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该试题卷的封面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做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题卷共6页,如缺页,考生须声明,否则后果自负.怀化市2022年下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三物理一、单选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轻核聚变的一个核反应方程为:234112HHHeX,若已知21H的质量为m1,31H的质量为m2,42H的质量为m3,X的质量为m4,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1H和31H在常温下就能够发生聚变B.X是质子C.这个反应释放的核能为21234EmmmmcD.我国大亚湾核电站是利用轻核的聚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2.一列向右传播的横波在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A、B两质点间距为8m,B、C两质点平衡位置的间距为3m,当t=1s时,质点C恰好通过平衡位置,该波的波速可能为A.9m/sB.10m/sC.11m/sD.12m/s3.甲、乙两个质点分别在两个并排直轨道上运动,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中a、b所示,图线a是直线,图线b是抛物线,30~t时间内图线a、b与横轴围成的面积相等,抛物线顶点的横坐标为2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0~t时间内甲、乙的位移大小不相等B.20~t时间内甲、乙的位移大小之比为3:2C.10~t时间内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平均速度D.20~t时间内甲的加速度一直小于乙的加速度4.如图,用两根等长的细绳将一匀质圆柱体悬挂在竖直木板的P点,将木板以直线MN为轴沿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直至水平,绳与木板之间的夹角保持不变,忽略圆柱体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在转动过程中A.圆柱体对木板的压力逐渐增大B.圆柱体对木板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C.两根细绳上的拉力均先增大后减小D.两根细绳对圆柱体拉力的方向不变5.2021年12月9日,我国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空间站进行了太空授课。如图甲所示,王亚平在水球里注入一个气泡,观察水球产生的物理现象。课后小明同学画了过球心的截面图,如图乙所示,内径是R,外径是83R。假设一束单色光(纸面内)从外球面上A点射入,光线与AO直线所成夹角i=30°,经折射后恰好与内球面相切。已知光速为c。则A.单色光在材料中的折射率为2B.单色光在该材料中的传播时间为4559RcC.只要调整好A点射入的单色光与AO直线的夹角,就能够在内球面发生全反射D.只要调整好A点射入的单色光与AO直线的夹角,就能够在外球面发生全反射6.理想变压器电路如图所示,M、N接入电压有效值恒定的交变电源,其中R为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R0=10Ω,原副线圈匝数之比122nn,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下移动时,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用I和U表示。则关于U和I的比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UI逐渐增大B.UI逐渐减小C.UI不变且Δ10ΩΔUID.UI不变且Δ2.5ΩΔUI二、多选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一带负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x轴正向运动,其电势能EP随位移x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中O-x2段是抛物线,x1处是顶点,x2-x3段是直线,且与抛物线相切。粒子由O-x3运动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O-x1段粒子动能增大B.x1-x2段粒子加速度增大C.x2-x3段电场强度减小D.x3处的电势最高8.两颗互不影响的行星1P、2P,各有一颗在表面附近的卫星1S、2S绕其做匀速圆周运动。两颗行星周围卫星的线速度的二次方(2v)与轨道半径r的倒数(1r)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1S、2S的线速度大小均为0v,则A.1S的质量比2S的小B.1P的质量比2P的大C.1P的平均密度比2P的小D.1P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比2P的大9.如图,ABC是竖直面内的光滑固定轨道,A点在水平面上,轨道AB段竖直,长度为R,BC段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的圆弧,与AB相切于B点。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A点以某一竖直向上的初速度沿ABC轨道的内侧运动,且到达最高点C点时恰好仍能接触轨道,已知小球始终受到与重力大小相等的水平向右的外力作用,小球的半径远小于R,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A.小球在A点的初速度为6gRB.小球在A点的初速度为7gRC.小球的落地点到A点的距离为RD.小球的落地点到A点的距离为2R10.如图甲所示,电阻不计且间距为L=1m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竖直放置,上端连接阻值为R=1Ω的电阻,虚线OO′下方有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现将质量为m=0.3kg、电阻Rab=1Ω的金属杆ab从OO′上方某处以一定初速释放,下落过程中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且始终水平。在金属杆ab下落0.3m的过程中,其加速度a与下落距离h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ab进入磁场时的速度v0=3.0m/s,取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进入磁场后,金属杆ab中电流的方向由b到aB.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2.0TC.金属杆ab下落0.3m的过程中,通过R的电荷量为0.24CD.金属杆ab下落0.3m的过程中,R上产生的热量约为0.87J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11.(6分)某学习小组用三枚相同的硬币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将两枚硬币叠放粘连,记为A,另一枚硬币记为B。在水平桌面左端固定一弹射装置,PQ为中轴线,OO与轴线垂直作为参考线。实验步骤如下:①如图甲,将A从P沿PQ弹射,A停止后,测出其右端到OO的距离1s;②如图乙,将B静置于轴线上,并使其左端与OO相切;③如图丙,将A压缩弹簧至同甲位置,射出后在OO处与B正碰,A、B停止后,测出A右端和B左端到OO的距离2s、3s。请回答以下问题:(1)两次从同一位置弹射A,目的是确保A到达OO线时具有相同的。(2)碰撞前瞬间A的速度大小与成正比。A.1sB.2sC.1sD.2s(3)多次实验,若测量数据均近似满足关系式(用题中给定符号表达),则说明硬币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12.(8分)电学实验中可将电源E1与电源E2及灵敏电流计G连成如图甲所示电路,若灵敏电流计G示数为0,说明此时两电源的电动势相等。根据这一原理,某同学设计如图乙所示电路,测量某电源C的电动势Ex。其中A为工作电源(内阻不计),B为电动势恒定的标准电源,其电动势为EN。R1、R2为电阻箱,R3为滑动变阻器,G为灵敏电流计,S1、S3为单刀单掷开关,S2为单刀双掷开关。实验过程如下:①实验开始之前,将R1和R2的阻值限定在1000Ω到3000Ω之间;②将S2置于1处。闭合开关S1、S3,通过调节R1、R2,使R3阻值为0时,灵敏电流计G示数为0,记录此时的R1与R2的阻值,分别为R1、R2;③将开关S2置于2处,保持通过R1、R2的电流不变,重复上述操作,使R3的阻值为0时,灵敏电流计G的示数为0,记录此时的R1与R2的数值,分别为R1′、R2′。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问题:(1)实验步骤①中,为保护灵敏电流计,开始时滑动变阻器触头应处在最(填“左”或“右”)端;(2)在步骤③中,为保持实验过程中流过R1与R2的电流不变,调整R1、R2时需要使阻值R1、R2与R1′、R2′满足的关系是;(3)待测电源C的电动势E=。(4)若工作电源A的内阻不可忽略,则待测电源C的电动势E测量值将(填“偏大”或“不变”或“偏小”)。四、计算题13.(12分)如图所示,有两个不计质量和厚度的活塞M、N,将两部分理想气体A、B封闭在绝热气缸内,温度均是27℃。M活塞是导热的,N活塞是绝热的,均可沿气缸无摩擦地滑动,已知活塞的横截面积均为S=2cm2,初始时M活塞相对于底部的高度为h1=27cm,N活塞相对于底部的高度为h2=18cm。现将一质量为m=1kg的小物体放在M活塞的上表面上,活塞下降。已知大气压强为p0=1.0×105Pa。(g取10m/s2)(1)求B部分气体的压强多大;(2)现通过加热丝对B部分气体进行缓慢加热,使B部分气体的温度变为127℃,求稳定后活塞M、N距离底部的高度。14.(14分)如图甲所示,带正电粒子以水平速度v0从平行金属板MN间中线OO′连续射入电场中。MN板间接有如图乙所示的随时间t变化的电压UMN,两板间电场可看作是均匀的,且两板外无电场。紧邻金属板右侧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分界线为CD,EF为屏幕。金属板间距为d,长度为l,磁场的宽度为d。已知:B=5×10-3T,l=d=0.2m,每个带正电粒子的速度v0=105m/s,比荷为qm=108C/kg,重力忽略不计,在每个粒子通过电场区域的极短时间内,电场可视作是恒定不变的。试求:(1)带电粒子进入磁场做圆周运动的最小半径;(2)带电粒子射出电场时的最大速度;(3)带电粒子打在屏幕上的范围。15.(16分)如图所示,BC为一段光滑圆弧轨道,圆心角θ=60°,DE为半圆形光滑轨道,两圆弧轨道均固定于竖直平面内,一滑板静止在光滑的地面上,右端紧靠C点,上表面所在平面与两圆弧分别相切于C、D两点,一物块在A点水平抛出,物体抛出后恰好在B点沿切线进入BC段圆弧轨道,再经C点滑上滑板,滑板运动到D点时被牢固粘连.物块可视为质点,质量为m,滑板质量M=2m,DE半圆弧轨道和BC圆弧轨道的半径均为R,AB的高度差为3R,板长6.5R,板左端到D点的距离L(未知),物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0.5,重力加速度取g,(结果用字母m、g、R、L表示)求:(1)求物块在A点抛出的初速度大小;(2)求物块滑到C点时所受圆弧轨道的支持力的大小;(3)若物块刚好滑到DE半圆形光滑轨道中点,求L的大小;(4)试讨论在0<L<5R范围内取值,物块从滑上滑板到离开滑板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与L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