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语文教案:古诗两首之《望洞庭》(精编3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好文供参考!1/12四上语文教案:古诗两首之《望洞庭》(精编3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四上语文教案:古诗两首之《望洞庭》(精编3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上语文教案:古诗两首之《望洞庭》1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课外吟诵刘禹锡的其它古诗。3.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想像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背诵古诗。教学难点:理解词语“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感悟诗境,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课前准备:1.资料搜集:作者刘禹锡的生平,君山的传说。好文供参考!2/122.电化教具:投影片、课文录音磁带。3.实物准备:白盘子、青螺。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整体读,感知美。1.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胜收。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足迹,到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板书:望洞庭2.指名说对刘禹锡和洞庭湖的了解。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刘禹锡工诗能文,兼擅书法。所著有《刘宾客集》。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绵延八百里,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3.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4.自己练读,达到正确、流利。5.同位互相查读,力争人人过关。二、理解读,洞察美。1.导入:学习古诗,意在读出它的韵味,它的意境,读好古诗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2.学生各抒己见。好文供参考!3/123.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1)自由理解。(2)小组内研讨。(3)全班交流。相:相互和:和谐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镜未磨:未被磨拭过的铜镜遥望:远望重点研讨“镜未磨”: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观察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4.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发挥想象,大胆述说古诗意思。(2)小组内练说,让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先说,其余同学做好补充。(3)指名到台前看投影上的插图解说。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教师演示:一个大白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螺。让学生谈看到的感受。质疑: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再与课文插图对照,洞察艺术之美。好文供参考!4/12古诗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5.练读,读出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1)自由练读,想象画面。(2)同位赛读,欣赏插图。(3)展示评读,美化诗境。6.背诵古诗,水到渠成。三、对比读,深化美。1.投影映示:望洞庭潭面镜未磨,潭面无风镜未磨,湖光秋月和。湖光秋月两相和。洞庭山水翠,遥望洞庭山水翠,盘里一青螺。白银盘里一青螺。2.对比读,比较内容的不同之处,说说原诗的精妙之处。3.自由理解的基础上,同位交流。4.指名汇报。(正因无风,湖面才会如此宁静、和谐;正因作者在远望洞庭的山山水水,君山才显得小巧玲珑;之所以是“白银盘”,正因是在皓月银辉下。)好文供参考!5/125.再读原诗,深化美。上语文教案:古诗两首之《望洞庭》2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67by:落叶无声《第一堂古诗教学感受》新学期第一课是古诗教学,其中第二首诗光从字面上理解,学生肯定掌握得不会太好。我想起了寒假培训新课程时的胡老师,她很年轻,教龄不长,可是她的语言却是那样引人入胜,让我们感受到诗化的语言,很美,真的是一种享受。今天,我是不是也可以创设一点情景,让孩子们走近诗,走近诗一样的课堂?上课伊始,我调整好自己的心境,带着微笑,饱含着期待的目光,开始了谈话: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上个学期我们观赏过钱江大潮,欣赏过“鸟的天堂”,游览过《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孩子们几乎没人举手。是刚开学还没进入状态?还是的确没人知道?或许我应该先给他们查阅的时间,可是这一些都来不及了。心情有点着急了,但是课即使没人配合也要坚持上完呀!好文供参考!6/12“你预习过后,从书上了解到的也可以和大家交流。”我提醒大家,鼓励大家发言。终于一个男同学举手了。“洞庭湖里有一座山。”有同学露出笑容,看来他们也知道,我连忙肯定:“对,它叫君山。大家看,书上了解到的也可以和大家分享,你不举手就失去了享受的快乐。”又有男生举手。“我从课外书上了解到它好像是我国的四大淡水湖之一。”我翘起大拇指,很动情地表扬他:“你真了不起,看过的知识能记住,并能在合适的时间告诉大家。的确是,而且洞庭湖是我国的第二大淡水湖。”同学们向他投去羡慕的目光。看大家也谈不出什么了,我只有把自己准备好的那些关于洞庭湖的内容介绍给大家。然后,我出示课前做的幻灯片,给孩子们看洞庭湖的景色。在这个基础上,让他们用一个词来说说看到的景色。孩子们说到的词语不多,不知道是不是长大一岁有些害羞了,还是的确找不出合适的词语?我想我该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学有所用。我又送大家自己事先准备好的那些词语,并要求他们记录在“摘录本”上。(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好文供参考!7/12课上到这儿,还只是做了一点铺垫,然后我又用一段话,引入今天学习的内容。“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就在孩子顿足观望的时候,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有图有音的《望洞庭》。看得出孩子们被变化的图片所吸引,从大家轻轻的“哇——”声让我感受到一点上课的味道。在后来的环节中,我安排了跟着音乐朗诵诗,采用了自读自悟谈诗意的方法,大家学得比较顺利。今天的古诗教完了,有很多地方不满意,自己觉得牵拉得很辛苦,很希望改变这样的课堂。让孩子们乐意说,不怕说错;让他们乐意学,摇头晃尾也行。(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第一范文。com)本文转载:81/u/236/archives//上语文教案:古诗两首之《望洞庭》3好文供参考!8/12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48李明隆作如螺的洞庭山——刘禹锡《望洞庭》赏析[原诗]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注释]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两说均可。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好文供参考!9/12[今译]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赏析]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著名诗人。[练习]1.“镜”和“盘”这两个比喻,写出了洞庭湖什么样的形象?好文供参考!10/122.这首诗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1.写出了湖水宁静的特点,“镜”写的是水面无风时静如明镜的形象,“盘”也写的是水面的平静与形状。2.这首诗在写景上善用比喻,以“镜”“盘”“螺”为喻体状写了湖水的宁静和环境的清幽;此外还以“无风”来衬托水面的静。月落·渔火·钟声——张继《枫桥夜泊》赏析[原诗]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注释]1.枫桥:桥名,在今苏州城外。2.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3.江枫:江边的枫树。4.渔火:渔船上的灯火。5.愁眠:船上的旅人怀着旅愁,难以入睡。6.姑苏:即苏州。好文供参考!11/127.寒山寺:在枫桥西一里,因唐初一个叫寒山的诗僧在这里住过而得名。[今译]月已落下乌鸦啼叫秋霜满天,江边枫树渔火点点对愁而眠。姑苏城外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钟声悠扬传到了客船。[赏析]秋天的夜晚,一艘远道而来的客船停泊在苏州城外的枫桥边。明日已经落下,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这清冷的水乡秋夜,陪伴着舟中的游子,让他感到是多么凄凉。此诗只用两句话,就写出了诗人所见、所闻、所感,并绘出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但此诗更具神韵的却是后两句,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夜的宁静,更在重重地撞击着诗人那颗孤寂的心灵,让人感到时空的永恒和寂寞,产生出有关人生和历史的无边遐想。这种动静结合的意境创造,最为典型地传达了中国诗歌艺术的韵味。[练习]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怎样的秋景?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2.钟声的描写被认为是该诗最精彩的地方,试分析钟声在构成全诗意境上的作用。好文供参考!12/123.古诗在意象的安排上讲究疏密结合,试对诗歌的意象疏密的特点进行分析。[参考答案]1、2小题见赏析。3.该诗前两句意象绵密,两句写了“月落”“乌鸦啼叫”“秋霜满天”“江边枫树”“渔火点点”等五个意象,后两句意象稀疏,只有“钟声”“客船”两个意象,疏密结合,由密入疏,更能突显诗人的寂寞之情。江边枫树渔火点点对愁而眠巾帼有壮志——李清照《夏日绝句》赏析[原诗]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注释]1.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2.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