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全市四季度统计法治工作会议暨区统计局长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言同志们: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我们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全面贯彻A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A同志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高质量发展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统计调查事业高质量发展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调查部门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计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党建为统领,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目标,以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为主线,深化统计体制机制改革,强化统计法治体系建设,以高质量统计服务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下面,我讲几点意见。第一,要把稳“方向盘”,牢记统计调查的初心使命统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党和政府宏观调控和管理的重要工具。统计数据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真实可靠的统计数据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以A同志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统计工作,A同志多次就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同时强调“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在此前提下,更需要真实准确的统计数据进行监测和预警,尽早发现存在问题,及时有效地提出意见建议。广大统计工作者要切实认清形势,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牢记统计调查的初心使命,心系“国之大者”,聚焦“国之大事”,围绕“国之大策”,摸清“国之大情”,拿出“国之大数”,以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为抓手,不断深化依法统计、依法治统,涵养统计法治意识,树牢统计法治思维,切实把统计法治理念内化于统计工作的方方面面,坚守统计数据质量生命线,持续提升统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第二,要深耕“责任田”,扛起依法统计的政治责任依法统计是深入贯彻A同志法治思想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全面落实A同志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的应有之义,是新时代统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统计部门要切实把责任扛在肩上,履行好深化统计体制机制改革和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主体责任,扛起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政治责任,把学习贯彻《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督察工作规定》《关于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意见》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持续推进。要把依法统计贯穿于统计工作的始终,在数据采集的源头下功夫,在数据审核的环节把好关,在数据评估的阶段严监督,确保统计数据责任明确、真实可溯。要常态化开展统计执法检查,严肃查处各类统计违纪违法行为,并加大对统计违纪违法案件的曝光力度,对统计严重失信企业进行联合惩戒并公示有关失信信息,切实发挥统计执法检查的震慑作用,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公信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统计生态环境。第三,要当好“守门员”,履行统计监督的部门职责统计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计法》赋予政府统计的一项基本职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赋予统计监督新的职能定位,对于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如何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就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新时代统计监督内涵外延。统计监督作为党的重大监督方式之一,不再仅仅是业务监督,而应当更加突出政治监督作用,聚焦政治原则、政治生态、政治担当、政治责任,把贯彻落实A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计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作为重中之重。要突出党内监督,发挥统计部门专业职能优势,建立健全统计监督协同配合机制,推动统计监督与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审计监督等各类监督方式有机贯通、相互协调。要坚持纪在法前,推动纪法衔接,紧扣党员干部坚守统计数据质量底线的政治责任,强化防惩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力度,充分发挥统计监督独立性的职能优势,推动统计造假问题依纪依法处理到位。第四,要奏响“主旋律”,提升统计法治的宣传质效A同志指出,普法工作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统计普法是引导领导干部、统计人员和调查对象依法开展统计工作的关键措施。要抓住“关键少数”,抓好抓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积极推动各级党校把统计法纳入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学法普法制度,引导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敬畏统计法,自觉遵守统计法,着力提升统计法治意识,充分发挥好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使其成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表率。要创新宣传载体,制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统计普法宣传作品,拓展统计法治宣传新方式新渠道,进一步拓宽统计法治宣传受众面,扩大统计法治的社会影响力。要发挥统计开放日、《统计法》颁布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宣传作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开展精准普法,采用更“接地气”的法治宣传方式,使普法工作更有成效。要结合各类统计调查专业培训会议、入户入企调查等工作,开展常态化统计法治宣讲,提升各社会主体的统计法治意识,营造人人了解、支持、配合统计调查工作的良好氛围。同志们,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颁布40周年,这40年是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统计能力水平的40年,更是逐步实现统计现代化、铸就统计辉煌的40年。站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我们要以A同志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刻把握新时代统计调查事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强化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政治担当,坚决防惩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行为,牢记“为国统计、为民调查”的初心使命,以更扎实的作风、更务实的举措推动统计法治建设,努力谱写统计调查事业发展新篇章。党课: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凝聚奋进新征程磅礴伟力同志们:中国共产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对爱国主义都有许多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大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代表大会,是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征程的爱国主义目标、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拓展爱国主义国际视野的代表大会。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对推动新时代新征程爱国主义的践行和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一、明确爱国主义的宏伟目标爱什么样的国?确定爱国主义的方向和目标,是爱国主义的核心内容和性质要求。“爱国主义是具体的、现实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主题,我们必须紧跟时代发展要求和爱国主义主题转换,正确地、理性地弘扬爱国主义。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条件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代新征程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和伟大目标。(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主题和内容。毛泽东指出:“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中国共产党的爱国主义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争取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还是在和平年代谋求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价值旨归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爱国主义以“救国”为主题,表现为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为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爱国主义以“建国”为主题,表现为巩固新生人民民主政权、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提出“四个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宝贵经验和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以“富国”为主题,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上,开创、坚持、捍卫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了以小康社会为阶段性目标的中国式的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爱国主义以“强国”为目标,鲜明主题表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12年,A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一论述为培育和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注入了新内涵。揭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内在关系。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支撑,爱国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定有力的精神支柱和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正如A同志指出:“要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局面,必须大力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只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路径。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伟大成就,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明确爱国主义的主题,是爱国主义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当前爱国主义的目标要聚焦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这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们坚持的是基于自己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分两步走”,明确了到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展现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宏愿,赋予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的丰富内涵,也为新时代新征程爱国主义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具体目标。(二)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爱国主义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各民族从建立统一国家的几千年来,一贯具有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光荣的爱国传统”。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推进祖国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的主旋律,制造分裂与历史发展背道而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祖国统一有了新的进展。1982年,邓小平在毛泽东的“一纲四目”、叶剑英的“叶九条”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香港回归26年和澳门回归24年的成功实践充分显现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性和优越性,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长期坚持。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不断探索完善对台统战工作的政策措施。1992年,江泽民指出:“我们坚定不移地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积极促进祖国统一。”1995年,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就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提出八项主张。2008年,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首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主张。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爱国主义的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是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爱国主义始终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精神纽带。“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