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书记参加乡村振兴培训动员讲话稿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支部书记参加乡村振兴培训动员讲话稿4篇2023/X/XX支部书记参加乡村振兴培训动员讲话稿1各位领导: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我系统有关发展规划,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乡村振兴战略行业规划设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振兴关键靠人才,灵魂在文化,基石在教育。因此,大力发展乡村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呼唤。一是着力办好乡村教育。扶贫重在扶智,扶智教育为本。近年来,我县城镇化飞速加快,但仍有大量适龄儿童在农村,只有乡村教育质量提升了,我县整体教育水平才能更上一台阶,才能实现优质教育均衡县创建目标。因此,要不断加大财力、物力、人力对乡村教育投入,办好乡村教育,提升乡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福祉。二是抓好乡村学校建设。不断加大乡村学校资金投入,对照xx省农村学校办学标准着力提升学校标准化建设,大力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办好乡村家门口的学校,努力让每一个孩子在家门口都能接受高水平、高质量教育,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合理分流择校热,减轻城区办学压力。三是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当前,乡村教育观念、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留守儿童教育等问题尚需大力解决,乡村教育面临的挑战仍比较大。乡村教育质量的提升是全县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我们要狠抓乡村学校教学管理,抓住教学质量“牛鼻子”,下好教学改革“先手棋”,打好育人水平“主动仗”,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行大学区管理,开展316工程督导评估,推进我县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转变,促进全县教育质量的整体大幅提升。四是提升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全面落实乡镇教师工作津贴和边远学校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提高乡村教师政治地位、职业地位,吸引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教育。下大力气创新教师招聘办法、拓展乡村教师职业成长通道、提高乡村教师地位待遇、加快完善农村教师队伍补充制度,引导优秀人才向乡村学校流动,更好地推进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农村孩子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二、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一)狠抓乡村学校项目建设。按照“聚焦薄弱、保障基本”的工作思路,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助力乡村人居环境大发展。(二)合理配置乡村师资力量。根据乡村学校地域、规模、生源等实际,通过“选、聘、培、支”等方式,为学校累计招聘免费师范生、特岗教师保障学生安心学习、健康成长。(三)严格乡村学校标准划建设。严格对照学校办学标准要求逐一对各类学校进行建设,同时加强学校学生宿舍、食堂建设,封闭宿舍管理、明厨亮灶升级改造、安装校内无死角监控和校园一键报警装置,让学生在校住的安心、吃的放心,专心学习和生活。(四)强化乡村学校资金保障。严格落实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经费保障要求,足额落实、合理安排两类学校公用经费,对农村地区不足100人的规模较小学校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确保两类学校正常运转。严禁乡镇中心学校挤占村小学和教学点经费,夯实扶贫助学工作责任,确保落实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资助政策。三、下一步工作打算1.统筹做好十四五规划。“十四五”规划是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我们要抢抓机遇,强化统筹安排,认真研究“十四五”规划,优化乡村学校校点布局,明确乡村学校建设重点内容,梳理重大工程项目,从加强要素保障、强化时间安排等方面入手,为“十四五”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2.继续抓好农村学校建设。对照农村学校办学标准,对标对表查漏补缺,修订完善“农村两类学校”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着力在补短板、强弱项上下功夫,进一步优化农村学校布局,加大农村薄弱学校改造、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提升均衡配置城乡学校教育资源,不断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3.持续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强化学校党建工作,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加大乡村学校教师培训力度,提升业务水平,做实镇内薄弱学科“走校制”、“走教制”,整合优质资源,提高教师队伍大发展。以上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支部书记参加乡村振兴培训动员讲话稿2同志们:按照县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统一要求,今天给大家进行一次统一集中培训。前期围绕给大家讲什么,镇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思来想去,还是围绕我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给大家讲一讲。“乡村振兴”总体上级要求高、群众期盼高、战略意义高,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需举全镇之力集中攻坚,需各级干部担当作为,需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党委有责任把意义讲明白、把任务讲清楚、把担子压肩上。下面,根据镇党委研究的意见,给大家讲三个方面的问题。一、乡村振兴我们怎么看(一)为什么要干这件事。改革开放以来,改革率先在农村拉开序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响了第一枪,由此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农业农村、城乡社会结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随着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呈现许多新情况新特点。一是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农产品消费需求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再是满足吃饱饭,而是要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安全,造成部分农产品库存大幅增加而优质产品需求得不到满足,调优农业结构迫在眉睫。二是城乡关系发生了变化,已由二元结构转变为加快融合发展。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不断增强,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和农村改革不断深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条件逐步具备;同时,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阻碍城乡之间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三是农业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已由大量富余转变为结构性、区域性短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既为推动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也带来农业生产者素质结构性下降,呈现农户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的趋势,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农村建设缺人力问题比较普遍。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三农”工作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形势需要,必须用新的思维和方式去谋划推动农业农村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并将其确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乡村振兴战略被庄严写入党章,必将掀起新一轮改革热潮。(二)乡村振兴什么样。乡村振兴战略的蓝图,就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就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具体到我们前曹镇来讲,就是我们的农业产业不仅是种植单纯的粮食作物,而是集种植、加工、销售、观光、旅游、体验为一体的三产融合“新六产”;我们的居住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部分农村居民将上楼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保留下来的村落有景、有水、有乡愁,老年人像生活在花园里一样安度晚年;乡风文明得到显著提高,邻里融洽、尊老爱幼、妻贤子孝,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天价彩礼“一动不动”等不良习气得到有效遏制,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村级治理得到全面加强,地痞、流氓、无赖、宗族恶势力无处藏身,基层微腐败治根治本,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农民收入渠道拓宽,年年领分红,家门口挣钱养家,不再奔赴他乡就可以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同志们,习总书记说过“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以上这些美好图景不是空谈,这是新时代交给我们每一个人的光荣任务,也是我们这一届党委政府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通过一代接着一代干,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二、乡村振兴我们怎么干最近一段时间,我镇围绕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足了功夫谋思路,确定了“党建引领、融合发展、要素支撑”三位一体,“内生动力、外部助力”两处发力,“乡村振兴前曹样板”一个目标,“三二一”工作思路。党建引领,就是将党的建设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把我们的领导班子、机关干部、农村党员干部,打造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心骨”;融合发展,就是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城乡空间融合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生态环境人文环境融合改善,用新理念、打破旧思维、推动新发展;要素支撑,就是强化人才、民生、政策三个要素保障,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以上三个方面构成我镇推动乡村振兴的总体框架,三位一体、有机结合、密不可分,必须整体推进。内生动力,就是充分挖掘本土人才和在外人才的潜在资源,鼓励吸引他们回乡创业,形成内生动力;外部助力,就是确立全新的招才引智思维,把方向瞄准大企业、大院所,借助外力促振兴,通过内外两方面共同发力,形成乡村振兴的整体合力,最终实现“乡村振兴前曹样板”的工作目标。同时,我们下足了气力搞动员,农业龙头企业引进破题上路,中天玫瑰、唯一水产两个项目已经成功落户;在外人才回乡创业掀起热潮,前李村办起了正喜园家庭农场、大孙寨组建了绿康种植专业合作社、小张村成立了无人机飞防俱乐部、西马村搞起了西红柿种植基地。可以说,我们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思路、正确的方向、较好的开局。下一步,我们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推动土地向合作社集中实现量变。2017年,我们在郑庄村试点开展了党支部领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付出了很大的心血,承担了很大的压力,郑庄村试点满两周年,整体运行良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探索了宝贵的经验。截至目前,全镇17个村庄领创办了合作社,入社面积达到了1万亩。两年来,通过先进村庄的勇于挑战、敢于担当,积累了应对各类风险的宝贵经验,事实证明这条路是成功的,样板经验是成熟可复制的。如果大家现在再有“谁干谁傻谁受累,多干不如少干,干事不如混事”的想法,不妨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否对得起干部这个身份、党委对你的信任、群众对咱的期待,领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已经不是选择题,而是作为一个村干部的必答题。下一步要由分管领导牵头,对没有开展的村进行一次摸底调查,看看到底是不是村干部的原因没有开展,如果是,那就把他放到“再教育党小组”来处理。在这个问题上,镇党委政府的计划是,五年内,围绕合作社开展培育“四个100”:成立100村党支部领创办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实现10万亩土地整合;吸引有头脑的农民成立100支为农专业服务队,为合作社经营提供全产业链专业化服务;承接100项农业科研成果转化,通过双招双引使合作社与农业龙头企业和大专院校积极对接,并承接科研成果转化;注册100个农产品商标,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发挥引领作用,瞄准“高品质”和“超有机”,把前曹镇打造成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可以说,党支部领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为我们发展现代农业找到了突破口,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奠定了基础。(二)推进产业结构向多元化调整实现质变。千百年来农民难以脱贫致富,根本原因是农业的小农户小生产小作坊生产方式,组织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差,与市场体系距离远,不可能致富。关键的问题是,我们没有找到“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这种发展模式。打个比方,农民过去的生产方式,如同一个小舢板在家门口的小水塘里面划一划,翻了可以拉起来;如果要到大江大河甚至海洋里去,他没这个本事,得靠大船把他带到大江大海里去。这个大船,就是我们的市场主体。现在让农民买一张船票,搭上你这艘船,到大市场的广阔天地里面去,这样农民就致富了,农村就致富了。对此,结合现在产业发展的趋势,我们计划五年内,在全镇拿出2万亩土地发展农业特色种植,一手抓农业龙头企业的引进,一手抓特色产业发展,形成特色产业百花齐放、龙头企业落地生根的产业发展燎原之势。一是要注重在和市场对接中发展产业。不要认为我们自己吃黄瓜、豆角、西红柿,就认为市场上只能卖黄瓜、豆角、西红柿。下一步,镇党委政府将加强与更多农业现代化企业的强强合作,发展更多的订单农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二是要注重在打造品牌中发展产业。要种植新品种,立足现有嘉欣草莓、春之恒盆栽蔬菜、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