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最美医生事迹材料范例2023/X/XX甄选最美医生事迹材料范例1吐尔逊·热合曼,男,维吾尔族,1970年出生,1993年6月毕业于喀什卫生学校地方病学专业。1993年9月至今一直在拜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吐尔逊热合曼在结核病防治工作岗位上近27年,一直兢兢业业,勤于职守,将毕生的精力、自己的生命献给了结核病防治事业,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年仅49岁。农牧民眼中的“摩托车医生”“‘摩托车医生’身强力壮的,怎么就突然去世了呢?”得知吐尔逊热合曼突然去世了,拜城县各族农牧民们痛哭着,去送他最后一程。拜城县是结核病高发区,发病人数长期位居地区前列,结核病防治任务非常繁重。吐尔逊热合曼经常骑着摩托车走村入户开展防治结核病,被各族农牧民们称为“摩托车医生”。没有白大褂,没有醒目的医护标识,黑瘦的吐尔逊热合曼骑着摩托车,与普通的走亲戚的农牧民没啥区别。“没办法,结核病人打心里不希望周围人知道自己的病,我们要是大张旗鼓地进村,容易引起病人的反感。”生前吐尔逊热合曼经常给新来的同事讲如何“潜伏”进村,必须要“悄悄地干活,打枪的不要”。吐尔逊热合曼经常骑着摩托车走遍了拜城县所有的乡镇、村。黑英山乡是拜城县最偏远的乡,距离县城有110公里,全部是山路,中间还要穿过3条大河、11条小河和60多公里的雅丹区域,一不小心就有危险。27年来,吐尔逊热合曼每个月都必须去一次,几乎每个农牧民都认识他。长期在黑英山乡工作的医务工作者吐尔洪阿地力说,以前没有柏油路,吐尔逊热合曼骑着摩托车往往要走4个多小时,1996年9月中旬曾经摔过一跤,跌得脸上都是血,所幸没有大碍。距离黑英山乡政府40公里的喀拉果勒村是拜城县最偏远的一个小村,20__年以前,村民每个月都巴望着吐尔逊热合曼的到来。村里的老人艾买提·马木提说:“‘摩托车医生’来了,不是给我们看病,就是给我们捎带一些生活用品,有时还帮我们干活。”村民们说,几十年来,无论是感冒发烧,还是呕吐腹泻,对吐尔逊热合曼来说都是药到病除。在拜城县种羊场,牧民托合提·毛来克家有4头牛56只羊,自从20__年他患上肺结核后,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家庭收入减少、经济条件每况愈下,但是,为了维持生计,他不得不每天在深山峻岭的草场中穿梭,无法按时服药。吐尔逊热合曼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他在家里找不到我,就骑着马跟我一起去放牧,一边放牧,一边讲按时服药可以治愈结核病,身体就会恢复健康,就不会传染给家里人、不会传染给邻居,最后他的耐心感动了我,我就按照他说的,按时吃了半年多的药,终于治好了。”托合提·毛来克一直无法相信吐尔逊热合曼就这样离开了。在近27年的结核病防治职业生涯中,大家与这位“摩托车医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要是时间长了看不见‘摩托车医生’,就想他,就要给他打电话。”拜城县米吉克乡库木墩村的老人依马尼亚孜·买买提尼亚孜抹着眼泪说:“今后我们想他了怎么办?”卫生健康系统的`优秀宣讲员长期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吐尔逊热合曼深知宣传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和健康防病知识对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控的重要性。多年来,他把握一切机会,入户走访时,到社区学校健康体检时,抓住一切机会,向各族干部群众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防病知识。拜城县察尔其镇人口多,人员居住密集,吐尔逊热合曼长期重点关注这个镇,每年开学季节,他都到学校去宣讲。“二十多年来,我们学校开设的第一堂保健知识课,一定是吐尔逊老师的,他从来不缺席。”察尔其镇中学校长古丽尼沙·玉素甫说。一段时期以来,不少群众对结核病防治抱有成见,认为让结核病人戴口罩、分餐具、分房睡是虐待老人,治疗结核病的药物是毒药,是“魔鬼的礼物”,导致结核病防治工作陷入了停滞状态。吐尔逊热合曼非常着急,他将调查写成报告,及时向单位领导反映结核病防治宣传面临的问题,并逐个村庄进行宣讲,1994年,在拜城县克孜尔乡克孜勒吐尔村,依米提·斯迪克老人得了肺结核,坚决不接受药物治疗,很快他年仅4岁的小孙子也患上了结核病。吐尔逊热合曼来到他家宣讲,他把吐尔逊热合曼往外赶:“我不听你的胡说八道。”吐尔逊热合曼见劝他不动,就动员他的儿子媳妇邻居,还拿出一些服药治愈病人的照片给他看。老人很顽固,说:“你说那些药是治病的,不会弄死我,你先吃,你吃了不死,我就相信那不是毒药,你不吃我也不吃。”吐尔逊热合曼犹豫了一下,拿出四粒药片送进了口中、咽了下去。依米提·斯迪克老人盯着吐尔逊热合曼看了一会,拿起了药片。经过半年的治疗,他和孙子都痊愈了,再没有咳嗽、乏力的症状了,他握着吐尔逊热合曼的手说:“你是我们的天使,谢谢你治好了我和孙子的病。”吐尔逊热合曼说:“我是医生,不是天使,我是共产党派来的,你不要谢我,要谢就感谢共产党。”20__年吐尔逊热合曼在老虎台乡亚木古鲁克村驻村期间,他在完成驻村工作的任务的同时,发挥专长,把结核病防治宣传工作做的有声有色,他不仅在入户走访时耐心给病人解释规范全疗程服药的重要意义、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还在村民大会时播放一些健康宣教片给农牧民群众看,提高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乡镇医生的优良导师吐尔逊热合曼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结核病防治的工作人员,积累了许多结核病防治的知识,其中,X拍片和诊断就是他的强项。拜城县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刘玉山说:“吐尔逊热合曼不但是全县有名的结核病防治专家,还是县里的胸部X线检查权威,平时我们有什么疑难问题和他交流,他总是坦诚相告,从不保留。”拜城县老虎台乡位居深山,生活条件艰苦,不少医生来到这里后,都难以待下去,连个X片拍摄医生也找不到,吐尔逊热合曼就帮助他们培养了两名拍片医生,解决了卫生院的难题。“我们乡下的一些常规病,吐尔逊老师都会治,他经常教我们,让我们快速成长。”亚吐尔乡古尔阿塘村村医木尼亚孜图坎说。拜城县卫健委主任袁慧博介绍,在每个季度的全县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培训班上,吐尔逊热合曼的讲课是最受欢迎的,各乡镇、村社区的医护人员说,吐尔逊热合曼不讲大道理,只讲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教会大家如何预防、随访结核病人,如何开展各族群众容易接受的健康宣教。吐尔逊热合曼还把一些传染病防治措施编成顺口溜,教授给医生。比如结核病防治,他编的顺口溜是:“结核病,最难治。要预防,戴口罩;分碗筷,少说话;痰用纸,莫乱抛。有病了,党来治。一分钱,不用花。”比如胸部X线筛查肺结核,他编的顺口溜是:“肺结核,边缘圆,如同一枚小铜钱。有肿瘤,边不清,病灶周围毛烘烘。”亚吐尔乡卫生院公共卫生科科长吐尔洪阿地力说:“吐尔逊勤学习善总结,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们卫生院经常请他过来给我们授课,帮助我们培养医生,加快了乡村医疗队伍的建设。”甄选最美医生事迹材料范例2时维萍,女,31岁,20__年6月毕业于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__年12月进入康宁医院参加工作,现为地区康宁医院精十科医生。从医以来,她始终把精益求精作为孜孜不倦的追求,始终秉承“医者为民,医者爱民”的精神,全心全意服务患者,赢得了领导的认可、患者的赞誉、同事的好评。在大家的印象中精神病人就是无缘无故打人、骂人,很多人都不想干这个行业,她也有过犹豫和担忧,但是当看到精神障碍患者得到救治归于正常后,责任感、使命感油然而生。在精神科工作,时维萍深有体会:“要想为精神病人提供优质服务,不仅要表现在语言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行动中,必须用心去服务病人,医患之间不仅是医生和病人的关系,更多的是朋友关系、亲人关系。”有一年秋天,时维萍例行查房,她看到一名病人坐在床头瑟瑟发抖,问了护理人员才知道,衣服带着不够,病人家属一时联系不到。时维萍知道住院的精神病人大多来自农村,患病后家庭愈发困难,因此,病人缺衣少穿的现象很常见。她回家翻出了自己的衣服,让病人穿上,也动员科室职工把自己的旧衣服捐赠出来,接济贫困病人。最让大家乐道的是她的“激励治疗法”,精神病人大多不好动、不愿动,为了帮他们早日康复,医院多采用“工疗”“娱疗”等方法,时维萍常常让一些病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如拖地、扫地等,然后自掏腰包买些火腿肠、奶粉等食品给他们吃。其实,大家都知道她这样做一方面是帮助恢复病人的自我生活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给病人增加营养。她就是这样坚持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坚守着他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在平时诊疗中,她总是和颜悦色、轻言细语。遇到行动不便或无人陪护的患者,她总是会上前搀扶一把,帮助患者办理住院手续,买来日用品送至病床前。有时还护送康复出院的患者到医院大门外,殷殷叮嘱注意事项,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是她的亲戚。有时患者为了表示感谢,会邀请她一同吃饭或送礼品,但她总是婉言谢绝。从医以来,她从未收过患者任何财物,更没有以工作之便侵占公共财物。长期在精神科临床一线工作,时常无故遭受到精神病人的辱骂和攻击,可她从不因此而冷落病人,始终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在时维萍的办公桌上摆放着李大钊的格言:“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事,而惟以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成。”她用这句话始终激励自己,并为此不懈奋斗。因地区精神卫生事业发展需要,20__年10月医院成立了精十科,主要接诊地区轻症精神障碍患者,这在地区乃至南疆都属未开拓的“荒地”。当时医院找到了时维萍,她爽快地答应了,她说我们年轻人此时不搏更待何时,于是她利用业务时间钻研工作,摸索治疗规律,很快适应了工作。时维萍深知学无止境,没有过硬的医疗技术,就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因此,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专业技术,努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自参加工作以来从未发生过因技术问题引发医疗差错事故,患者零投诉。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不辞劳苦,特别是医院心理科成立后,在科主任的培养下,她既要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又要协助主任提高科室医疗质量、处理科室行政事务,每天抽时间把年轻医师的病例审查一遍,并将病人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用纸条写好,夹在病例中,提醒主管医师。工作忙时她住在科室,从未喊过一声累,叫过一声苦,也从未有过一句抱怨。甄选最美医生事迹材料范例3毛天明,男,37岁,20__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医学专业,毕业后他放弃了留在甘肃老家工作的机会,来到阿克苏。今年,是他从事骨科临床工作的第13个年头,现任阿克苏市医院的骨科主任。医术精湛造福患者20__年至20__年,短短两年中,他在杭州援疆指挥部、市医院领导的大力培养下,在杭州市富阳骨伤中医院学习,学习后他将富阳骨伤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理念带回阿克苏市医院,与阿克苏市医院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阿克苏市医院的骨科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阿克苏市医院的骨科接诊量达到历史新高,每天都有四处求诊的病人慕名来到阿克苏市医院求诊。与此同时,毛天明非常注重在工作中团结协作,不断加强浙江省与阿克苏地区之间文化交流,学术交流。毛天明主张在保守中创新,对患者的治疗是能不开刀就不开刀,切实把老百姓装在心里,大大减轻了老百姓的经济负担,降低了治疗门槛。20__年11月阿克苏市人民医院的“张玉柱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在阿克苏落地,这种传统的特色疗法,治疗效果特别明显。该工作室驻阿克苏市人民医院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从当初只有二十几张床位的科室发展到现在住院患者近百人,医护人员从十几人到现在的26人,从医院最边缘化的科室到住院人数最多、门诊最繁忙接诊人数最多的科室,患者来源从医院附近到周边八县一市及团场患者也慕名而至,甚至有来自河南、甘肃、南京、上海、四川等地的患者选择留在这里治疗。乐于奉献爱护患者除了诊疗,后期康复治疗也是很重要的。毛天明每天早晨带领全体医生花费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对病人嘘寒问暖,共同探讨病情,对待病人如同家人,一天3-4次去查看,做好记录,叮嘱护士下一步做什么,注意什么,甚至为病人端茶倒水。为了和少数民族患者进行良好沟通,他还学会了维吾尔语。在他的带领下,骨科成为了阿克苏市医院的特色科室,每天病号排队就医,将一名医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体现在本职工作中,将作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的精神发扬光大,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一位来自乌什县的46岁患者阿卜杜拉在工地摔伤,双臂无法动弹,被送到当地医院,确诊为骨折,用石膏进行了外固定。当时天气