程朱理学推动了文化发展D.北宋时期大批儒家学者主动南迁24.元代杂剧创作常常以大团圆的方式结局,甚至将传统故事改编或扩编为圆满的结局,同时还在众多剧目中塑造了一系列叛逆女性的形象。这些现象反映出元代杂剧()A.凸显了元代的文化自信B.摒弃了传统戏剧的叙事结构C.迎合了市民的审美情趣D.体现了西学东渐的时代特征25.朱熹强调“圣德至道”,他认为:道是人人共同必由的道路;德是每个人自己要明白的必须遵守的原则和要去践行的准则。这表明朱熹()A.强调人的主体地位B.注重内心的道德自觉C.重视社会人伦和谐D.主张民众的礼乐教化26.金世宗在治理国事时常以汉文帝等明君为楷模,他重视翻译中原地区历史著作,主张“大抵史书载事贵实,不必浮辞谄谀也。”金世宗()①致力传播女真文化②深受汉族文化影响③客观评说古代君王④鼓励史家秉笔直书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7.苏轼任徐州知府时,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石炭》一诗,诗中序言曰:“彭城(徐州)旧无石炭(煤),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取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由此可见,北宋时()A.北方居民普遍以煤作为燃料B.北宋开始用煤炭做燃料治铁C.彭城成为当时的冶铁业中心D.燃料的改进提高了冶炼质量28.永佃制是宋至近代佃农在按租佃契约交纳地租的条件下享有长期耕作权及处置耕作权权力的租佃制度,其特点是土地所有权同使用权的分离。地主无权随意增租夺佃,而佃农可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永佃制由于经济上的激励作用,政府采取了鼓励的政策。这一制度()A.表明农民已经摆脱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B.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C.解决了因土地高度集中带来的社会问题D.导致“一田多主”现象普遍29.元朝统一后,岭北行省作为祖宗“龙兴”之地,在全国占有特殊地位。元廷频繁派遣内地各族人民进入牧区,大力兴办屯田,发展工商业。这些措施()A.使岭北成为赋税的主要来源地B.促进了蒙古贵族的汉化进程C.推动了元朝自耕农经济的发展D.有利于边区经济的改善发展30.下表是隋元两代大运河的开凿情况。据此可知,运河的开凿()开凿时期河道特征运河的起止点隋朝大运河始建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东南河道线路至杭州,东北河道线路至北京,其地理方位成“弓”形。涿郡余杭元代大运河始建于元朝至元十八年(1281年)京杭大运河以大都(北京)为中心,在隋朝大运河路线的基础上截弯取直,弃弓走弦,其地理方位是“弦”形。大都杭州A.巩固了南方经济重心地位B.促进了中原地区经济重心的形成C.反映古代政治中心的变化D.体现出农耕文明外向性发展特征31.中元节由上古时期农作物丰收祭祖演变而来,民间按例要用新米等祭祀祖先,向祖先报告秋成;唐宋时,中元节逐渐发展成为佛道祭神、民间祭祖的一个全民节日。这一变化说明,唐宋时期()A.南北文化存在差异B.多元文化互相兼容C.重农传统受到冲击D.宗法观念日益浓厚32.右图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邮票。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表述正确的是()A.明太祖派遣郑和先后七次远航海外B.最远可到达非洲西海岸和红海沿岸C.主要目的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D.主要是出于经济目的,而非政治目的33.清雍正帝命令地方大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密折奏事制度。对这一制度认识正确的是()A.有利于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B.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C.造成官员相互猜忌,激化统治集团内部矛盾D.提高了决策效率,避免了决策失误34.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对考生籍贯有着严格的限制,以外州县籍冒充本州县籍的行为,被称做“冒籍”。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实行“南北分榜”,“冒籍”现象频繁出现,浙江、江西、广东湖广等地的考生往往到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冒籍跨考”,政府屡禁不止。这一现象客观上反映出,明清时期()A.限制考生户籍违背公平原则B.科举制已失去选拔人才功能C.政府对人民的人身控制加强D.地区间发展存在一定的不平衡35.根据下表可知,明清江南市镇管理的主要特点是()市镇类型管理模式代表一般市镇沿用传统模式,州县衙署直接管理交通要道市镇设巡检司加强治安管理苏州府汾湖镇一些富裕市镇设课税司掌收商税松江府唐行镇规模较大市镇委派县丞等官员驻镇掌管治安、税收等吴江县盛泽镇钞关、港口市镇设榷使署、海防署等进行管理常熟县福山镇A.以治安和赋税征收为重点B.注重发挥地方的自主性C.蕴含了近代经济管理方式D.保障小农生产的稳定性36.明朝前期“江浙犹尚朴素,子弟得乡举始著绸缎衣服”,而明朝中叶以后,“不论富贵贫贱,在乡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