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供参考!1/25校企合作总结【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校企合作总结【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校企合作总结【第一篇】关键词:校企合作;新形势;模式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7-0074-02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和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方式联合培养人才,对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山东理工大学作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首批试点院校,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工学交替为手段,积极探索工程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一、校企合作的模式(一)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的模式有多种,山东理工大学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培养分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阶段。采用本科工程型和硕士工程型两段制的工程师培养体系。本科工程型培养模式好文供参考!2/25是四年制本科,“3+1”模式,即在校学习三年,在企业参加实训和毕业设计累计一年;硕士工程型培养模式为两年制全日制工程硕士,“1+1”模式,即学生本科毕业后,通过保送或考试攻读工程硕士,在校学习一年,在企业顶岗一年,同时完成硕士论文。2010年山东理工大学与鲁泰纺织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成立鲁泰学院,共同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专业人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一模式解决了学校缺少实际操作项目和设备的问题,同时为企业培养了高素质人才,做到了企业与学校的双赢。还有其他的校企合作模式,如:“工学交替、半工半读”模式,指学生在校期间,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情况下,通过合理安排去企业参加实训,进行技能提升训练。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将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教学相长;可以使学生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可以为企业节省岗前培训环节。(二)“订单培养”模式“订单培养”模式是指学校招收的学生由学校选拔的学生和企业招收的员工组成,教育的实施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完成。这种模式是建立在校企双方相互信任、紧密合作的基础上,企业参与程度深,能极大地调动学校、学生和企业的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实现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的“三赢”,是一种产学合作的高层次形式。(三)“学校引进企业”模式好文供参考!3/25“学校引进企业”模式是将企业引进学校之后,将企业的一部分生产线建在学校内,从而在校内实行“理论学习”和“顶岗实训”相结合的一种办学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解决企业场地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学校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真正做到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获得“产学研”相结合的多赢途径。(四)“校企互动”合作模式“校企互动”合作模式,是指校企双方互聘,由企业指派优秀技术人员参与学校的专业教学,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订,为学校提供实习基地、设备等,同时学校教师给企业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通过这种模式,将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技能训练,同时提高了员工素质,为企业创造了更大的价值,还为学校解决了实习材料费等问题,真正实现了在育人中创收,在创收中育人。校企合作的模式还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增多,应实现多层次、多形式、多方位的合作,合作不局限于一家企业,也不局限于一种形式。二、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从全国范围来看,校企合作目前正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体来说,还需要深化合作理论、更新合作理念、创新合作模式、完善与严格合作保障机制。首先,校企合作政策力度不够。自国家提出高等教育开展好文供参考!4/25校企合作以来,在各方利益均等的条件下,各级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校企合作政策,对校企合作进行支持和鼓励。但从总体看,这些政策还不够完善,政府的扶持力度也很有限,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政策之间缺少整体联系:校企合作不仅涉及教育部门、高等院校和企业,还涉及财政、税务、企业管理等部门,但我国现有的校企合作政策都不具备系统性,较为零散,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现有政策的落实;二是政策需有严格性:政策的标准很难确定,比如奖励、惩罚的标准难以界定;三是政策的执行遇到问题:政策的执行者学校和企业受各自利益的限制,执行效果欠佳,在执行时也缺乏相应的监督与评估机制,导致校企合作过程中缺少协调与监督[1]。这些都导致校企合作政策效度不高。其次,校企合作深度不够。许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仅仅停留在解决部分学生就业或实习这种浅层次的合作,没有把校企深度合作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企业注重的是短期效益,对校企合作没有刚性需求。目前的校企合作一般是由学校组织,企业只是配合学校的工作,出现校“热”企“冷”的局面。另外,企业无法或很少按照自己的人才需求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过程,教育教学管理缺乏主体性,这使企业难以形成市场主体意识。校企双方没有找到利益结合点,很难形成稳定和长效的合作机制。最后,参加校企合作的学生管理存在问题。目前,从山东好文供参考!5/25理工大学来看,参加校企合作的学生在学期之初与学校签订一份协议,然后定期将个人情况向辅导员汇报。但是涉及一些学校的教学环节,比如毕业设计,教师找学生有时就很困难,导致某些环节无法正常进行。对于企业来说,不愿承受学生顶岗实习的安全风险,管理模式与正常的企业员工有所不同,给管理带来了麻烦[2]。校企双方交流力度不够导致学生的管理处于疏散状态,有了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解决。总体来说,校企合作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深化。三、加强校企合作的建议(一)完善校企合作的政策一是将校企合作政策系统化:校企合作政策应符合教育、企业、财政、税务等相关部门的发展需求,经过系统分析,确定政策框架,进行设计;二是将政策法制化:通过立法明确校企双方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责、权、利,通过对企业有利的政策导向以调动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同时约束各方行为,维护共同利益,确保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三是将政策规范化:设立各级校企合作监督与评价机构,针对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校企合作的政策进行调整,并对合作进展进行监督与评价[3]。总之,政策是从宏观方面促进校企合作的推动因素之一。因此,政策的着眼点就在于形成一种调和学校与企业、教育与经济的规范体制。这就需要政策具有层次性、稳定性、可靠性好文供参考!6/25和可行性。(二)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从学校方来说,应转变观念,从“多赢”角度出发,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师资培训和人才培养上的变革,达到国家、企业、学生、学校等皆赢的目的。在明确企业对人才需求规格的基础上,首先进行授课内容的调整,比如山东理工大学实行的是“3+1”合作模式,最后一年在企业中锻炼,为了使学生的学习不受影响,将专业重要课程调整在前六个学期完成,第七学期为几门应用型选修课,最后一个学期为毕业设计,这样,在外实习学生的学习不会受到影响;其次可选派学校教师去企业锻炼,实现理论与实践对接,既提高了授课的理解性,又增强了教师的科研能力;最后可根据企业的要求,学校进行相关教学方面的调整,既不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又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提高企业的主体意识。从企业方来说,应引导其认识校企合作对自身发展的益处,通过与学校共同培养高技能型人才,能更好地解决企业人才紧缺的问题,最终提高其效益。总之,学校和企业需密切配合,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体,才能达到校企双赢。(三)对校企合作中学生进行全程式教育管理由于学生首次进入企业,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在进入企业之前,学生大多满心斗志,这时应让学生明确进入企业实习的目的、意义及岗位要求和学校要求,引导学生从更广的背好文供参考!7/25景中去看待问题,从以往的学习经验中寻找问题的答案,用积极的态度去应对。进入企业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鲜感渐渐消退,工作及现实中的问题逐渐出现,在这一阶段,要特别注意学生的思想波动,在企业中安排专门人员对这些学生进行管理,实时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将情况反映给校方相关负责人,尤其是异常情况;在学生中安排两级或以上班长及组长等,对学生的实时情况进行汇总,报告给校方相关负责人,通过交流得到每位实习生的情况。在交流中,确定交流的频率,定期汇报,汇报不能流于形式,要采取措施掌握详细情况。对汇报的态度与结果制定一个奖惩方案,并且与学分挂钩,这样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企业方和校方相关负责人要切实有效地完成对学生的管理,起到良好的作用。实习完成后,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分析、总结,如毕业设计、总结报告等,结合企业的反馈,使学生从理性角度来认识顶岗实习,认清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积累经验。这样,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真正受益,培养出社会与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达到校企合作的目标。校企合作是适应时展的对企业和高校双方都有益的重大举措。本文结合山东理工大学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了新形势下校企合作的核心问题,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促进校企之间深度合作,积极探索工程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内容与新模式,采取措施避免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向着培养“强实践、能管理、善创新”的未来优秀工程师目标好文供参考!8/25迈进。参考文献:[1]兰小云。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效度刍议[J].现代教育管理,2012,(6).[2]李振威。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训教学存在问题和解决途径[J].中国科技博览,2009,(24).[3]郭新宝。促进校企合作提高我国科技竞争力[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收稿日期:2013-11-11校企合作总结【第二篇】关键词校企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人才模式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9-0066-02一充分认识校企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人才新模式的重要性高职酒店管理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实用性酒店管理人才为目标,很大程度上需要培养学生从事酒店管理工作的实践能力。一些高职院校自开办酒店管理专业以来,虽然也开展了一系列校企合作并建立了一批校外研究基地,但真正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和联合培养的院校少之又少。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一般通过观摩或者短时期内的实践经验积累,虽然也能达到一定的上岗水平,但在实际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考核方式及实好文供参考!9/25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差距,这就不得不思考如何真正发挥校企联合培养的作用,如何构建有效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思考究竟怎样让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当中的学生、企业、学校和教师四方紧密融合在一起,突破传统的校企简单合作模式的障碍,推进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的深度合作。因此,深入研究校企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人才的新模式成为重要的解决措施。学校与酒店的合作培养模式,学生在酒店接受技能培训内容、敬业精神教育,教师在酒店挂职的产教合一模式,必将推动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二校企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人才理论机理和现实需求分析校企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人才新模式的特点和意义在于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了酒店的设备设施和人力资源,一方面,学生可以将在学校学得的理论知识及时在酒店进行顶岗实习而消化理论知识,还可以在酒店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实践能力,为直接融入就业岗位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学生亲自参与酒店的服务经营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酒店管理的职业氛围,加深了学生对酒店管理专业的整体认识,从而强化了学生的职业意识和技能培养,对于学生今后从事哪方面的工作提供了最直接的实践方向,也可培养学生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兴趣。当然,校企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人才,进行校企深度合作还源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使学生好文供参考!10/25培养计划环节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而且在整体上创新了高职教育的管理方式。校企联合培养贯穿学生考评的全过程,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到学生的工作管理和期末的考核评价等都通过校企联合制定的标准来进行考核,让学生不仅能够体会到校企联合培养过程实际上就是今后到酒店从事相关工作应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素质标准,如何做好本职工作,通过这样的培训能够真正实现高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够让学生不仅学到课堂上的知识,而且能够学到实践中的知识。这种校企耦合效应,既是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