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城(3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好文供参考!1/11动画城(3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动画城(3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动画城》1一、教学内容唱歌《我们的家园》。二、教学目标1.能够与同学一起合作参与动画歌曲演唱大比拼的活动,踊跃演唱自己熟悉的动画歌曲,同时认真聆听其他同学的演唱。2.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们的家园》。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同学们,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也欣赏过一首歌《一个师傅仨徒弟》,大家还记得吗,有哪几位同学来给大家领唱一下,其他的同学在下面一起合唱。(教师播放音频,带领学生一起演唱,目的是既复习了上一个《动画城》单元里的歌曲,又营造一种演唱动画片歌曲的氛围,导入这次《动画城》单元内歌曲的教学。)教师:今天,请同学们再跟老师一起学习一首新歌──《我好文供参考!2/11们的家园》,(播放ppt,与音频)这首歌曲是系列动画片《我们的家园》的主题歌。有哪位同学看过这部动画片,给大家介绍一下。(教师引导学生介绍动画片与歌曲的背景)(二)聆听歌曲并做动作1.完整聆听歌曲2.分段并做声势动作教师:老师把这首歌曲分为了两个段落,第36页上的为第一部分,第37页上的为第二部分。教师:请大家在听第一部分的时候,跟着老师做动作。第一拍双手拍腿,第二拍手。第二部分的第二拍跺脚,第二拍的时候拍两下手。(教师引导学生跟着歌曲一起做动作)(三)学唱歌曲1.教师按节奏带读歌词。2.学生按歌曲节奏朗读歌词,并加上声势。注意恒拍的稳定性。3.教师教唱歌曲,注意引导学生关注音准。4.可采取多种形式演唱歌曲。如采取领唱与合唱的表现形式来演唱,即第一乐段可由一个或几个同学领唱,第二乐段全体同学齐唱等。《动画城》2第一课时好文供参考!3/11教学内容:音乐活动《丰富多彩的动画人物》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动画城》,《机器猫》,培养学生自然大方的演唱习惯。2.通过乐器伴奏,进一步熟悉此乐器的奏法,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精神。3.通过欣赏《哪吒再生》,感受管弦乐西丰富的表现力,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以及对声音的感受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和鉴赏动画片中的音乐。[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安静的聆听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借助动画片的画面和情节引导学生感受和鉴赏音乐的同时,把对音乐的兴趣集中到情感体验上来。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多媒体(找一些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人物和歌曲)教学过程:(一)听音乐《动画城》1.听一音乐《动画城》,导人新课。请学生讲出曲名,并说出在什么节目中播出过?2.复听一音乐《动画城》,播放《动画城》片段。请学生好文供参考!4/11说出在这里认识了哪些动画人物?(二)听唱歌曲《动画城》1.听教师演唱。教师演唱《动画城》,启发学生感受欢快的情绪。2.跟教师学唱歌曲。(三)歌唱并表演1.提问。教师提问,在动画城里“有诚实,有狡诈,有糊涂的智者,也有聪明的傻瓜。”你能举例说明吗?2.分小组讨论,可按不同形式分别展示。如讲故事、唱歌曲,画人物等。3.演唱。全体学生演唱《动画城》,并分角色扮演动画人物。4.评价。师生共同评价。(四)布置课后作业:自制动画片中人物头饰。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一个师傅仨徒弟》2.学乐器《木鱼和双响筒》3.读童谣《唐僧骑马咚得咚》教学目标:好文供参考!5/111、通过欣赏《一个师傅仨徒弟》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两段音乐的不同情绪,并能用动作表现出来。2、通过让学生讲故事、模拟不同动画人物的表情、动作,充分发展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想象力。3、指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歌谣,并能随音乐的分句准确变换动作。4、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创造力,促进音乐情感的表现和想象。5、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由动画城中的几位小主人公的精彩节目引入,通过师生谈话,学生讲《西游记》的故事,引出《一个师傅仨徒弟》,营造出良好的音乐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欣赏教学:(1)教师范唱《一个师傅仨徒弟》。(2)听录音范唱,让学生用身体语言来表现音乐情绪的变化。(3)让学生说说最喜欢的动画人物有谁,为什么,并用动作来模仿他们。(4)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模仿白龙马的蹄声。3、活动教学:(1)听童谣《唐僧骑马咚得咚》。好文供参考!6/11(2)根据童谣内容分小组创编动作,并表演。(3)学习演奏木鱼和双响筒,说说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4)用木鱼和双响筒为童谣《唐僧骑马咚得咚》伴奏。4、课外拓展:听两首节奏清晰的童谣。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欣赏《快乐的小熊猫》教学目标:1、欣赏《快乐的小熊猫》,对音乐形象充分展开想象。2、熟悉歌曲。3、能够边听音乐边做游戏。教学重点:1、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想象。2、用生动形象的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神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欣赏《快乐的小熊猫》1、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去大森林看动物音乐会。一大早,森林里可美了!让我们轻轻地走进大森林,仔细地听听、看看,你会想到什么?(学生聆听着《快乐的小熊猫》中表现早晨的好文供参考!7/11音乐片段轻轻地走进教室。2、小朋友在大森林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自由说说)3、动物音乐会的第一位演员出场了,它就是可爱的熊猫。这只熊猫是什么样子的?它在表演什么动作?请小朋友仔细地听听。(悄悄地说给老师听)4、小朋友看到的熊猫有……的,它在表演……,我们也来学学熊猫可爱的样子。(随熊猫主题音乐自编动作表演)5、出示课题——《快乐的小熊猫》,简介作品。6、生总赏全曲,随音乐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自由表演。三、课堂总结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情景剧《三只小猪》1、观看动画片段。媒体播放:三只小猪”动画片断说明:“课未上,趣先行”,用学生喜欢的卡通片段吸引他们注意,并用一连串与主题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有目的边思考边看。2、听赏歌曲。1)全体静听音效:《三只小猪》问题:歌曲的情绪是轻松欢快的还是忧伤的?你从哪一句听出小猪们不怕大灰狼?好文供参考!8/11说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这一环节意在让学生对新元素主动求知,为整堂课奠定良好的情绪基础。2)出示主题歌词、学唱媒体出示:主题歌词A念歌词B跟琴唱C边唱边踏步说明:“感知是认知的基础和出发点”,为了诱发学生积极思维,丰富感知十分重要,学生通过学唱不仅熟悉乐曲旋律,更为后面的听辨做好了准备。3)主题听辨音效:《三只小猪》A用动作表示主题B跟唱后图式分析方法:第一遍请学生听到主题部分用踏步动作来表示;第二遍随音乐跟唱主体部分。媒体出示:歌曲图式——前面一只较大的大灰狼中间三只小猪后面一只较小的大灰狼说明:听辨引用前一环节学唱的踏步动作,学生趁热打铁,完全可以做到。而后面的图式则起到了提炼知识的作用,帮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歌曲结构的概念。4)强弱处理A肢体语言B打击乐器问题1:如果造屋,你们会用怎样动作表现草屋、木屋、砖屋的不同强弱力度?(草屋最弱用点手心木屋稍强拍手砖屋跺脚)好文供参考!9/11形式:老师清唱,学生配以动作律动问题2:这里有三件乐器——小铃、铃鼓、鼓,应该怎么配三间屋子?(小铃配草屋,铃鼓配木屋,鼓配砖屋)形式:让学生用打击乐器分别为三段音乐配伴奏媒体出示:○草屋◎木屋●砖屋说明:“课进行,趣正浓“,学生在上课时如果没有持续的注意点容易疲劳,用律动与打击乐器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听课学习造成的疲劳、紧张,不仅复习了上一单元的强弱知识,更进一步理解了歌曲意境。5)讲故事方法:将所有学生分成三组围成圈并选用不同手势与站位分别表示草房、木房、砖房,师在这一场景中不断变化角色,讲述《三只小猪》的故事。媒体出示:三只小猪与大灰狼的图片说明:通过老师的示范动作与故事讲解带动学生有一个场景意识,也为后面的创设情景做好铺垫。(四)创设情景方法:由三组同学仍扮演草屋、木屋、砖屋,从三组中选出同学分别扮演三只小猪、大灰狼、树、草、花等人物与景观,再请其中一些人加入小铃、铃鼓、鼓的伴奏。老师担任旁白。音效:歌曲伴奏、小猪们的三段歌词、主题旋律好文供参考!10/11说明:学生根据平时与这节课中掌握的知识进行操作,老师再从中选取要素组合,这样在老师的旁白中学生的表演就会情趣盎然,并有一定的发挥空间。(五)总结1、采访三只小猪。2、听主题音乐踏步出教室。说明:通过采访表演三只小猪的同学,进一步点明本歌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养成团结友爱、勤劳勇敢的品行。动画城3教学内容:学习演唱《机器猫》教学目标:1、能活泼有趣的演唱这首歌曲。2、会讲述一段机器猫的故事。教学过程:1、播放《机器猫》片断引入教学。2、完整欣赏原唱版《机器猫》,熟悉旋律。3、教师指导学生有节奏的朗读歌词。4、用听唱法逐句学习这首歌曲。5、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6、展示,并讲述自己知道的机器猫的故事。好文供参考!11/11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