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高层次人才政治吸纳调研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校高层次人才政治吸纳调研报告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引导广大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在党管人才原则指导下,政治引领与政治吸纳贯穿于爱才、育才、引才、用才全过程,为高校高层次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工作提供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保障。文章通过解读高校高层次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的内涵,剖析党对高层次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的逻辑关系,检视现实中存在的困境,探索高校高层次人才政治引领与政治吸纳的实践路径,为高校整体性的高层次人才工作和强化“双一流”建设人才支撑提供思路与借鉴。一、高校高层次人才政治引领与政治吸纳的必要性高校是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的高地,同时也是求贤用士、人才引进的高地。高校培养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构成高校人才队伍的核心力量,包括高级管理者、学术精英、优秀教师以及高层次的服务型人才等。加强对高校高层次人才的政治引领与政治吸纳,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是高校贯彻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工作,鼓励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题中应有之义。二、高校高层次人才政治引领与政治吸纳的困境当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不断探索强化政治引领的新途径,引导广大高层次人才自觉向党组织靠拢,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高校高层次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工作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1.重视程度仍不够,覆盖范围有局限。有的高校对高层次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工作重大意义的理解流于表面、不够深刻,主动性不够,未站在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开展,将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简单理解为研修培训、党员发展。有的高校党政职能部门、群团部门、二级学院之间对高层次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的协同性不足,未能建立起完善的高层次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的工作体系,缺少顶层设计和整体安排。高层次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工作的覆盖对象不够精准,覆盖范围不够广泛,尤其对于海外高层次人才,亟需具有针对性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策略。2.宣教能力待提高,方法策略较单一。现阶段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多以兼职干部为主,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不足,部分教师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弱化,缺乏对工作新思路、新路径的有效探索,采用的自上而下、单向灌输的宣教模式同高层次人才自身实践和实际存在着较大距离,教育引导效果大打折扣。部分工作者对高校高层次人才政治引领和吸纳工作的规律研究不够,对当前思想文化领域面临的种种复杂情况和高层次人才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认识不足。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的手段载体不够丰富,未做到因人施策、精准对接,对高层次人才群体的真实想法和需求了解不够,实效性和针对性均待提高。3.党建业务“两张皮”,政治参与热情低。部分高校对人才的考核评价、培训培养依然以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为主,“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现象仍突出,思想政治建设与业务建设未实现高效互促,党建工作覆盖的全面性和有效性仍需加强。部分高层次人才重业务轻政治,参政和入党的积极性不高,对党的理论、宗旨、路线方针政策缺乏了解,对我国当前国情和政治制度认识不深、理解不透,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尚待提高。部分青年高层次人才疲于应付来自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沉重压力,陷入“为了面包,放弃理想”的境地,政治热情低迷。三、高校高层次人才政治引领与政治吸纳的实践路径贯彻党的XX大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决策部署,重点就是要抓好对各方面优秀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解决目前高校高层次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工作中存在的困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强化顶层设计,畅通议事渠道。强化高校高层次人才政治引领和吸纳工作的顶层设计,明确各部门各机构的分工布局,整合各种政治资源。高校党委要明确党委的核心领导地位,建立党委领导下的部门机构协同工作机制,切实发挥党建领航、组织护航的重要作用。以高层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为平台,建立健全校内各部门各机构共同参与的领导干部直接联系人才制度和党组织定期联系人才制度,形成以各级党委为核心、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其余部门机构各司其职的高层次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将高层次人才政治引领与政治吸纳工作摆在事关学校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来抓,使其逐步成为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的首要政治标准和基本要求。明确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将高层次人才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党建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将该方面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优、干部选任的重要依据,确保规划制定、考核评价、督促检查等部署落到实处。做好高校监管和巡察工作,着力解决高层次人才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表面化、碎片化、被动化等问题,持续整改、立行立改。畅通高校高层次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的渠道,通过走访、交流、座谈,将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贯穿到日常工作当中。建立高校高层次人才到党政机关和群团组织兼职挂职制度,吸纳高校高层次人才进入各级党政机关任职,探索从高校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新模式。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党员发展工作,适时适量增加高校党员指标。积极搭建行业协会、合作论坛、专家联谊会等高层次人才沟通交流平台,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畅通高校高层次人才发声渠道。2.丰富载体平台,力戒形式主义。高校要正确认识高层次人才的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发展对高校人才思想政治工作产生的影响,实现对高层次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务必“留人先留心”。要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政治优势,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有针对性地组织高校高层次人才参加党情国情研修培训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尤其是对海外归国的高层次人才进行“再本土化”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创造条件让中央精神和地方党委要求入脑入心。通过“三微一端”等及时掌握归国高层次人才的诉求和思想动态,精准快速地给予关注与引导。对高校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教育模式和宣传方法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注重真理的说服力、精神的感染力、思想的吸引力,在学思践悟中加强政治引领。根据新时代人才的新特点、新要求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多用知识竞赛、文体活动、“党课大家讲”等人才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讲活新时代中国故事,讲深讲透党的创新理论。组织高校高层次人才到革命根据地锤炼革命精神,走近基层百姓感受社情民情,拓展高层次人才成长路径,使其深刻认识自身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引导他们在新时代建功立业。打造一支适应高层次人才工作特点的专业高校党建队伍,改进和完善党建工作方法,化单向、单调的说教为多维度、多形式的交流学习。选优配强高校党委书记和教师党支部书记,实施党员领导班子成员、党员学科带头人联系优秀中青年高层次人才的“双导师制”。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注重和推动在多学科人员组成的教学一线、科研平台、创新团队上纵向设立党组织。改进工作方法,力戒形式主义,加强同高层次人才打交道特别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增强其政治归属感。3.党建业务互促,增强政治认同。明确抓业务必须抓政治、抓工作必须抓党建,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意识形态教育,严格政治审查制度。把思想政治素质摆在首位,扭转“五唯”评价导向,建立有利于高层次人才潜心科研创新的多元评价体系。重视高校高层次人才的意识形态教育,坚持将其常态化贯穿于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师德师风建设、培训研修及谈心谈话工作中,在人才培养、考核等各个环节上严格把好政治关。对被吸纳对象的思想道德、能力业绩等进行综合评价和审查,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断为党的政治吸纳与壮大夯实基础。推动党建与科研互融互促,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实践中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政治认同感。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维度谋划对高校高层次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工作,引导教育他们勇于创新、甘于奉献,努力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建立针对不同人才需求的精准服务模式,定期为其提供项目申报信息、企业需求信息,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引荐高层次人才参与实践调研、科研攻关、挂职锻炼等项目,在实践中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政治认同感。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落实人才政策,关心关注人才的切身利益,以实际行动真正体现对人才的爱护,为高校高层次人才施展才华提供政策支持。着力解决高层次人才在落户购房、子女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建立健全领导联系慰问、休假体检、配偶子女随迁随调等高层次人才关怀机制,在职称职务晋升、基金课题申请、收入分配激励等方面加大倾斜和保障力度。此外,在高校高层次人才扶持支持和教育培训等方面加大经费投入,不让高层次人才政治引领与政治吸纳工作沦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